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寒食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其所体现的根祖文化,对于凝聚炎黄子孙的民族意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谋求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寒食清明节是纪念晋国大夫介之推的节日。还如央视《东周列国春秋篇》所播映的: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子推拒不以功邀赏,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子推母子守志被焚。文公封绵山为介推田,敕令子推忌日焚火寒食,是为寒食节。第二年寒食节次日,晋文公素服登绵山至子推被焚的那棵柳树下置祭,发现此柳竟复活了。睹物思人,念及子推一生追求政治清明的远大抱负,封此柳为清明柳,将此日定为清明节。后因两节相邻,渐合二为一。《唐会要》载唐代宗李豫于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宋周密《癸辛杂识》:冬至后百六日为寒食,即以清明为寒食矣。这就是寒食清明节久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又是一年三月清明,偶读2006年4月3日《三晋都市报》A20版《寒食介山辨》一文,【下称《辨》文】,其论不能自圆其说,谨讨论如下:

首先关于寒食禁火之俗。史料《左传》、《国语》、《史记》,记载了介之推隐于绵上(绵山上).至于介之推的死,在与《左传》同时代的晋《史乘》就载有: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山宜出,及焚山遂不出而焚死;在距介之推生活年代不远的庄周之《庄子盗跖》篇也有介之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的记述;另外,楚大夫屈原《九章惜往日》有: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之句;西汉韩婴《韩诗外传鹤鸣》有子以忠者为用乎,则鲍焦何为抱木而泣,子推何为登山而燔之句;正如《辨》文所述,汉刘向《新序》所引用晋《史乘》内容,资料都证述了子推被焚死的事实。由此可见,禁火寒食与焚山的必然关联。至于介之推抱木而燔的时间,仅仅因为《琴操》、《周举传》、《明罚令》在时间上不统一,就断言可见寒食因介之推焚死介山说之不可信,以一点而否定全盘,较失之偏颇。因古代历法的变迁,有的以冬至为一年的开始,故有三月、五月之差异,也情在理中。《辨》文口口声声讲究史实,请问介之推并不死于这个季节,那么依《辨》文之见,子推死于何时?

介之推

其次,关于介之推的栖隐地。《左传》有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语。晋杜预注云:西河界休县南,有地名绵上。东晋袁崧《郡国志》进一步载:界休县有介山、绵上聚、子推庙。魏郦道元《水经注》:(绵)水出界休县之绵山,北流经石桐寺,西即介之推祠也。昔子推逃晋文公之赏,而隐于绵上之山也。《春秋左传词典》注绵上,晋地。在山西介休山下。《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介山,又称介休山、绵山。东今山西介休东南,春秋介之推隐居此山;《辞源》介山,在山西介休县东南,古名绵上,春秋介之推隐居此山;介休,县名,属山西省,春秋晋人介之推隐居的介山就在介休县内;《辞海》:绵山古地名,春秋晋地。在山西介休东南。公元前636年介之推隐居于此而死,晋文公以绵山之田为介之推的癸田;绵山,在山西省介休东南、属霍山山脉。古时山下有绵上之田,故称绵山。相传,为春秋时介之推隐遁焚身处,亦称介休山,简称介山。此外,《古文观之》、《东周刘列国志》、《水浒传》等颇具影响的着作均持同样的说法。

除这些典籍记载外,尚有碑碣石书可考证介休绵山是介之推的栖隐之地。绵山镇山之宝,唐开元二十年的《大唐汾州抱腹寺碑》,镌有绵山为焚介子之林麓.宋成平五年,绵山《大宋国回銮寺及诸寺院灵境之碑》,有当山有晋文公忠臣介之推□见于山,上有敕葬陵墓矣之说。

关于介山与介休县。《辨》文云:春秋时叫邬县、秦时改名界休县、汉时或名邬县或名界休、到晋时才改作介休.其实,由界到介并不是改,稍有点文字演变或书法常识的人都知道,现介字古代就是界字,大篆中并无现在的介字。况且秦时的界休县治,在现介休县东南十几公里处,更靠近绵山。(见中国社科院1982年版《中国历史地图集》)更雄辩地证明了介休因介山而名,及其旌表介之推的含义。怎能说介休的介字与介之推的介字风马牛不相接呢?

《辨》文引用《汉书武帝纪》、《汉书地理志》介山在汾阴的说法。早在唐《十道记》已考证此介山伪为绵山.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也说《水经注》亦引此(指汾阴介山),谓晋《太康记》及《地道记》与《永初记》,并言子推隐于是山而辨之,以为非然。即古人已表明,此介山才真正与子推隐居风马牛不相接。查前述地图集可知,春秋时,绵上山已标有介山,而汾阴之介山是到汉代才有的标注,那末,哪山是后来才有的叫法还须回答吗?请注意,《史记晋世家》载: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介休绵山即绵上山的简称,请问河东之介山,何时称过绵上?特别考虑到文公封绵上为介推田,是为了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岂能以又小又矮(与介休绵山相比较)的万荣孤山封赠,而达到志吾过旌善人的目的?

以上种种,足以说明,在汉代才叫介山的孤山才真正与介子推不搭界与寒食无缘。《辨》文仅恁一山名,而列不出此山与介子推有关的史料。

最后,说介子推其人。史籍说其为晋人。清嘉庆版《介休县志》进一步说介之推,邑人矣.介休文庙历代都将介子推列于乡贤祠之首位供奉,故介休有三贤故里之称,即介子推、郭林宗、文彦博三位乡贤。另外,还有介休小宋曲村为其娘舅家的说法。至今,该村安姓家族,每节清明都到本村介神庙祭记,并认为子推母子就是由此而上绵山的。

夏县裴介村有清雍正年间碑,说子推为该村人,秦二世时将其遗骨由介休绵山迁回;元代绵山神林介庙《重建洁惠侯庙碑》是介子推庙遗址现存最古老的碑石,是了解原介子推庙建筑特色及介子推籍贯的重要史料,碑现存于绵山神林介庙旧址。该碑镌有侯铜L人,姓氏曰介,之推其字也字样。查前述地图集可知,春秋时,绵上山(介山)下确有铜L县。体现介子推隐不违亲的孝道品质,落叶归根,从晋都逃禄,回原籍铜L偕母栖隐绵上山是情理中事。即使母随其也在任上,背着他的老母隐居介休绵山,只不过多走几天罢了。须知,介子推已随重耳流亡了十九年,论体力,肯定不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且对于赤胆忠心能割股奉君的人,从曲沃到介休这点距离实实算不了什么。再者,子推既然不食晋禄,隐居一定是往远离晋都,人不易发现的大山中。若依《辨文》之见介子推负其母隐于距曲沃不远的汾阴介山,小小弹丸之山怎能藏住身、隐居成?于情于理都不通。若仅以现代人的眼光,认为从曲沃到介休好几百里,既无车马可乘,更无现今汽车、火车之便,背着他的老母跑到介休的绵山不可信,则以此推论,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二万五千里长征,同样无车马可乘,无汽车火车之便,是否也不可能?

历史的问题,以石书最具说服力。史料记载,当以历史年代最接近者,最为真实。这是人们研究历史的共识。关于介子推介休绵山,寒食清明节如许多典籍记载,如许多大家的论证,而《辩》文拿不出充分的历史依据。妄言晋史学大家杜预的注释错误,其谬也大矣!

因介子推隐迹焚身于介休绵山,故以山铭记曰介山,以县铭记曰介休,以村铭记曰旌介,始有寒食清明节,已经成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是任何人所能改写的。

介之推的节日 寒食清明节:纪念晋国大夫介之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战国七雄之魏国:高开低走的「 ”遗憾之国”

    战国时代开场时,如果要评选一个开局状态最好的国家,答案并不是老牌「”大佬”齐国,也不是传统「”非主流”楚国,而是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变法的国家,也是变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国初期可谓威风八面。那个时候,天下最强的军队不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秦军,而是魏国武卒。那么,如此强盛的魏国,最后怎么就没了呢?本文分魏家渊源、文武侯图强、夭折的统一梦三篇为你讲述令人唏嘘的魏国兴亡史。上篇魏

  2. 齐桓公:齐国是侯爵国,应该称我为齐桓侯,为何你们称我为齐桓公

    引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神医扁鹊路过齐国,齐国国君齐桓侯热情接待了他。

  3. 晋文公怎么起了重耳这么个怪名字?

    春秋形势图图片来自网络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名字叫重耳,这是国人都知道的。那晋文公取了重耳这么一个怪名字,究竟寓意着什么呢?那为什么这么读呢?要想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从晋文公的老爸晋献公说起,因为毕竟名字是他起的。图片来自网络可是,晋献公不管那些,然后生了晋文公,生下来重瞳骈肋,不仅一点毛病也没有,而且还出奇的好!这下可把晋献公高兴坏了,就把这个孩子取名叫重耳,是什么意思呢?

  4. 晋国内乱爆发前夕,曾有一人两次预言,结果全部言中

    然而就在内乱爆发之前,就曾有一人两次预言,结果全部被他言中。他就是侍奉了晋穆侯、晋文侯、晋昭侯三代君主的晋国大夫师服。先来看师服作出的第一个预言。

  5. 春秋时期著名美人夏姬的故事,兼说杨贵妃

    电视剧中的夏姬且说春秋早期,陈国的陈桓公,有四个儿子,太子免,陈厉公,陈庄公,陈宣公。公孙御叔以夏为氏,称为夏御叔。女儿中,有一位绝色美人,嫁给了夏御叔,因此称为夏姬。说话间到了春秋中期,陈共公去世,其子继位,是为陈灵公。夏征舒继承父亲,继续为陈国司马,掌管军队。前590年,楚庄王去世,其子楚共王即位。春秋时期的楚国,能单挑中原各国,霸气十足,而战国时期的楚国,经常被秦国压着打,原因就在于此。

  6. 为什么晋国的青铜器才,能够在当时的青铜器领域独领 ... 呢?

    所以,西周时期,晋国青铜器铸造的原料大部分来自外界,直到东周时期,中条山区的深层铜矿才得到开采。同时伴随着晋国的扩张,其疆域向北跨过了霍山,向南进入河南,这时晋中、晋东和河南地区的铜矿资源得到开采。此外在炼铜的同时还加入一定量的锡和铅,使之成为青铜。目前发现的战国时期的垣曲铜锅、马蹄沟、店头遗址在矿井开采方面已经能够深入地下,铜锅遗址有古巷道十余条之多,均是由地表沿矿脉向下掘进,深达几十米。

  7. 春秋战国时期,号称「 ”春秋五霸”的晋国军队构成是怎么样的?

    自周武王推翻夏朝暴君商纣王的统治后,建立周朝,周朝开始施行分封制。

  8. 战国时代,秦国为何能崛起?燕国、齐国、晋国底蕴悠久却不称霸

    在当时政治制度的作用之下,这些家族是可以代代相传的,尤其是像燕国和齐国这样的老诸侯国。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国家底蕴问题。在战国时代,秦国或许是最没有资格一统六国的国家,因为它的历史底蕴是最差的,最有资格的应该说是燕国、齐国或者是晋国,这三个国家都是西周分封的老牌诸侯国,它们都得到过西周的承认,是中国封建历史当中的正统诸侯国。

  9. 晋国之所以能力压齐楚秦三大强国长期称霸,离不开这七个关键因素

    翻开有关春秋的史书,有关晋国历史的叙述总要占据半壁江山,春秋时期的国际关系史,也往往是一部以晋国为中心的霸业史。自从晋文公在城濮战胜楚军取得了霸主地位,晋国便牢牢地占据了霸业秩序的中心位置,在此后的一百年间几乎没有被动摇过。为了安抚国君的心绪,狐偃曾劝说:战也。

  10. 晋国君主的权威,在晋国卿大夫一次又一次的拉扯中,不断地衰退

    晋文公之后,晋国维持了一段短暂的和平时期。他传位给晋襄公,但是在晋襄公死后,晋国在继承方面又发生了问题。

随机推荐

  1. 顺治临终前,孝庄连夜召回一人,康熙才能稳坐江山60年 !

    清朝顺治帝临终的时候,他欲将位置传给自己的三儿子玄烨,然而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顺治临终前,孝庄连夜召回一人,康熙才能稳坐江山60年。顺治考虑到国家的稳定以及担心朝政被大臣独揽,出现第二个多尔衮,决定让自己的堂弟继承皇位。>>顺治临终之际还没有立储,顺治帝十分担忧,踌躇不前,就在这样纠结的时刻,孝庄皇太后请来了一位重要人物,让这件事情拨开云雾,尘埃落定。

  2. 孕妇梦见鸽子蛋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鸽子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鸽子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一面相知父母_看相大全

    一面相知父母日月角为父母之正部,日角在左,月角在右,日角凸露,主妨父,陷痕亦主防父,月角凸露主防母,陷痕亦主防母,此为父母应该考查之一。牙齿为父母之正部,凡上下牙楞生,上牙主刑母,下齿主刑父,如两则各有尖牙一颗,上刑母,下主刑父,此为父母宫应该考查之九。以上九种为父母宫应该考查之捷法,凡属刑克父母,不外此例,以多数为定论,如有刑父四种,刑母三种,则当然先刑父宫。心相篇(一)_看相大全

  4. 梦见找回鞋子

    周公解梦梦见找回鞋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找回鞋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若干惠是怎么死的 如何评价若干惠

    若干惠是怎么死的>大统十三年,侯景请求归附西魏,朝中商议打算收拾河南,命令若干惠以本官的身份镇守鲁阳,作为声援。若干惠在途中患病,死于军中。>如何评价若干惠>若干惠在各位将领中年龄最小。宇文泰得知后,当天就将射堂移到若干惠的宅第。到了为若干惠办丧时,宇文泰又亲自前往吊唁。

  6. 梦见好多韭菜

    周公解梦梦见好多韭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好多韭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鸡腿问题

    “服务员,你端上来的这只鸡怎么会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呢?”“那有什么关系?您难道还想同它跳舞吗?先生。”

  8. 梦见爷爷奶奶一起去世

    周公解梦梦见爷爷奶奶一起去世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爷爷奶奶一起去世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珍宝如雨下 欲望仍无法满足

    尊者阿难在一次禅思中体悟到:世间人的欲望是很少能满足的,也很少有人带着对欲望的厌患之心而去世。傍晚,尊者阿难结束禅修后,就去礼见佛陀,将他在禅思中的体悟,向佛陀报告。过了很久,有一天,顶生王心想:我目前拥有阎浮洲这片广大的领土,人民众多而且富裕,也有七宝与千子,我还想要整个王宫有积到膝盖的宝物财富。当顶生王这样想时,不知不觉地掉回原来人间的阎浮洲,失去了上三十三天的神通力,而且还得了重病。

  10. 秋季吃玉米 营养价值高

    告诉你初秋吃玉米饮食营养最高,玉米可是家家户户饭桌上的主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渐渐被人忽略。有研究标明,玉米给人体的营养更充分,对人体很有益处。德国研究表明,在包括以白面和大米为原料的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最高。其中,维E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煮熟或蒸熟的玉米营养更易吸收。吃玉米时,应把玉米粒的胚尖一起吃掉,因为许多营养都集中在这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