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哪位开国上将能文能武 81岁高龄获得茅盾文学奖?

核心提示:1991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通知84岁高龄的萧克,《浴血罗霄》荣获1984——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这是对作者本人及作品本身的肯定,也是对这部小说成书的奇特经历的褒扬。之后,经夏衍等介绍,萧克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萧克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吴志菲,原题:百岁将星萧克的多彩人生,节选 >在萧克工作过的办公室里,有一排偌大的笔架,毛笔悬挂,彰显着主人在书法艺术方面的兴趣。让人想不到的是,萧克还曾仰仗一笔好字糊口度日。1927年南昌起义后,萧克随起义部队南下,遭到伏击后,部队溃散,萧克流落到广州时已身无分文。为了生存,萧克在一个老先生的卖字摊子上留了下来。平常,他给老先生铺纸磨墨;客人多时,他也写上几幅颜体或隶书,一天挣几毛钱解决生计问题。 >一直到耄耋之年,萧克写字时仍很讲究“四正”,即心正、身正、纸正、笔正。他小的时候,每逢过年过节,来家里请父亲写对联的人络绎不绝。每当父亲写的时候,他就在一边磨墨,看着父亲写的那些对仗工整、字迹秀美的对联,他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由于自幼受艺术的熏陶,萧克也能写出一笔好字。 >萧克不仅爱好书法,还嗜书如命。在漫长的战争岁月中,无论是在运筹帷幄的指挥间隙,还是在关山飞渡的行军路上,他“贪婪”地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战争与和平》、《少年维特之烦恼》、《阿Q正传》等作品都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很多人都是在革命军队中才逐渐开始学习文化,进而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在战争年代,几乎高小毕业的人就被冠以“知识分子”的名头了。在这些将帅中,能诗善书的萧克可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将,正像斯诺前夫人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自传)》中所评价的那样:“像周恩来、徐向前和 ... 一样,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 >萧克不仅爱看书,对文学创作也一直非常有兴趣。红军时期,萧克在湘赣根据地写过白话诗、小故事等,发表在根据地的报刊上。即使在 ... 途中,萧克也不放过诗情迸发的时刻,硝烟尚未散尽,他就在山头简陋的指挥所挥毫赋诗了。一个久历戎马的人,从事文学创作,似乎不可思议,但萧克却说:“我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指文学创作)看得那么神秘。”1985年底,萧克从 ... 军事学院院长的职位上退下来时,曾作诗自叹:“既感事太多,尤叹时间少。虽老不知疲,愈老愈难了。”这“难了”之事,指的便是将军一生所喜爱的文学创作。 >说到萧克在文学创作上的赫赫“战绩”,最值得称道的便是那本被著名作家夏衍称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中一部奇书”的《浴血罗霄》。1988年建军节前夕,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中的《浴血罗霄》,终于跨越半个世纪出版了;作者萧克也从一个30岁的年轻人,成为81岁的老人,其中的酸甜苦辣是外人所难以体会到的。 >1991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通知84岁高龄的萧克,《浴血罗霄》荣获1984——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这是对作者本人及作品本身的肯定,也是对这部小说成书的奇特经历的褒扬。之后,经夏衍等介绍,萧克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谈起萧克创作《浴血罗霄》的背景,要从一本苏联小说《铁流》说起。西安事变后,萧克有机会阅读苏联小说《铁流》,书中讲述的俄国工农武装队伍的故事及塑造的红军指战员的英雄形象,都让他激动不已。萧克想,中国革命战争的规模比俄国大,时间比俄国长,影响也比他们深远,完全可以写出中国的《铁流》。经过构思,他决定以第四次反“围剿”时期罗霄山脉红军一支小游击队伍成长的历程为故事主线,以此展现中国革命力量的兴起。 创作过程是非常艰苦的。资料缺乏,萧克就凭着自己的记忆一点点回忆;没有草稿纸,他就用办公纸、书信纸,颜色不一,大小不等。不久,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萧克成为平(北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主要领导,公务繁重的他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写作。 从1937年5月动笔到1939年10月完稿,萧克写出了长达40万字的小说初稿,书名暂定为《罗霄军》。在随后的四五年中,他先后做了3次大修改,无数次小修改。解放战争爆发后,萧克的妻子蹇先佛带着书稿和孩子,和一批干部从延安前往华北。在河北滦平附近一个部队驻地休息时,发现装书稿的皮包不见了,当地驻军上下都被发动起来帮蹇先佛找皮包,可找了一天都没找到。谁知到了晚上,这个皮包又出现在驻地的一个汽油桶上。 让萧克和蹇先佛想不到的是,这部千方百计保存下来的小说手稿会给他们带来横祸。19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中,那尘封了21年的书稿被当作萧克的“罪证”。为取得批判的效果,小说稿被打印出来,还附上“供批判用”的字样,装订成三册“内部”传看,萧克这个被批判者也“享受”了一套。得到了这个“善本”,他心里真是高兴,就把原来的草稿扔进火炉了。“文化大革命”时,萧克和他的小说又一次在劫难逃。造反派以路线斗争的新观点批判他和小说。为批判萧克,造反派又将书稿拿去油印了数百册。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全国唯一一本还没正式出版就被油印了两次的小说。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哪位开国上将能文能武 81岁高龄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3.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4.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5.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6.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7.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8. 残酷真相:这个社会正在「 ”惩罚”阅读经典的人

    作者:拙棘本号原创编辑:吴伟雷蒙·威廉斯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每个年代都有文人哀叹,自己小时候那个田园诗般的老英格兰已经消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变成了一个冷漠、粗鄙的国家,而有趣的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老英格兰却是上一辈文人眼中污浊败坏的新英格兰,相应地,上一辈文人也在美化自己童年时代的英格兰,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9.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10. 鬼谷子这个神人他的绝学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学习运用《鬼谷子》?

    最后与其妻子莘姒夫人得道成仙。其主要作品为《鬼谷子》、《本经阴符号七术》、《关令尹喜内转》。其主要作品《鬼谷子》共十二篇:捭阖、反应、内揵、抵巇、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其显为人知的是纵横术。如果要形象权利人事,就要动用心思,运用谋略影响关键人物,达到目的。

随机推荐

  1. 温恢生平_温恢简介_温恢人物评价_温恢历史事迹

    他先后担任曹操的县令、丞相府主簿、刺史、郡守。他举荐贤能,招揽人才,出谋献策,为曹操统一北方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温恢出身于仕宦之家,其父温恕,为东汉末期涿郡太守。汉献帝初平三年,温恕病死于任上,为了安葬父亲,温恢同家人一起,由涿郸回到故乡。

  2. 杜心武到底多能打?他的大徒弟,向12大门派下战书,无人敢战

    晚清乱世,所以习武...之风盛行。一时高手辈出,现在我们所知的很多是从民间流传得知,并无可靠历史凭据。如霍元甲,黄飞鸿。还有很多都是史书有记载,真人真是。比如大刀王五,神腿杜心武,孙禄堂等。这里我们单说神腿杜心武。晚清十大高手排行,把他师傅徐矮师排第一,杜心武排第二。宋教仁与孙中山的保镖,杜心五自然门武术大家都知道,是徐矮师创造的,但是在杜心武才名声大噪。自然门与其他门派区别很大,它非常专注练气和

  3. 梦见耳朵流血

    周公解梦梦见耳朵流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耳朵流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和自己的初恋好了

    周公解梦梦见和自己的初恋好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和自己的初恋好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愤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愤”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愤世嫉俗——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愤愤不平——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愤不欲生——悲愤或气愤行不愿再活下去了。愤世疾邪——犹愤世嫉俗。愤风惊浪——指狂风骇浪。愤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

  6. 清朝为何对西方发生的工业革命无动于衷 不是因为愚昧

    如果把国家之间的国力竞争比喻成一场长跑,那么在古代以来的大部分历史阶段,中国都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7. 关于羊的成语_带有羊字的成语

    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顺手牵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屠所牛羊——比喻临近死亡的人。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鼠穴寻羊——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羊羔美酒——羊羔:酒名,因酿制材料中有羊肉,故名。

  8. 【嚜嚜】的意思是什么?【嚜嚜】是什么意思?

    【嚜嚜】的意思是什么?【嚜嚜】是什么意思?  【嚜嚜】的意思是:嚜嚜me me谓不为人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莫邪为顿兮,铅刀为铦。吁嗟嚜嚜兮,生之无故!」裴骃集解引应劭曰:「嚜嚜,不自得意。」 ●《汉书•贾谊传》作「默默」。★「嚜嚜」在《汉语大词典》第3947...

  9. 华尔街大亨摩根

    >新郎名叫皮柏,他的全名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当时,皮柏在完成大学的学业后,决定到父亲朋友在美国纽约华尔街开设的邓肯商行去实习两年。每遇战局有变,华尔街金融市场便剧烈变化。>但是,华尔街地下室"煤炭厅"里的投机分子们,仍然在畅饮狂欢,根本不去理会报纸的指责。继黄金风波后,皮柏又倒卖5000支霍尔式步槍。皮柏知道情报对于生意的价值,花高薪聘请史密斯当摩根商行的电报工作人员。

  10. 字母表起源的A到Z和最古老的书面语言

    写作传统上被认为是一个社会被视为一种文明的要求之一世界各大文明发明了各种书写系统,其中一种被称为字母书写.这种书写方式的特点是有一套标准的字母,每一个字母代表口语中的一个基本的有意义的声音(称为音位).字母书写系统的例子包括拉丁字母、...语字母和西里尔字母.由于字母表在当今世界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人们可以预期,自从文明诞生以来,这个书写系统就已经存在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为了说明这一点,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