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芦花会议和沙窝会议之后,张国焘分裂红军的企图一点一点地暴露了出来,当时的红军正面临强大的外敌,如果内部出现分裂,必然会对自身产生很大的危害,为了防止张国焘的这种意图实现,红军于1935年8月20日在四川毛儿盖召开了毛儿盖会议。会议上,...重申了北上战略,并详细解释了之所以坚持北上的四大理由。沙窝会议后,张国焘在毛儿盖召集四方面军军以上干部会议,非法审查中央路线,公开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罪恶活动。

芦花会议和沙窝会议之后,张国焘分裂红军的企图一点一点地暴露了出来,当时的红军正面临强大的外敌,如果内部出现分裂,必然会对自身产生很大的危害,为了防止张国焘的这种意图实现,红军于1935年8月20日在四川毛儿盖召开了毛儿盖会议。会议上, ... 重申了北上战略,并详细解释了之所以坚持北上的四大理由。 沙窝会议后,张国焘在毛儿盖召集四方面军军以上干部会议,非法审查中央路线,公开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罪恶活动。当时,敌人正加紧在南线进犯红军,造成对红军后方的严重威胁。据此, ... 改变了夏洮战役计划,决定将红军主力集中到右路,主攻班佑。 ... 于1935年8月15日电示张国焘:“一、四方面军主力,均宜走右路。左路阿坝只出一部,掩护后方前进”,“目前应专力北向”。19日,张国焘致电右路军前敌总指挥部,一面同意中央15日的行动计划;一面却强调攻取阿坝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统一战略思想,1935年8月20日,中央 ... 在四川毛儿盖举行会议,着重讨论红军主力的发展方向问题。到会的有:张闻天、 ... 、博古、王稼祥、陈昌浩、凯丰、邓发、徐向前、李富春、聂荣臻、林彪、 ... 12人。朱德和张国焘因在前方指挥左路军攻阿坝,未能参加会议。周恩来因重病也未到会。 ... 首先在会上作关于夏洮战役后的行动问题报告。指出:我们到达夏洮地区以后,有两个行动方向:一向陕西,一向青海、新疆、宁夏方向。报告认为,红军主力应向东向陕甘边界发展,不应向黄河以西。其理由有四点: 1、从敌情来说,如我们向黄河以西,敌人则在黄河以东筑封锁线,把我们限在黄河以西。这个地区虽然大,但多是草地、沙漠、人口也很少,将会发生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要迅速攻破敌人迫我向黄河以西的封锁计划,第一步占洮河流域,第二步占天水一带,第三步在平凉一带击敌,向陕西发展。求得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 2、从地形来说,由兰州至潼关一带地域广大,我们需要在广大的区域建立政权,创造后方。 3、从经济条件来说,西北要比黄河以东差,同时气候寒冷,给养困难。 4、从民族条件来说,黄河以西大部是 ... 、蒙古族,汉族很少,我们到西边去,只能壮大 ... 的地方革命军,而不能扩大红军本身。 基于上述四方面条件,红军主力应向黄河以东,支队向黄河以西去破坏敌人的封锁计划。报告指出:夏洮战役的目的,主要是得到洮河流域的东岸。我们应以洮河流域为基础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因为这一区域,背靠草地,四川军阀很难来;西北靠黄河,便于作战;同时又可以黄河以西为退路。将来向东大发展时,后方应移到甘肃东北与陕西交界的地区去。 陈昌浩、王稼祥、凯丰、林彪、博古、徐向前在发言中,一致同意 ... 的报告。他们认为向东是转入新的形势;向西是军事上及政治上的退却。这个问题是关系前途的关键。为达到这一战略目的,左路军一定要向右路军靠拢。但与会者也充分估计到左路军不来与右路会合的可能性。 ... 作会议讨论结论时再次强调:向东、向西是一个关键。如果不采取积极方针,将要给敌人迫向西。所以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向东的方针。左路军应向右路军靠拢,我们应坚决坚持向东打,以岷州、洮河为中心向东发展,不应以一些困难而转移向西。 会议最后通过由 ... 起草一个决议,作为对两河口会议通过的《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的补充。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毛儿盖会议黄河张国焘历史向东五四运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