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往生论注》讲记十一

讲记十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此二句,名庄严口业功德成就。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如来,名似不尊。如外道軵人,称瞿昙姓。成道日声,唯彻梵天。是故愿言,使我成佛,妙声遐布,闻者悟忍。】这两句是说佛的口业功德成就。佛因地为什么兴起这一庄严?是见到有的佛名称似乎不被人尊重。比如有个推车外道见到释迦佛时称佛“瞿昙”,这是佛俗家时的名字。佛在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时,天人欢喜,辗转相告,也只上传到梵天。由这些情况就发愿说:我成佛时,要使微妙名声远播十方世界,众生闻到我的名字,都能证得无生法忍等功德。这里发愿的缘起和内容有两方面:第一是因为见到有佛的名声只传到梵天,因此就发愿自己成佛的名号远播十方世界。在大经汉译里说:“我作佛时,使我名号传闻八方上下无数佛国。”魏译说:“如果我成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共同称赞我的名字,我就不取正觉。&rdquo第二是因为见到有佛的名号似乎不被人尊重,因此就发愿成就万德洪名,使闻者都得到证入无生法忍等的殊胜功德。魏译说:“假使我成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里的各类众生,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各种甚深总持,我就不取正觉。”宋译说:“闻我名号,应时获得初忍、二忍、乃至无生法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弥陀名号极其微妙,闻者都能证得法忍。(这里“闻”含有信受的意思,不只是耳朵听听。)有人会问:为什么闻名就得到这么殊胜的功德?这是佛果不可思议的境界。佛因地发了成就万德洪名的愿,最终成佛时以法性、缘起、大愿、三摩地、善根不可思议的力量成就了名号,这个名号具有让闻名者得法忍、得不退转等的不可思议功能,所以称名就自然得到这些功德。【是故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这里,“声”是指弥陀名号。“微妙”指名号具足无量功德,比如受持名号能得无生忍、能得陀罗尼、能灭无量罪、能成就平等善根等等。“梵响闻十方”指清净名号普闻十方。还可以解释:“妙”是指佛的音声微妙,具足六十种妙音支分所摄的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略论安乐净土义》里说:阿弥陀佛具无量辩才,应机说法,具足清白,使人乐于听闻,而且闻者必定开解,没有一句话是白说的。更稀奇的还有:“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就是佛以一个圆音说法时,在场众生都随自己的根机、意乐,听到相应的语言和法义,而且都心开意解。“梵响闻十方”指佛的梵音周遍十方国土。比如,目犍连尊者想用神通力来测量佛妙音的边际,当他越过九十九倍恒河沙数佛土,到达光明幡佛刹时,佛的音声还清晰地响在耳边,所以佛的梵音周遍法界。《宋译》的经文里记载阿弥陀佛因地有这样的发愿:“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现在弥陀已经成佛,大愿圆满实现,因此说:“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rdquo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此二句,名庄严心业功德成就。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如来说法云,此黑此白,此不黑不白,下法中法上法上上法。有如是等无量差别品,似有分别。】这两句是说佛的心业功德成就,佛在因地时为什么发起这一庄严?这是由于见到有佛说法时讲“这是黑业,这是白业,这是不黑不白无记的业”,又有说修五戒十善得增上生的下法,修四谛十二因缘得解脱的中法,修六度万行得佛果的上法,了知自心即是如来的上上乘法。像这样,佛说法有无数差别种类,看起来像有分别(就是对此人说此法、对彼人说彼法,比如对甲传顿教法,对乙传渐教法,或者对甲传小乘法,对乙传大乘法等,好像是有分别!)。【是故愿言,使我成佛,如地荷负,无轻重之殊。如水润长,无莦(shāo) 葀(kuò)之异。如火成熟,无芳臭之别。如风起发,无眠寤之差。如空苞受,无开塞之念。】由于上述原因,法藏菩萨就发愿说:假使我成佛,我的心如同大地荷负万物,没有轻重的分别;如同净水滋长万物,没有恶草、瑞草的挑选;如同烈火成熟万物,没有香、臭的差异;如同清风吹拂万物,不分睡眠和醒觉;如同虚空包容万物,不管是敞开还是封闭。这是发愿平等教化众生,没有贤、劣、亲、疏的分别。就像日光无分别地普照莲池里的一切大小莲花,佛无分别中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得之于内,物安于外。虚往实归,于是乎息。】心是万法中主,心迷就现一切杂染相,心悟就现一切清净相。“得之于内”指心证入实相,“物安于外”指虚妄现相自然消失。或者解释成:内在证得实相,成就了智悲光明,当光明外放时,就自然消除有缘众生的无明,使他归于涅盘寂静。众生只是无明妄动,无明一消,自然就安定了。“虚往实归,于是乎息”:虚、实是一对,“虚”是虚妄分别所起的现相,叫做客尘。“虚往”就是客尘消失。“实归”是回归实相。“于是乎息”:一切功用都因此寂灭了。【是故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阿弥陀佛的意业功德有智、悲两分。《略论安乐净土义》说:佛的真如智慧犹如虚空,照了诸法总相别相,心无分别。这是指示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无二双融的相,就像明镜彻照万相的同时,又是了无分别的。其次佛的无缘大悲犹如虚空等,没有对众生宣说此法彼法的分别功用,而能相应众生意乐,任运地宣说法门。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此二句,名庄严大众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说*轮下,所有大众,诸根 ... 种种不同。于佛智慧,若退若没,以不等故,众不纯净。所以兴愿,愿我成佛,所有天人,皆从如来智慧清净海生。】这两句叫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大众指极乐大众。佛在因地时为什么发起这一庄严?这是由于见到有如来说*轮下,大众的根性、欲乐有种种不同,对于佛智慧,有些半途而废,有些彻底退掉,由于大众良莠不齐,不是纯一清净。因此就兴起大愿:愿我成佛,所有天人都从如来清净的智慧海中出生。从这里看出极乐大众都是由一清净句流现,“一清净句”就是清净智慧无为法身。大众都是从如来智慧所生,所以纯一清净,具足庄严。【海者,言佛一切种智深广无涯,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喻之如海。】“海”形容佛的一切种智深广无边。在一切种智海里,不停留二乘杂善中下众生死尸(“二乘”指声闻、缘觉这两种乘。)。大海非常清净,不留任何死尸,有死尸放入大海就会被海水冲到岸上。在佛的一切种智海中,以愿力不容二乘杂善死尸,所以极乐大众都成就大乘善根,入于正定聚,永无退转。【是故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不动者,言彼天人成就大乘根,不可倾动也。】“动”是指行菩萨道时,见众生的数量极多、行为恶劣、菩萨道的学处难行、数量众多没有边际、要经无量时劫等的时候,生起怯弱、畏惧的心而退转。但极乐世界的天人有弥陀大愿住持,成就大乘坚固善根,因此没有任何境缘、没有违品能让他所生的善根动摇。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此二句,名庄严上首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愿。见有如来众中,或有强梁者,如提婆达多流比。或有国王与佛并治,不知甚推佛。或有请佛,以他缘废忘。有如是等,似上首力不成就。】这里“上首”不是指阿弥陀佛弟子中的上首,而是佛成为净土海会的上首。须弥山是群山中的最高峰,表示上首成就。(“强梁”就是强横的意思。)这两句叫做庄严上首功德成就。佛在因地时为什么发起这一愿?这是见到有如来的会众中,有强梁者像提婆达多之流,佛作教主他生嫉妒,拉帮结派建立僧团,想废除佛自己作新佛;还有国王想跟佛一同治理世间,不知道很推崇佛;又有国王请佛应供,因为其它事而忘记。有这一类的事,像上首的力量不成就。这里提到的三种现象再讲一下:第一是讲提婆达多出家以后,常嫉妒佛得到大名闻、大供养,就去跟弟弟阿难学神通。等修成之后,就在阿阇世太子面前表演,腾在虚空中,身体的上端出火、下端出水,或者左边出水、右边出火,或者显现高大身,或者显现微小身,或者在虚空里端坐、躺卧。太子被他迷惑,很生敬重。随后他得到了太子的大供养,心就更加傲慢,由此破和合僧、改佛的戒律,另立门户。有一次佛在给凡圣大众说法时,他来到会场,跟佛索要徒众,而且说:“现在一切法藏该付嘱给我了,世尊你老了,应该找个地方安享晚年!”而且他对阿阇世太子说:“太子你知道吗?佛年老了,干不动了,可以废除,由我自己来作佛。你的父王也老了,也可以废除,你自己坐正位吧!新王新佛一同治化,岂不是乐事!”这是提婆达多的恶行故事。第二是频婆娑罗王提出要和佛共同治理国家。第三是阿耆达王请佛和五百比丘供斋三个月。佛和僧众到了之后,阿耆达王以其他因缘忘记供斋的事。当时正赶上饥荒,没地方乞食,幸好有马师以马麦的一半供养佛和僧众。九十天后国王才想起了供斋的事。这三个月,佛是吃马麦度过的。像这样,有人敢废弃佛自作新佛,又有想和佛共治国家,还有不把供佛的事放在心上,都像是上首的力量不成就。【是故愿言,我为佛时,愿一切大众,无能生心敢与我等。唯一法王,更无俗王。】法藏菩萨因此就发愿说:我作佛时,愿大众中没有人敢打妄想跟佛同等,国土中唯一法王,没有世间的王。【是故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略论安乐净土义》说:阿弥陀佛成就无上果位,尚且没有人能和佛齐等,何况超过佛。所以说阿弥陀佛在净土大海众当中胜妙无比,如同须弥山王,高出群山。这就是佛的上首功德。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此二句,名庄严主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如来,虽有大众,众中亦有不甚恭敬。如一比丘语释迦牟尼佛,若不与我解十四难,我当更学余道。亦如居迦离谤舍利弗,佛三语而三不受。又如诸外道辈,假入佛众,而常伺求佛短。又如第六天魔,常于佛所作诸留难。有如是等种种不恭敬相。】这两句是说庄严主功德成就。佛因地为什么发起这一庄严?是见到有的佛虽有大众围绕,但大众里也有不恭敬的事发生。比如一次释迦佛在说法中,有一位比丘站起来向佛问难:“世界和我是常?是无常?还是亦有常亦无常?非有常非无常?”等等,总共十四个问题。佛见他的根器不够,回答没有任何意义,佛就默然不答。这时他就说:“如果不给我解答十四问难,我就改学其他道门。&rdquo又比如居迦离这个人喜欢造谣。有一次舍利弗和目犍连出门托钵。路上遇到下雨,就在一间制陶器的房间里过夜。这天晚上,有个女人借宿在里面,舍利弗他们并不知道。第二天早上,女人到水边洗衣服。不久舍利弗也跟着出来。居迦离看到,就造谣说是非。他去佛那里说舍利弗和目犍连破了戒。佛说:“没有这种事,你不能诽谤,造口业!”佛呵斥他,前几天还收敛,没过几天又到处说。佛说了三次,没有一次接受。还有一些外道混在佛弟子里,常常找佛的短处。还有第六天的魔王常对佛的事业作各种障碍。诸如此类,有种种不恭敬佛的现象。【是故愿言,使我成佛,天人大众恭敬无倦。所以但言天人者,净土无女人及八部鬼神故也。】由于上述原因,法藏菩萨就发愿说:假使我成佛,天人大众至心恭敬,无有厌倦。(厌倦,就是最初虽然恭敬,时间一久就心里厌倦,提不起恭敬。)这里只说“天人丈夫众”的原因是净土没有女人和八部鬼神。【是故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略论安乐净土义》里这样讲: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天人丈夫众的调御师,大众恭敬围绕,如同狮子王以狮子围绕。这就是佛的主尊成就。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此四句,名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这四句宣说了阿弥陀佛不虚作住持的功德成就。偈文说:这里要观察阿弥陀佛成佛时,任运地显现本愿自在的神力,只要是见闻忆触而值遇佛的人,都无空过,能使他速疾满足一切功德宝海。“不虚作”,是指佛示现任何色相的身相、光明,演说任何妙法,或者从法身智慧中显现任何净土的庄严,总之以四十八愿所摄的大誓愿海中所预期的一切,都会在与众生善缘会合的同时,任运地赐予众生速成佛果的真实之利,没有一刹那、一丝毫是无利益的空过。“住持”就是以弥陀本愿神力,能住持众生的心,使他念念安住于菩提道中,不失坏菩提善根,由此逐渐地圆满一切功德。“功德大宝海”指具足无量无数自性功德的佛果。在成就无上正觉的同时,现前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究竟果位功德,而且以这些功德现出无边的妙力,能赐予众生一切所需,因此赞叹为“大宝”。或者说:正等觉是无量无边如珍宝般的功德的来源,所以称为“功德大宝海”。【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但以声闻为僧,无求佛道者。或有值佛而不免三途。善星,提婆达多,居迦离等是也。又人闻佛名号,发无上道心。遇恶因缘,退入声闻辟支佛地者。有如是等空过者,退没者。是故愿言,使我成佛时,值遇我者,皆速疾满足无上大宝。】佛因地为什么要成就这一功德庄严?是见到有佛出世时只以声闻为僧,没有寻求无上菩提的菩萨;又有佛出世时,众生虽然值遇了佛,却免不了随业力悲惨地堕入恶趣,比如善星比丘、提婆达多、居迦离等;又有人虽然闻到佛名号的因缘发起了菩提心,但当遇到恶因缘时,又退入到小乘道中。有这一类空过和退失的情况发生,因此就以悲愍心发大愿说:如果我成佛时,要使一切值遇我的人速疾满足佛果无上大宝。当时法藏菩萨见到的现象:一是遇到佛只发小乘心自求解脱,而不能发菩提心求证佛果,这样没有种下大菩提的种子,当然在大乘佛道的修证方面等于空过。二是有人遇到佛,却免不了堕入恶趣,像善星比丘在佛的座下听法,最后对佛生起恶心,堕入无间地狱。提婆达多出家之后能背诵六万法藏,但他为追求利养,造下五无间罪。《法华文句》里列举了他造的罪业:一、诱拐五百比丘,另外立了五种法,破和合僧;二、抛大石头出佛身血;三、教唆阿阇世王放出醉象踩踏世尊;四、用拳头打死莲花色比丘尼;五、把毒放在十个手指头上,想由顶礼佛足来伤佛。结果他活活堕入地狱。居迦离也是因为造下毁谤圣者的罪业,死后堕入莲花大地狱中。像这一类人,遇佛之后还是以自身业力堕入恶趣,长劫感受大苦,更是极大的空过。第三就是发心之后退转,比如舍利弗在六十劫当中行菩提道,后来遇到恶因缘时退失了菩提心。当时有人向他乞讨眼睛,舍利弗挖了一只给他,那人嫌眼睛臭,就扔在地下用脚踩,这一下舍利弗接受不了,认为众生恶劣难以调化,不如自己早求解脱。这样就退失了菩提心,从大乘道里退下来了。正是这些原因使得法藏菩萨立下大愿,要让一切值遇自己的人都获得不退转,速疾圆满无上菩提。比如四十八愿里说:我成佛时,他方国土的菩萨闻我名字,不能当即获得不退转,我就不取正觉。还有:如果我成佛,国中的天人不安住于正定聚,必定到达涅盘,我就不取正觉。所以,弥陀愿海叫“一乘悲愿、”“一切速成佛愿”。凡是生到净土的人都不堕三涂、不堕生死、不堕小乘。【是故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住持义如上。】“住持”就是具足无上功德的阿弥陀佛以他的深宏誓愿,在众生见闻忆触之间就被佛的愿力摄受,从此住于大乘道中,永不退转。【观佛庄严八种功德,讫之于上。】观佛八种功德解释完毕。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往生论注》讲记十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9.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表达心累的句子说说心情 残留那么一点你的气味,让我痛苦不已-感人的情话

    六、人最悲哀的,并不是昨天失去得太多,而是沉浸于昨天的悲哀之中。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

  2. 祝福语_年开学寄语大班第二学期

    年开学寄语大班第二学期(二)亲爱的小朋友、家长朋友们:您们好!本学期是大班的第二学期,也是关键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我们会精心呵护、细心照料、耐心培养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摇篮”中茁壮成长,让用爱和美滋养的蓓蕾在这里绽放。

  3. 妙智:出家七年的心路

    其实我并不是全然遗忘了,当她随意地提及“七年”时,我曾有过陡然心惊的片刻。在七年前的六月十九日,爸爸和姐姐一大早赶过来参加我的剃度仪式。七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其间有多少变化自己都无法估量,时间会让人本来不好的记忆变得模糊不清,除了剃度这一深具历史意义的场景之外,我已经快要记不起从前有过的面孔和心情。

  4. 梦见铲地里的草

    周公解梦梦见铲地里的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铲地里的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有备无患是什么意思?

    【拼音】yǒubèiwúhuàn【解释】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出处】《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有备无患的故事【例子】季斯预戒汶上百姓,修堤盖屋。不三日,果然天降大雨,汶水泛滥,鲁民有备无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近义词】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有恃无恐【反义词】措手不及,临阵磨枪,

  6. 【溜钩子】的意思是什么?【溜钩子】是什么意思?

    《官场现形记》第四回:「他这人专门替人家拉皮条,溜钩子。」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看你这张嘴,好会溜沟子。」康濯《春种秋收·腊梅花》:「我老三溜勾子,给财主家当狗腿。」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九回:「维持会那些人,也都来溜沟子,捧场面。」溜钩子是什么意思亦作「溜沟子」。

  7. 婚礼录像后期 ... 的背景音乐推荐

    婚礼后期...时用的歌曲有哪些?能够映衬出婚礼当天的浪漫气氛!).《恋爱频率》——.《我只在乎你》——.《明明白白我的心》——.《你是我最深爱的人》——.《屋顶》——.《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小夫妻》——.《爱情转弯的地方》——(更新更新!!正确歌名已找到,感谢纽扣MM的大力支持。

  8. 一日三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īrìsānxǐng【解释】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例子】【相关】百度“一日三省”

  9. 中国画的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

    中国画的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在世界绘画发展史上,中国画以鲜明的面貌,形成了独特的绘画体系。其中最能体现其艺术特质的,即是中国画的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在中国画艺术创作中,“意象”指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交融而成的心理形象。“意象”作为中国画艺术最为重要的美学思想,其形成由来已久。能充分说明心物感应的意象思维和造型的,莫过于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主张。

  10. 日本神话传说:文车妖妃的故事

    ——《画图百器徒然袋》/卷之上文车妖妃文车妖妃是日本奈良时代末期的天皇宠妃,妖艳无比,是风华绝代的佳人。只是由于当时天皇身边另外一宠妃藤原元方之女佑姬的嫉妒,擅长和歌和汉诗、将日本王朝文化培育开花的村上天皇平生最大的夙愿便是早得子嗣,但天不遂人愿,其后宫三千佳丽竟无一人怀有龙种。文车妃子因此而疯掉,于3年后猝死。据说广平亲王死前有人看到一个长得十分像文车妃的女人出现在广平亲王的宅邸…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