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白朴生平简介与历史成就及典故

白朴(公元1226—约公元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白朴自幼聪慧,记忆过人,精于度曲。终身未仕。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 人物生平>白朴(1226—约1306),字太素,号兰谷,原名恒,字仁甫,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一带),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称为“元曲四大家。”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士,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却有诗名。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交往甚好。>白朴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本应优游闲适,读书问学,以便将来博取功名。然而,他的幼年却偏偏遭逢兵荒马乱,他只得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光阴。他出生后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重重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从而无暇顾及妻儿家室。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蒙古军树炮攻城,哀宗决计弃城北走归德,白华只得留家人于汴京,只身随哀宗渡河而上。次年三月,汴京城破,蒙古军纵兵大掠,城内士庶残遭 ... 戮,财富遭到空前洗劫。战争中,白朴母子相失,幸好当时元好问也在城中,才把他和他的姐姐收留起来,在乱兵和饥荒中救了他的性命。四月底,元好问携带白朴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后寄居于冠氏(今山东冠县)县令赵天锡幕府。元好问虽也是亡国奔命之臣,生活至为艰辛,但他视白朴姊弟犹如亲生,关怀备至。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元好问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于得疫后第六日出汗而愈。白朴聪明颖悟,所以从小喜好读书,元好问对他悉心培养,教他读书问学之经,处世为人之理,使他幼年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白朴的父亲白华于金朝灭亡后投降了南宋,做了均州提鲁(八品官)。不久,白华遂北投元朝。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白朴12岁时,白华偕金朝一些亡命大臣来到真定,依附在世守真定的蒙古将领史天泽门下。同年秋,元好问由冠氏返太原,路经真定,遂将白朴姊弟送归白华,使失散数年的父子得以团聚。父子相见,白华感到极大的快慰,他有一首《满庭芳·示列子新》词,表述当时的心情:“光禄他台,将军楼阁,十年一梦中间。短衣匹马,重见镇州山。内翰当年醉墨,纱笼支高阔依然。今何日,灯前儿女,飘荡喜生还”。他也十分感激元好问代为抚育儿女之恩,曾有诗谢之曰:“顾我真成丧家犬,赖君曾护落窠儿。”>随着北方的安定,白朴父子也就在真定定居下来。从此,他按照父亲的要求,写作诗赋,学习科场考试的课业。他对律赋之学颇为上进,很快即以能诗善赋而知名。其时,元好问为修撰金朝历史书籍,也常出入大都,从而往来于真定,关心着他的学业,每至其家,都要指导他治学门径,曾有诗夸赞白朴说:“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勉励他刻苦用功,成就一番事业。然而,蒙古统治者的残暴掠夺,使白朴心灵上的伤痕难以恢复,他对蒙古统治者充满了厌恶,兵荒马乱中母子相失,使他常有山川满目之叹,更感到为统治者效劳的可悲。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而以亡国遗民自适,以词赋为专门之业,用歌声宣泄自己胸中的郁积及不满。>随着年岁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大,白朴的学问更见长进。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白朴36岁。这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宣抚使举文学才识可以从考者,以听擢用,时以河南路宣抚使入中枢的史天泽推荐白朴出仕,被他谢绝了。他既拂逆史天泽荐辟之意,自觉不便在真定久留,便于这年弃家南游,更以此表示他遁世消沉,永绝仕宦之途的决心。然而,眷妻恋子的情肠终不能割断,他也经常为自己矛盾的心情所煎熬,感到十分痛苦。>他先到汉口,再入九江,41岁时曾北返真定,路经汴京。此后,再度南下,往来于九江与洞庭之间,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金陵定居下来。这前后,可能因为他的真定原配去世,他曾为妻丧而回到过真定,逢着这个机会,又有人建议他去朝中做官,却被他谢绝了。此后不久,他即返金陵。从此,主要在江南的杭州、扬州一带游历,直到81岁时,还重游扬州。而后,他的行踪就无从寻觅了。>白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他却并不可能真正遁迹世外,对现实熟视无睹。加之,他的足迹所至,恰恰是曾经繁华一时,而今被兵火洗劫变为的荒凉境地。前后景象的对比,更激起他对蒙古统治者的怨恨。他以诗词来宣泄这种怨恨,控诉蒙古统治者的罪恶行径。>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白朴游至九江,再入巴陵。九江昔日的繁华,却被一扫而光,留在他眼底的是萧条冷落,他不禁无限伤感地叹息道:“纂罢不知人换世,兵余独见川流血,叹昔时歌舞岳阳楼,繁华歇”。至于金陵怀古,杭城“临平六朝禾黍、南宋池苑诸作,”处处抒发遗民的心情,“伤时纪乱,尽见于字里行间。”其感物伤情从笔下款款道出。>白朴毕竟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尽管他为江山异代,田园荒芜而感伤、而悲戚,但他更多地是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伤怀。一部《天籁集》 ,可以说处处倾诉着他对怆凉人生的感慨。他除了用词曲表达他的意志情怀外,还写下了不少杂剧,为元代杂剧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才华。>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白朴生平简介与历史成就及典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宋之问、元好问、唐珙三大诗人各是哪朝人?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三人是不是跟他们的姓氏一样,分别是唐朝人、宋朝人和元朝人?如果让你来猜宋之问、元好问、唐珙三大诗人各是哪朝人,你能完全猜对吗?那么这三位大诗人究竟各是哪朝人呢?咱们先从宋之问说起,接下来再说元好问和唐珙,至于为何这样排序,读完便知。宋之问,字延清,汾州人。

  2. 「传奇故事」 元好问审案

    审「”猴尿”南宋宝庆二年,设镇平县,第一任县令元好问,为官清正,断案有方,百姓都尊称他为元大人。元大人上任的第二天,就有人来击鼓告状。元大人接过状纸,只见上面写道:「”小民侯妙,状告本村王二,其父生前将他家三亩二分地以五百两纹银卖予小民。现其子王二不肯交割,望大人高悬明镜,为民作主。”元大人忽然想起,昨天到任就听人说:镇平县城西有个欺压乡邻、无恶不作的土豪,此人名叫侯妙,人们对他恨之入骨。因山里的

  3. 金词三百首大全集320篇

    金朝,正式国号是大金,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天庆四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

  4. 北方百姓一定要热爱宋朝吗?

    在他们看起来,辽朝统治下的百姓,自然是心向大宋的。当初宋朝皇帝始终有这样的自信,北方百姓应该绝对地无条件地支持大宋王朝。他以为一旦王师北上,自然北方百姓肯定是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宋徽宗御笔签名相对于幽燕一带的百姓,在金朝入主中原之初,中原人们肯定会对南方的宋朝有更多的认同感。尤其是,金宣宗将首都从中都迁往汴京之后,中原百姓成为金朝抵抗蒙古骑兵和南方宋军的主力。

  5. 元好问

    元好问),中国金代文学家,史学家。林育英元好问才雄学赡,为金元之际的文学大家,在诗、词、文、曲、小说和文学批评方面均有造诣,诗歌成就尤高。《金史·元好问传》称:“其诗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沉郁,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元好问为金代文学批评之巨子,仿杜甫《戏为六绝句》体例所写《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影响颇大。

  6. 白朴生平简介与历史成就及典故

    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称为“元曲四大家。”他出生后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重重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从而无暇顾及妻儿家室。四月底,元好问携带白朴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后寄居于冠氏县令赵天锡幕府。元好问虽也是亡国奔命之臣,生活至为艰辛,但他视白朴姊弟犹如亲生,关怀备至。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元好问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于得疫后第六日出汗而愈。

  7.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生平简介与历史文学成就

    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他出生后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重重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从而无暇顾及妻儿家室。元好问虽也是亡国奔命之臣,生活至为艰辛,但他视白朴姊弟犹如亲生,关怀备至。>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元好问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于得疫后第六日出汗而愈。散曲儒雅端庄,与关汉卿同为由金入元的大戏曲家。

  8. 白朴的作品有哪些 白朴的文学才华

    京剧舞台上的唐明皇,还可见到白朴塑造的这一形象的遗风。他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的剧作的艺术成就,早已成为文学艺术上的重要研究课题。赖有这部作品,我们才可以了解白朴的生涯。当晚私约后园,二人私奔到长安定居,育有一子一女。>白朴的词流传至今一百余首,大多以咏物与应酬为主;其作品歌词典雅,属于文采派。

  9. 县令设宴断案

    金朝时,元好问到镇平县担任县令。>原告人证物证俱在,被告则大呼冤枉,至此,这宗卖地案成了棘手的“闷葫芦案”。>元好问问完话,重新升堂断案。金二本想趁着新县令刚刚到任,来个浑水摸鱼,谁知道元好问不露声色,设席问案,三问两问就使他露出了马脚。他站在大堂磨磨蹭蹭想了半天,才对元好问说:“大人断案,如日月经天,明镜高悬,使生员自愧弗如,感触良多!思虑再三,赠大人一联,望大人不吝赐教。”

  10. 忽必烈东征日本始末:诸将失和致军心瓦解

    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还有一种说法,则是称元军诸将不和,无法统令行军,最终不得不以全线撤军收场。这两次东征日本,元军撤军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无法确定。而白朴词中的“薏苡又何冤”,就正是认为元军东征日本之所以失败,源于诸将失和、群臣猜忌而致军心瓦解。此后,忽必烈虽还有东征之意,但因种种客观原因,及群臣谏劝,最终未能再举战事。

随机推荐

  1. 从「 ”欲以有为”到「 ”定性谋反”,看淮南王刘长与汉文帝之间的矛盾

    汉文帝在位期间皇室势弱,没有对宫内权贵和各诸侯王大幅削弱的实力,也就没有如景帝时期一般大张旗鼓削藩的举动。

  2. 女人梦见跟人吵架 梦见跟领导吵架预示什么 – 周公解梦

    女人梦见跟领导吵架是不是将发生不好的事?每个人都要做梦,梦与之俱来,随之而去,伴随人之一生。只要人的大脑之思维能力还在,梦就会长久不衰。梦见跟领导吵架,会被提升或加薪。女人梦见和领导吵架说明这段时间您的运气:开始创建,苦难接二连三的来,要有坚韧奋斗的意志,埋头苦干,才能排除万难,大功告成。梦见跟人吵架,吉兆,生活会幸福。梦见瞇着眼睛看某人梦见斜视有什么含义–周公解梦

  3. 梦见坟头 梦见坟头什么意思

    梦见坟头是什么意思?梦见坟头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坟头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坟头,要谨言慎行,生活应该有规律,否则会家破人亡。梦见人鉆进了坟墓,亲友会去世。梦见荒芜的坟墓,表示伤心。如果梦见黑夜里走过墓地,或是梦见感觉阴暗潮湿的墓地,则是身体健康下降的表示,近期宜注意休息,补充营养,以免病倒。

  4. 【埋年】的意思是什么?【埋年】是什么意思?

    【埋年】的意思是什么?【埋年】是什么意思? 【埋年】的意思是:埋年mái nián方言。谓年老。  ●《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埋年女人似癫婆,新年女人似姣婆。」★「埋年」在《汉语大词典》第2848页 第2卷 1104埋年mái nián...

  5. 梦见礼物礼品 梦见礼物礼品什么意思

    梦见礼物礼品是什么意思?梦见礼物礼品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礼物礼品的详细解说吧。少女梦收到礼物,有可能暗示要出嫁。《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一件礼物可能指示某一天赋。赠送礼物,如赠送生日礼物,指示著某一时刻,意味着可能取得的成就。如果你在梦中向人“赠送”礼物,表示你提交自己的作品或工作,希望获得证实。

  6. 梦见孩子快死了

    周公解梦梦见孩子快死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孩子快死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人变成猫_周公解梦梦到人变成猫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人变成猫好不好

    梦见人变成猫是什么意思梦见人变成猫意味着,交际运良好,只要你起个头就会迅速得到其他人的回应。梦见男人变成猫的宜忌:〖宜〗:宜萝卜就热茶,宜素食,宜当机立断,宜贪图促销便,宜冷战,宜情绪低落;〖忌〗:忌马路观看车展,忌帮女同事修电脑,忌不计报酬,忌网购,忌相亲,忌手欠心贱。

  8. 清朝文人最喜欢的两位美女是谁?

     清朝文人最喜欢的两位美女是谁?  清朝中期有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这就是众多文人都青睐着一位英烈女性,多位文人将她采入野史笔记或写进小说中,这个人物就是林四娘。  我们对林四娘并不陌生,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记得第七十八回中曾写到的这个“姽婳将军&r...

  9. 难以捉摸的红宝石海龙首次在镜头前亮相

    是一种难以捉摸的红宝石海龙,以前只从博物馆的标本中发现,它第一次在自然栖息地被发现是活着的。自发现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野外寻找这条9.4英寸长的红宝石海龙。科学家们说,这些对野生红宝石海龙的观察,使人们对这种独特物种的解剖学、栖息地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鉴于红宝石海龙的栖息地比它的同类更深、更贫瘠,研究人员称,红宝石海龙很可能在进化过程中失去了类似叶子的附属物。

  10. 世界上最慷慨的10个名人 “国际 ... ”更大方!

    你可能知道世界十大慈善家有哪些,但你知道哪些名人最慷慨吗?我们经常被名人吸引,因为他们的出现在屏幕或舞台上,但对这些明星来说,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在演出结束时完成。他们的“日常工作”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且他们还努力为造福整个社会的慈善事业做出贡献。虽然许多名人利用慈善事业作为公关手段,但其他公众人物一生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回馈社会,并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如此。以下是一些名人,他们继续回馈社会,帮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