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但陈独秀并没有把党的大门对朱德关死。1909年朱德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朱德1922年7月,朱德地来到北京,与孙炳文会面。未曾想,陈独秀并没有同意立即吸收自己入党。再说,陈独秀对朱德了解非常少,持谨慎态度是合情合理的。所以,陈独秀没有立即答应朱德入党,这既符合...的规定,也符合常理。1922年9月初,朱德和孙炳文乘法国邮轮“安吉尔斯”号从上海启程。1922年,周恩来介绍朱德、孙炳文入党。

核心提示:所以,陈独秀没有立即答应朱德入党,这既符合 ... 的规定,也符合常理。但陈独秀并没有把党的大门对朱德关死。临别时,他特意送了几本马克思主义著作给朱德学习。 朱德资料图
本文摘自:凤凰历史,作者:一点资讯·军官团,原题:开国元帅入党也波折?朱德曾因此放弃当百万富翁却被他拒之门外 1922年9月初,36岁的朱德在好友孙炳文的陪同下,在上海登上法国籍邮轮“安吉尔斯”号,前往万里之外的欧洲,去寻找中国 ... 。那么,朱德为什么不在国内入党,而要急切地去欧洲寻找 ... 组织呢?这就不得不从朱德的经历说起。 1886年12月1日,朱德诞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一个贫穷的佃农家庭。1909年朱德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11年8月,朱德从讲武堂毕业,被派到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第七十四标第二营左队,当时的协长(相当于旅长)是蔡锷。 1911年10月,为响应武昌起义,蔡锷在昆明发动重九起义,指定朱德为队官(连长)。朱德在攻占总督衙门时作战勇敢,立下战功,受到表扬。 1916年1月1日,蔡锷在昆明发布讨袁檄文,发起护国战争。朱德率部英勇作战,因战功卓著成为川滇的知名人物。 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在云南组成护国军举兵讨袁 然而护国战争的胜利,并没能改变 ... 的现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各派系之间为争夺地盘经常发生战争,国家分裂,民不聊生。作为滇军的一个重要将领,朱德多次参加了军阀之间的战争。虽然在作战中多次取得了胜利,但他并不感觉幸福。朱德投笔从戎,是为了救国救民,而不是充当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 就在朱德苦闷、彷徨时经好友李贞白介绍,结识了孙炳文。朱德对孙炳文渊博的学识、豪爽的性格、非凡的经历非常敬重。1918年,在护法战争中晋升为滇军旅长的朱德聘孙炳文为旅部咨谋(即参谋)。在孙炳文的帮助下,朱德阅读了《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传播新思潮的进步刊物以及赫胥黎的《天演论》、卢梭《民约论》等书籍。两人经常就世界上流行的无 ... 主义、共产主义等新思潮进行讨论,革命道路问题是他们讨论的中心问题。他们反复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更深入进行,必须像俄国革命那样彻底。 朱德决心摆脱旧军队,寻找一条新道路。他与孙炳文相约到北京去探索新的革命道路,计划由孙炳文先去北京,等打倒唐继尧后,朱德再去北京与孙炳文会合,一同出国考察,向外国取经。1921年,孙炳文偕妻儿离开四川去北京,在北京大学任教兼报馆工作。他了解到中国 ... 是布尔什维克式的新式政党,便立即给还在四川的朱德写信,催他按原来相约的计划速来北京。 此时的朱德已经是誉满川滇的名将,被授予陆军中将衔,先后担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警务处处长兼省会昆明警察厅长等职。可谓是仕途顺利,生活优裕。按照 ... 回忆说:那时当师长每月差不多有二、三万元(大洋)的收入。不用 ... 吃兵饷,名正言顺10个月就是二、三十万,作二、三年师长就是百万富翁。那么可想而知,军级干部待遇更加优厚。然而就在仕途一片坦荡之时,朱德辞去了昆明警务厅厅长一职,并拒绝了他的同乡、同学、时任川军第二军军长兼重庆警备司令杨森邀他回川出任师长的邀请,毅然决然地去寻找中国 ... 。 朱德 1922年7月,朱德地来到北京,与孙炳文会面。可是,他要找的 ... 负责人不在北京,而在上海。8月,他俩又匆匆赶到上海,继续寻找 ... 负责人。他们先是拜访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孙中山正发愁没有合适的将领统兵讨伐陈炯明,以10万元军饷相许,请朱德出面组织桂滇军攻打陈炯明。但朱德对利用一派军阀去打击另一派军阀的做法不感兴趣,婉言谢绝了孙中山的邀请,表示要去欧洲学习。孙中山建议他去美国,因为美国没有封建背景,又有很多进步制度。朱德则表示,他听说社会主义运动在欧洲最强大,这才决定去欧洲的。 费尽周折,朱德终于在上海一所普通的住宅里见到了中国 ... 最高负责人陈独秀。朱德原以为只要一提出加入 ... 的申请,就可以被接受。入党之后,他相信就可以踏上新的革命的道路。未曾想,陈独秀并没有同意立即吸收自己入党。朱德感到非常失望,情绪有些低落。 陈独秀为何没有立即答应朱德的入党要求呢?这是因为当时 ... 对吸收党员的规定很严。 ... 二大通过的《中国 ... 章程》规定:“党员入党时,须有党员一人介绍于地方执行 ... 会,经地方执行 ... 会之许可,由地方执行 ... 会报告区执行 ... 会,由区执行 ... 会报告中央执行 ... 会,经区及中央执行 ... 会次第审查通过,始得为正式党员;但工人只须地方执行 ... 会承认报告区及中央执行 ... 会即为党员。”当时,朱德对 ... 的 ... 还不太了解,对中国 ... 的入党程序不熟悉,没有委托介绍人介绍入党,而是直接向陈独秀提出入党申请,这是不符合中国 ... 组织原则的。再说,陈独秀对朱德了解非常少,持谨慎态度是合情合理的。所以,陈独秀没有立即答应朱德入党,这既符合 ... 的规定,也符合常理。但陈独秀并没有把党的大门对朱德关死。临别时,他特意送了几本马克思主义著作给朱德学习。 挫折没有动摇朱德追求真理和光明的信念,他决定按计划去欧洲追寻梦想。1922年9月初,朱德和孙炳文乘法国邮轮“安吉尔斯”号从上海启程。在茫茫沧海上,朱德写诗表露自己的心境: 中山主义非无补,卡尔思潮集大成。 从此天涯寻正道,他年另换旧旗旌。 1922年9月,朱德离开上海前往法国 经过40多天的航行,朱德于10月抵达法国马赛,乘火车到巴黎,住在一位法籍华商家中。在这里,朱德结识了比他整整小15岁的青年革命家赵世炎。朱德向赵世炎倾诉了自己飘洋过海到欧洲来追求革命真理的决心和参加 ... 献身中国革命的强烈愿望。赵世炎被朱德不寻常的经历和执著的追求深深感动,他告诉朱德, ... 旅欧支部可以吸收党员,但支部主要领导人周恩来去了德国柏林,一时还回不来,如果朱德愿意去柏林面见周恩来,他可以介绍。 次日,赵世炎特地给朱德送来他写给周恩来的介绍信及周恩来在柏林的地址。朱德如获至宝,当天就和孙炳文乘火车赶往柏林。在柏林近郊瓦尔姆村皇家林阴路的一幢寓所里,见到了比他们年轻十多岁的周恩来,朱德和孙炳文向周恩来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和寻找中国 ... 的过程,表达了自己要求加入中国 ... 的强烈愿望。周恩来为这两位经历不凡的人物有如此追求真理的精神、如此真诚的入党要求所感动,表示愿意介绍他们入党,帮助办理申请入党手续。周恩来还将此事向 ... 旅欧支部负责人张申府作了汇报。因朱德不是工人,按照规定,他要入党,最后须上报中国共产 ... 执行 ... 会批准。陈独秀收到张申府介绍朱德入党的信后,经反复考虑,最后决定同意吸收朱德入党,同时决定朱德的党员身份对外保密,这样做,更有利于朱德今后为党工作。对朱德采取“秘密党员”的方式来解决入党问题,这是一个创举,为日后 ... 吸收秘密党员开了先河。朱德直到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才公开了自己 ... 员的身份。 1922年,周恩来介绍朱德、孙炳文入党。 1922年11月,经周恩来和张申府的介绍,朱德和孙炳文一道被批准加入中国 ... ,就这样历经几年的寻找,跨越茫茫沧海,朱德入党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至此,他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在党的领导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达55年之久。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陈独秀朱德中国近代史历史周恩来孙炳文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