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嫦娥与后羿夏启当上国王以后,有一个部落有扈(音hu)氏不服,起兵反抗。这些神话说明后羿的箭术很高明,是大家公认的。后羿娶了一个名叫嫦娥的妻子。嫦娥非常挂念后羿,所以飞到最近的月球上居住。后羿知道后,伤心欲绝,悲痛不已。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驸马都尉高怀德高怀德,字藏用,真定常山人。尚宣祖女燕国长公主,加驸马都尉。高怀德将军,自幼喜习戎事。高怀德也在旁随声附和。
嫦娥与后羿
夏启当上国王以后,有一个部落有扈(音hu)氏不服,起兵反抗。启和有扈氏的部落发生
了一场战争,最后启把有扈氏灭了,把俘虏来的人罚做牧奴。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样子,
没有人再反抗了。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太康是个十分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
,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有回家。
那时候,黄河下游的夷族,有个部落首领名叫后羿(羿音yi),野心勃勃,想夺取夏王的
权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猎,觉得是个机会,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
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回来的时候,走到洛水边,对岸全是后羿的军队,拦住他的归路
。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亡生活。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
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后羿是一个著名的弓箭手,他的射箭是百发百中的。有一个神话,说古时候天空里本来有十
个太阳,地面上热得像烤焦似的,给庄稼带来严重的灾害。人民苦不堪言。大家请后羿想法
子,他天生神力,决意为人民解除痛苦。后羿拈弓搭箭,“嗖嗖”地几下,把天空里的九个
太阳射了下来,只留下一个太阳。这样,地面上气候适宜,不再闹干旱了。
又说,古时候大河里有许多怪兽,经常兴风作浪,造成水灾,把禾苗淹没,人畜淹死,也是
后羿用箭把这些怪兽都射死了,人们的生活才恢复了正常。这些神话说明后羿的箭术很高明
,是大家公认的。后来,有很多志士慕名而来,向他拜师学艺,也有心术不正的蓬蒙拜师。
后羿娶了一个名叫嫦娥的妻子。有一天,他到昆仑山访友时,刚巧遇上王母娘娘,后羿曾此
机会,便问王母娘娘取了一包不死药,据说,吃了药后会升天成仙。后羿因舍不得嫦娥,故
此他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而嫦娥把这包不死药放在百宝盒内,不料给蓬蒙看见,他因此
而想出鬼计,盗取仙丹。
三天后,后羿出外狩猎,蓬蒙趁机假病留在他家,待他出外后,便可以盗取仙丹。
后羿出外后,留下嫦娥和蓬蒙在家,蓬蒙立刻拿出剑来,叫嫦娥拿仙丹给他,嫦娥知道自己
不是他的对手,就从百宝盒裹拿出仙丹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顿觉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然
后飞了上天空去。嫦娥非常挂念后羿,所以飞到最近的月球上居住。
后羿知道后,伤心欲绝,悲痛不已。晚上,他在望月光的时侯,觉得今天的月亮特别圆,特
别亮,他还看见月亮上有一个黑影,很像嫦娥。
后羿在后院上香给嫦娥,这件事很快就传到老百姓的耳边,他们也给嫦娥上香,祈求平安。
《搜神记》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后汉书》注指出,所谓「不死
之药」,是为蟾蜍,后世则谓,此注系出章怀太子李贤之手。
民间传说:嫦娥原是西王母驾下的侍从女官,住在天上的广寒宫中,偶尔动了凡心,王母便
将之贬谪下凡,做了羿的妃后,因为她心地善良,不堪百姓们,长期受羿的迫害煎熬,这才
偷服不死之药,使羿的如意算盘,没有打成,王母嘉许她的义行,特地再接回天上,到月宫
安顿。大约月宫和广寒宫也相距不远吧,不过她未曾返回原职,冷清清地在月宫中,渡过漫
长岁月。
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个仲康的助手。到了仲康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撵(音niun)
走,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
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音zhuo)。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
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
寒浞杀了后羿,夺了王位,怕夏族再跟他争夺,一定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
相逃到哪儿,寒浞就追到哪儿。后来,相终于被寒浞杀了。那时候,相的妻子正怀着孕,被
寒浞逼得没法,从墙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个儿子叫少康。
少康长大后,给姥姥家看牲口﹔后来听到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后代有虞氏那儿
。
少康从小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练了@身本领。他在有虞氏那里招收人马,开始有了自己的
队伍﹔后来,又得到忠于夏朝的大臣、部落帮助,反攻寒浞,终于把王位夺了回来。
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经过大约一百年的混战,才恢复过来。历史上称作“少康中兴”。
驸马都尉高怀德
高怀德(西元九二六——九八二年),字藏用,真定常山人。后唐明宗天成元年生,宋太宗太
平兴国七年卒,享年五十有七。忠厚倜傥,有武勇。仕晋汉,为刺史;至周,为侍卫马车都
指挥使,领江宁军节度使,又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
宋太祖陈桥兵变,代周而立,拜殿前副都点检,移镇滑州,充关南副都部署。尚宣祖女燕国
长公主,加驸马都尉。建隆元年(九六○),李筠叛上党,太祖将亲征,先令怀德率所部与
石守信进讨,破筠众于泽州南。事平,以功迁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旋又从平扬州,改
归德军节度使。开宝六年(九七三),加同平章事。
太宗即位,加兼侍中,旋又加检校太师。太平兴国四年(九七九),从平太原,徒镇曹州,
封冀国公。七年,复改武胜军节度使。既卒,赠中书令,追封渤海郡王,谥武穆。宋史卷二
五○有传。
高怀德将军,自幼喜习戎事。性格简率,不拘小节;善音律,自为新声度曲,极为精
妙动听;并好射猎。尝三五日露宿野次,获狐兔累数百;或对客不揖而起,由别门引数十骑
从禽于郊云。据二十四史记载:「高怀德,字藏用,真定常山人,周天平节度齐
王行周之子。怀德忠厚倜傥,有武勇行。」为人处事正直忠诚,奉法严明,无一丝一毫之宽
情。一生忠勇英烈,战功彪炳,曾为宋世宗、太祖、太宗三朝重用。
话说五代时期,天下纷扰,中原地方,军阀割据,纷纷称帝自立。地方豪杰,也乘势而起,
图谋建功立业。那时有一位柴荣,也想成就一番事业。他结识赵匡胤、郑子明仿照桃园故事
,三人结拜为异姓兄弟。他们一起闯江湖,打天下,后来居然形成气候,柴荣登上皇帝宝座
,史称周世宗。在位六年,不幸去世。子嗣年幼,尚不能继承大统。在这紧关节要时刻,这
个帝王宝座,便成了人所觊觎窥伺的目标。
当时赵匡胤正统兵驻扎在陈桥驿。柴荣去世的消息,很快传到军中。于是,改写历史的政治
事件——陈桥兵变,便像舞台演戏一样拉开了帷幕。
军营中平静如常。军师苗广义和赵匡胤的妹丈、大将高怀德,匆匆忙忙来到赵匡胤和郑子明
的中军大帐。叙礼坐定之后,共同议论起当前的国家大事。苗、高二人提出,眼下老王晏驾
,国家大事应早做安排。赵匡胤只说且看朝中动静如何再做计议。帐中设宴,四人人座,举
杯畅饮起来。
酒过数巡,赵匡胤感到有些困倦,便伏在案上沉睡起来。苗广义把郑子明扯到一旁,低声说
:“老王晏驾,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何不趁这时扶保二千岁登基?”郑子明表示赞同,但
有些犹豫,怕二哥不依。
苗广义早有成竹在胸,直言不讳地说:“这有何难,趁他这时酒醉未醒;只须把王冠和黄袍
给他穿戴上,木已成舟,料想他是不会推脱的。”
“若是他追问冠袍是从哪来的呢?”郑子明还是觉得事不落底。
“就说这是'上天所赐'。”苗广义说得斩钉截铁。高怀德也在旁随声附和。
郑子明把大手一挥:“好!咱们说干就干。”
三人把苗广义早有准备的王冠给赵匡胤轻轻戴在头上,黄袍披在身上。一切料理停妥,齐声
呼唤:“万岁醒醒!”“万岁醒醒!”
赵匡胤被呼声惊醒,一看自己这身穿戴,不免大吃一惊,追问冠袍的来历。三人异口同声:
“上天所赐。”
赵匡胤心情激动,连连摆手:“我赵匡胤乃堂堂奇男子,岂能僭位自立。你们这样做,还不
如让我去死!”说罢,拔出佩剑横向颈项。
郑子明上前一把拉住,气哼哼地说:“二哥,江山坐不坐由你。这是何苦来!”帐内气氛顿
时紧张起来。
苗广义态度从容,向大家建议:“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到天地坛去祷告上天,看天意怎样安
排。”众人点头称是。
军营外备好了车仗坐骑,一行人等直奔天地坛。人得坛来,由赵匡胤焚香祷告,众人一齐跪
拜,祈求上天明示。祷告完毕,苗广义从香案下取出一纸书卷,展开高声朗读:“干德元年
赵。”紧接着庄严宣告:“天赐年号,江山归赵。”
高怀德振臂高呼:“全军将土愿保!”
郑子明兴高采烈,哈哈大笑,扯着赵匡胤的短袖说:“二哥,这回该没说的了吧!”
赵匡胤面带难色,无可奈何,长叹一声:“咳!既然如此,我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众人同声欢呼:“万岁!”
一场不动刀兵的军事政变,戏剧性地表演结束。赵匡胤代周而立,回师汴梁,登上了皇帝宝
座。从此,在中国封建历史长卷中,掀开了大宋王朝新的一页。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