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首尔原名汉城,从1394年开始作为首都使用,有600多年的建都史。在这几百年间,随着韩国的起起落落,这座城市的命运也起起落落,到了近现代,伴随着工业化的开始,韩国的经济开始腾飞,首尔也一跃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城市之一。

首尔原名汉城,从1394年开始作为首都使用,有600多年的建都史。在这几百年间,随着韩国的起起落落,这座城市的命运也起起落落,到了近现代,伴随着工业化的开始,韩国的经济开始腾飞,首尔也一跃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的发展,首尔这座城市不断地在「 ”膨胀”,它吞并了周围的很多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首都圈”,这个首都圈囊括了全韩国近一半的人口,80%的中央机构,90%的大型企业……首尔的地方并不大,只有605平方公里,不及上海的十分之一,也只占韩国总面积的0.6%,但是,这个小城市却容纳了韩国25%左右的人口,其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完全不逊色于很多世界级的城市,比如东京、伦敦和纽约、巴黎等。这种情况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最简单的就是交通拥挤、环境不堪重负,同时还伴随着高房价、高消费水平,生活在首尔地区的普通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这座城市本身的承载的压力也非常大。而且,首尔一家独大,也给韩国带来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这样长期且深远的负面影响。 敏锐的政治家们很快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可以赚取选票的问题,2002年,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在竞选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非常大手笔的计划:把韩国首都迁到韩国中部。这个计划提出后,韩国中部的人们一听说自己也要变成首都人民都高兴坏了,纷纷开始支持卢武铉,而卢武铉在上台之后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一年后他就推出了《新行政首都特别法》,通过法律的方式确定了要迁都,新首都在06年通过多次投票和商议,正式被命名为「 ”世宗市”。 世宗大王,韩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贤君,被韩国人称为「 ”海东尧舜”,韩国人现在所使用的谚文就是他主导创造的,可以说他是大韩民族文化上英雄,在韩国的很多公共场合我们都能看到一左一右有两个雕像耸立着,就像我们的门神一样,其中一个就是这个世宗李裪,另一个则是「 ”韩国战神”李舜臣,两人一文一武。世宗这个名字还有另一重深意就是它在韩语中含有「 ”世界之最”之意,我们知道韩国人一直以来对这个世界都是很有雄心的。 不过,整个想法和计划是整的挺好,名字起得也不错,但是实践起来却面临着很大的阻力,很显然首尔人是不想让首都换地方的,众多的财阀们也表示,随意迁都会影响韩国的经济。当时迁都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首尔人太多,如果北边的兄弟开炮情况会非常糟糕,但是学者们也开始出来批驳说,北边的兄弟的火力已经覆蓋了整个半岛,在哪里都不安全,他们指责所谓的迁都实际就是政客们利用民众的惯性思维在赚取选票。 反对的意见越来越大,一度闹到了韩国 ... ,而且判决的结果也认为,那个所谓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是违宪的。这可怎么办?迁都的口子已经开了,韩国中部的老百姓把自己的地都给卖了,如果此时突然说不搬了,那中部的老百姓还不得造反?卢武铉不得不想出了一个补救的办法:他推出了一个新的法案《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法》。 所谓《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法》其实就是把世宗市从「 ”新首都”降格成了「 ”行政中心城市”,也就是说,世宗市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首都,而是一座为首尔分担行政职能的城市,仅限于此。除了部分的行政职能被分走外,首尔依旧是韩国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韩国的20多个机关比如海洋部、环境部等等,1万多名公务员都被迁到了世宗市,但是韩国的青瓦台、国会等等最重要的部门依旧还在首尔。 世宗市建设缓慢,各种机构、企业、学校迁入速度缓慢,城市建设工作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而且世宗市的人口主要就是公务员,他们的家人还留在首尔,总部也在首尔,所以很多人都在这120公里之间奔波,最终影响的还是 ... 的效率。不少韩国学者指出:韩国这幺小的国家,只有10万平方公里,根本就没有必要进行 ... 职能分割,也没有必要搞所谓的「 ”一国两都”。所谓的迁都,是没有必要的,所谓的新法案,不过就是总统为了保证自己的支持率而出台的注水方案。一个当初看起来非常雄壮的计划,眼看着似乎就要以「 ”闹剧”收尾了……
本文标签:韩国迁都首尔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