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

[名家名品] “平生最爱构思苦”——李骆公篆书艺术

[名家名品]“平生最爱构思苦”——李骆公篆书艺术近现代李骆公鲁迅诗句近现代李骆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近现代李骆公山川异域近现代李骆公无量寿近现代李骆公雪近现代李骆公篆刻近现代李骆公篆刻桂林八景近现代李骆公篆刻鲁迅赠画师近现代李骆公篆刻毛主席满江红词1940年8月1日,上海大新公司承办了年仅23岁的上海美专毕业生李英的“黑沙骆洋画作品展”。李先生有方“平生最爱构思苦”的闲章,正是表现了这方面的心迹。

[专家点评] 六朝 鲍捐神坐

[专家点评]六朝鲍捐神坐神坐又称神座,为神主牌位。《周礼·春官·司几筵》:“凡丧事设苇席,右素几,其柏席用萑黼纯”。“鲍捐神坐”为隶书,年代为三国魏。全文为“魏故符节仆射陈郡鲍捐之神坐。”1923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城东北二十里杨坟村,同时还出土有鲍寄神坐。书体、形制基本相同。“鲍捐神坐”刻法虽不精,但粗犷豪放,具有一股生辣激越的气息。

[专家点评] 清 巴慰祖 七言隶书对联

[专家点评]清巴慰祖七言隶书对联巴慰祖字予藉、子安,号隽堂、晋堂、莲舫等。巴慰祖爱好广泛,如奕棋、驰马、度曲等无不涉猎。虽然巴慰祖山水、花鸟皆工,但他的主要成就还是在篆刻上。他与程邃、胡唐、汪肇龙被人称为“歙四子”,印宗秦汉,工整秀雅,给后人影响很大,几乎目空一切的赵之谦独对巴慰祖另看一眼,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巴慰祖印艺水平一斑。巴慰祖在书法上以隶书胜,有建宁、延熹遗意。

[专家点评] 胡震八言行草对联“明月”

[专家点评]胡震八言行草对联“明月”胡震初名听香、听芗,后更字不恐、伯恐,号鼻山、胡鼻山人、富春大岭长。擅篆刻者,大多对小学、六书等有所研究,胡震亦不例外,篆、隶书也是其长项,所写行草书也很有水平,只是胡震不大肯随便为人刻印作书,因此作品数量不多。除书法、篆刻外,胡震间亦作画。此行书联“明月在林万树凝碧,春风鼓物一气含和”八言联是胡震写给老师辈的,自然不敢随便敷衍。

[专家点评] 王尔度七言篆书对联

[专家点评]王尔度七言篆书对联小篆对联,清王尔度书。王尔度字顷波,暨阳人,主要活动于清同治、光绪年间,擅长篆、隶书。王尔度后又为吴云所著《两罍轩古印漫考》摹刻印章、钮式,摹刻精到亦为人所赞赏。王尔度篆刻精致,雍容大方,与其篆书风格一致,王尔度书法、篆刻都取法邓石如,尤以篆书明显,此篆书联使人一望便知其师承渊源。

[专家点评] 清 奚冈 草书书法尺牍

[专家点评]清奚冈草书书法尺牍奚冈,乾隆十一年至嘉庆八年,字纯章,号铁生,别号蒙泉外史,蝶野子,鹤诸生、散木居士等,排行第九,人亦呼奚九。奚冈集印、画、书三艺于一身。其书以隶为常见,草书颇稀有。此幅尺牍因系漫不经心之作,故更显得流畅自如。清徐珂《清稗类抄》云:“铁生少年书法出入欧、赵之间,晚岁专精绘事,书名遂为所掩”,而由此幅尺牍来看,当知其天分学力,悉异常流,品格颇高出黄小松、蒋仁等西泠同辈。

[网上展馆] 刀石有笔尤有墨——赵之谦的篆刻艺术

[网上展馆]刀石有笔尤有墨——赵之谦的篆刻艺术清赵之谦刻青田石“灵寿花馆”印高9厘米清赵之谦白寿山瓦钮“无闷”印高4.3厘米清赵之谦青田石“以分为隶”印高4.5厘米清赵之谦刻白寿山石印高6.9厘米。清赵之谦刻寿山冻“均初所有金石之记”印清赵之谦刻青田石印高7厘米。清赵之谦刻青田石狮钮章清赵之谦刻青田石“灵寿花馆收藏金石印”清赵之谦刻青田石印高3.9厘米。为晚清杰出的艺术家。

[名家名品] 何震的篆刻

[名家名品]何震的篆刻明何震“笔谭间气吐霓虹”印明何震“程德新印”印明何震“登之小雅”印明何震“兰雪堂”印明何震“青松白云处”印明何震“素赏斋”印明何震“听鹂深处”印明何震“汪东阳”印明何震“无功氏”印明何震“延赏楼印”印何震(公元?此行是何震艺术生涯中的壮举,不但得到优惠的酬金,而且艺术上也有长足的进步,由此盛名远播,誉满海内。由于何震这支异军的突起,为我国印坛带来了繁荣。

[名家名品] 程邃

坎坷不平的生活之路,不仅未使程邃动摇从艺的信心,恰恰相反,使他对艺术事业更加矢志不渝。然而,万紫千红的艺苑里,程邃更为檀长的,则是篆刻艺术。正是此时,程邃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异笔突出,成为篆刻的一代宗匠,为“皖派”的中流砥柱,在我国印坛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艺术流派世人谓之“皖派”,影响深远。此外,程邃还能识奇字,善鉴别,名画、古器等家藏甚多,且有不少名迹。

[名家名品] 朱简的篆刻

在朱简数十载艺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刻苦实践,治印著述,成果累累。而朱简在《印品》的《正始篇》中,则摹刻了小鉨及秦印数十方,并认为这是“商周迨先秦”的作品。在当时条件下,朱简提出这样的论断,是富有创见的。直到同治、光绪年间,藏印家编辑印谱时,才将“古鉨”列在“秦印”之前,比朱简的《印品》成书迟了二百多年。朱简这种不讳名家、不讲私情、追求真理的精神,实为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