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真正的中医怎样认识和诊治疾病?

什么是疾病? 陈修园说:「 ”人之所苦谓之病”。病,形声字,从疒从丙,丙亦声。「 ”丙”本义为「 ”鼎足而立”。「 ”疒”与「 ”丙”联合起来表示人「 ”在体内自然发生的身患”。本义:身体的内患。上古时指重病而言。《说文》:「 ”病,疾加也。”疾,会意字。从疒从矢。《说文》:「 ”疾,病也。从疒矢声。”《说文解字注》:「 ”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 ”疒”与「 ”矢”联合起来表示「 ”人体中箭”。本义:人体中箭。引申义:外伤。外部的创伤,或外部创伤引发的内病。 通俗一点,就是人之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 疾病的形成的原理是什么? 医学的根本问题,无非是研究人体病与不病的关系。疾病的状态包括阴阳失调和邪正盛衰两方面。阴阳协调平衡则人体无病、正气充足,所谓「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玉版论要》说:「 ”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揆度是审查、研究之意;恒指正常、健康;奇指非常、疾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阴阳失调,是任何疾病过程中都必然存在的病理变化,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中医发病观还重视人体的体质、年龄、居处环境、生活习惯、天时运气、社会环境对正气的影响:各类致病因素统名曰邪,疾病能否发生,就是正邪相博的结果,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导致阴阳失调,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所以保持正气的旺盛不衰,是防病治病的关键。《灵枢·百病始生》:说「 ”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 疾病是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灵枢·百病始生》载:「 ”非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东汉张机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指出: 「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 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了具有感染性的「 ”乖戾之气”。宋·陈无择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提出了「 ”三因学说”,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指出:「 ”凡治病,先须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其因有三:曰内、曰外、曰不内外。内则七情,外则六淫,不内不外,乃背经常。”元·朱丹溪的「 ”百病皆由痰作祟”,清·王清任提出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 痰饮、瘀血) ,又能直接作用于人体某些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将痰饮、瘀血列为致病因素。 怎么发现和诊治疾病呢? 人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的感觉器官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可被患者和医者感知。疾病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是正邪斗争在气、血、阴、阳等矛盾运动的结果。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但是这些显露于外的征象,往往不是疾病之本质。医者必须透过现象找到疾病之本质所在,亦即找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然后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只有从根本上除去了发病原因,疾病的各种症状才会得以彻底消除。如头痛这个症状,它可由外感、血虚、肝阳上亢、痰湿、瘀血等多种原因引起,治疗就不能简单地采取对症治疗,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将四诊所得的,进行分析、归纳,针对其病因而分别采用解表、养血、平肝潜阳、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等法进行治疗,即为治病求本。中医学有一整套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治疗原则理论。如未病先防、治病求本、扶正祛邪、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等。其中包含着许多辩证法思想,在临床治疗上起着重要指导作用。 举一个最简单的风寒感冒轻症的例子,让大家对中医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侯、治则、治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肺卫风寒表证:为风寒郁遏肺卫,寒邪偏重之轻证,但较卫气失宣候略为深重,系外感风寒初起常见之候。即《伤寒论》所称太阳风伤卫、太阳中风症,又因以桂枝汤为主方,因而通称桂枝汤症,本属表寒实之证。由于素来医家以其汗出、脉缓弱等,而称为表虚证。其原由是以太阳伤寒,寒伤营之无汗、脉浮紧之麻黄汤症为表实证,相对而言,其实两者均为表寒邪实之证候,并非临床通称之营卫虚弱表虚之证。虚则当补,表虚证自当补虚固表,而本证当如仲景所示:可发汗,当汗出而散,是表有邪实可知。 别称:外感风寒,风伤卫,太阳中风,表虚症,桂枝汤症。 西医病名: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病机:肺卫风寒郁遏。俞根初曰:脱衣易服,骤感冷风,风寒之邪外感,郁于肌表,卫分阳气不得宣发于腠理、空窍,通达经脉,而成表寒实证。 证象组合:表郁+阳郁 主症: 【阳气不宣】症象:①形凛恶寒,②肢冷,③胸闷,欲呕。 舌象:①舌淡红,苔白滑,②舌苔白薄。 脉象:①脉弦缓弱,②脉浮而微弱,③脉浮数弛缓无力(弱),④脉微略数。 【腠理不宣】症象:①恶风寒,②发热无汗,③恶寒发热,微汗出。 脉象:脉浮。 副症: 【清空不宣】症象:①头痛。 宾症: 【清窍不宣】症象:①鼻塞流涕,②鼻鸣。 【经气不宣】症象:①项背强 ,②身痛骨节疼痛。 治则:风寒初袭于表,卫阳郁遏,治法当宣通卫阳,疏散风寒,使表分郁遏得以宣解,则外而腠理经气,上而清窍清空,宣行自如矣。 方药:1.桂枝汤:张仲景方。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 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水煎,分三次服,服后避风,少顷,饮热稀粥以助药力,使其微微汗出。 2.桂枝加葛根汤:张仲景方。治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项背强者。详见论著⑴。 葛根四两,麻黄、生姜各三两,桂枝、芍药、炙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水煎,分三次服,取微似汗。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真正的中医怎样认识和诊治疾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为什么有名的中医都在农村里?城市有名中医却都不知道?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基本理论就已形成,可谓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中医是我国的主要医学,为我国广大百姓解决了很多疾病的痛苦。

  2. 千金拜师李东垣——我国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人物简介李东垣(1180—1251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名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被尊称为「”李君”,是我国「”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擅长调治脾土,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是脾胃内伤学的奠基人,素有:「”外感宗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说,和医圣张仲景并列,可见李东垣在中医理论学上的贡献。生平经历李东垣出身于真定世家大户,其家世居于此,颇有资财。东垣自幼天资聪慧,沉静

  3. 元代神医徐文中:能呼风唤雨解旱情,可惜名医难出高徒

    古代医道的根本,《黄帝内经》开篇讲到的其实是如何顺应「”道”。中医的传承顺序是上帝-先师-岐伯-黄帝。「”上帝”是天上的最高主宰。中国道教信仰的「”上帝”,祭祀的是「”玄天上帝”。因为,中医的根源于天道,自然会涉及到神和道,自然是名正言顺的神传医学。那些保持传统医道的人,因为能参透天地人之间的道理,所以会出现一些人们想象不到的奇特能力。中国古代有不少神医,比如华佗、扁鹊、孙思邈、李时珍等等,他们的

  4. 中国两百年前出版的书,韩国出十亿,日本出二十亿,美国愿出更高

    不过《聊复集》并不是全卷出版,有五卷公开发行,其中四卷还是手稿,《聊复集·怪症汇纂》就属于这些手稿之一。《聊复集·怪症汇纂》中收集的治疗疑难杂症的药方达到了540多种,像糖尿病等治疗...都在此列。《聊复集·怪症汇纂》孤本所汇集的资料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汪必昌所在的年代,这里面记载的不仅有中医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史料,更是汪必昌本人行医数多年间对中医知识的总结,汪必昌的这本书是中医学界的一大福音。

  5. 王庆其:「 ”废止中医”是对历史的无知

    王庆其,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会副主任,新加坡中医学院客坐教授。

  6. 民国时期的医生:名医诊金是穷人家庭半月生活费

    民国北京城有「”四大名医”,指的是中医。按一般说法是指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汪逢春四位。还有一种说法是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杨浩如。这五个名医除了孔伯华是山东曲阜人,其他四个都是南方人。汪逢春是江苏苏州人,施今墨是浙江萧山人,萧龙友是四川三台人,杨浩如是江苏淮阴人。不管四大也好,五大也好,民国时期北京中医最有名的就是这五个人。1929年南京国民...取缔中医的政策遭到强烈...和反对,只得收回

  7. 上古的「 ”祝由术”,到底是什么?

    「”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在古籍中,记载了这么一种巫术,可以借用符咒,来治疗疾病,叫做祝由术。在上古时期的祝由术,是一种官职,都是当时文化程度高的人才能当的。据传,现在也还有会使用祝由术的人,这就说明,祝由术的传承,也许一直没有中断过;也就是说,在各个朝代,都应该有着关于祝由术的记载。但是,祝由术的使用...,却一直不太具体,因此,就算有记载使用的祝由术,也很难分辨出来真假。说

  8. 肚子痛?头晕?脾气暴躁?西方妇女有时可能因此失去她们的 ...

    如果一个女人感到头晕、失眠、腹部不适、痉挛,你会觉得她发生了什么呢?但是,你绝对不会将它理解为一颗在女人体内游荡的...在作祟。但是,在西方,这种思想曾经维持了几千年!曾经在漫长的男人主导的历史上,女人是毫无尊严可谈的。在古代漫长的医疗史上,女人的医疗基本上都是由男人来决定的。

  9. 一位给乾隆当过御医的民间高手,他是如何成为神医的(上)

    在中医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医家,他一生创立了很多方子,遗憾的是,他的学问却快要绝了,和我说过的秘方一样。这位医家绝对是位高人,您想想,他给乾隆皇帝当过御医,这绝对是高人中的高人啊。一代高人,似乎马上就要消失在滚滚的黄沙中了。这位高人,就是黄元御。这么跟您说吧,黄元御有个传人,叫麻瑞亭,麻老生前在西安行医,活了94岁,1997年去世。

  10. 学中医的你,知道十大中医之祖都是谁吗?

    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脉学介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外科之祖——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随机推荐

  1. 梦见父子_周公解梦梦到父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父子好不好

    做梦梦见父子好不好?梦见父子相见,感情融洽亲切,代表你最近做事情会比较顺利,可能有机会见久而未见的父母。梦见父子久别重逢,代表着自己和周围的环境相处非常融洽。梦见父亲、爸爸,梦中的父亲是权威、法律指定者和智慧的象征,代表权力、力量或支配权。男人梦见父亲,并在梦中感到十分畏惧,可能表示在性方面缺乏安全感。《断梦秘书》梦见父子相见,大吉。

  2. 60%的妈妈被妈妈羞辱了

    所谓的“羞辱妈妈”最常来自家庭成员,37%的母亲说自己的父母批评过他们,31%的母亲说自己的姻亲批评过他们,36%的人说他们的配偶或孩子的另一个父母批评他们。回应妈妈羞辱妈妈对他们受到的批评的反应各不相同,60%的妈妈说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回应,53%的妈妈说他们把问题交给了医疗保健提供者。56%的妈妈说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道,接受批评的结果让她们停止了对其他妈妈的批评。

  3. 事往日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ìwǎngrìqiān【解释】指事情和时光都已过去。【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事往日迁”

  4. 业务员给客户的短信

    40、风轻淌,夏天其实挺凉爽;蝉低唱,夏天其实挺时尚;裙飞扬,夏天其实挺端庄;短信短,夏天其实也有快乐时光。

  5. 致命的惩罚

    我太太接到一个久无联系的同学...,寒暄客套了半天。邻居5岁的小孩跑过来要告诉我一个好消息,结果太急了摔了一跤,哭了。不久前,我也接到了一个旧友的...。也许这只是小小的善,小小的德,但都是阳光的颗粒。但不幸被天使看到了,天使赶忙去上帝那儿告状,要上帝好好惩罚这位长老。天使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你所说的惩罚吗?”——我的上帝,不能和人分享快乐,这就是你致命的惩罚呀!

  6. 孕妇梦见蛇变大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蛇变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蛇变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佛教寓言:不要很多 一件足够

    做自己能做的事就是快乐一位功成名就的作家出名之后,总是感觉忙碌得不亦乐乎,又感到生活很累,便去请教一位年老的禅师。禅师突然打开衣柜,对作家说道:“我这一辈子买了不少华美的衣服,你将这些华美的衣服都穿在身上,就能从中找到答案。”

  8. 新郎接新娘堵门小游戏有哪些

    新郎接新娘堵门小游戏有哪些甜酸苦辣甜可以是一碗超甜的糖水,酸可以是西柚汁或是柠檬汁,苦是苦瓜汁或廿四味,辣的话可以选择辣味什蔬汁。这个游戏是有寓意的:是叫新郎回味与新娘拍拖时的酸甜苦辣,以后一定要跟新娘同甘共苦,而兄弟们亦和新郎甘苦与共,有难同当。莫失莫忘新郎哥,一定要为新娘子做到满分。

  9. 邪淫的祸患

    邪淫的祸患>上高中的时候有幸遇到一位有佛教信仰的老师,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讲传统文化,讲因果报应。上了大学以后,和高中的对象分手了,但长时间的邪淫一直让自己觉得特别自卑,不擅长交际,只有一个朋友,常常觉得孤单,看佛教故事里关于邪淫的症状我都有啊,晚上就特别害怕,怕黑,一个人不敢去厕所,走在路上也觉得不得劲。以前以为自己邪淫没事,现在想想都是有联系的。

  10. 梦见进了鬼屋

    周公解梦梦见进了鬼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进了鬼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