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二十回 妙善师赤足赶行程 加拉族游牧居沙漠

话说妙善大师正和那白象说话,不料那时毛人已发现她脱逃了,跟踪寻来,后面暄声大作。妙善大师听得,道声‘不好!白象呀!那边夜叉追来了,如何是好?你端的有心相救时,便请早些领我出险。’那白象闻言,便略不迟疑的伸过三尺长的大鼻,飕的就是一卷,把妙善大师拦腰卷住,轻轻一提,提在半空,拨开四足,一直向前途飞跑而去,其速无比,真如腾云驾雾一般,不消片刻,己出了金轮山口。又走了三五里,不见毛人追来,方才停下步子,轻轻的将妙善大师放下。大师微微的喘过一口气来,弹了弹衣上尘沙,抚摩著象额道:‘白象呀!今番多亏了你,才救得贫尼一命。如今贫尼可以自投塞家堡访问失散的两个同伴了,你可回山好好休养,多积几桩功德,待我朝山证果之后,定来渡你,决不食言就是了。’不料那白象闻言,非但不走,索性伏在地上,动也不动。妙善暗想这象儿不肯回山,难道想跟我朝须弥去吗?便又问道:‘白象呀!你既不愿意回转金轮山,想是要随我往朝须弥。你如有此意思的话,就把头点三点。’果然那白象将头点了三点,接著把鼻子向自己背上指点著,好似叫大师乘坐的一般。妙善大师十分喜悦道:‘善哉善哉!看不出你倒是与佛法有缘的,但是做我坐骑,得累你负重跋涉千里了。’说罢便爬上象背,趺坐其上。白象就站起身来,缓缓的向塞家堡而去。大师正想到了那边,再访问保姆和永莲的踪迹,她对于两个同伴,虽然散失,可是并不疑心她们被毛人所害,因为她想二人如其也被毛人擒去,在山中时一定会得看见,如今山中既然没有看见,一定逃往塞家堡。故她打定主意,到堡中去探访,不料到得将近,永莲已迎将上来了。当下孙德等闻了妙善大师一番说话,齐声说道:‘这是佛法无边,才有此巧事。那白象一定是佛祖差遣的,自属无疑,只不知大师又何来那许多麻草鞋?’永莲接口道:‘若要问起这麻草鞋的来历吗?苦哩苦哩!’于是又将往日宫中之事,详细诉说了一番,孙德肃然起敬道:‘不料这位大师,乃是兴林国的公主,生在帝王之家,却不被荣华富贵萦了心,一念诚心的修行,吃尽痛苦,不稍变志,这真是古今难得,后日证果佛门,是一定无疑的了。可是那些麻草鞋既然被毛人夺去,此往须弥山又有千里之遥,一路上没得穿换那是不行的。三位倒不如在此小住一两日,待我命人多做几双僧鞋相送,免得赤足而行。’妙善大师合掌为礼道:‘多谢大官人盛意,小尼只是心领,不敢拜赐,大官人不必多劳。’孙德道:‘这却奇了,出家人本来是受十方供养的,几双僧鞋算得甚么?却如何不肯受领?’妙善大师答道:‘大官人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出家受十方供养是不错的,但一饮一食莫非前定,佛法有因缘,不可过求。前次在宫中罚织草鞋是种的因,今番因草鞋得以脱身,逃出虎穴龙潭,就是收的果。因果相抵,草鞋对于小尼的缘法,已经尽了,切不可再在此时另行种因的了。况且草鞋对于小尼,有救命之功,也万无再穿之理。譬如一位救命的恩人,我们就该感激敬重他,视如父母神佛一般,那才是个正理。若是不感激敬重有恩之人,反去糟塌 ... 他,天下有此等的道理吗?草鞋虽然比不得人,但其理则一,故小尼自此以后,宁愿赤足行程,决不再穿鞋子。况且有这驯顺的白象路上代步,就是赤足也不至于有甚么痛苦,所以请大官人不必劳心。’孙德听了此话,更是敬服,也不相强。当下便命开设斋饭与三众果腹,制鞋之事也就搁过不提。三众就在孙德家中,歇宿一宵,次日用过早斋,问明前程,道谢作别。孙德领了一班善姓相送出堡,妙善大师合十告辞,上了象背,保姆永莲分侍左右,别了众善姓,一路向北而来。自晨至午,走了三十多里,一片黄漫漫的沙漠,非但不见人烟,连水草也无处可见,远远望去茫无涯涘!永莲道:‘前路茫茫,望去何止百里。只不见有甚么可以栖身之处,我们从此刻起,走到日暮,至多不过再走五十里路,今夜如何歇宿呢?’妙善大师道:‘你且不必预作忧虑,有了前程自顾走,走得一步是一步。就算到日暮时,再没个栖身之处,即在此沙漠中,权歇一宿,也无不可。此刻纵然预先忧虑,也是没用,总不见得因了我们的忧虑,前途会幻化出栖身之所来的。’永莲听了不便再说甚么。三个人一头象,寂静无声的向前走,一路无话。直到日落西山时分,还没有山林村落,妙善大师坐在象背上,运用慧眼向前看去,只见数里之外,似有人畜往来,明知是一班游牧之民,便道:‘好了好了!你等且看,前边不是有一队游牧吗?我等脚下加紧一点,赶到那边,就可以托庇了。’保姆永莲二人,起初因距离得太远,看不出甚么。又走了一程,才有些隐约,后来越走越近,那边人畜蓬帐,才历历在目。三人很是喜悦,待到得切近,天色已昏昏入暮了。妙差大师跳下象背,抢上几步向一个酋长模样的人,合十为礼,说明来意。可巧那班人,却是兴林国所属东境部落的加拉族,他们向来居无定所,以游牧为生,听了妙善大师的话,知是上国修行之人,自是肃然起敬,将三人邀入帐中,席地而坐,那头白象就伏在帐外守护。那班加拉族人对于三众,倒是十分恭敬,略事寒暄之后,就有人献一瓶清水,一大盘牛肉,来给三人充饥。在他们是一片好意,无奈三众连小荤腥都不吃,何况这牛羊大荤呢?妙善大师看见了连称罪过,向那人谢道:‘贫尼自有生以来,即不吃荤。这些肉类,快请收过,留著自用,贫尼只叨扰一杯清水就够了。’那酋长道:‘你们赶一天的路,想必是饿了,此间除了肉类之外,又没有别的东西可充饥,那便如何是好?’永莲道:‘这倒无妨,这今天我们在塞家堡启行的时候,承孙大官人施给一袋糢糢,大约可供几顿果腹哩!’妙善大师道:‘是几时给你的,怎么我却没有知道?’永莲道:‘在出堡以前,我恐怕大师知了,又要推却不受,故悄悄的收了,以备不时之需,不料今天就用著它了!’一边说,一边从袋中取出几个糢糢来,大家分吃,又喝了些水润喉。其时帐中昏黑,又没有灯火,只有那蒙沙的沉沉月色,从呼隙中透入,有些微的光明。三众坐禅入定,游牧的一班人,也横七竖八的沉沉睡去,不在话下。直到来朝,大家分道扬镳,各奔前程。那加拉人的行踪,我且不去管,这边妙善大师等三众,一路往北而来,晓行夜宿,一连数日,倒也平安无事。那一天走到一个所在,只见一座高山阻路,离山数里之处,有座村落,也有百十来家住户,其时天色已经薄暮,三众便迳投村落而来,不料中间却又发生了阻力,正是 此去须弥路风波尚未完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第二十回 妙善师赤足赶行程 加拉族游牧居沙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将击人

    话说妙善大师等一行三众,走到那座最高峰的山脚下,只当它是雪莲峰,找到了一条路径,驱动白象,要往山上走时。永莲见驱赶不动,便道这倒奇了,白象难道今天没有吃饭,故不肯向前。永莲虽然号称聪明,但终究猜不透象的意思,只管顿足怒...。妙善大师见它点头肯走,甚是喜悦,重又上了象背。那时保姆和永莲也都看见了,三人口中乱叫,一同飞步向斜刺里小路上逃去。

  2. 天马峰歼除虎患 玻璃城路得光明

    那头猛虎直斗到筋疲力尽,方扑倒在地,被众人所...,却还被它抓伤了好几个人,天马峰的虎患,总算由此除去。壮丁直送她们过了天马峰的北麓,方才告辞回去。次日便离了琉璃城,向东取路往须弥山进发,这才是上须弥山的正路。可是这座须弥山非但高峻接天,并且又十分广袤,大小山峰共有七十二座,峰峰连接,起伏不断,宛如游龙一般。

  3. 妙善师赤足赶行程 加拉族游牧居沙漠

    话说妙善大师正和那白象说话,不料那时毛人已发现她脱逃了,跟踪寻来,后面暄声大作。孙德领了一班善姓相送出堡,妙善大师合十告辞,上了象背,保姆永莲分侍左右,别了众善姓,一路向北而来。那加拉人的行踪,我且不去管,这边妙善大师等三众,一路往北而来,晓行夜宿,一连数日,倒也平安无事。

  4. 草履几双黑人争去 圣尼一位白象驮来

    孙德便让他们一行三众进堡,可煞作怪,那只白象也跟著同走,好像养熟的一般。众人直到孙德家中,重新叙礼坐定。不多一会儿,就中一个毛人忽然看见了妙善大师足上所穿的麻草鞋,一面指给众人瞧看,一面又不知说些什么。打定主意,便将藏草鞋的那一个包囊打开,露出一双双崭新的麻草鞋来,许多毛人一见之下,欢呼了一声,一拥上前,七手八脚的一阵乱抢。刚脱了毛人之厄,却又逢到白象之灾,还想留得性命么?

  5. 孝順的白象

    這隻強壯的大象竟然絲毫沒有逃跑的意思,溫馴的被帶回了宮中。國王得到這頭珍貴的白香象非常歡喜,為牠蓋了一個漂亮的屋子,裡面舖了非常柔軟的毯子,又給牠上好的飲食,還請人彈琴給他聽,可是香象卻始終不願意進食。但是,香象卻反倒勸國王化干戈為玉帛,並願意前往比提醯國,作和平的使者,果然,香象真的化解了怨結,使兩國人民都能安居樂業。

  6. 本生故事:世尊的初发心

    有一次邻国国王派人送给大光明王一头非常漂亮的白象。接着象师跪在地上说:“我只能驯服象的身体,只有佛陀才能驯服心性啊!”由于大光明王的誓言感动和震憾了天地,誓言刚毕,天地都为之动容,虚空之中发出了悦耳的乐声,对大光明王表示庆贺。这位发出宏愿的大光明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世尊当初萌发想要成佛度众生的心,就是在见到象师驯象的时候,开始萌发的。

  7. 本生故事:教化猎人的白象

    白象有一天,佛陀对须菩提说了一个他过去生转世为六牙白象的故事。在过去生中,我有一回投生于畜牲道,转世为有六根长牙的白象。有一天,一个猎人用箭射中了白象的胸膛,这时,白象不顾胸口剧烈的疼痛,却用象鼻紧紧缠住猎人,不让他再去伤害其它的象。须菩提听完佛陀这段过去世的因缘后,便请示佛陀:“世尊!当您成为菩萨时,已经是福德无量,为何还要转生为大象呢?”

  8. 教化猎人的白象

    白象有一天,佛陀对须菩提说了一个他过去生转世为六牙白象的故事。有一天,一个猎人用箭射中了白象的胸膛,这时,白象不顾胸口剧烈的疼痛,却用象鼻紧紧缠住猎人,不让他再去伤害其它的象。白象又拿出食物给猎人吃,并指给他回去的路,让他不致于在森林中迷失方向。猎人拿着沾着血迹的白象牙,十分感动与忏悔,从此放下猎箭,另觅工作,并且不再...生。须菩提听完佛陀这段过去世的因缘后,便请示佛陀:世尊!

  9. 梦象受孕

    梦象受孕500多年前,古印度境内诸国林立,其东北部恒河边有个迦毗罗卫国,国王叫净饭,王后叫摩耶。一日,摩耶夫人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身体,她顿时觉得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反视自身如日月光照,醒来后她就去见净饭王,告诉他梦中之事。摩耶夫人自梦白象受孕后,百病不染,身体十分健康〔《杂宝藏经·卷第二》、《大壮严论经·卷第十四》载,释迦牟尼前生曾为六牙白象。

  10. 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将击人

    话说妙善大师等一行三众,走到那座最高峰的山脚下,只当它是雪莲峰,找到了一条路径,驱动白象,要往山上走时。永莲见驱赶不动,便道这倒奇了,白象难道今天没有吃饭,故不肯向前。永莲虽然号称聪明,但终究猜不透象的意思,只管顿足怒...。那时保姆和永莲也都看见了,三人口中乱叫,一同飞步向斜刺里小路上逃去。妙善大师等三人,逃了一程,不见动静,回身看时,却远远望见那条蟒蛇将白象拖去了,都说可怜可怜!

随机推荐

  1. 缘,让我们相识相爱;份,让我们相知相守-感人的情话

    真幸福让人留恋忘怀,假幸福却让人遗憾痛苦。婚姻或许是潘多拉的盒子,盒子里装满了鲜花和礼物,也埋藏着痛苦和折磨。梦见了,才知这份深情。你在我心里,请别让我受伤。前世的缘份,注定了我们今生的牵手,知缘惜缘,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的誓言,伴随我们一生,爱你永远。

  2. 求大量四个字的歌名 | 历史新知网

    求大量四个字的歌名爱我中华铁血丹心人生如梦天各一方曲终人散朋友的心一封家书梅花三弄千千阙歌缠绵游戏梦醒时分精忠报国顺流逆流青藏高原男人的好沉默是金天若有情我心永恒朋友别哭涛声依旧滚滚红尘潮湿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3. 梦见到老师家里拜访

    周公解梦梦见到老师家里拜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到老师家里拜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自己的父母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的父母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的父母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半信半疑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ànxìnbànyí【解释】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出处】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例子】尽管大家都这么说,他还是半信半疑。【近义词】将信将疑,疑信参半【反义词】自信不疑,无可置疑【相关】百度“半信半疑”

  6. 保养暖气片的误区

    暖气片被包起来之后,由于空气对流减小了,其散热效果最高会降低30%左右,形成能源的糜费。其次,暖气片被包起后,罩内会构成卫生死角,容易堆积灰尘,并且滋生细菌害虫。由于钢质暖气片的腐蚀并非发作在焊缝上,这是由钢质的腐蚀原理为氧腐蚀决议的。

  7. 长安十二时辰狼卫的阴谋会被识破吗?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不良人?

    古装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已经在网上开始热播了,这部电视剧自裸播之后就一直好评不断,主要就是因为画面质感是真的很舒服,雷佳音的戏就不多说了,易烊千玺的表现也让人惊讶,演技大有进步。狼卫阴谋被打破这部剧大致剧情就是围绕靖安司和狼卫的斗争展开的,最后张小敬帮助李必破解了狼卫阴谋,保护了长安百姓和朝廷。

  8. 让人心疼的伤感说说-感人的情话

    人要相信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永远存在,真挚的爱情永不磨灭。一段感情的结束,也正意味着即将会有一场新的爱情开始。从情人角色到朋友可以一步到位,那只能说明不是真感情。

  9. "孝顺"的仨妯娌(2)

    "王老太太说:"没那么多了,你姐夫死的时候,不是用了10锭吗?老三媳妇回到家也是越想越觉得蹊跷,心想:这老大媳妇是哪根筋抽得,平时抠的是拉屎拣豆子。这老三媳妇和老三媳妇不好过去,听到老大家开饭了,都撵小孩到大伯家听听风声。这老大两口"玄"了,吃饭时,鸡大腿、鸡脯肉一个劲往老娘碗里挟,老二、老三家的孩子把在大伯家看到的情况一一告诉了爹娘,老二俩口和老三俩口子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0. 以一当十成语故事_成语“以一当十”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当,当作,抵挡,此处不能读作(dàng)。多形容军队勇敢善战,战士英勇无比,一个人可以抵挡十个人。也可形容工作能力强或工作方法好。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秦王派兵攻打赵地,赵军大败。这时,赵王歇以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率军逃到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