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座春秋古墓无数不解谜团

一座春秋古墓无数不解谜团

  一座春秋古墓无数不解谜团

  ―――安徽蚌埠双墩古墓考古现场目击记

  在安徽省淮河北岸的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有一个村庄叫双墩村,因村内有两座高达9米以上的土堆而得名。当地流行一种传说:这两个土堆是神话中的“杨二郎”追射太阳经过这里休息时,将鞋里的沙土倒在地上而形成的。因此,土堆在村民的心目中是块神圣之地。然而,就在2005年6月17日,村民们却发现位于北侧的一个土堆被人挖了一个9米深的洞!愤怒的村民将这一情况上报到当地 ... ,蚌埠市博物馆馆长钱仁发马上赶赴现场勘查。钱仁发说:“很显然,该盗洞出自一个非常专业的盗墓贼之手。”幸运的是,盗墓贼挖偏了方向,没有找到文物,怕被发现,加上土质潮湿松软,危险性大,便仓惶逃走。2006年4月,蚌埠市申请对该墓进行抢救发掘,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从2006年12月至今,经过长达19个月的发掘之后,这座被称为双墩1号的古墓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从未见过的墓葬形式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阚绪杭等专家对古墓进行几个月的勘查后,于2006年12月开始动工。推掉墓葬的封土后,土堆下竟是一直径为60米的圆形白土层。紧接着,一放射形状的土层显露出来,在墓坑中间,由深浅不同的土色构成放射线遗迹,从中间向四周辐射,呈扇面形状。有人说这是先秦的太阳图腾崇拜现象,有人说这是天文遗迹的象征。

  随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更多的奇迹显露出来。阚绪杭介绍说,这次考古有七大发现,极为奇特。正如北京的专家们所说:该墓葬是经过“精心构思、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施工、精心装饰”的,是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对墓葬考古发掘提出了新课题。

  发现1:五色颗粒混合土。考古人员在揭开双墩1号墓封土层时,发现该墓葬的封土和填土是多色混合彩土,共有黄、灰、黑、红、白五种颜色颗粒混合而成,且这种颗粒非一个地方所产,需要异地选择和采运,并且根据封土和填土的需要进行人工混合,搭配成不同的深浅颜色。

  发现2:封土堆下的白土垫层。和一般墓葬不同,该墓封土堆底部铺垫一层0.3米左右厚的白土层,直径约60米,气势非常壮观。这种纯白色土,是沉积淤土渗出来的白色泥浆沉积土。

  发现3:圆形墓坑结构。以往发掘的墓葬多为方形或长方形,而考古人员在发掘中惊奇地发现,该墓葬是特殊的二层台圆形土坑竖穴墓,阶梯式墓道等罕见结构,墓口直径20.2米,墓坑深达7.5米到8米。该墓葬上面4米为灰红色黏土层,4米以下为水位线,至11米深均为流沙层。可以想象当年挖掘这样大而深的墓坑,并非一日之劳。

  发现4:放射性遗迹现象。在墓坑中间有深浅不同的土色形成放射性遗迹,从中间向四周辐射,形成扇面形状。这种放射线共有20条,除东南角4条似被扰乱外,其他方位的放射线都很清晰,并有已定的角度规律。这种遗迹现象的填土层厚度约0.7米,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象征性的天文遗迹现象。

  发现5:大量土偶遗迹。放射线遗迹土层下,约0.7米厚度土层,周边约2米宽范围内,建有18个大小不同馒头状的土丘,直径约1.5米到3米。同时,这个土层中放置大量土偶,墓坑周边呈族群的状态分布,而墓坑中间多为分散状态。这种土丘和土偶分布,有专家认为与汉代的铜镜相似,可能象征天上的星座或群星。土偶形状为尖顶圆体或方体,体表有明显的绳索痕,高20到25厘米,直径10到15厘米,单从土偶形状来看,有专家认为可能与淮河流域的女娲造人传说有关。

  发现6:土偶垒砌的内壁遗迹。考古人员在发掘中发现,在二层台一周内缘部,由三层土偶垒砌成墙体形状的内壁,高34厘米左右。土偶墙和内壁由黄色泥沙填充,上部平抹白泥土与墓壁白泥层连为一体。清理掉土偶墙和墓壁之间的黄色泥沙,土偶垒砌的墙体突出,俨然一座城池展现眼前。

  发现7:罕见的墓底埋葬布局。该墓葬底部是直径约为14米的圆形,墓口下2米处有一个二层台,二层台下墓壁微内斜,直至墓底,显得坑深底宽。墓主椁室居中略偏北,围绕墓主椁室东、西、北侧均分布有三个较窄的殉人木棺腐朽痕,南侧殉一人的木棺痕。器物椁室位于墓主南侧殉人的南侧,器物椁室分南北两个箱,南箱为食物,北箱为器物。

  ■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在双墩1号墓此前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大量随葬品,有铜器60余件, 如编钟、鼎、盉、舀、铃、戈、矛、镞、剑、车马器等等。石磬10件。陶器有彩陶器和几何印纹陶器20余件,陶器多被椁板倒塌压碎,器型似为壶、罐、盆类等。还有少量玉器和腐朽的漆器、木器、海贝以及食物箱内放置的猪、牛、羊骨骼等等。

  其中最为惹眼的是一组青铜编钟,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时期较早。虽然国内考古发掘中曾多次发现编钟,但一般多为战国及以后的墓葬中出土的,其中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时代曾侯乙编钟之王年代较早且罕见。而此次发现有多个商代末期至西周早期的青铜编钟,距今3000 余年,比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时代曾侯乙编钟之王还要早1000多年,为国家一级文物,在安徽地区尚属首次出土。但由于文物刚刚出土,还没来得及进行清理和修复,编钟上的纹饰、是否有铭文,还不清楚。但仅从编钟的制造年代,起码可以得知,这个墓主人所属的国家,在商代时期就有相当的实力,并且有铸造铜钟的能力。

  此次出土的两件口径约25厘米的青铜罍,造型精美,制造工艺十分复杂,在同时期的墓葬中非常罕见。证明当时科技十分发达。

  阚绪杭介绍说,这次发掘中最为遗憾的是,大量的陶器被棺木压碎。这些陶器有印纹陶、彩陶,都十分精美,其价值不低于同时出土的青铜器,是非常珍贵的文物。

  由于此墓葬的文物年代过于久远,加上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丰富,长期的浸泡使文物保存不太理想,除了一组编钟保存较为完好之外,其余较大的文物多有损毁,现在专家们正在一边继续发掘,一边加紧文物的修复和鉴定工作。

  ■无数谜团有待探索

  此次考古的“七大发现”仍然是一个个谜团,“蚌埠双墩1号墓可能要从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宗教学、地质学和建筑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解读。”阚绪杭说,最令人好奇也是最大的谜团,还是墓主人的身份。

  我国周朝时期制定了“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葬俗制度。“目前出土了7个铜鼎,但这些鼎很奇怪,各不相同,而且到春秋时期随葬鼎的数目又不再那么严格。但联合一组编钟来看,应当是一个诸侯王级的墓葬。”阚绪杭认为,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此墓葬可能是春秋时期钟离国的君之墓,但这一说法缺少有力的证据。但从周代诸侯国墓葬选址的一般规律来看,大都是选在都城周边两三公里的范围之内。钟离国的遗址目前已经证实在安徽凤阳一带,离双墩古墓达20多公里,按照当时的葬俗,不可能将国君葬于离国都20里以外的地方。

  由于双墩1号墓中还发现了流行于吴国一带的典型陶器印纹陶,因此又有人推测墓主可能是吴太子。但同样不符合当时的葬俗。

  因此,又有专家推测,从双墩1号墓复杂的文化现象上分析,有别于其他已发现的墓葬,可能为徐国王侯贵族的墓葬。徐是东夷的一支,东夷部落在夏代之前就生活在我国东部地区,夏代伯益因为辅佐禹治水有功,其子若木受封于徐国。周代史籍把淮河中下游一带的夷族统称徐夷或淮夷,徐夷势力一直比较强大,徐偃王时周边有30多个小国向他称臣。强大的徐国多次向西方的周王发出挑战,周王亦多次东征,弹压以徐国为首的东夷各国。春秋晚期,徐国在楚、吴等列强的挤压下分崩离析,举国南迁,流居于江淮及以南地区。史学界关于徐国的典籍考证做得比较多,但在考古发现上比较少,而明确可考为徐国的墓葬几乎没有。双墩1号墓也许能为考证徐夷的历史打开一扇窗户。

  “但是,墓葬的主人究竟是谁?似乎越研究越复杂,所以还有待于从各方面进行更深入、长久的研究。”阚绪杭说,但从古墓的科技含量来看,墓主人手下必有一个非常得力的智囊团。另外,他还透露,双墩遗址将来可能要建遗址博物馆,以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专家前来共同研究探讨,也许这将是一个需要长期钻研才能够解决的千古之谜。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钱国亮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座春秋古墓无数不解谜团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4.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9. 郴州有个位于闹市的帝王园陵,见证郴州历史发展,却少人来游玩

    义帝陵是秦末义帝的陵墓,现位于湖南郴州市最繁华的地方,来郴州市旅行之前不知道郴州有这么一个历史景点,到达郴州后在宾馆打开地图才发现义帝陵就在宾馆的旁边,而义帝陵公交站就在文化路中段西侧的地方,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来说位置相当好找。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欧洲的国王都穿些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用军服取代礼服?

    作者:高林桑如果我们可以确定路易十四时代君主和贵族已经在穿军服了,那么为什么我们还会觉得君王的打扮是在18世纪被军服取代的呢?在很多人的印象里,18世纪欧洲王室的男性画像的穿着基本都是华丽丽的礼服,19世纪却以军服为主。这种审美风格的变化缘何而来?首先我们得考虑宫廷礼服是什么?

  2. 窃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窃”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窃玉偷香——比喻引诱妇女。窃位素餐——素:空;餐:吃饭,指俸禄。窃居高位,无功受禄。旧指高级官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窃窃私语——背地里小声说话。窃据要津——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窃钩窃国——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

  3. 伐罪吊人是什么意思?

    【拼音】fázuìdiàorén【解释】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伐罪吊民”。【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例子】无【相关】百度“伐罪吊人”

  4. 烽火下的因果

    烽火下的因果●藏密386期2008/7、8《华严经.净行品》云:「见着甲胄,当愿众生,常服善铠,趣无师法。」心存仁厚,法天敬佛,身上像穿了一件以善法打造的铠甲,千万锋镝也能化为朵朵红莲。在草木皆兵的战场,如果不滥...无辜,或对佛天心存敬畏,最後因果往往出乎意料。几次大战下来,霍去病都有可观的斩获,而为患多年的匈奴从此远遁。以霍去病和同时代的飞将军李广相比,更显得霍去病的「天幸」不是没有原因的。

  5. 乐天任命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lètiānrènmìng【解释】犹言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出处】郑振铎《止水的下层》:“像这样乐天任命的民族,我们将如之何呢?”【例子】无【相关】百度“乐天任命”

  6.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三大体系”之比较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三大体系”之比较  世界近现代史上,大战之后出现过三个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三大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呢?这是我们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时必须要掌...

  7. 梦见搬木材

    周公解梦梦见搬木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搬木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数钱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数钱是什么征兆?梦见你正在数钱,表示收入增多,钱财增多。梦见你正在数钱,表示你总是很幸运,即使目前有债务,也有能力偿还,但如果是数完钱之后交给别人,那代表你在金钱上有某种程度的损失。未婚男女梦见数钱,预示著恋情进展顺利;结婚男女梦见数钱,预示着生活富裕,衣食无忧。梦到很多的钱,说明自己求知欲望特别强烈,极其渴望成功,想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梦见照镜子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9. 升平公主_升平公主是怎样的一个历史人物?

    然而,郭暧并没获罪,反而使升平公主成了个温顺贤淑的妻子。同时,为了向郭子仪表示恩宠,也是为了笼络住郭子仪,唐代宗还将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幼子郭暧为妻,成为又一桩政治婚姻。升平公主是唐代宗与沈后的女儿,曾深得唐代宗宠爱。这天郭暧特意起了个大早,叫升平公主起身时,升平公主却突然推说受风头痛,不愿起来,叫郭暧一人带蛋糕去祝寿,代她向家翁问安。

  10. 梦见大海波涛汹涌

    周公解梦梦见大海波涛汹涌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海波涛汹涌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