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因果故事

因果故事

黎锦东 > >有些学佛的人确实从佛法中获得利益,有些人若说他不用功嘛,他又拿着念珠摇来摆去地,摇了十多年,结果与没修的人差不了多少。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念念自私自利,他的行为没有一念合乎佛法标准的。想一想,知此学佛又学到哪里去了呢?而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都是由于他不怕因果的缘故。 > >因果有多重要?在此举一事实,这是近代的事: > >有一宁玛派喇嘛很有修持,很多人都不远千里来供养他。他住在山上,雨天时住在大树下,下雪则住小树下,他周围几公里以内住满了跟他修学的喇嘛,每一个喇嘛找一棵树,一个山岩,或一个洞修持。经常有来自各地朝拜他的信徒,带不少供品来供养他。这个喇嘛的神通有多大?——等这些供养的钱、食物够分配了,他晓得每个跟他修学的喇嘛有什么需要,他只要往空中一洒,就可以自动地分给每个需要东西的喇嘛。 > >在他修持的山下有个乞丐,这个乞丐每天从早到晚,都要每个村庄挨家逐户地乞讨,若不乞讨就没得吃。他看到喇嘛如此广受供养就眼红,心想,你看那个喇嘛:一天到晚坐那儿,四时不拈香,什么事也不做,人家把钱、供品各种好食物都送给他,还说:“求您老人家大慈大悲接受。”接受了还要跟他磕头说:“喇嘛!多谢您的慈悲,受我微薄的供养。”而我呀!还要跟人家磕头,求爷爷告奶奶,希望人家给我一口饭吃。他愈想就愈不平,愈想就愈难过。于是有一天,他就上山去找喇嘛: > >“喇嘛!喇嘛!您一天到晚坐在这儿,什么事也不做,好吃懒做,人家都来供养您,请您老人家接受,供养您后,还要给您磕头;而我每天从早到晚,由这村乞到那村,要跟人家磕头,人家才给我一口饭吃,我们俩的际遇怎么差这么远呢?” > >喇嘛听了以后:“你说怎么办呢?孩子!”乞丐想想也没话答,就说:“我有什么办法呢?那是个人的业报,您看!我好苦啊!假如您能把一天的供养给我,我这一生的生活就没问题了。” > >喇嘛说:“可以!可以!”乞丐一听,精神就来了:“真的吗?”喇嘛说:“真的!你选择一个日子好了。”乞丐想想:“今天已过了大半天,而后天又太远,干脆明天吧!”喇嘛答应道:“可以!可以!你今天就住这儿,不要下山了。” > >于是,乞丐晚上就坐在喇嘛旁边,等第二天一到好收供养。因为大喇嘛非常有修持,所以平常送供品的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乞丐想到这么多人送各种供品来,心里很高兴:明天这些供养都是我的了,我有这么多供养,以后就不必再乞讨,我的生活会好了。他跟喇嘛约定,过了半夜以后,供品就是他的。等呀等!等呀等!从早等到中午,没见一个人来供养,再等到太阳快西落时,也没见有人来供养。他愈想愈感奇怪,愈想愈难过,想来想去,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喇嘛很悲悯他:“孩子!不要哭了,山下送供养的已经到了。我们等一等,他子时以前一定会到。” > >等到深夜,看到有一个人扛着一张大牛皮来,到了大喇嘛面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呈上了牛皮,说:“喇嘛呀!我是个可怜人,没什么东西供养您老人家。我是个牛皮贩子,挑了一张最好的牛皮来供养您,求您老人家慈悲接受。” > >大喇嘛就跟乞丐讲:“孩子!收下吧!”乞丐一看,实在是太痛苦了,又嚎啕大哭。喇嘛也不管他,等他哭完了,就说:“哭够了吗?孩子!你有什么好哭的呢?你是个最会做生意的人,一本万利,还不满足啊!干吗还哭呢?” > >他这一讲,喇嘛周围的人及牛皮贩子、乞丐都感到奇怪。于是喇嘛继续道:“你听着,凡世间的事,都是有因有果的。你前生是个裁缝,这个牛皮贩子前生也是个乞丐,他曾经向你乞讨过一个顶针(妇女刺绣时,手指戴一铜环,以便推针穿布, ... 则用牛皮制顶针)。想想,一个顶针所需的牛皮不过一点点面积,他跟你讨一个顶针,你以那一小块牛皮换来这么大一张牛皮,还不满足,还不够吗?你是个最会做生意的人,真可以说是一本万利啊!孩子!收下吧!” > >由这个故事可以知道,一粥一饭都有前因,都是以往种下的因,才有现在的果。 > >我们学佛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趋吉避凶,要想趋吉避凶,离苦得安乐,就必须深信因果。譬如想获得快乐,就必须先种下快乐的因,将来才能感快乐的果;想离苦得安乐,就必须先离苦因,才能离开痛苦,获得安乐。因此我们往往发愿——“唯愿一切有情具乐及乐因,离苦及苦因。”因为若不从因地着手,则永远没有好的收获。假如你根本不去耕耘,如何能有丰收的机会呢?我们在生死苦海中亦如此,若要解脱,则须勤修持,勇猛精进,假如不勇猛精进,只想投机取巧、自私自利,悭吝鬼一个,拔一毛都心疼,还能有福报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要深信因果。 > >释果悟荐自《禅与净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因果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埋下恶种,吃到苦果

    埋下恶种,吃到苦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至于为什么不报在贺永兴身上,而是让他“无辜”的儿子吃到了苦果呢?贺永兴和其儿子所受的“报应”,只是属于在他们共业范围内,于今世成熟的一个“特例”,而不是一种“普例”,但由这个故事所揭示的因果报应和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却有着普遍性的意义。它警示世人,埋下恶种,必吃苦果,只是迟来或者早来的问题。

  2. 亲身经历的因果故事和念佛感应

    恒玉居士庐山东林寺的徐居士让我讲一点念佛感应的例子。那我只有求阿弥陀佛的加持,说几例念佛的感应和见到的因果事例吧。在手术期间,我为她们母子二人讲解...生的果报,并为他们全家讲解佛法。现朱开封已经基本痊愈,母亲已经出院了。正在这时,众莲友劝其放生念佛,求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小孩不幸遭水灾死亡了。小男孩几天前,突然高烧病情加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在县医院抢救无效的情况下,转入我院儿科。

  3. 因果故事:偿还内心的债务

    偿还债务的马从前有个年轻商人,他要从乡下到都市做生意,因此,他从乡下沿途采买了许多货物,准备带进城里去卖。眼看货物越来越重,离城还有一、二百里路呢,心里想着:“看来是应该买匹马或驴子来扛这些货了。”走了两、三个小时后,眼看离城还有五、六十里路,但那匹马却停了下来,不走了!商人一下醒了过来,感觉自己做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梦,他终于了解那匹马为何突然不走的原因了。

  4. 因果故事:送花予仇人

    送花予仇人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伤。小沙弥一脸的不服:“可我不是圣人,做不到心中无恨。”

  5. 因果故事:家庭和睦的“神咒”

    虔诚的祈祷沧州有位官宦人家的妻子,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都快要成为心病了。她的性情乖戾,夫妇俩更合不来。这时,恰好有一位修行高深的尼姑到来,她就前去向尼姑询问:自己与丈夫合不来的原因和解厄之道。这位妻子,按照尼姑的话去做了,许久以后,夫妻关系,真的像刚结婚时那样,终于和睦相爱。

  6. 因果故事:石头可以煮成佳肴

    把石头煮成佳肴专心无杂的摩陀大师传说,过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这座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有一位老师父于山中古寺,他只收了一名徒弟,这位弟子长得很清秀,又有福相,看样子应该很有智慧,但是却正好相反,老师父教他经文,教前一句,忘了后一句,教后一句,又忘了前一句。石头煮成佳肴老师父意外地看到弟子比过去更高,又白又胖,身体很强壮。

  7. 因果故事:功德箱里的钱

    白天,男人曾来过一次,他看到很多人往功德箱里放钱。看看四周没有人,男人便将功德箱放下,从里面往外倒钱。小沙弥非常生气,可不敢发作,只好眼睁睁看着男人取走功德箱里的钱。男人提到了一年前的事,他说自己那时候走投无路,非常需要钱,看到功德箱里的钱,就打起了歪主意,功德箱里的钱让他绝处逢生,现在他的日子好了,他就来加倍奉还。每天,小沙弥都会往功德箱里装钱,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取钱。

  8. 因果故事:改过灭罪

    冥官沉思良久,说:“你先起来,有这么个故事,不知你听说过没有?有位老禅师登座讲经,向众僧提出个问题:‘有一老虎的脖子下系了个铃铛,请问,谁能把它解下来?’众僧正在不知所答时,忽有一小沙弥朗声说道:‘何不让系铃的人去解?’这就叫‘解铃还须系铃人。’你往常忤逆了父母,如今只有去向父母忏悔恕罪,痛改前非,也许能有免罪的希望!”冥官说罢,便派遣一名鬼卒将他送回阳间。

  9. 因果故事:只为追逐一片菜叶子

    雪峰禅师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忽然水面上漂来一片青青的菜叶,雪峰禅师一看,心中不悦,向同伴表示不愿意到那户人家投宿,因为他不惜福爱物,这种人大胆粗心,微妙的佛法是流不进他的心田,不值得我们去度化。雪峰禅师感动他对一片菜叶都这么珍爱宝贵,于是欢喜地前往投宿,并且为这户人家讲说禅心妙义。一片菜叶值几何?

  10. 因果故事:拯救蚂蚁短命变长寿

    沙弥听了非常欢喜,相信为善有报。路上遇到大雨,沙弥眼看大水就要淹没路边的蚂蚁洞,无数蚂蚁即将遭遇灭顶之灾。想到这里,沙弥开始动手搬来泥土,堵住流水,并将积水排走,这样蚂蚁洞也就保全了。为了察明真相,师父马上入定,这才获悉小沙弥因为拯救了无数蚂蚁的寿命,今生的寿命已经延长了许多。

随机推荐

  1. 生日祝福语_温馨生日祝福语送朋友_生日语录

    是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温馨生日祝福语送朋友”,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今天是你的生日,千万个思念带着祝福祝生日快乐!温馨生日祝福语送朋友21.哇!温馨生日祝福语送朋友31.祝你今天抬头看见丘比特,出门遇上大美人,低头捡捆佰元钞,回家踩上臭狗屎!温馨生日祝福语送朋友41.愿友谊之手愈握愈紧,让相连的心愈靠愈近!

  2. 明史纪事本末俺答封贡是怎么一回事?

    隆庆四年(1570)时,俺答部发生了一件戏剧性的事件。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率众投降明朝大同巡抚方逢时。史载此事与俺答三娘子有关。《明史》称俺答三娘子原名克兔哈屯(蒙名钟金哈敦),是俺答的外孙女,容貌清丽,资性聪颖,后被俺答纳为姬妾。俺答对她十分宠爱,“事无巨细,咸听取裁”...

  3. 护眼尊者的故事

    护眼尊者的故事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这一句法句,是佛陀住在只树给孤独园的时候,对护眼尊者所说的。三个月结夏完毕,护眼尊者回到佛陀住处,住在离佛陀不远的另一寺院里。由于这一恶行恶业,尊者在他往后的好几世生命轮回当中,都失去了眼根的作用─双目失明。

  4. 生日祝福语_女朋友生日祝福语甜蜜_生日语录

    你最爱的女朋友要生日了。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女朋友生日祝福语甜蜜”,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女朋友生日祝福语甜蜜1、亲爱的: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在为你祝福,因为我生活中的时时刻刻都在惦记你!献上我最爱的康乃馨,祝你生日愉悦46、支支灿烂的烛光,岁岁生日的愉悦。

  5. 成语网开一面的主人公指谁?网开一面有什么来历

    成语网开一面的意思是指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成语往来一面的主人公是商汤。>成语网开一面的来历>夏朝从禹开始,经过十五代君王,传到了夏桀。>有一天,商汤散步时,看到一个人在野外四面张网捕鸟,还祈祷说:“无论从哪里来的鸟都能进入我的网。”>“网开三面”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后来,人们把它改为“网开一面”。

  6. 利亚姆·尼森简介

    接着,他又在《星球大战》第一集:幽灵的威胁、拍摄的电影系列和历史剧《沉默》中担任主角。

  7. 奉公守法成语故事_成语“奉公守法”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奉公守法成语故事_成语“奉公守法”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奉公守法  【拼音】 fènggōngshǒufǎ  【解释】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成语故事】  赵奢原来是一名征收田赋的下层官员,是个办事公平而且非常严格的人...

  8. 盎格鲁撒克逊征服者:中世纪英国的创造者

    我们从前的矛丹麦人听说过民间国王的荣耀……

  9. 曾国藩家书对后世的影响

    曾国藩作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对清王朝的政治,...,文化等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深远影响,而且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也对当时的晚清政坛注入了一股清流。《曾国藩家书》并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写给子孙的一句话,一封信,而是收录了他30多年的书信集共计1500多封,里边包含了与祖父,与父母,与兄弟,与妻女,教侄儿等7通大类,教导了一个人的修身养性,为人处事,交友识人,持家教子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10. 牛逼的光棍节单身宣言

    现实却很无奈,让我仍需等待。也因寂寞难耐,谈过几次恋爱。历尽打击伤害,总算知道大概。熊猫长得不帅,却受世人关爱。丑是自然灾害,矮是因为缺钙。或许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可爱。只怕时至现在,早已有了后代。面对这种事态,不要气急败坏。没有爱的灌溉,生活百无聊赖。只有好的心态,才能保持愉快。爱情也有好赖,绝对不可草率。我是愿意等待,哪怕青春不在———送给奋斗中的哥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