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忽必烈东征日本始末:诸将失和致军心瓦解

日本浮世绘:蒙古袭来 作者:肖伊绯 自唐代遣唐使以来,中日两国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逐渐从向中国学习、遣使示好,转而自立门户、反客为主。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那么,在明代之前的元代,两国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曾作有《木兰花慢》词一首,词中提到“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笑葺尔倭奴,抗衡上国,挑祸中原。分明一盘棋势,漫教人、著眼看师言。为问鹍鹏瀚海,何如鸡犬桃源。”词中有“倭奴”二字,又称其“抗衡上国”云云,显然说明在元代,中日两国即有不睦乃至战事了。所谓“伏波勋业”,是以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征伐越南事,概指元军诸将东征日本。整首词隐约表达了元代征伐日本的战事,但“薏苡又何冤”之句又是何意呢?这就需要进一步联系《元史》,来作一番史料探寻与揣摩了。 据《元史》卷二○八《外夷一》载:“日本在东海之东,古称倭奴国。或云恶其旧名,故改名日本”。事实上,白朴词中所言的“倭奴”古名,源自汉代。公元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王”遣使朝贡,欲借臣属于汉王朝树立自己权位和王位,故求汉皇赐封,而光武帝赐其为“倭奴王”。直到唐代咸亨年间,这受封于汉朝的“倭奴国”才改称“日本”,渐有自立门户之意。 继续查阅《元史》,不难发现,白朴词中的中日之战,有过两次,且发生在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原本,忽必烈没有打算东征日本,至元三年到九年间(1266—1269),还屡屡派使臣出使日本,有通好睦邻之意。当时,对于铁蹄踏遍欧亚、一条马鞭征服世界的大元帝国而言,根本没有把弹丸之地的日本国放在眼里,以为日本必将臣服。于是乎,他没有挥动马鞭进军,而是派遣使臣去通好了事。 岂料好几次使臣东渡,要么因风浪巨大无法抵达,要么则因日本方面不作回应而不了了之,到后来,日本更直接拒绝忽必烈的使臣登陆,并明确声称不会向元朝纳贡称臣。忽必烈原本只是图一“虚名”,让所谓“海内之国无不臣服”的声名成为事实,并非真心想要日本的朝贡之礼;所以还一直耐着性子,按兵不动。多次遣使东渡,却屡遭拒绝之后,忽必烈忍无可忍,终于发兵日本了。 至元十一年(1274)十月三日,元军大小战舰900艘、28000名士兵、15000名水手等,在都元帅蒙古人忻都、左副元帅高丽人洪茶丘、右副元帅山东人刘复亨等的率领下进攻日本。高丽国王也派金方庆率领大军随同出征。这次战役以元军占领日本两岛后,又莫名奇妙地撤军而草草结束。至元十八年(1281),元军再次东征日本,用兵达十万之众。而这一次则更为诡异,因为海上突起风暴,元军尚未登陆,已全军覆没。还有一种说法,则是称元军诸将不和,无法统令行军,最终不得不以全线撤军收场。这两次东征日本,元军撤军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无法确定。而白朴词中的“薏苡又何冤”,就正是认为元军东征日本之所以失败,源于诸将失和、群臣猜忌而致军心瓦解。 “薏苡”的典故,仍是出自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史事。《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称,马援征伐越南时,曾听说当地有一种“薏苡”的植物,其果实(即薏仁)可食用,有轻身健体的功效;服用后还可以避南方瘴气之害。于是归国途中,他便将这种植物的种子载了整整一车回来,以便在国内种植推广。可当时却有大臣向皇帝诬告,称马援载回国的车子里,曾经载有满满一车的珠宝。白朴词中的“薏苡又何冤”,正是以马援之冤代指元军内部的猜忌失和,也间接地暗示了元军东征日本失败之因。 此后,忽必烈虽还有东征之意,但因种种客观原因,及群臣谏劝,最终未能再举战事。元朝人大都认为,没有必要为此弹丸之国大兴讨伐之事;且元军只擅骑兵攻伐,并不擅海上征战。白朴曾作有《西江月》词一首,为之感叹道:“白石空销战骨,清泉不洗飞埃。五云多处望蓬莱,鞭石谁能过海。”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忽必烈东征日本始末:诸将失和致军心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2. 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内战,说说蒙元帝(汗)位传承的演变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途中逝于六盘山下。死前,他传位于三子窝阔台,为免争端还特意召集诸子,要求他们团结并服从于窝阔台。理论上从这一刻起,窝阔台已经成为蒙古大汗——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唯独在蒙古却是个例外。

  3. 明朝开国六公爵,只有徐达的爵位传到明末,其他人都止于两代之内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群臣,一共封了6个公爵、28个侯爵、2个伯爵,这36个人对朱元璋来说极为重要,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朱元璋彪炳千古的成就,但是,这次封赏只代表朱元璋对他们以往的肯定。功成名就,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发生变化,明朝开国功臣如此,朱元璋亦是如此,面对名与利的诱惑,很少有人能够选择急流勇退,虽然有历史的经验教训,但人还是会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历史不会在自己身上重演。

  4. 明朝文官最高爵位只能是伯爵,为何不能封为公侯?

    汉朝把五等爵位变成了王和侯两种,能够得到这份殊荣的都是皇帝的本家、外戚和有功之臣,后来又把担任丞相一职的人封侯。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给功臣以及死难将士的封号也都是五等爵位,可是等到坐稳天下之后,朱元璋觉得封爵太滥了,于是就把五等爵位变为三等爵位,也就是只有公、侯、伯,并且规定,文官不得封为公侯,最多只能封为伯爵,而且前提是必须立有军功。

  5. 大臣拿出免死金牌却照样被处死,只因为金牌后面的七个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每年暑假都会重播的一部电视剧《还珠格格》,在剧中的乾隆皇帝把小燕子和紫薇两人接回宫的时候,曾送给你他们一人一块「”免死金牌”。为的就是怕这两位来自民间的格格,要是不小心做错了什么事儿,有了这块「”免死金牌”,就可以免掉一死。毕竟身为皇帝,不可能说什么事情都做到亲力亲为,所以这免死金牌就是代表皇帝的意思。其实,这「”免死金牌”的名字也叫「”丹书铁券”,始于汉朝的,是当时皇帝为了

  6. 大臣被判凌迟,行刑前大喊我有免死金牌,皇帝:你忘记看背面了

    我们都知道,每当一个朝代刚刚建立的时候,皇帝都会给那些跟随他打天下的人加官进爵,甚至还会给予他们免死金牌,其目的,就是为了笼络那些功臣,让他们死心塌地跟随自己,从而更好的巩固自己的统治。但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一个国家最高的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主宰天下臣民的生死。

  7. 您知道杨家将、呼家将,也许不知道史家将,皆因其功高而名声不佳

    提起三代将门,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北宋杨家将。

  8. 血洗四川张献忠:从已知历史来看,我们错怪了这位农民领袖372年

    另外,这篇文章昊童也可以保证绝对不是为张献忠开罪,也不会否认他在起义过程中犯下的暴行!那张献忠在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样子?进四川1644年6月张献忠打败英雄秦良玉攻破重庆打开了四川的大门,又在八月攻破成都虐...蜀王全族,并以成都为核心逐步占领四川。为了稳固政权张献忠采用保甲连坐以及管控言论来控制当地百姓,同时鼓励百姓开荒并用酷刑杜绝...,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

  9. 《清史稿》闹剧:正史不正,14年修史大业化为泡影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抄袭必究!

  10.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之: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周岂页》察:看得清;徒:党徒,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由于有了刚,那些先贤们才能独立不惧,坚韧不拔。然而,太刚则折,太柔则靡。春秋战国时期楚归晋知的故事十分著名,其原因就在于知营能够不卑不亢、外柔内刚地对待楚王。当时,晋国人把从楚国那里俘虏来的楚国公子及楚国大臣的尸首交给了楚国,希望能够换回包括知在内的晋国战俘,楚王答应了。

随机推荐

  1. 浪漫的婚礼音乐推荐 经典中的永远

    挑选婚礼音乐应该是轻柔的、浪漫的,可以表达爱意的。每场婚礼都是独一无二的,今天的浪漫个性婚礼音乐只为你独一无二的婚礼而来!下面是浪漫的婚礼音乐推荐,来看看吧!优美的旋律用在浪漫的氛围中最合适不过,作为进场的音乐背景很别致。

  2. 独角牛的故事

    到了比赛当天,养牛人带着独角牛来到比赛的广场,广场早已聚满了观看的人潮。当独角牛被牵出场时,大家开始窃窃私语,主人随口对大家说:「这头牛生来只有一只角。」本来信心满满的独角牛,听了以后很难过,觉得很自卑、退缩,完全无心比赛。所以,很快地比赛就结束了,独角牛输了,主人也赔了千两金。独角牛果然士气大增,一下子就获胜,为主人赢得二千两金。

  3. 梦见无照驾车

    梦见无照驾车是什么意思我事实上并没有驾驶执照,但不知为何自己却开着车在高速公路上。而且我一直拼命在超车,超过许多小型车、卡车,心情很好地在飙车。这是敦促你改正态度,认真用功的梦。所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应对先前的工作加以自我反省,细心、谨慎地去处理每一件事,方可避免失败,取得成功。所以做事不但要敢于出击、敢于冒险,同时也应做到“精细其内”。

  4. 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 让人终身难忘的求婚场地

    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一起来看看吧!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让人终身难忘的求婚场地法国南部薰衣草地像汤姆克鲁斯一样在法国埃菲尔铁塔求婚已经过时了,如果想更有创意的话,就到南部的冯杜山或普罗旺斯附近的薰衣草地去吧。俄罗斯的新圣女公墓俄罗斯给我们的最大的印象就是美女多,是个盛产美女的地方,而俄罗斯的新圣女墓地却是一个求婚的好地方。

  5. 梦见站在山顶

    周公解梦梦见站在山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站在山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印度河流域建造者部落的后代很快就会消失,带着秘密知识

    四千多年前,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文化,横跨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他们的城市规划令人钦佩,他们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水储存和维护.这个文明还驯养了动物,收获了庄稼,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写系统.印度中部的阿苏尔人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著名建造者部落的后代,但这些人及其秘密知识现在受到严重威胁,阿苏尔人是印度最古老的土著民族群体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冶金学家群体之一.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摩诃婆罗时

  7. 《大明風華》老皇帝出征,三個大臣「 ”亂政”,選出了兩代好皇帝

    《大明風華》最近的劇集中,老皇帝永樂御駕親征討伐瓦剌等部落,而宮中大小事務都交給了梁冠華飾演的太子朱高熾,然而一生戰績輝煌的朱棣,在這一次北征中卻屢屢受挫,尤其是最新的劇集中更是天公不作美,又是風又是雨使得明軍進退兩難損失慘重,而當朱高熾看到軍報獲悉前線的戰況後,勞累焦慮之下突然就噴出一口血來。輔政的三位大臣楊士奇、楊榮和楊溥,從太醫那里得知,太子的身體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了,如果好好休整還能多

  8. 谭纶戚继光 戚继光和谭纶趣事

    谭纶戚继光戚继光和谭纶趣事谭纶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又与戚继光并称“谭、戚”。谭纶一直是戚继光的上司,戚继光人宁台绍三府参将时,谭纶是浙江按察副使,后谭纶调任蓟辽总督时又把戚继光调了过去,两人一直是上下级关系。当时的谭纶还是戚继光的上级,后来戚继光独挡一面,北上剿倭,他学谭纶的选兵与训练...,在浙江义乌招募三千农民与矿工子弟,成为赫赫有名威震四方的戚家军。

  9. 陈独秀后人何在?两子地位很高,却都为国捐躯,孙辈都是国家栋梁

    陈独秀一生有三位妻子,共育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当初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长子陈延年和次子陈乔年年龄已经不小,便将他们接到上海,在这里兄弟两人深受新思想影响。但会议结束后没多久,陈延年就在上海被捕,在遭受敌人百般折磨后仍不屈服,最终被敌人砍死,年仅29岁。高晓岚的妹妹高君曼也是陈独秀的妻子,她生了两子陈松年和陈鹤年,一女陈子美。

  10. 王孝杰后人 怎么评价王孝杰

    王孝杰王孝杰年少时就屡立战功,后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讨伐契丹,功勋显赫,封爵清源县男,死后追封耿国公、夏官尚书。王孝杰后人>其子王无择为朝散大夫,开元中,无择官至左骁卫将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