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南唐宰相冯延巳的人物简介,冯延巳的生平事迹

冯延巳在南唐开国时,因为多才艺,被南唐烈祖李昪任命他为秘书郎,让他与太子李璟交游。后来李璟任元帅,冯延巳在元帅府掌书记。>李璟登基的第二年,即保大二年(944年),就任命冯延巳为翰林学士承旨。>保大四年(946年),冯延巳出任宰相。>保大五年(947年),陈觉、冯延鲁举兵进攻福州,结果死伤数万,损失惨重。李璟大怒,准备将陈觉、冯延鲁军法处死。冯延巳为救两人性命,引咎辞职,改任太子太傅。>保大六年(948年),冯延巳出任抚州节度使。在抚州任职数年,并没有什么政绩。>保大十年(952年),冯延巳再次担任宰相。>冯延巳当政期间,先是进攻湖南,大败而归。后是淮南被后周攻陷,冯延鲁兵败被俘,宰相孙晟出使后周时不屈遇害。>显德五年(958年),冯延巳被迫再次罢相。当时朝廷里党争激烈,朝士分为两党:冯延巳与宋齐丘、陈觉、李征古等为一党;孙晟、常梦锡、韩熙载等人为一党。几次兵败,使得李璟痛下决心,铲除党争。于同年下诏,历数宋齐丘、陈觉、李征古之罪,宋齐丘放归九华山,不久就饿死在家中,陈觉、李征古被逼 ... 。至此,宋党覆没。而冯延巳属于宋党,居然安然无恙,表明李璟对冯延巳始终信任不疑,也可能是冯延巳作恶不多。罢相两年后,即建隆元年(960年)五月,冯延巳因病去世,终年五十八岁,谥号“忠肃”。[2]>2主要作品> >阳春集冯延巳的词集名《阳春录》,有的题作《》,北宋时就有传本,但宋代的本子早就失传。现存最早的本子,是明人吴讷的《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清代抄刻本也有不少。但各本收词不尽相同,有的收有伪作。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和刘尊明编著的《全唐五代词》,收录冯延巳词112首。(选自《南唐二主冯延巳词选》)>3外界评价> >介存斋论词杂著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如是评道:“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中、后二主皆未逮其精诣。《花间》于南唐人词中虽录张泌作,而独不登正中只字,岂当时文采为功名所掩耶?” 刘融斋在《艺概》中言:“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也足见正中词魅力之深。陈廷焯在《云韶集》卷一中言:“正中词为五代之冠,高处入飞卿之室,却不相沿袭,时或过之。 虽然冯延巳同温庭筠非同时代之人,但后人评价两人时经常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评道:“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正中,淡妆也。”一浓一淡,不仅体现了两位词人的创作风格及兴致趋向,这也和两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极其有关。温庭筠一介落魄文人,混迹于青楼酒馆之中;冯延巳却是位及权臣,当正襟危坐。这也是冯延巳词被同叔和永叔喜好的一点原由。另一方面浓淡之说更是论尽了花间派和晚唐派的相异,不可混为一谈。>政治才能>冯延巳的人品,颇受非议,常常被政敌指责为“奸佞险诈”(文莹《玉壶清话》卷十),“谄媚险诈”(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他与魏岑、陈觉、查文徽、冯延鲁五人被称为“五鬼”。政敌的攻击,难免言过其实,但冯延巳一再被人指责,似乎也不是毫无根据。冯延巳的政治见解和政治才干确属平庸。比如他曾说:“先主李昪丧师数千人,就吃不下饭,叹息十天半月,一个地道的田舍翁,怎能成就天下的大事。当今主上(李璟),数万军队在外打仗,也不放在心上,照样不停地宴乐击鞠,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据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这番话,足见冯延巳政治上的平庸荒唐。>艺术造诣>冯延巳作品图跟李璟、李煜一样,冯延巳也多才多艺,这也是李璟信任他的重要原因。他的才艺文章,连政敌也很佩服。《钓矶立谈》记载孙晟曾经当面指责冯延巳:“君常轻我,我知之矣。文章不如君也,技艺不如君也,诙谐不如君也。”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记载孙晟的话是:“鸿笔藻丽,十生不及君;诙谐歌酒,百生不及君;谄媚险诈,累劫不及君。”两处记载,文字虽不一样,但意思相同。看来冯延巳为人确实多才艺,善文章,诙谐幽默。又据《钓矶立谈》记载,冯延巳特别能言善辩。他“辩说纵横,如倾悬河暴雨,听之不觉膝席而屡前,使人忘寝与食”。他又工书法,《佩文斋书画谱》列举南唐十九位书法家的名字,其中就有冯延巳的大名。他的诗也写得工致,但流传下来的仅有一首。不过冯延巳最著名最有成就的,还是词。>冯延巳词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 >阳春集照片如冯延巳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他在词中时常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时光易逝。表现人生短暂的生命忧患意识,成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但在词中,是冯延巳第一次在词中表现这种生命的忧患。人生本来就短暂,因此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享受爱情的幸福,在短暂的青春期及时享受爱情的欢乐,可偏偏“别离多,欢会少”。爱情失落的苦闷中又包含着一层生命短暂的忧患,这既强化了爱情失落的苦闷,也表现出了人生的悲剧,从而丰富了词作的思想内涵,提升了词的思想境界。>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他词中的忧愁,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具体情事的特质,写来迷茫朦胧,含而不露。冯词中的忧愁“闲情”,常常很难确指是什么性质的忧愁,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苦闷。比如前面例举过的《鹊踏枝》中的“闲情”,就很难说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一种什么样的愁。他只是把这种闲情闲愁表现得深沉而持久,想抛掷也抛掷不了,挣扎也挣扎不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始终缠绕在心头。他的几首《采桑子》词,这个特点最为突出。作者所要表现的就是人生中常有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愁苦闷,抑郁不欢;一种可能已经存在又似乎是即将来临的人生忧患。冯词忧患苦闷的内涵性质,是无法确指的,无法界定的,从而留给读者更大的自由创造联想的空间,有着更大的艺术张力。读冯词,也会被感动,但需要联想,需要深层的思考。>鹊踏枝在艺术上,冯延巳词也有特色。一是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如“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更漏子》);“楼上春山寒四面”(《鹊> >踏枝》)等。阔大无限的空间境界,表现出愁思的深重。二是善于用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把苦闷相思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层深”之法,最典型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他词作也屡用此法。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词中写情,最常见的是情与景交融互写,但情与景交融配置的方式有同向配置和逆向配置两种。所谓同向配置,是客观景物蕴含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的性质相同,逆向配置是客观景物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性质正好相反。冯延巳词中,常常喜欢用明媚灿烂的春景来写悲哀的情绪。情景的逆向配置,加倍写出了主人公的愁情。面对欢乐之景,尚且苦闷,如果是悲哀之景,其忧愁苦闷更可想而知。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南唐宰相冯延巳的人物简介,冯延巳的生平事迹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想爱而不能爱,林徽因病中写下这首凄美情词,如一曲清泉流过心间

    对于林徽因来说,写诗完全是出于兴趣,而那个让她爱上诗的男人是徐志摩。林徽因和徐志摩相识时才16岁,对方的一首首情诗将她带入了一个个美妙的诗境中。虽然两人的爱情以失败告终,但林徽因余生都没有放下过诗歌。让我们来品一品:作为一首现代诗,林徽因这首诗的工整度是相当高的,充满了古诗的韵味。关门的波斯菊花海诗中描写的是一种想爱而不能的情绪,有人觉得林徽因写的就是她和徐志摩的爱情,但作者从来没有这样表示过。

  2. 南唐亡国真的怪李煜?他的父李璟交给他的国家,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在中国古代的诸多诗词大家中,南唐后主李煜是不得不提的一位。

  3. 她18岁卖婚救父,23岁离婚当外室,36岁告别爱情,余生孤独终老

    古人曾讲:「”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这其实只是一种对女子的偏见。在后世中,所有在历史上较有名气的女子,都是那些知书达礼,饱读诗书,有着惊世才能的人。说到民国时的才女,第一个想到的必定是写出那句「”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但事实上,在那个时代值得被人们记住的才女,绝不止林徽因一人。那时有一位女子,名叫蓝业珍。蓝业珍是民国不为人知的名门四女之一。蓝业珍被大众较为熟知的名字是蓝妮。蓝妮11岁时入南京惠文

  4. 胡雪岩的螺蛳太太:这才是旺夫的女人

    用美貌去征服,用智慧横行霸道我是喵姬文/天天展颜胡雪岩,从一个放牛娃到大清首富,30年间扶摇直上,富甲天下。

  5. 南唐后主李煜: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南唐后主李煜: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文/老张在路上公元975年,此年为大宋开宝八年十二月,南唐国都金陵失守,早已自称江南国主的南唐后主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38年,此处四十年为虚数。

  6. 冯延巳词的意境是什么?对北宋词风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冯延巳像文|丁十二中国的小词本是歌筵酒席之间歌唱的爱情的歌曲,但是经过士大夫文人之手,发展着发展着便逐渐有了深远的含义,为什么呢?那么这些不平凡的人都有谁?而北宋之前有韦庄、冯延巳和李煜父子。其中韦庄、冯延巳、晏殊均是宰相,欧阳修官至副宰相,苏轼虽仕途不畅,但其直接影响和改写了词史的发展。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所以歌筵酒席的小词逐渐融入了这些人的品格、修养和感情。冯延巳词的意境是什么?

  7. 25岁下嫁寒门,丈夫无能她养家,丈夫入狱她替夫还债,无怨无悔

    文/羽昕民国最后的贵族—郭婉莹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曾经看过一本书,并不是因为什么特别的缘故,只是在书架中匆匆一瞥便被她的书名所惊艳—遇见一些人流泪。我已不记得当时那本书中是否有令我读来流泪的人物,但是我想把这句话用在另一个人身上,那个真正让我读之泣容的女子—郭婉莹。

  8. 巴金守亡妻骨灰30年:白头不及你情深

    文|田小等砍柴书院专栏作者编辑|月伴星河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不顾子女反对,决绝地迎娶了另一个女人,他也因此被后人质疑并不那么爱林徽因。

  9. 南唐实力强大,北宋为何能轻易灭之?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哪个...实力最强?这个不好比较,但有相对较强的,就是后唐与后周。周世宗柴荣虽然没有灭掉任何一国,但却实质性地开始了对十国的统一进程。从955年开始,柴荣用了三年时间,打败了十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南唐。心高气傲的南唐中主李璟被柴荣打到割地称臣,称比自己还小5岁的柴荣为父。这其实都是柴荣种的树,赵匡胤才能如此轻松的摘果子。说南唐是十国最为强大的政权,是有历史根据的。

  10. 鱼玄机最经典的一首爱情诗,其中有两句至理名言,读懂了受益终生

    但凡是还是有例外,有一些女子她们也是和男子一样,有着过人的才华,更是学识渊博。特别是她的一首《赠邻女》,更是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其中有两句更是至理名言,对于这样的作品,其实只要理解透了,那对于自己一定是会受益终生。《赠邻女》唐代:鱼玄机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据说鱼玄机写这首诗时,也正是由于自己主动追求温庭筠,可是却遭到了拒绝,为此才女内心更是悲痛不已,从而写下了这么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名篇。

随机推荐

  1. 康熙的十阿哥胤哦简介 步步惊心十阿哥结局如何

    >第四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月十三日子时生,母妾王氏,护军校灵保之女;本月十九日亥时卒。>第二女,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五月十二日戌时生,母为媵妾王氏凌保之女;女雍正五年丁未三月四日辰时卒,年二十一岁。>第六子弘晙,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二十三日酉时生,母妾郭络罗氏,员外郎永保之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八月二十一日未时卒,年六十二岁。

  2. 梦见肋骨疼

    周公解梦梦见肋骨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肋骨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淮南王旧事,一门何以俱"叛逆”

    第一部分,淮南王刘长刘长的出生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是一个意外生下的孩子。他的出生非常惨,惨就惨在意外之后,母亲赵姬无辜受牵连被捕入狱,母亲向狱卒报告说自己怀了汉高祖刘邦的骨血,希望改善一下居住环境。

  4. 物理学家汤姆生在英格兰剑桥逝世

    1940年8月30日物理学家汤姆生在英格兰剑桥逝世>1856年12月8日,汤姆生生于英格兰曼彻斯特附近,14岁进入欧文斯学院,学习工程学后又学习科学,并获得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汤姆生最光辉的科学工作是他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并从中发现了电子。1897年4月,汤姆生宣布了他对这种小于氢原子的实体的发现。用这种办法,汤姆生最先确定了同位素氖22。汤姆生190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5. 捕鸟知悔 一言惊醒梦中人

    一次我到大山里放生野鸟,回来时路过山坡,走过一户人家,听到动听的二胡声,便站在那里静听。但在美妙的乐声中,我听到间杂的鸟鸣声,这引起了我的好奇。我跟老者商量,买下了20只野生泰平鸟,因为老人的家离山很近,我走过一段山路,念了放生仪规,将鸟都放飞山林了。一日我去老人家那里听他拉二胡,听后我非常赞美他拉的真好。

  6. 孤独的心情说说 没有放弃,怎能拥有;不守寂寞,岂见繁华-感人的情话

    没有不被评说的事,没有不被猜测的的人。青春里拥有难以忘怀的篇目,也有不堪回首的章节。

  7. 梦见给别人剪头发剃头发

    周公解梦梦见给别人剪头发剃头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给别人剪头发剃头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水管漏水 梦见水管漏水什么意思

    梦见水管漏水是什么意思?梦见水管漏水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水管漏水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水管漏水,爱情方面会有红色信号,这与双方之间的情绪有关,某一方主动的改变,将会避免这种状况。体力劳动者梦见水管漏水,则您的健康仍需继续关注呼吸系统疾病。梦见房子水管漏水,不久的将来,会做一宗大买卖。

  9. 大渐弥留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dàjiànmíliú。

  10. 残暴无德下世作驴

    残暴无德下世作驴  古语云「善因善报,恶因恶报」,天理在制约一切,神明在监察着人的所作所为、一思一念,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欠钱不还下世当牛还债  南宋时福建建阳有个法名叫师逸的僧人,一向喜好欠钱负债。一次他向县吏刘和借了十贯钱。古代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