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国宝重器司母戊鼎的传奇经历

国宝重器司母戊鼎的传奇经历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商代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通高1.33米,口长1.10米,口宽0.79米,重达832.84公斤(这是199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作进行标准测量定的结果,旧说875公斤不准确)。鼎身呈长方形,深腹平底,口角有扉棱。口沿上有两个立耳,腹下有4个圆柱足(上部中空),鼎身四周饰以云雷纹为地纹的兽面纹及夔纹,中间为素面。耳侧面饰双虎食人头纹。鼎足上部饰兽面纹,中间有扉棱。经检验分析,司母戊鼎含铜84.77%,含锡11.64%,含铅2.79%。该鼎硕大厚重,庄严肃穆,是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的典型代表。

  司母戊鼎最早是在1939年3月被安阳武官村农民从侯家庄西北岗(或称武官村北地)吴家柏树坟园盗掘出土。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安阳已被日寇侵占。由于司母戊鼎个体很大,不好藏匿,村民为了不使司母戊鼎落入日寇手中,遂又将司母戊鼎埋入原墓之中。抗战胜利后,1946年4月安阳农民又将司母戊鼎重新挖出,因 ... 发生纠葛,该鼎遂归安阳县 ... 。同年10月,司母戊鼎被作为送给蒋介石的寿礼运到南京。蒋介石看后甚喜,下令交南京中央博物馆筹备处收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归南京博物院收藏,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新馆建成,南京博物院大力支援国家博物馆的工作,将司母戊鼎从南京运往北京,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中国通史》中陈列展出。

  司母戊鼎出土时缺失一耳,为了寻找此耳,更为了弄清出土司母戊鼎的大墓的情况,根据盗墓人指认的出土地点,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1984年9月-12月 ...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对出土司母戊鼎的大墓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墓编号为殷墟M260,位于侯家庄西北岗殷王陵东区,解放前发掘的M1400殷王陵南面40米,1950年发掘的武官村大墓西南80余米,处于商代晚期祭祀场西侧。该墓墓室为长方形,南部有一条墓道,习称甲字形墓。墓口长9.6米,宽8.1米,墓深8.1米;墓道长24米,南端宽4.1米。木椁中置木棺,已被破坏。墓底有腰坑,内埋1人及1犬,墓 ... 发现殉人及人牲38人。该墓曾多次被盗,随葬品基本上已被盗一空,因此考古发掘没有发现缺失的那个鼎耳,仅发现白陶簋残片、玉戈、金叶以及石磬残片等。根据地层关系及白陶簋残片等的时代特征,发掘者确定该墓的年代属于殷墟2期,即商代晚期的商王武丁后期至其子祖庚、祖甲时期。

  司母戊鼎腹内壁铸有铭文3个字,旧释为“司线戊”,“母戊”为墓主人的庙号(死后在宗庙的称号)。“司”读“祀”,即祭祀的意思。旧说认为这三个字的铭文表示该鼎为祭祀母戊而作。并认 为母戊是商王文丁(属于殷墟3期)之母的庙号,该鼎为商王文丁所铸,是用来祭祀其母。

  但是,这种看法是与上述考古发掘所判定的出土司母戊鼎的M260的时代是不相符合的。

  早在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已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首先,将“司”字改释为“后”字。因为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因此,“司”与“后”二字的字形是可以一样的,至于释“司”还是释“后”,应依铭文总体的文义而定,而在此处则以释“后”为妥。“后”在这里表示墓主人的身分,即她生前乃商王之“后”。因此,鼎名应更正为“后母戊”鼎。并且新说认为“母戊”并不是商王文丁之母,而应指商王祖庚或祖甲之母。因为从殷墟甲骨文来看,商王祖庚、祖甲之母的庙号也是“妣戊”,此说不仅从古文字学来讲可以成立,而且与上述考古发掘所判定的M260的时代也是一致的。我本人是赞成这种新的考释的。总之,司母戊鼎应正名为“后母戊鼎”,这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而作的祭器。但是今天习称司母戊鼎已久,仍可沿称司母戊鼎。

  再有,将司母戊鼎的时代定为商王祖庚或祖甲时期,更由于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发掘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妇好墓的年代,根据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的研究,属于殷墟2期,即商王武丁后期至祖庚、祖甲时期。根据殷墟甲骨文的研究,妇好乃商五武丁的另一个王妃, 庙号为妣辛,所以妇好墓中同出有后母方鼎。而后母辛方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风格均和司母戊鼎一致,这就有力地证明二者是同一时期的器物,司母戊鼎的年代确属殷墟2期,此鼎乃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而作的祭器,墓祭之后随葬于其母之墓中。

  选自:《艺术市场》2004年第10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国宝重器司母戊鼎的传奇经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4.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9. 郴州有个位于闹市的帝王园陵,见证郴州历史发展,却少人来游玩

    义帝陵是秦末义帝的陵墓,现位于湖南郴州市最繁华的地方,来郴州市旅行之前不知道郴州有这么一个历史景点,到达郴州后在宾馆打开地图才发现义帝陵就在宾馆的旁边,而义帝陵公交站就在文化路中段西侧的地方,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来说位置相当好找。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īzhāobùshèn,mǎnpánjiēshū【解释】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出处】【例子】【相关】百度“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2. 使乖弄巧是什么意思?

    【拼音】shǐguāinòngqiǎo【解释】①耍手腕;耍花招。②犹言卖俏。【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使乖弄巧”

  3. 奉系军阀与直系军阀的「 ”蜜月期”:张作霖给吴佩送厚礼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

  4. 钱瑗的情感生活如何?两次婚姻都不完美,却是一位好母亲

    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妻子杨绛的婚姻可谓佳偶天成,不但夫妻恩爱,还白头到老,是那个时代的真正幸福婚姻的楷模。毕业后,两人又同时留校做了老师,1968年两人结婚,婚后钱瑗夫妇俩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王德一是个老实人,与钱钟书、杨绛夫妇的关系也非常亲密,杨绛还亲手帮王德一理过发。钱瑗的两次婚姻都没有子女,第一次婚姻太短暂,第二次婚姻她和第二任丈夫年纪都很大了,不适合生育。但她无疑是一位负责任的好母亲。

  5. 1.在空中飞行的钵

    「你就在旁边看看吧!」佛陀说完便从梵天上把钵往下一扔,装着满满百味饭的钵飘过诸佛的国土,飘得好远好远,一直飘到一个叫做汇阿沙的佛土才停住。钵从梵天落下后,就失去了踪影。这时,文殊菩萨看到钵了,马上用右手抓起,与无数个菩萨一同来到梵天上,手持饭钵献给佛陀。

  6. 马祖的故事

    怀让禅师听完后,就拿了一块砖在马祖旁边用力地在地上磨。>马祖哑口无语。>玄意诙谐>禅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觉悟,自然也有玄意与诙谐的一面,下边两个故事便可为证。>弟子问禅,赵州却让他去洗涮碗碟,这里面包含了禅的奥秘。据说,那和尚听了赵州的话以后,他彻悟了。

  7. 梦见风伯、风神

    周公解梦梦见风伯、风神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风伯、风神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渔夫和小鬼-波兰

    乌斯特卡一带的渔夫们互相议论说。有一次,普罗密克捕鱼很不顺利,落入网中的,只有一些海蟹、海贝和小鱼。普罗密克谢过了陌生的渔夫,然后向海岸航行。小鬼满身大汗,来到普罗密克面前。渔夫拍了两下巴掌。不过,据乌斯特卡的渔夫们说,一直到现在,航行时,必须离开普罗密克把小鬼丢入海中的地方远一些,因为小鬼把自己头顶上的海水都搅浑了,它由于束手无策而恨得要死,就拼命用脑袋撞海底,从而形成了许多漩涡。

  9. 适合婚礼mv的歌曲大全

    下文为大家介绍了适合婚礼mv的歌曲大全,希望可以帮到您哦!

  10. 林彪两个女儿是谁?林彪两个女儿现在怎么样了?

    林彪坠机事件以后,他的儿子林立果与妻子叶群也一同遇难。此时在中国大陆上,林彪就唯独剩下两个至亲了。那便是他与叶群的独生女林豆豆和他与张梅的女儿林晓霖,九一三事件以后,林彪以叛国罪定性,并被开除中国国籍。而他两个女儿的情况并为好到哪里去,咱们先从林豆豆说起:父亲林彪坠机而亡的消息传到国内,林豆豆作为林彪之女自然被关押起来,每天接受不同人物的审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