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康有为是一个风云人物,人称「”康..."。他是近代著名政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康有为和其学生梁启超以发动「”戊戌变法”而著称。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基于特殊的目的,对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形象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与塑造。康有为将孔子圣化为孔教教主,试图为托古改制提供合理依据,减少变法阻力。戊戌变法时,康有为曾向光绪皇帝上书建议:我(康有为)想出任第一任孔教教皇。康有为是孔教运动的倡

康有为是一个风云人物,人称「 ”康 ... "。他是近代著名政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康有为和其学生梁启超以发动「 ”戊戌变法”而著称。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基于特殊的目的,对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形象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与塑造。康有为将孔子圣化为孔教教主,试图为托古改制提供合理依据,减少变法阻力。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曾向光绪皇帝上书建议:我(康有为)想出任第一任孔教教皇。 康有为是孔教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他的孔教思想由来已久,早在1886年他就说「 ”今天下之教多矣:于中国有孔教,二帝、三皇所传之教也。”康有为坦言:中华之宗教,就是「 ”孔教”。 在《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的折子中,康有为对光绪皇帝坦言:"维新思想的核心在'尊孔'。《明治变法考》、《俄大彼得变政致强考》等著作,只言治术,未及教旨……那些著作所讨论的‘立宪’,只是一种制度层面的‘治术’,而不是文化层面。” 康还告诉光绪皇帝,西方人经常嘲笑中国人的"多神之俗”,说这是野蛮行为;变法要想成功,首先应该把那些民间信仰的乱七八糟的神都当作「 ”淫祀"废除,然后再把儒学改造成孔教,以孔子作为大教主进行崇拜信仰。 「 ”为何选择孔子呢?”光绪皇帝问道。 光绪皇帝问:"如果孔子是供在神坛上的教主,地位如同西方的耶稣;那么,在现实世界里,孔教的基层组织如何架构?又由谁来承担类似教皇那般的角色呢?” 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自京师城野省府县乡,皆独立孔子庙。……所在乡市,皆立孔教会,公举士人通六经四书者为讲生。……讲生兼为奉祀生,掌圣庙之祭祀洒扫。乡千百人必一庙……” 按照康有为的构想,组织架构依次是:讲生(乡市)→讲师(司)→大讲师(县)→宗师(府)→大宗师(省)→祭酒(清朝中央)。 在这套孔教组织架构的设计中,各级孔教的头目均由下级孔教选举产生;作为孔教的全国最高领袖祭酒,也须由各省孔教选举产生,皇帝可以加命祭酒为教部尚书,此为世俗行政官制。但皇帝只能对祭酒加命,不能随意任命他人。且皇帝只能加命祭酒为教部尚书,孔教选举什么人为祭酒,皇帝就必须任命什么人为教部尚书。皇帝的治权不能干预孔教的教权。 那么,第一任孔教教皇由谁来出任? 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书:"臣今所编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 这意思是说康有为是第一个发现孔子乃是「 ”教主"的大秘密之人。那么,这个首任教皇,除了康有为本人,还有别的候选人么? 光绪皇帝听罢,不置可否。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教皇梦也随之破灭。 后来,有一次,章太炎到武昌去见张之洞,张的幕宾梁鼎芬探问:"这康有为曾办《时务报》……是否有当皇帝的想法?” 章太炎说:"我只闻康欲作教主(皇),未闻欲作皇帝。实则人有帝王思想本不足异,惟欲作教主,则未免想入非非。此病狂语,不值一笑。”
本文标签:康有为戊戌变法光绪帝孔子国学教主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