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阿元和许多人评价相反,崇祯对大臣的信任程度,几乎是无条件的,是用人不疑的典范。此外还为袁崇焕多次擦...。崇祯二年,袁崇焕擅...持有尚方宝剑,相当于钦差大臣的毛文龙。对于这种近乎造反的行为,崇祯进行了追认,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崇祯...袁崇焕,根本原因是他辜负了崇祯的这种绝对的,无条件的信任。崇祯实际是陷入到一个死局之中。失望的崇祯只能是一批批地换,一个个地...,直到他上吊的那一天。

阿元 和许多人评价相反,崇祯对大臣的信任程度,几乎是无条件的,是用人不疑的典范。 以袁崇焕为例,可以说是要钱给钱、要兵给兵、要权给权,他要求的事情没有一件不允许的,而且不派监军。此外还为袁崇焕多次擦 ... 。袁崇焕理论上是阉党,为魏忠贤立过生祠,据说还送过很多次礼。这个道德污点,崇祯视而不见。崇祯二年,袁崇焕擅 ... 持有尚方宝剑,相当于钦差大臣的毛文龙。对于这种近乎造反的行为,崇祯进行了追认,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大将满桂和袁崇焕有矛盾,崇祯连矛盾的原因都不问,把满桂调整到了大同。 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崇祯相信袁崇焕的一句大话:五年平辽。 崇祯 ... 袁崇焕,根本原因是他辜负了崇祯的这种绝对的,无条件的信任。 在崇祯给了袁崇焕绝对的信任、巨大的权力、充足的人力物力,并跟在 ... 后边擦个不停的情况下,袁崇焕上任一年另四个月,他五年平辽承诺已经过去四分之一多的情况下,平辽不仅没有任何的进展,还把后金军给平到了北京城下。 甚至到了这个时候,崇祯还对袁崇焕保持着绝对的信任,任命他总管天下勤王兵马,把后金人打出去。结果袁崇焕再次让崇祯失望,统率的军队一败涂地,各路勤王军兵不知所措,后金军甚至有攻进北京的可能。 换做是你,你能不生气?正是崇祯曾经对袁崇焕绝对的信任,换来了难以承受的失望,才是他 ... 掉袁崇焕的真正原因。 说来也怪,崇祯 ... 了袁崇焕之后,清军很快就从北京城下撤退了,可见 ... 袁崇焕还是挺有道理的。 类似的还有杨嗣昌,还有众正盈朝的东林君子们,崇祯对他们也都是绝对的信任。他们说魏忠贤是坏人,赶走;他们说朝中有阉党, ... 的 ... 、抓的抓;他们说收商税、矿税是与民争利,立马取消;他们说不用治理黄河,行;他们说加征练饷、辽饷,征…… 但所有这些措施,不仅没有起到一丁点的作用,反正让局面越来越坏,后金军越来越强,流贼越来越多…… 面对这样的局面,你换掉,甚至是 ... 掉那些没有完成自己职责,还要为此负责的官员们,有什么毛病吗?有啥问题吗? 崇祯实际是陷入到一个死局之中。统治天下,只能靠这些有文化的缙绅士大夫阶层;但缙绅士大夫阶层为捞取财富而产生的不可控制的 ... ,又让大明王朝陷入不可避免的灭亡。 所以让靠缙绅士大夫阶层统治,只能是越治理越混乱。失望的崇祯只能是一批批地换,一个个地 ... ,直到他上吊的那一天。他的悲剧性在于,他一直在努力,但他所有的努力都被既得利益集团,化为一场空…… 总结一下就是,皇帝总体来说,是希望国家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的,是铺设者的心态。既得利益集团总体来说,是希望自己及其家族权力越大越好,兜里的钱越多越好。钱从哪里来呢,偷盗国家(皇帝)的财富,盘剥百姓的利益,是实际的破坏者。 这一点,连李自成都看出来了。李自成对明朝开战的檄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皇上并不太坏,但总是被蒙蔽着。臣下全部结党营私,绝少有公正忠诚的。于是贿赂和利益都进入官僚集团的腰包,百姓的脂膏都被榨干了。 再举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 嘉庆皇帝的补丁为啥那么贵。 嘉庆给龙袍打补丁,是为了节约,为了给百姓减轻负担,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但嘉庆的努力失败了,在既得利益集团,具体到个体,就是那些负责采买、缝补丁的内务府太监的帮助下,这种行为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成为扰民的措施。正常三文钱的一个补丁,居然要一千两银子。从这事里可以看得出来,崇祯皇帝的补丁,也便宜不到哪里去。他们的良苦用心,都被执行者,雨打风吹去。 由此可见皇帝做为一个建设者是多么的不容易,因为执行他命令的中间环节,几乎全是破坏者。几乎所有皇帝的利民政策,都能被既得利益集团变成对小老百姓的损害。这是因为,百姓把利益得到了,既得利益集团怎么贪呢? 但问题出现了,既得利益集团难道不怕社会的动荡,损害他们的权力和财富吗? 怕,但也不怕。 怕是就个体来说的。因为社会动荡中,既得利益集团中总会有人倒霉的,失去权力、财富甚至于生命。 不怕是就既得利益集团这个整体来说的。天下太大了,皇帝累死也管不过来,所以不管谁当了皇帝,只能是靠缙绅士大夫阶层进行治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谁当皇帝,当这个首席执行官,对于缙绅士大夫阶层是无所谓的,所以对于改朝换代,从整体来说,他们不怕。 关于这个问题,三国时期的鲁肃有过 ... 裸的描述。 当时曹操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南下荆州,磨刀霍霍向牛羊,准备把刘备和孙权一锅都给炖了,一统天下。 赤壁之战前,曹操给孙权写了封信,说负隅顽抗是没有好下场滴,还是乖乖地投降吧。 孙权一共只有六七万人马,对抗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心里没底啊,就召集大臣商量,咋办呢? 几乎所有的文臣,发出了共同地呼唤,投降吧,投降大家都有好日子过了,一块堆儿建设和谐社会,多好啊。 孙权也觉得投降是个不错的路子,这时鲁肃跳出来了,说孙权说,谁都能投降,你孙权不能。 为啥呢?因为俺们投降了,曹操为了安定团结,咋也能封个官。哪怕小点,坐牛车上班,靠混日子、论资排辈,靠个七年八年的还能当大官。你不行啊。曹操能放心你吗?让你坐井视天都是好的,最大的可能是给你喂毒药。虽然被 ... 、被跳楼啥的挺时髦,但你也用不着提前一千多年去赶哪?所以你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顽抗到底。 类似的例子还有。李自成大军包围了北京,大明王朝处于最危难的关头。为了寻找一线生机,崇祯亲自敲响了大钟,召集大巨们商量咋办。崇祯敲钟敲的都快累趴下了,大臣一个都没来。来了三个人,一个是他老丈人,还有他的两个皇亲。而就在李自成进了北京,崇祯皇帝把自己吊到树上没两天,他的绝大部分大臣都跑到李自成那里求官去了。据说有个特别老的,李自成看不上,说你胡子全都白了,还当啥官啊,赶紧的回家去吧。这大臣当时就说了,只要你封我官,胡子明天就黑了。 而且这批刚刚给李自成当上官的大臣们,在李自成死了之后,立马又能投到满清门下,继续当他们的官。 这样的人中,最著名的当属冯道。唐朝灭亡后,北方中原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 ”五代”。期间,契丹人灭了后晋以后,也曾对中原实行过短暂的统治。「 ”五代”时期是一个形势极不安定的乱世,政权皇帝更迭频仍,官场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已的年代,连皇帝都坐不稳,冯道却营盘如同铁打钢铸,先后经历五朝,侍奉十一君,无论谁家天下他都是「 ”稳坐 ... ”,届届当高官,朝朝为公卿,而且三次拜相,位居相位长达二十余年。他为官时间之长,历任朝代之多,出任职务之高,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遍寻中国历史,冯道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牛的「 ”官场不倒翁”。 正是因为不管谁当皇帝,都要假手缙绅士大夫阶层进行统治,因为这个阶层是唯一一个掌握了文化资源的阶层,所以皇帝最关心,江山是不是可以永固,世系是不是可以流传,和缙绅士大夫阶层却几乎没有啥关系。缙绅士大夫阶层关心的,是如何利用权力获取财富和保住财富。 就是因为皇帝和既得利益集团是对立的,一个是家的主人(起码是以主人自居),一个是小偷和强盗;一个是建设者(起码是这么想的),一个是破坏者(从实际效果来说),所以专制集权社会历史,也是皇帝与既得利益集团斗争的历史。 关注《历史有坑请注意》,《中的马屁》,长篇连载,每日更新,精彩无限。 真心建议大家关注下《历史有坑请注意》,因为是连载,所以很多内容很难在一章内说明白,不看上下文,就是一头雾水。更何况阿元还会有更多的精采内容上线,《爆笑三国》为您解读说阿斗到底是不是个笨蛋?诸葛亮是个阴谋家还是个伟大的统帅?刘备到底是英雄还是狗熊?关羽是高大尚的英雄,还是道德低下的 ... ?是诸葛亮还是刘备干掉的关羽等等迷题;如何教育孩子,阿元与您交流陪伴孩子成长的感受。 《历史有坑请注意》,欢迎您的光临。
本文标签:崇祯袁崇焕明朝历史中国古代史三国李自成孙权曹操明朝历史东汉赤壁之战汉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