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真的有阎罗殿,真的有地藏王菩萨啊!

我想上辈子我与地藏王菩萨一定有特殊的缘分。2013年12月份,偶然间我第一次读到了《地藏菩萨本愿经》,忽然觉得这本经书我以前一定念过多遍。当时我是分两个晚上各一个小时,一口气读完的,而且一边读一边就看懂了经文中的意思,脑海中竟然还出现了众僧围绕在如来佛祖前面夸赞,诉说地藏王菩萨的种种事迹。而且还仿佛看到了慈善祥和的地藏王菩萨。2014年大年初一,机缘巧合,我们全家一起到地藏寺进香,步入寺庙我的心情竟然万分激动,有一种多年不见迫不及待见到亲人的感觉,这是我去任何寺庙都没有过的。那天当我走进大雄宝殿,第一件事情竟然不是跪拜菩萨,而是抬头深深凝望着地藏王菩萨的像,心里似乎有许多话想告诉他,而又说不出。接着,我虔诚的向他跪拜,直到我离开大雄宝殿心情才渐渐平复。>过了几天我们在一位亲戚家吃过年团圆饭,在饭桌上一位亲友诉说了一件真实的事情,非常神奇——>在她姐姐家附近有一对夫妻,老婆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丈夫虽不太相信,但也从不阻止老婆的修行。这一年丈夫忽然得了重病,医院医生已经劝说家属放弃治疗了,最后一次下达病危通知书时,连盐水都挂不进来,气息全无,只有一点脉搏还微微跳动,医生告诉老婆,说他丈夫马上就要死了,让把病人接回家准备后事好了。>他老婆把丈夫接回家,一边请亲友们准备后事,一边去附近的一位“活菩萨”家里,向她请求。她老婆做了很多佛事,请求活菩萨救他丈夫一命。七天后,奇迹发生了,他丈夫竟然真的醒了过来!>他丈夫清醒后向大家诉说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他说,也不晓得怎么回事,感觉自来到了一个地方,前面出现了四条道路,这四条路各不同,有一条是羊肠小道,没有灯光很 ... ;有一条略大昏暗;有一条路路面很宽大,也很亮堂,似乎是阳光普照;还有条路很荒芜。这时有人问他你是走哪条路的?他摇摇头,不知道怎么选择。他发现不时有人来到路前,向不同的道路走去。那些人只能看到头和身子,看不到脚,他们都移动着走路的。往阳光道路上走的人最多,有些还有汽车来接,汽车没人驾驶的,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遥控车,会有人用类似汽车遥控锁之类的东西遥控着汽车。>他站在路前不知该如何选择,这时那个声音又问他:“你信什么的?”他想起老婆是信仰佛教的,就说自己信佛教。后来才知道,那四条路代表着四种宗教信仰,不同的信仰走不同的道路。他坐上了汽车,来到一座城,随着大家来到一个大房子里。房子里有很多人,大家都站着等着,排着队一个个进入旁边的大殿。>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轮到他了,他进入大殿,看到上面坐着一位一脸凶相的人,看一眼就觉得浑身发抖。那个人还没有问他,忽然进来一位唐僧模样的和尚,那位凶相人见到这位和尚马上站起来向他行礼。那位和尚向他低语了几句,那位凶相的人对站在殿下的他说了一句:“你回去吧。”他抬头看到唐僧模样的和尚慈眉善目,在向他微笑。然后当他再次睁眼,发现自己竟躺在家中的床上。众多亲友围在他身边,听了他的诉说,都惊叹不已。>后来没多少时间他就恢复了健康,又和老婆一起在市场里卖鱼了。但这件事后,他和老婆每周二次都会去庙里进香跪拜菩萨,也和老婆一起做佛事修行。>听了亲友的描述,我忽然意识到,她口中“唐僧模样的和尚”不就是地藏王菩萨吗?在一些资料中对地藏王菩萨是这么描述的:“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地藏菩萨形象很有特点,一般菩萨现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萨则多现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他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他的形象不就像我们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的模样吗?所以那人在地府其实见到的是地藏王菩萨,因他无知才以唐僧模样的和尚描述。>“众生渡进 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的大愿,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然后自己才成佛,然众生无尽,地狱也难以度尽,这样就成为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萨。地藏菩萨发大愿,广设方便,宁可自己不成佛道,而专心普度众生,尽令解脱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是真正作到先人后己,是值得我们崇敬和学 ...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真的有阎罗殿,真的有地藏王菩萨啊!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僧取经走过的河西走廊,至今仍是中国重要的「 ”地理大发现”

    【图说:河西走廊的美景下,也蕴藏着凶险】真实的玄奘,绝不是《西游记》中有猴子保护的唐僧公元六百二十七年,28岁的玄奘法师终于逃离了「”被软禁”多时的长安城。此时,距大唐立国才九年,唐太宗...统治大唐才一年,还远不是日后的盛世气象。北边的边疆,游牧的突厥人重新崛起,铁骑经常南下,正对新生的帝国虎视眈眈。为了准备与突厥人的战争,大唐实行禁边政策,严禁大唐的百姓外出。梦想着去往佛教发源地寻求佛法真谛的

  4.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5.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6.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7.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8.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吃饭口味太重的5大危害

    很多人喜欢重口味的饭菜,感觉这样吃起来才有味道,其实吃饭口味太重是不好的,以下就是口味太重的危害。一般来说,味道重的食物,令人担心的主要是盐、糖、增味剂和油脂过多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味道重的食物含盐量都高。所谓“好厨师一把盐”,盐多,再配合一些增味剂和其他调味品,就容易给食客留下深刻印象。

  2. 南史

    于是发奋成就《南史》与《北史》。自有南北二史之后,《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被称为八书,史称“二史八书”。《南史》中也有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等书中所未载的材料。《南史》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史》《北史》中某些传文亦有重复现象。可见李大师编撰的是南朝宋、南齐和北朝魏这三代史事。《南史》有本纪和列传,无表、志。

  3. 2015年羊年春节祝福短信大集锦

    祝福短信捎给你,前程似锦好运来,年年岁岁人财旺,幸福伴你万年长。祝新年快乐,阖家幸福,羊年吉祥!春节到,吉祥话必须到;短信带着问候到,心中祝福也送到。金马驰千里,幸福传万家,生活无限好,吃穿不缺啥,送金又送银,个个乐开花,祝你2015年:事事都如意,财源滚滚来,龙马精神,马到成功!羊年大吉幸福美满。羊年到,数来宝。

  4. 历史上的今天12月19日 元朝颁行郭守敬的《授时历》

    1280年12月19日元朝颁行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授时历》在734年前的今天,1280年12月19日,元朝颁行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授时历》。郭守敬,中国元朝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太史局由王恂负责,郭守敬辅助。至元十五年,太史局改称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新历,经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很精良的历法。

  5. “不拿白不拿”的东西最好别拿

    马老师发现后,就跟保姆说:“你喜欢或者需要什么,说一声再拿就不为过,反正有些东西我也用不完。”但是保姆不说,也不改,该拿还是悄悄拿。>这让马老师很烦,而且不放心,万一哪天顺走件文物呢?>对保姆的行为,马老师表示不解:干嘛要这样呢?“不拿白不拿”的东西,最好还是别拿。

  6. 楠木正成是谁_楠木正成典故_楠木正成死因

    本名:楠木正成别称:楠正成、多闻丸、大楠公所处时代:日本南北朝时代民族族群:大和民族出生地:河内国石川郡赤坂村出生时间:1294年?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后醍醐天皇,后世以其为忠臣与军人之典范,被视为武神。此外楠木正成与战国末年的真田信繁、源平合战的源义经并列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7. 梦见车被砸东西被偷

    周公解梦梦见车被砸东西被偷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车被砸东西被偷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新学期的打算400字

    篇3:新学期的打算400字转眼间寒假又过去了,不知不觉,我已经踏入了六年级下学期的阶段,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篇4:新学期的打算400字同学们,开学之后你就应有新的打算了吧。篇5:新学期的打算400字2014年悄悄地离开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篇6:新学期的打算400字开学了,我要改掉身上的小毛病,比如说拖拉,反应很慢等等,我都要改掉。

  9. 心醉神迷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īnzuìshénmí【解释】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同“心醉魂迷”。【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心醉神迷”

  10. 王安石上桌吃饭只吃面前的菜,到底为何?难以揣测

    ˂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8/07/20180701171559153043655977963.jpg img_width=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