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从大暑开始,至白露结束,是一年中四之气的阶段。四之气的主气是太阴湿土,说明这段时间湿气是一年中最重的。

从大暑开始,至白露结束,是一年中四之气的阶段。四之气的主气是太阴湿土,说明这段时间湿气是一年中最重的。 我们平时说「 ”秋燥”,其实只讲对了一半,秋分之前,尤其是立秋和处暑两个节气,空气湿度还是比较大的(白露是湿燥的过渡)。秋分之后,气温下降明显,空气中的水汽结为露珠,自然就干燥了起来。 今年己亥年的四之气,较往常可能更显湿热一些。因为其客气为少阴君火,下半年又是少阳相火在泉,这两个因素都加重了「 ”热”。除了四之气的主气是太阴湿土,今年土运不及,天地和人体化湿能力会偏弱一些,所以湿气也会更重些。 不过,客气火生主气土,为相得。「 ”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疾”,好在虽然天气比较闷热,但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四之气易患的病症 厥阴司天之政……四之气,得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津而为附肿。——《素问》 外界湿热的气候,会引发人体内部的湿热,而肝胆最怕湿热。所以,当湿热邪气结于肝胆之时,人们易患黄疸(包括身目发黄、黄汗、尿黄、舌苔黄腻),以及胁肋胀痛、口苦口腻、阴肿阴痒等肝胆湿热之症。 又因为湿气重,伤到了脾,脾运不及则气血虚弱,水湿内生。脾主肉,肺主皮,湿伤脾而热伤肺,则湿热邪气客于皮肉之间,以致水肿。另外,也容易发疹子,以及湿热导致的皮肤病。 如果再结合今年土运不及的情况,暑湿伤脾的问题会比较明显。湿气阻滞中焦的气机,轻则胸腹胀闷、食欲不振、头痛昏重,重则上吐下泻。 应该怎么注意?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素问》 初秋也是秋,尽管暑气犹在,但秋之肃 ... 之气已生。秋气肃 ... ,我们就要急流勇退,不要逆势而为,敛其志,平其气,对于外界的变化,更多的是观,减少思虑奔波,「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另外,秋季养肺,深呼吸是免费高效的清肺气的 ... ,将肺里的浊气排出。同时,深呼吸也是帮助收敛心神的。在身心不舒服时,及时通过深呼吸来调整,并在平时逐渐养成这种调息的习惯,不仅会使身体变得健康,也会让心态和性格变得更好。 秋天大自然的气机是收敛的,人也应早睡早起以安神宁志,神志安则阳气敛而不为热,阴气收而不为湿。 @大家健康 @南方健康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无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