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悼王粲

建安二十二年,春光明媚,可著名文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却因病身亡。曹丕很是尊重他,决定为他举行隆重的送葬仪式,并带领众文士到王粲墓前致哀。在大家默悼之际,忽然墓前发出一声驴叫,大家吃了一惊,抬头一看,原来是曹丕在学驴叫。文士们表示不解,上前问道:“世子,为何要这样?” 曹丕解释说:“仲宣(王粲字)平日爱听驴叫,我就学两声驴叫,送他入土安息吧!”说着,又连声学起驴叫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悼王粲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悼王粲

    建安二十二年,春光明媚,可著名文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却因病身亡。曹丕很是尊重他,决定为他举行隆重的送葬仪式,并带领众文士到王粲墓前致哀。在大家默悼之际,忽然墓前发出一声驴叫,大家吃了一惊,抬头一看,原来是曹丕在学驴叫。文士们表示不解,上前问道:“世子,为何要这样?”说着,又连声学起驴叫来。

  2. 画虎不成反为狗:曹植有着怎样天马行空的作为?

    曹植当然点头称是,却根本没明白父亲的意思。这就是“画虎不成反为狗”。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恳切地规劝曹植,说话要留口德,恃才傲物,不是正确的存身之道。>不再有人拽着他的缰绳,曹植天马行空。但他忘了教曹植这个。>当父亲决定不再宠爱他的时候,曹植的才华其实也不能为他挽回什么。曹植问曹彰,你难道不记得袁绍儿子兄弟相残的故事了吗?总之,一片充满恶意的乌云,丰满地笼罩住曹植的朋友们。

  3. 三国杜袭人物生平,杜袭最后是怎么死的?

    杜袭自己知道应对百姓施行恩惠,于是遣送老弱百姓各自分散到家乡从事田间劳动,留下强壮的男子防守县城,官吏百姓都很高兴。临阵...刘表军数百人,而杜袭的部属也死了三十多人,其余的十八人都负了伤,贼寇才得以攻入城内。杜袭带领负了伤的官吏百姓突围出城,他们几乎全都战死,但却没有一个叛变的。于是任命杜袭为留府长史,驻守关中。及后逝世,追赠少府,谥号定侯。

  4. 王粲的儿子 王粲之子 王粲的作品

    王粲王粲别称王侍中,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植并称“曹王”,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公元217年,王粲病逝,时年41岁,曹丕用驴鸣为其送葬,曹植作《王仲宣诔》以怀念他。王粲的儿子王粲之子>王粲有二子,受魏讽谋反案牵连,都被曹丕诛...。>王粲的作品>据《三国志》记载,王粲有诗、赋、论、议近六十篇。中华书局出版有俞绍初校点的《王粲集》。

  5. 王粲故居 对王粲的历史评价

    王粲作为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著有《王侍中集》《王粲集》等作品,他一生诗、赋、论、议约有60篇,是一位破有才华的文学家,就连蔡邕都称赞道:“有异才,吾不如也。”王粲故居王粲故居在湖北襄阳万山,万山北坡有王粲故居遗址和王粲井。>对王粲的历史评价>蔡邕: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独彼陈王,思风遒举,备乎典奥,悬诸日月。

  6. 王粲的诗 王粲登楼赋

    王粲的诗>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同时,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也使他成了中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王粲赋今存20多篇,篇帙短小,大多为骚体。>王粲登楼赋>《登楼赋》是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王粲的作品。

  7. 王粲的王粲的生平简介_王粲的事迹

    王粲善属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著《英雄记》,《三国志·王粲传》记王粲著诗、赋、论、议近60篇,《隋书·经籍志》着录有文集十一卷。

  8. 【率躁】的意思是什么?【率躁】是什么意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刘桢屈强输作,王粲率躁见嫌。」率躁的拼音lǜzào率躁是什么意思率躁lǜzào率直急躁。

  9. 倒屣相迎成语故事_成语“倒屣相迎”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倒屣相迎 【拼音】dàoxǐxiāngyíng 【解释】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成语故事】 东汉时的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家里时常宾客盈门。有一天,家人报告说来了一个叫王粲的客人。蔡邕一听此名,...

  10. 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

    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  魏晋时代,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趣闻:有人听见驴的叫声,就像听到了天籁一般的仙乐,如痴如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也有这样的癖好,每次听到驴叫,都高兴得不亦乐乎。当时的很多文人雅士甚至帝王将相,也都把听驴...

随机推荐

  1. 公元520年 菩提达摩东来

    梁普通元年,北魏正光元年(520),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泛海至广州。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或波斯人)相传为刹帝利种,曾从西天禅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受心法,自称二十八祖。520年泛海至广州,曾入建康,与萧衍(梁武帝)面谈不契,遂渡江到北魏,往嵩、洛、邺等地传法。达摩之学,以《楞...

  2. 梦见自己测出怀孕了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测出怀孕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测出怀孕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陵树】的意思是什么?【陵树】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陵树」在《汉语大词典》第16364页第11卷1005陵树língshù1.植于陵园的树木。《后汉书虞延传》:「延进止从容,占拜可观,其陵树株蘖,皆谙其数,俎豆牺牲,颇晓其礼。」《宋史符瑞志中》:「太常丞上言,其日陵树叶有甘露,帝令百官采甘露。」宋·刘克庄《沁园春六和林卿韵》词:「投老泪,瞻越山紫翠,陵树青苍。」2.汉地名。在今河南省·尉氏县东北。

  4. 爱迪生成长故事

    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1862年8月,爱迪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魄救出了一个在火车轨道上即将遇难的男孩。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它会受到欢迎的。爱迪生在1884年申请了这项发现的专利,但并未进一步研究。爱迪生又企图为眼睛做出留声机为耳朵做出的事,电影摄影机即产生于此。

  5. 发霉后的高傲,定格了诺言

    想念被沉默取代,那发霉后的高傲,定格了诺言,懂了别人,委屈了自己,如果爱情即将出去旅行,挥手是最后的对白。那不断更新的签名,不是想让别人了解自己,是想记住幸福的可能……

  6. 梦见脚指流血 脚趾流血

    周公解梦梦见脚指流血 脚趾流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脚指流血 脚趾流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斩头沥血是什么意思?

    【拼音】zhǎntóulìxuè【解释】形容为匡扶正义而不顾生死。【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我是斩头沥血的人,何肯戏弄良人!”【例子】在今日算是一个斩头沥血的人儿。清·感惺《游侠传·侠议》【相关】百度“斩头沥血”

  8. 清末为何出现留日热潮?

    20世纪初,出现了大批中国学生涌向日本留学的热潮。>民族危机促成留日热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声势浩大的留日热潮呢?>清...提倡、鼓励官费、自费并举赴日留学的政策,对留日热潮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日本...主动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和日本朝野欢迎中国留学生的态度,也是出现留日热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清末中国留日学生中形成了一股高涨的爱国热潮。

  9. 秋天给宝宝煲这7种粥,一天一碗不重样,孩子长高不生病

    不过,猪肝胆固醇含量较高,最多一周食用一次,不可多吃。

  10. 朱元璋想要迁都西安,为何最后放弃了?刘伯温:天命难违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建议也是相当重视,他认为刘伯温的虽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因此,朱元璋是有了迁都的想法,不过朱元璋第一个想要迁都的地方不是西安,也不是洛阳和开封,而是他的家乡安徽凤阳。最终朱元璋被刘伯温给说动了,他放弃了迁都凤阳的打算。1398年朱元璋死了,迁都一事成为他一生最大的遗憾,而这个遗憾却被四子朱棣完成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