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明贤法师:喂鹰救鸽舍身饲虎 佛陀前世度生无数

喂鹰救鸽舍身饲虎,世尊因地度生无数。(资料图片)“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意思是“觉有情”,即自觉并使有情众生获得觉悟。大乘佛教把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的必经之路称为“菩萨道”,也就是菩萨所修之道。对菩萨道的重视贯穿于大乘修行的每一处,汉地佛弟子常常念诵的回向偈中便有“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的话语,以发菩提心作为检验修行用心的标准,并以受持菩萨戒为大乘佛弟子持戒之必需。菩萨道以六度为核心,菩萨所行,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何种情境,都以利益众生的大悲心为本,为众生故乃至舍头目脑髓亦在所不惜,《法华经》云:“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释尊在因地时曾舍身饲虎、喂鹰救鸽,忘我布施、救度众生之事超过恒河沙数,不可胜数。在此娑婆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释尊为众生奉献生命而洒下的鲜血。过去生中,释尊有一世曾转生为一名商主。一次,他和五名商人前往海上寻宝。归来途中不幸遭遇风暴,狂风恶浪袭来,船只损毁严重,眼看就要倾覆,商人们命悬一线、恐惧万分。此时商主安慰众人说:“大家无需担心,一旦船只损毁,你们就拉紧我,我一定能让大家脱离危险!”很快船只完全毁坏,商人们依言紧紧抓住商主的身体。商主以一己之力,牵动众人向岸边游去。在他体力将要耗尽时,大家终于看到了陆地,五名商人全部安全上了岸,商主自己却因劳累过度而死去。商人们将他的尸体抬到干处,才发现商主为保障大家未来的生活,将探寻到的珍宝藏在了腋下。众人因为商主的救护,不但生存了下来,还靠着留下的珍宝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又有一世,释尊转生为统领赡部洲的慈力王,治下有八万四千小国,他慈悲为怀,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教导臣民行持十善法,因而使很多专门危害众生、散播瘟疫的饿鬼无法得到足够的饮食,以至身体羸弱。有五位夜叉因此而忿忿不平,他们听说国王非常慈悲,于是前往王宫求见国王,希望解除自己的饥渴痛苦。来到王宫后,夜叉们对慈力王说:“我们本应以人的精血滋养身命,然而国王让人们都行持善法,使我们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您能否怜悯一下身陷痛苦的我们?”慈力王听后,对这些夜叉生起了大悲,他随即出自身血,用自己的鲜血喂饱夜叉,并割下自身骨肉布施给他们。五夜叉饱餐后心满意足,息灭了危害众生的暴虐之心,在慈力王的教化下改过归善。当时国王发愿道:“今日我以血肉满足你们,愿我成佛之时,能以清净戒律、等持、智慧遣除你们的贪嗔痴三毒,使你们获得最为究竟的涅槃安乐。”后来释尊成佛后初转 ... ,最初度化的五比丘正是当年的五位夜叉,因国王过去的愿力,五比丘在释尊教导下共同证悟了阿罗汉果。释尊因地中,在大悲心的摄持下,曾无数次舍身忘躯地进行求法——某世,释尊曾为一位婆罗门。当时正值无佛之世,他为利益众生苦觅佛法,始终未曾值遇。帝释天为考验他,化作一个面目可怖、饥肠辘辘的罗刹,对他宣说了半句法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婆罗门如久旱逢甘霖,为求后半句偈,毅然说道:“为半句偈颂,我心甘情愿奉献身肉,十方诸佛均可为我作证。”罗刹终于诵出后半句法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婆罗门如获至宝,为了让其他众生都有缘看到这珍贵的法语,他全然忘记肉身将灭,不顾一切地将偈文上上下下刻写在岩石、墙壁和树木上,并发愿道:“我为一切众生利益,甘愿舍身闻法。若见闻我舍身事迹,愿吝啬者能广行布施;愿以骄慢心布施者,能如我这般心无执著。”随后,为报罗刹赐法之恩,他从高处一跃而下,兑现了诺言。此时罗刹方现出帝释天身形,在空中接住婆罗门身体,与诸天众顶礼赞叹,并向婆罗门诚心忏悔,愿其将来成佛时能度化己等。婆罗门因此舍身求法因缘,迅速圆满了多劫资粮,在后世先于弥勒菩萨成就佛果。悲智双运是菩萨的境界,释尊在因地中常以智慧帮助身边的众生脱离苦境——有一世,释尊转生为一位刹帝利种的医生,他医术精湛,善慰人心,很多病患从他手中彻底摆脱了疾病折磨。当时,有一女人因丈夫病逝而精神错乱,抱着丈夫尸骨躲进尸陀林中,她对尸骨珍爱异常,白日以清水清洁、香花装饰,言说爱语,夜里拥骨而眠,仿佛真人在世。医生听说此事,油然生悲,决定帮助此女,他来到尸陀林中,扛起一具女尸,并在河边找到那位女人。医生故意对女人说女尸是他的妻子,但担心女人的丈夫夺其所爱。女人信以为真,安慰医生:“你无需忧虑,你妻子性情贤惠,我丈夫同样人品亦佳,绝不会有苟且之事发生。我们理应成为朋友,共同生活。”医生假装同意,学着女人的样子打扮女尸,完全得到了女人的信任。夜里,女人宽心入睡,医生将两具尸体捆在一起扔进河中,然后大声惊号:“你丈夫把我妻子拐走了!”女人惊醒,哭喊着对尸骨紧追不舍,但为时已晚。她瞬间嗔心大起,转而又痛哭流涕。医生假意埋怨女人,并威胁要 ... 死她。女人一时无措,只能苦苦哀求医生饶命。医生立即抓住机会说:“既然你如此恳请,如果真能听我吩咐,我不但不会 ... 你,还能让你获得快乐。”然后谆谆开导:“从今天起,你必须放弃怀抱丈夫尸体的想法,因为这是最愚蠢的举动!众人皆赴死,一切均无常。贪执情爱定会引来痛苦,并致人堕落,希望你能从沉迷的情欲中清醒。”医生的一番话语,使女人错乱的精神终于回复了正常,她感慨万千:“真是不可思议,你说的话如同明灯,祛除了我愚痴的 ...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贤法师:喂鹰救鸽舍身饲虎 佛陀前世度生无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哪儿来的小鬼,竟敢在我东海放肆!还不快叫一声爷爷,我饶你不死

    公元前1024年,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生下一个肉球。正当一家人纳闷不已的时候,忽然肉球光芒四射,从中跳出一个男孩。为人正义的总兵李靖见此怪物,心中闷闷不乐,但又不忍将其...死。正在犹豫不决时,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长却突然来贺喜,并自告奋勇为此孩子取名哪吒,当场收为徒弟,赠他两件宝物:乾坤圈和浑天绫。李家上下都不知道哪吒一出生便有法术,只有当时修道已久的太乙真人算得天机。

  2.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3.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4.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5.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6.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7.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8.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9.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10.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随机推荐

  1. 青丘狐传说钟晴的简介 青丘狐传说钟晴和胡四

    青丘狐传说钟晴钟晴是《青丘狐传说》之单元故事胡四中的主要角色之一。钟晴是美丽善良的人间女子,她聪明伶俐、温柔贤惠。钟晴在法力高强的千年狐仙胡四的有意安排下与富家公子相识而互相倾慕,在一系列嬉笑打闹的欢喜冤家情节之后最终与张生喜结良缘。钟晴与张生之间的姻缘,起源于善良多情...

  2. 报恩院方丈请咸丰题词,他故意写错1字,160年后还挂在门上

    如今,在天津蓟州区有着一座千年古寺,它的名字叫做独乐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传说在「”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曾经在该寺附近集结叛军,晚上就住在寺庙之中享乐,因安禄山「”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因此得名「”独乐寺”。到了清代,该寺更是不允许平民进入,成为了清朝皇帝专门礼佛的地方。公元1859年,咸丰皇帝前往独乐寺之中的报恩院进行礼佛,他为当地方丈写下了「”报恩院”3字作为回礼,挂在了报恩院的

  3. 关于爱情的伤感短句 把爱藏心里

    3、不敢说出口,因为我胆小,因为如果你拒绝,我以后就不能够再见到你了,宁愿默默的爱着你,不能让你知道,直到,直到你投进别人的环抱!我的期待你如何才能明白!

  4. 梦见死人开车

    周公解梦梦见死人开车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死人开车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感叹岁月快的句子 | 历史新知网

    原来过得很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林夕《再见二丁目》越长大越胆小。不知是世故绊住了轻快的步,还是岁月磨没了勇敢的心。——佚名这么多年,有些事像一只插销,死死地别在心门上。锈了之后,里面的打不开,外面的进不去。停顿的间隙,岁月好像咳嗽了一声,提醒我们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被想起,什么不该被想起。

  6. 阿倍仲麻吕生平做过什么事情 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简介

    碑正面刻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八字,背面镌刻其事迹,柱顶四侧是表现中日友好的樱花、梅花浮雕,柱基是采用莲瓣雕饰,柱板上刻日本遣唐使船浮雕,两侧分别是李白《哭晁卿衡》诗和阿倍仲麻吕《望乡》诗,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人物生平>>来到中国>>阿倍仲麻吕,全名阿倍朝臣仲麻吕,亦名朝臣仲满,入唐后改名晁衡。十九岁的仲麻吕被举为遣唐留学生。翌年,遣唐使事毕将归时,仲麻吕请求同归。

  7. 梦见离散

    周公解梦梦见离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离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治愈系的句子 喜欢也罢,讨厌也罢,我不在乎-感人的情话

    喜欢也罢,讨厌也罢,我不在乎。经过谎言,承受欺骗,习惯敷衍,忘记誓言,放下了一切。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每月领取活命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少年因寂寞结伴,成年因习惯服软。也许所有少年相约的承诺,在未知命运前都只是当下的安慰。

  9. 浅田春是谁?她跟孙中山是什么关系?

    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的妾室---浅田春浅田春,日本静冈县清水町人,孙中山流亡日本时的情人。>清光绪八年,浅田春出生。>>清光绪二十三年,三十一岁的孙中山居住在横滨华侨恩炳臣先生家中,时年十五岁的浅田春被找来担任孙中山的女佣。因浅田春很早便去世,所以她与孙中山的那段往事并不为国人周知,然而在《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中,她的行踪还可略见一二。在此期间,孙中山与浅田春一直有来往。同年,孙中山离开了日本。

  10. 赵孟行书《杜甫秋兴八首》端庄秀逸,笔圆墨润

    【赵孟\行书赏《杜甫秋兴八首》】此卷书杜甫秋兴八首。据此知该卷书于元初至元十九年(1282)前后,作者时年二十八岁摆布。此书用笔细腻,结体庄重秀逸,笔圆墨润,筋丰骨健,给人以神定气闲,虚和宛朗。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