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2.能力目标:

  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方法目标

  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物体的a、F、m三个物理量进行研究;运用列表法处理数据,使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学法引导

  1.以分组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

  2.“控制变量法”是我们经常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3.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认识。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师生协作,在完成实验基础上,讨论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初步应用。

  2.难点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因果及相互关系。

  3.疑点

  1)。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怎么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用力推一个停在地面上的较大的物体时,却推不动,这是什么原因呢?

  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4.解决办法

  对实验分析、剖析、讲解例题及师生互动等方式加以解决。

  四、教具学具准备

  1.展示平台、多媒体背投。

  2.带滑轮的长木板两块、小车两辆、细线、砝码盘、砝码、铁夹、直尺等

  五、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物体运动速度发生变化,即加速度不为零。因而力又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与力有关。

  由牛顿第一定律还可知: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种性质叫惯性。而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因而加速度跟质量有关。

  那么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物体质量及受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通过实验来探求。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实验设计

  (1)启发学生按如下思路得出实验方法:对于一个物体(使m不变),不受力时加速度为零→受力后加速度不为零→受力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用同样的力(使F不变)作用于不同物体→质量小的易被拉动→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就是说,在研究三个变量的关系时,要使其中一个量不变,即控制变量的方法。

  (2)启发学生按如下思路得出实验原理:测定物体加速度的方法有多种,如利用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等,这些方法较精确但费时→寻找一种用其它物理量直观反应加速度大小的办法→由运动学公式S=1/2st2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位移与加速度成正比

  我们的实验就是由两个小车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来反映加速度大小跟力和质量的关系

  2. 实验装置

  在图1中a、b、c三个位置加装光滑金属环以控制线绳位置不使脱落;另外通过环a将两绳合并在一起可直接用手操作,以避免铁夹操作的困难。这样虽然增大了阻力,但只需使木板稍前倾平衡摩擦力即可。木板侧面的刻度用以读出位移大小。

  3.实验过程

  (1)加速度跟力的关系

  使用两个相同的小车,满足m1=m2,在连小车前的绳端分别挂一个钩码和两个钩码。将二小车拉至同一起点处,记下位置。放手后经一段时间使二小车同时停止,满足时间t相同。读出二小车的位移填入表1:(投影)

  表1

  M/㎏    第一次    第二次

  0.2㎏    F/N    S/m    F/N    S/m

  0.2㎏    0.2        0.3

  0.2㎏    0.1        0.1

  将挂一个钩码的小车不变,将挂两个钩码的小车前换为三个钩码,重复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力的比值和位移的比值,通过比较可得,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

  (2)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

  将小车1上加0.2kg砝码,使m1=2m2;二小车前面绳端都挂一个钩码,使F1=F2.将二小车拉至同一起点处放开经一段时间使其同时停止,读出各小车位移记入表2:(投影)

  表2

  MF/N    第一次    第二次

  0.1㎏    M/㎏    S/m    F/N    S/m

  0.1㎏    0.4        0.6

  0.1㎏    0.2        0.2

  引导学生分析质量的比值和位移的比值,通过比较可得,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a1/a2=m2/m1        或  a∝

  4.定律导出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关系。写成数学

  (2)上式可写为等式F=kma,式中k为比例常数。如果公式中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单位,就可以使k=1,则公式更为简单。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牛顿这个单位就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来定义的: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N,即1N=1kg•m/s2.

  可见,如果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就可以使k=1,那么公式则简化为F=ma,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公式。

  (3)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牛顿第二定律也是正确的,不过这时F代表的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牛顿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是: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公式是:F合=ma.

  5.定律的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是由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形下导出的,但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推广到几个力作用的情况,以及应用于变力作用的某一瞬时。还应注意到定律表述的最后一句话,即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关系,就是说,定律具有矢量性、瞬时性和独立性,所以掌握牛顿第二定律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关系

  F合是物体(研究对象)所受的合外力,m是研究对象的质量,如果研究对象是几个物体,则m为几个物体的质量和。a为研究对象在合力F合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a与F合的方向一致。

  (2)定律的物理意义

  从定律可看到:一物体所受合外力恒定时,加速度也恒定不变,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合外力随时间改变时,加速度也随时间改变;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物体就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以简单的数学形式表明了运动和力的关系。

  6.例题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的物体,用两个互为1200的两个10N的水平方向上的力作用在物体上,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1)学生阅读例题

  (2)解答:

  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力F1和F2分别沿x轴和y轴的方向分解,F1的两个分力为:

  F2的两个分力为:

  F1y和F2y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F1x和F2x的方向相同,所以:

  已知合力F合和质量m,据F合=ma,即可求得:

  通过上面的例题,引导学生总结出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选对象

  2)分析力(画受力图)

  3)建坐标

  4)分解力

  5)列方程

  6)解联立(联立方程,求解结果)

  7.总结、扩展:

  1.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及公式。牛顿第一定律确定了力的涵义,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则描述出力是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即力与物体加速度成正比,物体加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3.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同时性和独立性原理。

 

  4.掌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胡克:牛顿剽窃他的研究成果,死不承认,在他死后烧毁他的实验室

    如果说17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是谁?那当然是牛顿莫属。

  2. 牛顿犯了一个错误,制造出了大型天文望远镜,我们现在还在用

    牛顿可以说一个天才型的科学家,他的很多研究成果,30岁之前就已经全部奠定了,尤其是在23岁左右他就发现了光学的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是如此的惊人以至于牛顿自己都不敢相信,而且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然而又是因为这个错误,让它造出了大型天文望远镜。

  3. 渣男之神薛定谔、牛顿心眼超级小:让人想不到的科学家的黑历史

    拍马高手伽利略溜须拍马的事儿可能大家都干过,拍的最理直气壮当然是李诗仙。

  4. 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没有任何发现」而获诺贝尔奖的实验

    回看历史,我们关注最多的是那些在科学史上取得成功的人物、实验和理论,这些成功让我们掌握和理解了一些事物的新现象、新规律和对宇宙的新认识,但科学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无数的失败中一步步走出来的。

  5. 为何这辆马车是「 ”移动博物馆”?牛顿发现重力的果树都是车的配件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文化载体,它承担着传播文化的职责。我们常见的博物馆都有具体地址以及相应的建筑。但各位读者,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有一辆马车被称为「”移动的历史博物馆”,牛顿发现重力的苹果树都是它车上的配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揭秘一下:(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这辆马车的名字是「”黄金马车”

  6. 艾萨克·牛顿在英国历史庄园发现的“涂鸦”

    艾萨克·牛顿爵士的一幅画,由戈弗雷·克内勒爵士创作,日期为1689年。戈弗雷克内勒爵士,高耸的思想家艾萨克牛顿爵士雕刻了一个现在几乎看不见的风车涂鸦到他童年的家中的石墙,根据国家信托的新闻稿。这幅画是在伍尔斯特霍普庄园发现的,在英格兰林肯郡,牛顿出生于1642年,说保护英国房屋和其他遗产的国家信托基金会。“YoungNewton”牛顿于1642年圣诞节出生于庄园,并在庄园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初几年。

  7. 惯性&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牛顿扩展了伽利略早期的工作,根据俄勒冈大学物理学教授格雷戈Bothun的说法,伽利略发展了第一个精确的质量运动定律。牛顿还对笛卡尔的著作进行了批判和扩展,笛卡尔在1644年出版了一套自然定律,那是牛顿出生两年后。笛卡尔定律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非常相似。惯性参考系这一大质量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变化的特性称为惯性,这就导致了惯性参考系的概念。牛顿从未明确地描述过惯性参考系,但它们是他第一运动定律的自然结果。

  8. 力、质量和加速度: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描述了这种情况。笛卡尔定律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非常相似。加速度和速度牛顿第二定律说,当一个恒定的力作用在一个大质量物体上时,它使其以恒定的速率加速,即改变其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重力引起的恒定加速度写成g,牛顿第二定律变成F=mg。牛顿第二定律火箭在太空中飞行包含了牛顿的所有三个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描述了这种情况,由瑞秋·罗斯补充报道,现场科学贡献者。

  9. 等反作用: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艾萨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描述了外力作用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大质量物体时所发生的情况。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描述了这种情况。原因是两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作用。牛顿第三定律的作用火箭在太空中飞行包含了牛顿的所有三个运动定律。这就是为什么牛顿第三定律被认为是火箭科学的基本原理。

  10. 最好的科学书籍

    我们的作家扫描了我们的档案,寻找我们最喜欢的科学书籍,其中讲故事和科学和历史本身一样引人入胜,所以你不必仔细检查亚马逊的精选或库存书架。包装火星玛丽罗奇是一系列一词一书的作者,这些书着眼于科学的陌生面2011年出版的《为火星打包》打破了书名潮流,但没有主题。我们每天都要检查超过1.3亿件产品,以获得最优惠的价格。一半是历史,一半是科学,这本书一点也不枯燥。

随机推荐

  1. 油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油”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油嘴油舌——形容说话油滑轻浮。油渍麻花——形容油污斑斑的样子。油盐酱醋——①泛指烹调佐料。同“油头滑脸”。油头光棍——指浮浪子弟。油浇火燎——形容焦急。油煎火燎——形容痛苦或焦灼。油干灯尽——比喻很快就要死亡。同“油干灯草尽”。油壁香车——称妇女所乘油壁车。油头滑脑——形容人又轻浮,又狡滑。油头粉面——头上擦油,脸上搽粉。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

  2. 灵鹫山野狐绝望哀鸣 佛陀为弟子述说原委

    大约在半夜时分,佛陀前来探望大家。正在此时,王舍城外的灵鹫山方向,传来了野狐们阵阵的哀鸣声。野狐的哀鸣声在法堂里回荡,经久不散……“那你们是否知道,野狐因何而哀鸣呢?”

  3. 专家揭示饮食七个误区

    最新一期的美国《预防》杂志邀请专家,披露健康饮食中存在的七个误区。专家揭示饮食七个误区误区1:含有谷物的都是健康食品虽然大量研究都发现,富含谷物的食品能有效抵抗心脏病、癌症以及其他多种疾病。但专家们也表示,只有未经加工的谷物才富含纤维、维生素E和镁等营养物质。误区3:脱水蔬菜远比薯片好脱水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从脱水胡萝卜到香菇、洋葱应有尽有。

  4. 鬼压床的科学解释是什么?睡眠瘫痪不挣扎的后果

    历史认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鬼压床的科学解释是什么?睡眠瘫痪不挣扎的后果”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鬼压床其实是睡眠瘫痪症不管你信不信,这事儿在很多人的身上都发生过,民间有一个通俗的叫法:鬼压床。但在医学上,可就没那么恐怖了,医生们定义它为睡眠瘫痪症。下面我们就站在科学的角度,详细地解释一下鬼压床这一现象。另一个非常有效的...就是在被鬼压床以后用力的蹬脚,不出几秒钟就会醒来。

  5. 25条触动心弦的伤感说说-感人的情话

    Morefrommysite30条悲伤的文艺短语-感人的情话触动心灵的说说-感人的情话25条精典短句子-感人的情话25则经典笑话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安慰自己心情的说说: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感人的情话强迫症的表现,别说没中哦!-感人的情话25条对付嘴贱的人话,很强悍!

  6. 约翰·科尔特兰简介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以领袖的身份组织了至少50次录音会议,并在许多其他专辑中以副手的身份出现,特别是与小号手迈尔斯戴维斯和钢琴家塞隆尼奥斯蒙克。

  7. 汉族中原古帝神话传说

      有巢氏又称“大巢氏”。相传,远古时代他发明了巢居,教民构木为巢,以防野兽侵袭。《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云:“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此说又见《...

  8. 重新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感人的情话

    .32.有些话,你不经意的说出口,我却很认真的难过33.世界上最疼痛的话是:我爱你,但是。世界上最甜蜜的话是:但是,我爱你。

  9. 结婚请帖怎么写 结婚请帖格式

    写结婚请帖的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结婚请帖中,主人的姓名是写在“敬邀”之上还是“恭请”之上?上面不仅介绍了结婚请帖怎么写,还介绍了结婚请帖格式哦,现在你会写结婚请帖了没呢?

  10. 死字开头的诗句

    死上头来谁肯替。39、为邦要持重,死复议消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