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彻悟人生 第二十九个故事

(第二十九个故事)有一个人,搭船去英国。途中忽遇风暴,全船的人都惊惶失措,他看到一位老太太,非常平静地在祈祷,神情安详而又幸福。等风浪过去,全船脱离险境,这人好奇地跑过去问老太太,你怎么一点都不怕呢?老太太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马吉,已经被上帝接去了,到了天上的家。二女儿叫马丽亚,住在英国。刚才我是在祷告,如果接我回天上的家,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让我去英国,我就去看二女儿,不管去哪里,都一样。所以,我很安心啊!”这个老太太,真的放下了。然而,放下,不仅仅是对凡夫说的,对修行人,学佛者,更要懂得放下的实践意义。一方面,你要发菩提心,要有求道求法的诚心、恒心,但是又要把一切执着放下,把追求心、期待心、修功德的心、成道的心,全部放下。既放下身外之物、心外之物,包括一切的快乐和苦难;同时也要放下何时才能悟道、得道的渴望与寻求。只有把一切心都放下,你才能发现,原来佛就和你在一起,道就和你在一起,它没有离开过你,你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它,它本来就在你的心中。不放下一切分别、执着,成佛很难,悟道很难,往生西方也很难!六祖慧能未出家前,听到有人诵读《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经文时,当场若有所悟,决定出家学道。他前往湖北黄梅,投奔五祖弘忍。半年之后,听五祖讲《金刚经》,又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豁然开悟。在《坛经》中,他谈到无住、无相、无念,这三者实际上是相通相融的。“无住”,就是不在一个念头上或任何一种现象上产生执着,牢牢不放。比如,一个人受了批评,听到了一句非议的话,或遭遇挫折,蒙冤受屈,被心外的事物所困扰,心生苦闷,那就叫心有所住。贪财贪色,贪名贪利,心中牵挂自己的追求、自己的贪恋,甚或瞋恨怨怒,这些就叫“有所住”。凡是烦恼,想不开,看不破,放不下,就是心有所住。所谓“心无所住,”当然,就是身在红尘,又能跳出红尘,不受红尘困扰,不受红尘的系缚。“而生其心”,就是生“无所住”心,就是生出离心。一个学佛者,出入红尘还能救度红尘中的众生,为他们布施法雨,广说佛法,这就是慈悲心、菩萨心、智慧心了。“心无所住”就是心生无住,无住生心,生无住心。外在的现象,如梦如幻,自己不为所迷,自性清净,不会在利害、荣辱、是非、得失、人我分别中打滚,折腾,这才是真正的放下。六祖慧能大师的那一首着名的得法偈,也是许多人都知道的。据说慧能二十四岁时到达黄梅,拜见五祖弘忍大师。弘忍问:来为何事?慧能说:“唯求法作佛”。弘忍随口一问:“ 獦獠也想求法作佛吗?”不料,慧能马上回答:“人即有南北,佛性却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好一个“佛性有何差别!”这一问,当然令五祖刮目相看,把他派到碓房去踏碓舂米。他在那里安心劳动了八个月。一天,五祖 ... 门人,要大家作一首偈,目的是考察一下各人的见地,为日后做准备。大家都仰望首座神秀。神秀是东山会下的教授师,名望皆在众人之上。盼他写首偈来,也是众望所归。但神秀没有自信,不写又不行,于是,他将偈写在廊下的壁上。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听到别人念了这首偈,认为他没有见性。当下也作了一首,请人代他写在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了慧能的偈子,便在夜间唤他进房,为他说法,付法传衣。当天晚上,五祖就送慧能去九江驿,嘱他速回岭南。慧能走了,后来就是鼎鼎大名的六祖。其实,神秀的那首偈,并没有错。茗山老法师就多次说过,一个尚未开悟,还在修持过程中的人,应该牢牢记神秀的教导,必须时时勤拂拭,老老实实地磨练自己,保持心地清净,这是一个长期用功的过程,一点也马虎不得。但六祖慧能大师,已经彻悟了,境界自然不同。他认为一切都不应该执着,“菩提树”、“明镜台”何须执着?智慧也不应执着。一执着有智慧,执着的本身就不是智慧。所以他说“本来无一物”。既没有生死,也没有涅盘;既没有烦恼,也没有智慧;既没有污染,也没有清净;既也没有分别,也没有凡圣。只有心中一无牵挂,什么都放下了,这才是真正的开悟。正如《心经》中所说,“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这才是真正的心无挂碍。心无挂碍,就是“本来无一物”,才是真正的放下,真正的得大自在。有道是:“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彻悟人生 第二十九个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秦襄公起到秦始皇列表 秦襄公的后继者都有谁 秦襄公与秦始皇是什么关系

    秦襄公也也称得上是秦国的开国元勋,秦国的建立跟他息息相关,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秦国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部落,再到一个具体的国家——秦。让秦这个部落的人,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秦襄公可谓功不可没。 秦最开始是一个不起眼的游牧民族,在其他的诸侯国...

  2. 柔肠百结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róuchángbǎijié【解释】柔和的心肠打了无数的结;形容心中郁结着许多愁苦。【出处】《花月痕》二七回:“秋痕给跛脚提醒这一句,柔肠百转,方觉一股刺骨的悲酸,非常沉痛!整整和跛脚对哭到天亮。”【例子】那姑娘终日闷闷不乐,一幅柔肠百结的模样,让人看了心酸。【近义词】柔肠寸断【相关】百度“柔肠百结”

  3. 梦见捡贝壳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捡贝壳意味着,乌云之中微微露出一道曙光。梦见在捡贝壳意味着,对自己的言行举止需多注重礼仪。打算出门的人梦见捡贝壳,建议如期出行顺利。准备考试的人梦见捡贝壳,意味着未能如愿,成绩不理想。谈婚论嫁的人梦见捡贝壳,说明虽有阻碍,有误会化解,慢慢有希望成婚。怀有身孕的人梦见捡贝壳,预示生女,忌动土而动胎神不安。梦见土堆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4. 历代王朝_中国上下五千年历代王朝的先后顺序?

    扩展资料中国历史朝代记忆歌: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英国历代王朝的称呼1、罗马人占领时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他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她在位仅于1553年内数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争论。

  5.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我的爸爸确实只有拇指那么大,一天到晚坐在我的上衣口袋里,督促着我的一举一动。正好第二天他们单位体检,爸爸量身高的时候,发现自己短了十公分。等妈妈...得口干舌燥,头上的火焰渐渐熄灭之后,爸爸就缩得只有拇指那么大了。滑溜溜的肥肉顺着金鱼的肠子滑了下去,被爸爸抓住了。妈妈还是爱着爸爸的,她不可能像扔掉垃圾一样扔掉爸爸。从此以后,我必须每天将爸爸装在口袋里,上学、放学、回家、做作业、睡觉、上厕所……

  6. 苗晋卿的故事 苗晋卿历史评价

    苗晋卿生平两次担任侍中,封爵拜相,位高权重,开创了宰相奏对延英殿的先例。公元765年,苗晋卿病逝,享年81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灵位被放入唐肃宗宗庙。那么,历史上都是如何评价苗晋卿的呢?苗晋卿的故事苗晋卿在担任魏郡太守时,回乡探亲。>苗晋卿历史评价>陆贽:晋卿起文儒,致位台辅,谦柔敦厚,为三朝所推。⑵晋卿谨身莅事,足为纯臣,避寇全忠,固彰大节。

  7. 周公解梦之梦见感恩祷告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 周公解梦

    梦见别人在感恩祷告,意味着你会遇到知心的朋友。梦见听到感恩祷告声,表明会得到来自远方的好消息。或报以福禄,或报以年寿,或报以子嗣,或救其以大难,每于梦寐之中,业相告语,行事甚多,不可缕举。《梦林玄解》梦人感恩。吉凶不一,须自问平日行为,有德与否,则不难推定矣。梦见显灵是好预兆吗梦见显灵的含义–周公解梦

  8. 200公共广场

    1981年11月,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OilCo.)宣布将在克利夫兰的公共广场上新建总部。时机再好不过了。克利夫兰市财政困难,人口急剧减少,整个城市的企业都关门了。选择在历史悠久的公共广场上建设似乎适合该公司。在约翰洛克菲勒的领导下,标准石油的增长帮助克利夫兰成为制造业和工业中心。新的结构将坚定地把公司建立在城市的中心,这是一个正在失去工业和制造业基础的城市的希望的标志。成立于1870年

  9. 冰箱、冰柜怎样存放食品和原料?

    冰箱、冰柜是贮存食品和原料的机械制冷容器,在一般时间和一定条件下可对一些食品和原料起到保藏作用,从而保持了其品质质量,防止食品和原料的...变质。但冰箱不是保险箱,冰柜也不是保险柜,放入冰箱、冰柜内的食品和原料不是绝对安全的。对较大的冰箱、冰柜可按独立密闭的冷藏(冻)室分开存放,家庭用冰箱应遵循上熟下生的存放原则。需存放较长时间的食品,要用无毒塑料袋装起来后存放。

  10. 这种可注射绷带是由糕点凝胶制成的。总有一天它会救你的命。

    但是现在,一种实验性的“可注射绷带”材料的目的是用现有的技术来减缓这个过程。仅仅用纱布和挤压止血是有限度的。然而,到目前为止,这种水凝胶只在实验室实验中进行了测试,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看看它是否能在活生生的、流血不止的人类身上发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人员还没有对他们的可注射绷带进行实地测试,他们并不是第一个开发可注射绷带原型的团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