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牧牛童觅心的故事

牧牛童觅心的故事 张澄基教授译 尊者密勒日巴从光明洞行至蒙境的一所城镇去乞食。该镇的中央正聚集许多人。密勒日巴向他们说道:“今天早晨,要请你们给我这瑜伽行者一些食物。”他们说道:“瑜伽行者!你是不是前一向住在绕马的那一位呀?”尊者说道:“不错,我正是。”众人说道:“你真是一位稀有难得的修行人啊!”于是都对密勒日巴生起了恭敬和信心。人群中有一对断绝了子嗣的夫妇延请尊者到他们家去;进入宅内,二夫妇对尊者恭敬供养承事后,就对尊者说道:“师傅啊!你的家乡在何处?你有什么亲戚呀?”>尊者说道:“我已经舍弃了家园和亲眷,亲眷和家园也舍弃了我,我就是这样的一个穷人。”>二夫妇说道:“那太好了!你就作我们的义子吧!我们有一片极好的土地,再替你找一个你喜欢的姑娘。这样一来自然而然的不久你就会有许多的亲戚了!”>密勒日巴说道:“这一切我都不需要,我舍弃他们还来不及呢!”随即歌道:>“初享田园似甚乐,随即身心受煎熬,耕犁挖掘极辛苦,下种常不结果实。薄田饥荒之村镇,一似幽魂无依处,终乃弃之奔他乡,积罪家宅折磨心,于此无常之牢狱,我无丝毫之所欲,汝之义子我不为。 ”>施主夫妇说道:“请你不要这样说,我们为你仔细寻找一个你最喜欢的,家世高贵的新娘,不是很好吗?”>密勒日巴以歌答曰:>“新娘初至如仙女,嫣然一笑百媚生,千看万看无厌足;>不久面目如罗刹,两眼圆睁似铜铃, ... 彼一声还十声!>汝若抓彼之头发,彼以脚踢汝膝盖;汝以木棍来打渠,渠用铜杓作回击。>最后变成老丑婆,牙落满地似血盆,眼似母鬼极可怖,如斯争吵女鬼伴,>一无可乐应弃舍,汝之新娘我不需!”>二夫妇说道:“年纪老了,临近死亡的时候,确实不能像年轻时一样的快乐享受了。但从另一方面说,我俩如果没有一个儿子,心里实在哀伤悔恨,其悲痛真是难以形容啊!难道你连儿子也不要吗?”>密勒日巴以歌答曰:>“小儿初生似天子,如意可喜令人怜,此心深爱难言说。>不久竟成所债者。予与予求无餍足;>别 ... 女带进家,自己父母摈门外,恩父喊叫不理睬,慈母呼唤无顾回;>最后四邻播恶语,是非真假弄不清,亲生之子竟成仇,令人心伤惨戚戚。>轮回绳缚应断舍,世间子侄我不需!”>二夫妇说道:“自己生的儿子的确可能变成仇人一样的,那么就要一个女儿也可以呀!否则我们心中实在不甘啊!”>密勒日巴以歌答道:>“初生女儿似仙婴,惹人怜爱胜金银,及长变成讨债人。>母亲背后偷财宝,父前拿物迳出门。>不于亲恩作酬报桝,反令父母时伤心。>终成持刀红面婆,好则嫁人作忠奴,坏则灾祸带进门。>女人多是烦恼因,入彀难脱众苦逼,败坏诸事麻烦多,汝之姑娘我不需!”>二夫妇说道:“没有子女也许不要紧,但如果连一个亲戚都没有,则会处处受人欺侮,难以忍受啊!”>密勒日巴歌道:>“初遇亲属招待殷,畅怀谈笑甚悦心,不久都成酒肉伴,来往应酬晏会频,最后竟成贪嗔因,卷逃官讼劳损人,吃喝伴友应弃舍,世间亲朋我不需。”>二夫妇说道:“你也许根本不需要任何亲眷,但是我们却有许多财富和珠宝,无论如何请你要收下它们啊!”他俩至诚的恳求,要把财宝供养给尊者。>尊者说道:“日、月不会为了照耀一个小小的地区而常住不动的。我为了修行和利益许多众生的缘故,也不能终生住于一处,我当然不能作你们的义子。但你二人今生能在此地遇见我,凭此因缘,今生和来生都会得到利益。现在我为你们发一个善愿,愿我们大家能于来生在乌金净土相会至于你们的财宝,我是不需要的。”随即歌道:>“初时财宝似宜人,令己享乐令人羡,多多益善无餍足;不久成为吝啬因,悭绳吝结缠缚故,不能施舍作善业,招来鬼怪与仇敌;自己辛勤所集财,终为别人所享受,最后竟成生命魔,损恼身心极苦恼;轮回财物应弃舍,财鬼钱魔我不需。 ”>二夫妇听了,对尊者生起了不退的信心,把他们多年所集的财宝全部施舍于佛法的事业。他俩从尊者处得到了修持的口诀,依之修行不懈,于临终入道,永离恶趣诸苦,渐次获得菩提觉位。>尊者随即返回绕马之菩提坳。昔日之施主们皆来供养承事。尊者于心境开畅定慧增长中,安住彼处。>一天,有两个牧童前来朝见尊者,其中较年轻的一个问道:“师傅啊!你难道没有伴侣么?”>尊者道:“我有伴侣呀!”>牧童道:“他是谁?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呀?”>尊者道:“我的伴侣名字叫做‘菩提心’。”>牧童:“他现在在那里哩?”>尊者:“他现在在一切种识的房宅中。”>牧童:“什么叫作一切种识的房宅呀?”>尊者:“那就是我自己的身体柳。”>年长的那个牧童说道:“这位师傅说的话不能帮助利益我们,我们走吧!”>年轻的牧童说道:“所谓‘识’者,是否指我们的心,而身体就好像是这个心的房屋一样呢?”>尊者道:“不错,正是如此。”>牧童道:“人们的房屋中,有的只有一个人居住;有的却有许多人住在一起。身体内所含的心是一个呢?还是有许多呢?若是有许多,是怎样生活在一起呢?”>尊者:“心是否只有一个,或是有好几个,你自己去观察吧!”>牧童:“好!我回去就开始观察。”>第二天那个年轻的牧童又回到尊者的面前说道:“师傅啊!昨天晚上>我仔细观察此心是一是多,究竟所谓‘心’者是怎么回事?我发觉‘心’只有一个。想要 ... 它也 ... 不死;想赶它也赶不走;想抓住它也抓不着;压制它也压不住;安置它,它也不肯停留;放它跑去,它也不走;收集它,它也不集拢;看它又看不见什么;观察它也无什么结果。如果说它是有的,想使它出现,它也不出现;若说它是“无”,它又明明的现前。这个‘心’好像是明明朗朗的,空空荡荡的,微微细细的,奔跑无羁的栈。究竟心是什么,我实在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请师傅开示我吧!”>为答其问,尊者歌道:>“护畜牧童听我言:>糖浆之味甚美好,虽闻其味甚甘甜,若未亲尝不能知,甘甜二字仅意境,>亲用舌尝乃真知,现比桪境界不同故。>如是心之自性者,若凭他人来指示,只现片刻非真见桬,>若能依使刹那现,努力观觅此心性,乃能决定真实相,汝应如是住汝心。”>牧童说道:“那么就请您传给我指示心地入门的 ... ,今天晚上,我就努力地寻觅此心性!”>尊者说道:“好吧!你今晚就静心诚意的去观察你的自心是什么颜色?是白的吗?还是红的?还是其他任何种颜色的?再观察心的形状是怎样的?是长形的呢?还是圆形?还是其他任何一种形状?再内观自身,从头到脚心看看它住在何处?”>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时,牧童赶着牛羊来看尊者。>尊者问道:“昨天晚上,你用功去寻觅自心了吗?”>牧童说:“是的,我寻觅了。”>尊者说:“你寻觅的结果如何呢?”>牧童说:“我发觉此心是明明朗朗的,变动不停的,不可捉摸,无任何颜色及形相。当它与眼睛合作时就能视,当它与耳朵合作时就能听;与鼻合作时就能嗅;与舌合作时则能尝味和说话;与脚合作时则能走路;上动则下桭摇“?”现在的这个身体各器官都像是‘心’的奴隶一般,身体之器官都健康舒乐时,‘心’就令他们去作种种的事情而谋取利益;当身体老迈或病衰了,或是遭到了伤害,‘心’就会像抛弃揩 ... 的石头一样,舍弃此身,迳行离去。‘心’像个图小利的滑头人,身体为它殷勤服务侍候得好好的,也留它不住;当身体给它痛苦时,它就会自起抵抗,准备离去;当晚间睡着时,它就会与身体分开。这个‘心’真是辛苦忙碌得很啊!我也是因为这个‘心’所以才吃尽一切痛苦的呀!”>尊者听了,向他歌道:>“牧童小友听我歌,此身实况甚难言,介乎有识无识间;心识常为大罪人,今尝恶趣之极苦,何不断舍轮回根,直趋解脱安乐城。汝若有意行此道,我当为汝作引导! ”>牧童答道:“是的,师傅啊!无论如何请您常护念于我,予以慈悲摄受!”>尊者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牧童道:“我叫佛护居士。”>尊者:“你今年多少岁呀?”>牧童:“今年十六岁了。”>于是尊者就传他皈依戒,及简扼的开示皈依(三宝)之种种功德和利益,并对他说道:“在今晚以前你要继续念诵皈依文,不可间断。今天晚上你要( ... 观察)那个求皈依者是你的身体呢?还是你的心?明天早上来告诉我观察的结果。”>第二天一大早牧童就来了,向尊者说道:“师傅啊!昨夜我观察,求皈依者是身呢?还是心呢?结论是二者都不对。身体各部位,从头至脚皆有不同的名称,(因此是许多不同的个体)。我又想:‘求皈依者’可能是身体各部份之总合,但是等到身心分离以后,这个身体就名为‘尸体’了;所以身体不能说是‘求皈依者’。‘尸体’也终于会溃散消灭,那时连‘尸体’的名字也不存在了。于是我又观察,‘求皈依者’是不是心呢?如果叫做‘心’,就不能说是‘求皈依者’,因为如果把‘心’的名称换成是‘求皈依者’,那就又不能叫做‘心’了。如果说过去的叫做‘心’,而未来的叫做‘求皈依者’,那么在命名‘求皈依者’时,过去、未来两种心皆已消逝,因此我们就必需要命名(两种不同的)‘现在心’和‘未来心’。如果说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的‘心’总合起来命名为‘求皈依者’,(那么心就是常住不变的实体),心就不会有死亡。如此则过去未来一切世,无论投生于六道中之任何一道,只叫他做‘求皈依者’即可,(不必叫它做‘心’了)。再说,前生作了些什么,我也不记得,来生会做什么,我也不知道;去年及昨日之心已经逝去;明天的心还没有出现,现在的心亦(刹那)次第变迁毫不停留。(我实在对此事搞不太清楚),请上师慈悲开示我吧!”>为答其问,尊者歌道:>“通达无我实相之上师,我以三门杯殷重敬祈请,加持我及我之诸弟子,>令皆通达无我之实相!祈以大悲摄受令彼等,皆从我执境中得解脱!>护畜牧童听我言,执持吾我此心识,深观于彼不见‘我’;>若能修持大手印,无见之见必能得。>若欲修持大手印,需植深厚之法基,诚信善慈必具足,努力培植诸善根。>大手印道之先件桯,需信轮回因果法;若欲出现大印果栝,>应求上师传灌顶,以及口诀并引导,并使自身成良器,乃能容受深口诀。>修大手印之弟子,必需广积道资粮,苦乐皆适断贪欲,死亦无惧真大勇。>牧童小友汝应知,如是准备需具足。若能如此具善根,你我亦有法因缘;>若不堪能如是行,我亦不能传口授,汝应思惟善称量。>昨夜寻‘我’不可得,此为观修人无我,若欲续观法无我,>效我修行十二年桱,然后乃得知心性。>幼小牧童听我言,汝应如是安汝心桲。 ”>尊者想到:“我要先看一看他是否堪能修行。”于是对他说道:“你先启请三宝桳,然后在自己鼻头前面观想一个佛像。你就这样去修吧!”>这样传受了习定的 ... ,过了七天。到了第七天的时候,牧童的父亲来到尊者的面前说道:“师傅啊!我的小儿已经有七天没有回家了,不知是否出了什么意外?所以我到处去找他。但是所有的牧童都说,他是到您这里来学法来了,他们还以为小儿早已回家去了呢!我就告诉他们小儿根本没有回家,又问他们这几天小儿曾否与他们在一起?牧童们都说已经七天没有看见他了。”(因为尊者也不知小牧童跑到那里去了,)牧童的父亲就泣泪满面的回去了。于是村中发动许多人四出寻找小牧同,结果发现他正直直地坐在一个泥洞中,两眼凝然前视,目不转睛,兀然而住。>大家就问他道:“这是怎么回事?你在这里作甚么啊?”>牧童道:“我正在修持上师传我的口诀呀!”>“那么你为什么七天没有回家呢?”>“莫开玩笑了!我觉得坐了不过片刻工夫呀!”>但是当他看到天上的太阳时,不觉也糊涂了。原来此时的太阳,却比他初习定时还要早几个时辰呢!他摸着头不解的说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从此以后,这位牧童常常失去了踪迹。有时一天,有时五六天看不见他的人影,所以大家经常都要四出去寻找他。于是它父亲就对他说道:“你这样使大家都不安,常常要到处去寻你,大家心中都担忧不已,你愿意长期与尊者住在一起吗?”牧童道:“我十分愿意!”>于是他的父亲带着食粮及所需,把他送到尊者的居处。尊者随即传他居士戒,向他讲解因果的道理;最后又传授他开显俱生智之口诀桵。牧童依之修持后产生了颇为殊胜的觉受。密勒日巴非常高兴。(为了抉择分别相似和真实的悟境),他(郑重的)对牧童唱了下面这首歌:>“亲蒙那诺梅纪桸之加持,至尊译师马尔巴前敬礼。>以口说法之法师,讲授精采似广博,一旦临终舍躯时,口说无用抛虚空。>临终光明桹显现时,由无明障成迷蒙,惊惧法身死光明,>百般逃避作鼠窜。>虽然终身习三藏,死时竟无丝毫用!>精进禅定诸行者,觉受光明显现时,其心竟生增上慢,误将定光作慧光,>沾沾自喜以为是,错过死时法身境,子母光明未得合。>昔日所修之禅定,死时亦无大利益柳,仍未根拔恶趣因!>吾子牧童听我歌,谨持身要桻习定时,妄念寂灭无分别,>如是恒常持正念,振发精神坚毅修,忽觉自心顿光明,犹似灯光灿煜煜,>心似花开极清朗,此时心境似以眼,观前广大晴空然,明空 ... 兀惺惺;>明澈无念此心境,不过禅定觉受耳!>以此定境做基础,至诚恳请三宝尊,起用闻思之慧观,通彻明了幽微法;>再以观察之妙慧,于无我境作深观,配合善巧禅定力,运大慈悲及宏愿,>发心利益众有情,以此功德悲愿力,则能向上得突破,现量证取真见道,>洞见无见之正观!>此时方能心自觉,一切希惧极愚疑!>无行自然至佛地,无见自然见法身,无作所欲自然成。>吾子牧童小居士,汝应如是安汝心! ”>此后,尊者就摄受他作侍奉弟子,传授全部的灌顶口诀,命他继续修行。以后他证了究竟的觉受与证解,成为尊者“心子”之一。名叫惹巴桑结加--佛护布衣。>这是尊者第二次到绕马,遇见惹巴桑结加的故事。>本篇注解>桝此句藏文之意义,译者不敢十分确定。>柳据唯识学言,阿赖耶识于内变现根身;于外变现器身,故此处密勒日巴言一切种识与自己之身体无有分别,与唯识宗所言相合,惟密勒乃由现量证境而言者也。>栈此处藏文描写心之觉受,只能大意译之,颇难准确地翻译也。>桪现、比二量--现量即当下不杂一念之感觉或知觉(Perceptions),多属前五识之境界;比量则是第六意识之思惟作用(Inference)乃间接及抽象的,不是直接的或现量的,悟道则必定是现量的。>桬在学大手印法时,依上师之加持及口诀,学人得少许刹那见到当下明朗之心体。甚至进一步的能见到明空双运之境界,但此类境界,若不继续以定慧培养扩展,则终不能发生作用,甚至失去。>桭此处大概指:心动则身亦动,身动则心亦动。>杯三门--乃密宗术语,即身、口、意,三处也。>桯先件--先决的条件。>栝大印--即大手印,以后此类缩减之名词,当陆续出现,在译文之便利上有此需要也。>桱大手印虽云顿法,或至上之法,但若欲得大手印之殊胜成就则亦非长时修行不能成功也。>桲‘如是安汝心’--此句藏文之意味,极似金刚经佛答须菩提之‘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味道。>桳启请三宝--藏文此处只说是“宝”(dKon·mCllog·)。普通西 ... 皆受密宗重上师之影响,在佛、法、僧三宝之外,加上“上师宝”,所以是四宝。此处大概亦是四宝。但汉土一向只念诵皈依三宝,故从俗。暂译作三宝。>桵俱生智口诀--亦即大手印口诀。大手印能开显俱生智--与生俱来不假修成之本觉智慧,故亦名俱生智口诀。>桸那诺、梅纪--那诺是那诺巴的简称,梅纪是梅纪巴的简称。马尔巴有两个最要紧的上师,一是那诺,一是梅纪巴。>桹临终光明--或曰“死光明”。据密宗之法诀,死、睡时六识寂灭不起现行,此时法身光明会自然显现,但若无般若定慧之力则因习气及业障故,凡人皆不能证取此法身光明,极为可惜,其详见中阴成就法。>柳此处密师指究竟义而言;就方便义言,则如果人有高深之定力亦能不堕恶趣往生天道也。>桻持身要--依靠谨严正确的打坐姿势,时间久了自然能引生禅定,如大日如来之七支坐法,此七支坐法:>欰足金刚跏跌坐,>欱手等持印置于脐下,>欳脊椎直竖,>欴两肩平张,>款曲颈含颔压喉结,>欶舌抵上颚,>欸适宜视量等。>OmMaNiPadMeHung>平错旦曾 合十>“忘却自己的利益,多关怀他人的福祉。”>罗侯罗劝诫说:“视别人比你自己更重要。执着自我是不满足和痛苦的根源,征服自私自利的两面巨魔!一个单独的自我也不过是另一种的幻想。”>“因此,有谁能逃离轮回而达到涅盘呢?如果你愚□地逃离轮回而追逐涅盘,要得到绝对的解脱是很困难的。最好是超越这二元对立的观念,了悟到无分别,使一切事务达到圆满。寂静常乐是可以获得的,不要忽视了它。”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牧牛童觅心的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画牛谁更牛?周敦颐的笛声以及受争议的北宋第一高手裴文晛

    故为马;坤象地,地任重而顺,故为牛。在他们所构筑的田园梦境中,牧童、竹笛、水牛、桃花、柳荫成为最重要的意象群,而这些符号诞生于什么样的哲学和文化背景中呢?北宋时期,又有哪些被画史所记载的画牛高手?

  2. 这个罗斯国王先前 ... 兄霸嫂,皈依东正教后却变成了大善人

    下文要讲的这位罗斯大公也是类似这样的一个国王。后来殖民到东欧建立国家,最终皈依基督教。弗拉基米尔的女儿安娜公主嫁给了法国国王亨利一世,后来在儿子菲利执政期间还临朝摄政。之后,弗拉基米尔命令全城百姓在第聂伯河集体受洗,不参与的人将受到惩罚。在之前异教庙宇的废墟上,弗拉基米尔仿照君士坦丁堡教堂的模样,建起了一座大教堂,命名为圣巴西亚教堂。

  3. [专家点评] 近现代李可染 柳塘渡牛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李可染柳塘渡牛图此为李可染《柳塘渡牛图》,纵69厘米,横46厘米,1979年作。画家将描绘对象构成大半个圆形,对牛的人性化表现手法,令牧童与牛浑为一体,构思别具新意。

  4. [专家点评] 近现代李可染 犟牛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李可染犟牛图此为李可染的《犟牛图》,纵67.5厘米,横44.5厘米,1962年作。与此前的牧牛图相比,笔墨更为刚劲、浓重,牛背、牛角略作枯笔皴擦,将整体效果与细微变化有机统一起来,尤显人与牛的“犟劲”。李可染早于20世纪50年代就曾作《为何不走》一画,与此图当为“双胞胎”,都写牧童拼力拉着牛缰绳,老牛硬是停步不走,两者互不相让,牧童执拗的稚气和牛的犟劲,适成对照,形象生动,意趣横生,蕴涵哲理。

  5. [专家点评] 近现代李可染 春雨放牧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李可染春雨放牧图此为李可染的《春雨放牧图》。写春雨漾漾时节,牧童跪伏牛背看景。此图色墨融合,以湿笔层层积染、点染,形成丰富的中间色调,水痕斑驳,浓淡相济,自然清新,变化万千。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用焦墨白描写牧童背影,既与其他景物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又为观者留下想象空间。

  6. 佛经故事:风尘女皈依三宝 证罗汉果位

    莲华色女持律谨严,精进修行,证得罗汉果位。目犍连慧眼如电,早已看透莲华色女的过去和现在,他说:“可怜的女人啊,我已看到你心中罪恶的企图。你外表的美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你的身体很不干净,你在污泥中会越陷越深。”目犍连非常确定地告诉莲华色女:“你前半生虽然罪孽深重,但确实有佛缘,跟我去见佛陀吧。”莲华色女跟随目犍连拜见了佛陀,皈依三宝,被佛陀收为女弟子。

  7. 女孩放生见三圣(图文)

    二00四年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涎,我们念佛小组按常规来湖边放生。同我们一起去的还有我同事的一个女儿,名叫付一文。她才10岁,聪明活泼可爱,每听妈妈去放生,只要有时间,不论冬夏都要参加。她清清楚楚看到水面上有西方三圣在那里站着,大约有十几分钟。今年四月初八,天下着大雨,早五点就起床,六点来我家,找到我一同去湖面放生。她那不信佛的爸爸,大伯,姑姑,也一同参加放生。

  8. 学佛是我吃素的开端

    我学佛了——我的学佛因缘常常有人说只有受到打击或者挫折的人才会学佛,其实这种情况只是百千万亿分之一而已。4月底又做了一个梦:看到舍利塔上方有许多的佛菩萨坐在彩云中,耳中听到“哈哈哈哈.....”的笑声,见大肚子弥勒佛眉开眼笑、咧着嘴非常开心的样子。我学佛就是佛菩萨梦中点化的,没有任何的不如意,反而是越来越欢喜。这是我吃素的开端。

  9. 啊,那只同我一起受皈依的虫子(图文)

    啊,那只同我一起受皈依的虫子时间虽一天天过去,可那只小虫的身形举止却让我无法忘怀。我着重将自己与虫子一道皈依的相关情景,向大家描述。当晚,我就看到这位新到的师兄,50岁的样子。这次他与妻子一同来受皈依,也是机缘成熟。他说是等他妻子,等会儿一齐到观音殿向主持上隆下宣法师受持皈依。这时,我不经意的看了一眼地下,在我的右前方出现一只虫子。到今天,我仍然时时想起我的这位叫不出名字的“师兄”,那只虫子。

  10. 神 奇 的 诵 经 声

    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怠。在一个黄昏时分,牧童循着诵经声来到比丘的门前,说道:“请问,您读得是什么呀,这么好听!”牧童走到比丘的面前再次追问,然后靠着书桌,眼睛放出智慧而渴求的目光。一天,山中那比丘化缘到了这个长者家门口,远远地就听到长者妻子嘴里的哼哼声,心里不禁欢喜起来。比丘即快步走入长者家门,见长者一脸的愁云,便问道,“请问,贵府是谁在念佛经呀?”

随机推荐

  1. 深圳婚礼策划公司哪家好? 深圳月亮湖婚礼策划

    深圳月亮湖婚礼策划:一张精心为您设计的请柬,一片细心为您挑选的花瓣,一个用心为您捕捉的镜头,当您沉浸在新婚幸福的时候,月亮湖的伙伴们依然为您关注每个细节。深圳月亮湖婚礼策划深圳市月亮湖婚礼庆典策划机构是一支浪漫、热情、朝气的团队。

  2. 该怎么评价刘大夏烧毁郑和档案?刘大夏的趣闻揭秘

    然而大家认识到刘大夏这个人,却并不在于刘大夏为官之时的政绩,而是因为明朝另一个著名人物——郑和。但是因为关于郑和航海的档案资料已经被销毁,今人只能从残缺的历史资料中猜测,却并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至于郑和的航海资料为什么被销毁,又是被谁销毁的,刘大夏便是被怀疑的人之一。>相比于刘大夏,许多史学家认为乾隆销毁的可能性更大。而为了阻止此事的发生,刘大夏选择销毁资料可以理解。

  3. 梦见自己好朋友死了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好朋友死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好朋友死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我国古代七尺男儿是多高?在1.65-1.75米之间(现在是2.3米)

    历史认知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我国古代七尺男儿是多高?在1.65-1.75米之间”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为啥我国古代时期便经常会有“七尺男儿”出现?古代七尺男儿为1.7米左右在我国三国时期,像张飞、关羽等人据记载都是七尺男儿,甚至是刘备都是被说有7.5尺之高,吕布甚至是有着8尺多高。所以在唐朝以后便少有“七尺男儿”话语的流出,就算是有也是用来比喻其身高很高,但基本上远远还达不到2.3米以上的身高了!

  5. 冰箱里的照片

    记得有一次,我打开冰箱,发现冰箱里面贴着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漂亮迷人、身材一流、衣着暴露的姑娘。“妈妈,这是什么?”我问>“哦,我把那玩意儿贴在那儿,好随时提醒自己别吃得太多。”我问>“有用也没用,”她接着说,“我减了15磅,不过你老爸却长了20磅!”

  6. 梦见被抢打中

    周公解梦梦见被抢打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抢打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妈妈摔倒

    周公解梦梦见妈妈摔倒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妈妈摔倒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经典的qq说说短语 懂我的很难找 丶 阴我的倒不少-感人的情话

    i.十字开头无力说爱情的年龄却偏偏遇上你十六、我怕你对我的好你会同样的给了别人十七、懂我的很难找丶阴我的倒不少十八、好不容易遇见的人就不要轻易说再见十九、要原谅那些在背后说你坏话的人她们之所以那样无非就是见不得你比她好而已.二十、谁能理解我心情只怕没有一人能懂所以我选择了逃避二十一、我等你等了那么久,你有没有一次用心去看过我。

  9. 寄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寄”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寄兴寓情——寄:寄托;寓:含;兴:兴致。指作品中寄托饱含了作者的兴致与情怀。寄人篱下——依附于他人篱笆下。寄雁传书——指传递书信。寄颜无所——脸面没有地方放。寄人簷下——犹言寄人篱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寄迹山林——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10. 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至今

    诺贝尔化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到的第二个诺贝尔化学奖。第一个化学奖是在1901年颁发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