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舌头不会焦烂

鸠摩罗什是天竺国人。他的家庭世代为国相,而父亲鸠摩炎却辞掉了相位,离家修行。后来,鸠摩炎东度葱岭,被龟兹王迎为国师。龟兹王的妹妹,貌若天仙,聪慧无比,许多王侯公子前来求亲,她都不嫁。鸠摩炎出现后,她一见钟情,龟兹王就为他们缔结良缘。婚后不久,王妹便怀上了罗什。这时,她自感有超人的神悟,忽然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天竺语,甚至对佛学中的驳难之辞都非常精通,众人万分惊讶。达摩翟沙罗汉说:“你所怀的必是个有智慧的儿子,这是舍利弗已经证明了的。”罗什七岁时,便随母亲出家当了小沙弥。他跟从师父学习佛经,每天能背诵千偈经文,当天就通达《毗昙》的全部内容。罗什九岁时,母亲带着他来到宾,在此遇到了德高望重的法师脖头达多。脖头达多是宾王的堂弟,他博学多才,识见精深,精通经、律、论三藏及九部经,是当时最有学识的高僧。他的声名传播西域各国,四方的学道者闻风而来。罗什拜他为师,跟着他学习《杂藏》及中、长二《阿含经》,经文共有四百万字。达多常常称赞罗什天资杰出,宾王听说后,请罗什入宫,召集了一些信仰其他宗教的论辩师,与罗什相互攻难、辩论。起初那些论辩师轻视罗什年幼,后来被罗什一一挫败,只得服输。宾王因此对罗什非常尊敬,起居、供给都以高僧身份礼敬。罗什十二岁时,又随母亲回到龟兹国,这时许多国家都来聘请罗什,给以很高的爵位,罗什没有答应。母子俩在月氏北山遇到一个罗汉,罗汉对他母亲说:“你要好好守护这个小沙弥,他若能在三十五岁时不破戒,一定能大兴佛法,度无数人,将与阿育王之师优波掘多无异;若是戒律不全,就不会有太大的作为,只能做个聪明卓俊的法师而已。”后来,罗什又随母亲来到温宿国。当时温宿国有一个和尚,具有非凡的论辩能力,名振各国。他手击王鼓发出誓言:“谁能在论辩中胜我,我就斩下首级来谢他。”罗什来到温宿国后,提出两个问题进行问难,温宿国和尚当即迷闷自失,无法回答,只好叩头至地,归依罗什。罗什因此声誉鹊起,名震四方。龟兹王还亲自来到温宿国,迎接罗什回国。罗什在龟兹国讲经说法,没有人能与他抗衡,受到人们的敬仰。后来,罗什的母亲要去印度,临行前对罗什说:“大乘佛教博大精深,应该大力阐发。而弘扬佛法到东土,只有依靠你的力量了。但这一切都对你自身没有什么益处,你该怎么办呢?”罗什回答说:“菩萨之道,在于忘我利人。若是能使大乘佛法流传各地,能洗去我的蒙昧和世俗,即使让我吃尽人间之苦也无遗憾。”于是罗什留在龟兹国。龟兹国王为罗什建造了金师座,还铺上锦褥,请罗什升座讲经说法。罗什说:“我的师父还未能领悟大乘佛经,我打算亲自去找他,不能在此久停。”不久盘头达多大师从很远的地方来了。龟兹国王问:“大师在远方怎能知道这里的事情?”达多说:“一是听说我的弟子悟出了非常之理;二是听说大王弘扬佛法,所以不畏艰难危险,从远方来到贵国。”罗什看到师父来了,心里非常高兴,就为师父讲说《德女问经》,达多对罗什说:“你在大乘经中看到什么特殊的东西了,如此崇尚它?”罗什为师父讲解说:“大乘佛经博大精深,明‘有法皆空’,而小乘教偏颇,多有漏失。”师父不解地问:“你所说的一切皆空,非常可畏,哪有舍弃有法而爱空的呢?”罗什耐心地摆出很多道理,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终于使达多信服了大乘佛教。达多感叹道:“你是我的大乘经师父,我是你的小乘经师父。”这时西域各国,都非常敬服罗什杰出的才智,每当罗什讲经说法时,国王就长跪在讲座的一侧,让罗什踏着他的背登上讲座。姚兴弘始三年(401)年三月,有两棵树的枝干连生在一起,逍遥园中种的葱也变成了香草,人们都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有大智之人将要到来。这年五月,姚兴派陇西公硕德去讨伐后凉吕隆,九月吕隆上表归降,十二月二十日,罗什离开了滞留十八年的后凉,来到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二人常常整日交谈,研讨佛理,乐而忘倦。罗什到来后,被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翻译众经。罗什能够背诵许多佛经,又通汉语。他翻译的经文非常流畅。由于前人翻译的经书文义多有差错,没有做到忠实于梵文原着,于是姚兴便让道恒、僧肇等八百余位僧人,咨受于罗什,又请罗什重译《大品经》。罗什执梵文本,姚兴执旧译汉文,相互校译,新译本比旧译本文义圆通,众人心悦诚服,欣慰赞叹。因佛教经义博大精深,劝人为善,是脱离苦海的津梁,治理世事的妙法,因此姚兴寄意于佛教十二部经,罗什为此着《通三世论》,以明示因果,王公以下各级官员,都钦佩赞叹他的风范。大将军常山公显、左军将军安城侯嵩,都笃信佛法,多次请罗什宣讲新译出的经书。后来罗什又陆续重译了《金刚般若》、《法华》、《维摩》等经,共三百余卷,译文流畅,充分表达出原着的精髓。于是各地的佛教徒,万里来集,佛法得到空前的发扬光大。龙光寺的高僧道生对佛经有细致入微的研究,遇到疑难也来找罗什解决。庐山慧远,学贯群经,是佛学界的栋梁,对佛经中的疑难问题,也写信向罗什问询。罗什在龟兹国时,曾跟从卑摩罗叉律师受戒律,后来卑摩罗叉来到关中,见到罗什非常高兴,问他道:“你在汉地,大有胜缘,受法的弟子有几人?”罗什说:“汉地的经、律还不齐全,新译出的佛经及各论书,都是我译出的。有三千徒众,都从我受佛法。”罗什临去世前说:“我所译出的经、论共有三百余卷,只有《十诵》这一部,还未来得及删改。希望我所译的经书能够流传于后世。今天我在众人面前,从心底里发出誓言,若是我所传译的经文没有大的差错,在焚烧尸身后,舌头不会焦烂。”东晋义熙五年(409)八月二十日,罗什卒于长安,在逍遥园中按外国风俗,将尸身焚化。薪火息灭后,罗什的尸身都烧成了灰,只有舌头没有烧坏。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舌头不会焦烂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都是诸侯争霸 为何春秋战国走向统一东晋十六国走向对峙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和东晋十六国时期均出现了秦晋燕赵魏楚等各国争霸,但最终春秋战国由秦国一统而东晋十六国却走向了南北朝对峙。本文尝试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过换一种角度重新梳理历史来探究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原因,以供参考。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马大哈投宿

    马大明冒着大雨找旅馆,不料一连走了十多家,家家门上都挂着客满的牌子。马大明此时已经成了落汤鸡,他心想,单间就单间吧,价格贵一点没关系,反正就呆一夜。睡到半夜,马大明被尿憋醒了’。个把小时跳下来,马大明实在是吃不消了。服务员一听,眉头一皱转身进去拿钥匙,马大明心里一阵高兴。

  2. 梦见铁管

    周公解梦梦见铁管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铁管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山西名人 ... (唐 太原)

    唐太宗...(本文摘自百度百科)唐太宗...(公元598年1月28日[1]【一说599年1月23日[2]】-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家、诗人。...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

  4. 煮豆燃萁成语故事

    煮豆燃萁成语故事_成语“煮豆燃萁”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煮豆燃萁  【拼音】 zhǔdòuránqí  【解释】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成语故事】  魏武帝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植,和曹丕是同母兄弟,从小聪明,深受得曹操...

  5. 梦见变戏法

    周公解梦梦见变戏法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变戏法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成语典故_卧冰求鲤的典故 成语卧冰求鲤讲了谁的故事?

    成语典故_卧冰求鲤的典故 成语卧冰求鲤讲了谁的故事?  卧冰求鲤的典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图》,列举了自远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虞舜至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等二十四位至孝之人。他们之中,既有君王又有官吏,既有名人也有百姓,《卧冰求鲤》的王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

  7. 梦到槟榔,梦见槟榔,槟榔相关的周公解梦

    梦到槟榔,梦见槟榔,槟榔相关的周公解梦槟榔是成功槟榔能解渴消暑,象征著解除困难,得到成功。梦见给恋人槟榔,则是分道扬镳的预兆。梦见得到槟榔,会与自己的情侣喜结良缘。梦见购买槟榔,贵客会登门。梦见男女分槟榔,是不好的征兆,自己会成为诬陷攻击的目标。病人梦见嚼槟榔,会与医生发生争吵,病情加重。梦见给仇人送槟榔,仇人会给自己造成极大的损失。

  8. 描写古镇古街环境的优美的句子 | 历史新知网

    太阳在淡淡云层中若隐若现,清凉的风吹在脸上,空气里似乎带着花草的清香,沁人心脾。古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似乎在这柔和的日子里放松了心情,放慢了脚步,享受着这美好的生活。我站在在大理石铺成的古道上,洒满了阳光。微微抬头,春天来了啊。樱花花瓣随着那一阵令人陶醉的春风,纷纷扬扬地把春天染上了它的颜色。雪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犹如含苞的花朵,将要释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辉。

  9. 孕妇梦见鸡死了很久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鸡死了很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鸡死了很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   感悟精选一:   一叶知秋   阵阵的秋风有点凉,树叶的飘落,袭上心头的是惆怅的凄凉。落叶也有轮回吗?如果落叶没有轮回,为什么要匆匆地离去?如果落叶也有轮回,那么落叶的追求和理想又是什么?是地球的引力,还是风的执著的牵扯?还是心甘情愿地去成就风的理想...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