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朱棣63岁那年,半夜召见一位大臣,从此不再寻找建文帝

公元1375年,朱元璋登基已有八年之久,天下太平,明朝百姓安居乐业。在常州武进,一户姓胡的士绅家中,诞生了一位男婴。据说,男婴出生时,负责接生的产婆吓了一大跳,直呼这是「 ”怪胎”,因为孩子出生时满头浓密的白发。还好婴儿的父亲是读书人,及时保护了这个孩子,为其取名为胡濙。在胡濙满月之后,头发竟然全部变黑了,成为一时奇谈。胡濙白发变黑的故事,很多史料上都有记载,其中,《明史·胡濙传》云: 胡濙,字源洁,武进人。生而发白,弥月乃黑。 胡濙从小敏而好学,熟读诗书,建文二年,胡濙进京赶考,高中进士(二甲第三十四名),但当时正逢靖难之役,胡濙没有被建文帝重用,仅仅被任命为给事中(从七品)。两年后,朱棣攻入南京,胡濙和同榜进士杨荣、杨溥、胡广、金幼孜等一起迎接朱棣入城,因此被朱棣重用。并且,胡濙还被朱棣委以重任,那就是寻找建文帝。 众所周知,朱棣是以「 ”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南下的,在攻入南京后,建文帝朱允炆在大火中消失。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问宫人内侍以建文帝所在,皆指认后尸应焉,乃出尸于煨烬中。 朱棣对外声称,在灰烬中的一具尸体是建文帝,朱棣给「 ”建文帝”以天子之礼厚葬。实际上,这具尸体到底是不是建文帝,朱棣心知肚明,他如此做不过是为了告诉天下人,建文帝已经「 ”死”了,朝廷需要一位新的君王。此后,朱棣登基称帝,终于圆了自己的帝王梦。但在朱棣心中,建文帝的下落,永远算是他的一块心病。 于是,朱棣至少用了三种方式来寻找建文帝: 第一,派遣士兵、使者等到贵州、云南等地公开搜寻建文帝的下落。 第二,派遣郑和下西洋,在南洋诸国打听建文帝的消息。 第三,派遣心腹大臣暗中查访建文帝。永乐五年,朱棣派胡濙走遍天下州县,秘密寻找建文帝。当然,胡濙毕竟为朝中大臣,常年行走在外,总要有个说法。所以,胡濙公开的任务是寻找张邋遢(张三丰)。《明史》: 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胡濙从永乐五年启程,走遍明朝的各大州县,这期间,胡濙的母亲病逝,按照惯例,他应该回家守丧。但朱棣不允许胡濙回家。到永乐十七年,胡濙回到京城。这一次,胡濙回京没几天,就又​立即启程,「 ”继续寻找张邋遢”。又找了4年,直到永乐二十一年,朱棣63岁这年,胡濙终于回来了。 《明史·胡濙传》: 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至是疑始释。 也就是说,永乐二十一年,胡濙终于来到北京,听闻朱棣并不在宫中,而是在宣府(宣化府),胡濙又连忙赶往宣府,「 ”驰”谒朱棣,说明胡濙非常紧急。到了宣府之后,天已经黑了,朱棣已经睡下。听闻胡濙回来了,朱棣「 ”急起召入”。 等待已久的胡濙,到底给朱棣带来什么消息呢,史书并没有告诉我们。只知道胡濙在朱棣睡觉时被朱棣召入,到了「 ”漏下四鼓”,也就是四更天才出来,可见,若不是有重大事情,二人绝对不会聊到半夜的。自从这一次和胡濙深聊之后,朱棣「 ”至是疑始释”,他对建文帝的去向终于释然了,从此不再寻找建文帝。 建文帝的去向一直是朱棣的心病,朱棣见过胡濙之后,竟然能够释然,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胡濙通过18年的寻找,终于准确地掌握了建文帝的消息。需要说明的是,从这一年起,朱棣停止了郑和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发生在明宣宗时期,非朱棣所为),这也可以间接的说明,朱棣从胡濙口中,知道了建文帝的下落。 只可惜,建文帝到底是去世了,还是出家了,或者是其他结局,史书并无记载,这也许只有胡濙知道了。 明仁宗、明宣宗即位后,胡濙都得到重用,担任吏部尚书等职位。明英宗登基时,胡濙和「 ”三杨”、张辅一起辅佐明英宗,是当时的内阁五位大臣之一。土木堡之变后,胡濙又被明代宗重用,升为太子太傅。后来夺门之变爆发后,胡濙告老还乡(下图为胡濙的书法)。 胡濙历经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正统)、朱祁钰、朱祁镇(天顺),是七朝老臣,也是明朝的传奇人物。胡濙89岁去世,明英宗为他举办了非常隆重的葬礼,只是,胡濙的去世,彻底带走了建文帝的消息。 本文参考:《明史》《明史纪事本末》。

​朱棣63岁那年,半夜召见一位大臣,从此不再寻找建文帝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料敌制胜造句_料敌制胜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料敌制胜liàodízhìshèng料敌制胜的意思和解释:准确地判断敌情,并蠃得胜利。料敌制胜的出处汉·扬雄《赵充国颂》:“料敌制胜,威谋靡亢,遂克古戎,还师于京。”料敌制胜的例子料敌制胜造句策略性思考是一门料敌制胜的艺术,要能料想到对手也会设法运用同样的...来对付你;Strategicthinkingistheartofoutdoinganadversary,knowingthattheadversaryistryingtodothesametoyou.料敌制胜造句相关成语在形成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有

  2. 元宵祝福语_元宵节祝福语图片_元宵祝福

    元宵节经典祝福语元宵节温馨祝福语元宵节个性祝福语元宵节搞笑祝福语元宵节幽默祝福语元宵节整人祝福语给老板给领导给客户给同事给上级给员工给下属给晚辈给老师给校长给教师给同学给老婆给老公给爱人给父母给哥哥给姐姐给弟弟给妹妹给男友给女友给闺蜜给朋友以下是祝福语栏目编辑为您整理的元宵节祝福语图片,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3. 因果故事:惜福者福多

    惜福明朝有两个太学生,出生的年、月、日、时完全相同,而且同年发解,又同日授官,一个出任黄州教授,另一个出任鄂州教授。后来黄州教授死了,鄂州教授听到消息,心想自己的大限也应该到了,就赶紧写好遗嘱,吩咐后事。那天夜里,果然梦见黄州教授告诉他说:“我出生在富贵的家庭里,享用过于奢侈,命中固有的福禄已经享完了,所以寿命短促。而你出生贫寒,平日省吃俭用,细水长流,命中的福禄还没有享尽,所以长寿。”

  4. 太平广记:卷第十六神仙十六

    太平广记:卷第十六神仙十六  杜子春张老  杜子春  杜子春者,盖周隋间人。  少落拓,不事家产,然以志气闲旷,纵酒闲游。资产荡尽,投于亲故,皆以不事事见弃。  方冬,衣破腹空,徒行长安中,日晚未食,彷徨不知所往。于东市西门,饥寒之色可掬,仰天长吁。  有一老人策杖于前...

  5. 薪字结尾的成语

    薪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 薪 ”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 薪 ”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尝胆卧薪——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厝火积薪——...

  6. 【毛坯】的意思是什么?【毛坯】是什么意思?

    【毛坯】的意思是什么?【毛坯】是什么意思? 【毛坯】的意思是:毛坯máo pī 1.  已具有所要求的形体,还需要再进行加工的制造品;半成品。如:这是一批零件的毛坯。 2.  常比喻初具规模但还粗糙、尚...

  7.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8. 文武之道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énwǔzhīdào【解释】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例子】文武之道,厥猷未坠。晋·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相关】百度“文武之道”

  9. 小学语文常见四字成语? | 成语故事

    新马两国关系密切,~,在各方面都必须互相帮助。小云一向~,朋友们因此很乐意向她提意见。也指做事不认真。小华做事一向~,我怎么放心把任务交给他呢?|成语故事儿童成语故事精选二篇?|成语故事不常见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

  10. 预示老来享福的五大梦境 -周公解梦

    老来享福,在现代国情的走势下,越来越变得是一种奢侈,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越来越溺爱的方式其实就是越来越将自己抛弃在老来享福的门之外,从梦境解析角度,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注意,以下梦境描述皆从人性出发,不排除各种天灾人祸导致的不能执行。预示老来享福的五大梦境一、梦里经常和父母生活的人。当然,这也意味着能老来幸福。因为龟或龟蛇一般都指向玄武。而玄武表达的就是长寿和有靠山之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