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西方靠战争掠夺旧中国,新中国得以赶超的基础是抗美援朝

「 ”1950年代的 ... 战争扭转乾坤。这是1840年以来,西方大国第一次对侵略中国的选择感到了畏惧;1949年4月还在中国长江里上下游弋的西方军舰再也不敢回来了,从此我们获得了近70年的和平。” 在5月13日的《这就是中国》第十八期节目中,节目主讲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讲述中国从领导到落后再赶超的历史过程,解释这一过程背后的历史逻辑。 观察者网整理节目演讲部分,以飨读者。 2017年的时候,我参加了在荷兰举办的奈克萨斯辩论会。辩论开始的时候,主持人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拿破仑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说权力背后总会有某种不安,今天这种不安是否变得更强烈了?似乎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某种不确定。 当时有一位反华的法国哲学家Levy,他第一个发言。他说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走向了孤立主义,整个西方的自由主义模式受到了挫折,以启蒙运动为代表的欧洲自由主义传统面临来自中国、俄罗斯这些「 ”反启蒙”、「 ”反自由”主义国家的挑战。他说中国、俄罗斯这种专制主义模式乘势走强,这给西方造成了许多的不安,西方世界要重振自由主义。 主持人就这个问题请我谈谈看法,我是这样说的:西方这种权力的不安,问题是出在这个权力脱离人民。孔子讲,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就是人民,脱离人民就有覆舟的危险。 张维为教授在Nexus论坛 图片来源:观视频截图 当时十九大刚刚开过,我提到十九大的核心理念就是权力要永远与人民在一起,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无往而不胜。实际上,今天的西方出现这么多乱象,包括「 ”黑天鹅”现象,根本原因就是西方的政治权力严重脱离本国民众,也严重脱离世界人民,我想这是问题的关键。 过去我多次讲过一个观点,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有自己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历史上我们曾经领先西方,这个领先是有原因的;后来我们落后了,落后也就会有教训;现在我们又赶上来了,甚至在不少领域超越西方了,那么这种赶超也是有原因的。我们今天赶超成功的原因,和历史上我们领先西方的原因是一种正向关系。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三个问题:第一,中国历史上领先西方主要是什么原因;第二,后来为什么中国落伍了;第三,中国是如何赶上来的。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和大家一起探讨。 先谈第一个问题,过去2000多年,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应该说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广泛的领域内,几乎是全面领先当时的欧洲。我认为,一切在于比较,没有绝对的好,但是相对而言,历史上的中国是相对先进的。就像今天我们也可以通过国际比较的方式衡量中国,确实中国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做得更成功,做得更好一些。当然,中国也可以做得更好。 古代的情况也是这样,现在我们回头看,我们当时也有很多问题,但总的来说比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或者其他地方的国家还是要好一些。 当时中国领先欧洲有那么几个主要原因,首先就是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民本传统,也是我们古训讲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将人民看作是国家的基石,看作是人心向背的关键所在。把民生问题看得非常重,把民生解决的好坏,看作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情。 管子就说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治国首先就要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孔子也说「 ”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不光要使老百姓富裕起来,而且使他们活得寿命长一些。中国本土的经济学传统也是「 ”经世济民”。 我们的先哲提出过很多民本、民富的具体政策。比方说孔子还有他的弟子一直主张轻徭薄赋,重视农业,重视民生。这些思想在17、18世纪传到欧洲,给欧洲的经济学家,给欧洲的朝廷带来了震撼。当时法国有个大经济学家叫魁奈,他极力主张学习中国的重农政策和土地政策,因为大家都是农业经济。法国和奥地利的国王也模仿中国皇帝,在每年春耕的时候举行亲耕仪式。 中国的民本传统除了富民,还有其他内容,比方说教民,孔子说的「 ”有教无类”,通过教育「 ”人人皆可成舜尧”。这些理念都是非常先进的。中国古代还有「 ”常平仓”政策,通过国家储备,防止「 ”谷贱伤农”,因为谷价跌的时候,会伤害种谷农民;也要防止「 ”谷贵伤民”,万一谷价贵了,老百姓买不起。所以由 ... 进行采购,必要的时候拿出来出售。 后来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推出所谓新政的时候,他的农业政策实际上就借鉴了一些宋朝王安石新政中的「 ”常平仓”做法。这些事实本身也说明,在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实际上有不少朴素的 ... 元素。我想这为后来中国接受 ... 理念和制度,做了一些政治文化方面的铺垫。那么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中国古代政治当中有「 ”天命观”的理念,可以说「 ”天命”是中国漫长历史中国家权力的最高来源,它与欧洲历史上的「 ”君权神授”是不一样的。「 ”天命观”实际上是对国家最高权力的一种监督和制约。在中国历史概念中,「 ”天”总是用来表示最为重要的意义,比方说「 ”民以食为天”、「 ”王者以民为天”、「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等。换句话说,「 ”天”指的不只是大自然的天,它实际上是包括了自然、民众、社会、祖先、世间万物的一种汇聚,代表最高的正义和权威。 统治者代表「 ”天”去统治和保护民众,但是一旦统治者违背了天命,开始蹂躏百姓,「 ”天命”会被召回,人民会揭竿而起来实现新的天命。所以历史上我们有「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既是顺天,又是应乎人。这里所说的「 ”汤”,指的是商朝代替夏朝,距今三千五六百年了。西周代替商汤,两次王朝更迭被称为革命。 用今天的政治哲学来看,实际上「 ”天命观”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自己的「 ”契约论”,也就是荀子引用孔子所说的话「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孟子说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这个意义上,「 ”天命”实际上就是「 ”民心向背”,就是对皇帝的警训。有位中国学者曾经这样描述,「 ”天命观”实际上就是一种「 ”政绩合法性”。「 ”天命观”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统治者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但他可以通过德行,通过自己的政绩来影响天的意愿,当上天对一个统治者不满的时候,它会通过自然灾害等形式对这个皇帝发出警告。当一个皇帝的天命被广泛地认为不复存在的时候,中国百姓可以揭竿而起。 这在古代欧洲是不可思议的,这种中国的「 ”契约论”比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的「 ”契约论”要早2000多年。卢梭在18世纪中叶提出了「 ” ... 在民”的思想,他认为 ... 和人民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 ... 要认识「 ”公意”、实践「 ”公意”。卢梭还提出一整套的法律制度安排来落实这种契约。但是,在他去世之后,法国的政治一直非常动荡,动荡将近200年,最后才逐步稳定下来,不过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话题。 与「 ”天命论”平行的还有一些中国人的理念,比方「 ”天下为公”的思想。中国先哲早在《礼记》中就提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认为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来成为美好社会的一种政治理想,为 ... 所广泛认同。这对中国历代朝廷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道德制约。实际上,这些都是同时代的欧洲君主难以想象的事情。这是我讲的第二点。 第三点就是选贤任能的制度安排。典型的例子就是科举制度,科举严格来说是从隋朝开始的,到宋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变得非常成熟,多数官员通过是科举考试选拔的。相比当时的欧洲,大多数国家一直是绝对君主制,官员也是贵族世袭制。直到19世纪,欧洲才从中国借鉴了,或者说引进了科举制度,形成自己的文官考试制度。这是我讲的第三个原因。 第四个原因是,总体上古代中国的社会自由度普遍要高于欧洲古代社会。农业社会中,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中国土地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买卖的。中国是个小农社会,小农经济为主,而欧洲是农奴社会,土地属于农奴主,所以小农生活的自由度远远超过农奴。 至于知识界的自由度,我记得中国学者刘梦溪曾经这样描述过中国古代文化中的「 ”狂”,就是一种自由的概念。他说「 ”狂”这个字在汗牛充栋的古代文本中是个常见词。中国还有源远流长的武侠文化、写意绘画、书法狂草等传统,有儒家的圣人理想,也有佛教禅宗的顿悟超越,有道教崇尚自然。这种「 ”狂”的程度和范围在古代的欧洲文化中是罕见的。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西方人天天嘴上喊着自由,可能正好证明了古代的欧洲人享受的自由太少了。 那么欧洲后来靠什么超越了中国? 首先是战争。从16世纪算起,欧洲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在打仗,从四五百个国家开始打到最后剩下二三十个国家。有人做过统计,从1500年到1799年,欧洲主要国家多数时间里都卷入了大规模的战争,西班牙是81%的时间卷入,英国是53%的时间,法国是52%。 上图为1490年欧洲版图,下图为1990年欧洲版图。正是市场扩张的欲望导致欧洲各国之间的战争,最终由500个政治体兼并为25-28个民族国家。图片来源:Charles Tilly: Coercion,Capital,and European States,AD990-1990 Cambridge:Basil Blackwell LTD,1990,pp. 41-43 但是坏事变「 ”好”事,有些欧洲国家在本身付出巨大的生命财产代价之后,在死亡和破坏无以计数之后,一些国家的 ... 实力发展起来了,然后它就开始到处攻打别人,建立海外殖民地,大量掠夺别人的财富和资源。后来他们打败了中国,并强迫中国支付天价的赔偿,为欧洲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而中国自己则陷入了一贫如洗的境地。西方的 ... 崛起还带来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现代国家的社会组织能力和科技实力提高了,那么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原因是金融,从西方和东方贸易中一些发了财的西方人,比方说在威尼斯,这些商人就开始投资战争,发战争财。他们资助了欧洲内部的许多战争,这个传统后来又在荷兰、英国等国家得到延续。我记得美国学者彭慕兰曾经这样讲过,他说英国工业革命的资源动力是棉花,而棉花来自于美洲奴隶主控制的农场。工业革命产品的主要市场是美洲和亚洲,而不是英国本身。 尽管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是货币短缺与经济发展矛盾一直没有解决好,造成我们整个国家对进口白银的依赖。16世纪,西班牙在美洲大规模开采白银,而且向中国出口白银,结果中国患上了「 ”白银依赖症”,也就是说中国的货币供应取决于外部世界提供的商品,白银。现在回头看,包括明朝李自成起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 发不出薪水,缺乏货币,国际市场上的白银供应量迅速减少。由于种种原因,比方说西班牙的贸易体系出了问题,过去一年之内有60多艘货轮运着白银到中国来,一下子减到一年只有6到7艘船的白银,减少十倍,这就造成了货币供应的危机。清朝的覆灭也跟这个有关系,英国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在1870年左右开始由「 ”银本位”转向「 ”金本位”,所以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钱一下子跌了很多。这些原因促使中国被欧洲超越。 这些情况也说明当时的中国朝廷缺少国际眼光,缺少处理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能力。尽管中国是发明纸币的国家,但是到明清两朝,中国还是没有能够解决好货币短缺和货币信用的问题,最后只能通过进口白银来平衡。过去明朝也有皇帝尝试过建立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和货币信用,但都没有成功。后来到民国时期,我们发行过法币也没有真正成功。中国的货币自主实际上是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确立起来的。 第三个原因,中国朝廷后来确实存在妄自尊大的心理,不思进取的心态,闭关锁国的政策等等,我把这个叫做中国自己的「 ”历史终结论”。当时的中国认为中国是天下最牛的、最富裕的、最好的制度,别人都不可能超越我们。对于整个外界发生的变化,包括工业革命几乎是麻木无知,整个国家自然也无法与时俱进,无法应对后来西方列强崛起所带来的血与火的挑战。 我记得许倬云(历史学者,台湾省「 ”中研院”院士)曾经这样感叹过,他说19世纪前半叶,这个世界已经有一个整合得相当好的全球经济体系。国际贸易经过长途的海运,把商品比方说美洲的白银运到中国,把中国的商品运到欧美。那么在东方,当时英国已经在新加坡设立了据点,控制了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道。也就是说,当时这些事情都是欧洲的商人与政客天天讨论的话题,但当时的中国人对这些情况完全不了解。这种无知,结果导致了在这样一个浪潮中,中国几乎面临灭顶之灾。 回望这段历史,英国和其他欧洲主要国家以 ... 和金融手段掠夺非洲、美洲、亚洲,用同样的手段打败了当时的中国。我们看今天这个世界,其实西方,特别是美国对世界的控制主要还是依赖这两个手段:一个 ... ,一个金融。美国在海外有大量的 ... 基地,甚至唯恐天下不乱,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时常制造紧张局势,包括战争。同时美国和西方国家还控制着对自己十分有利的世界金融体系。 那么下面我想简单谈谈中国是怎么赶上来的,甚至在不少领域内后来居上。 首先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创造性地发展了自己源远流长的民本主义传统和选贤任能传统,我们重新诠释了「 ”天命”的概念。 ... 主席曾这样说过,他直接把中国人民称呼为中国 ... 的「 ”上帝”,是中国 ... 一切力量的直接来源。在中国 ... 今天的政治词汇中,人民的意愿、认同和支持被看作是高于一切的。这是一种新的具有人民性的 「 ”天命”,所以中国 ... 以完成中华民族 ... 为自己的使命和天职。 ... 主席在 ... 七大做了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 图片来源:IC photo 第二个原因,我想是我们比较好地解决了刚才提到的「 ” ... ”和「 ”金融”这两个关键问题。 在 ... 方面,1950年代的 ... 战争扭转乾坤。这是1840年以来,西方大国第一次对侵略中国的选择感到了畏惧;1949年4月还在中国长江,在中国内河里上下游弋的西方军舰再也不敢回来了,从此我们获得了近70年的和平。 中国 ... 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缔造和培育了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我们过去的军队打不过西方国家,新中国彻底终结了西方大国可以随意入侵中国的屈辱史,这使我们得以捍卫自己的 ... 独立和领土完整,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在金融方面,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一举确立了人民币的国家货币地位,很快形成了统一的、独立的国家财政体系。这无疑是500年来中国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环顾今天这个世界,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财政状况最好的大国,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我们的人民币正在稳健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一种比较强势的、具有高度信誉的货币。 当然,在金融问题上,我们还是要谨慎。我曾经和中国研究院的陈平老师,一个很好的经济学家,在伦敦见过当时已经年过90的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这也是霍布斯鲍姆生前会见的最后一批中国客人。 他跟我们的会见中讲到一个很有见地的观点。纵观历史,西方强国一个接一个走衰,他认为主要原因就是经济金融化,就是玩钱生钱的游戏玩得上瘾了,难以改邪归正了。当年的荷兰是这个情况,后来的英国也是这个情况,今天的美国看来也是这个情况。我们今天反复强调金融一定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是有深刻道理的。 另外一位很好的经济学家史正富,他把金融分为两块,一块叫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一块叫做为自我服务的金融。美国今天的麻烦困境就是,为自我服务的金融超过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这是美国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经济问题。但是中国也要防止这种问题可能会产生的外溢及可能会带来的破坏性。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防范金融危机,决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 那么最后就是中国汲取历史上闭关锁国的教训,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全世界开放,融入国际市场,参加国际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地改进自己,发展自己,有选择地借鉴别人的经验,但绝不盲从。整个国家因此而迅速崛起,给全世界带来了震撼。我想中国的崛起已经改变了世界,并将继续影响和改变整个世界未来格局及其演变。

西方靠战争掠夺旧中国,新中国得以赶超的基础是抗美援朝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心多向往自由,人就有多勇敢——斯巴达克起义给我们的启示

    克罗丢的部队围住了维苏威火山唯一的下山通道,打算困死起义军。这是斯巴达克扯起义旗以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挑战。斯巴达克决定率领起义军去西西里岛,点燃那里的革命烈火,解放更多的奴隶。于是斯巴达克的渡海计划泡汤了,他必须重新调整义军的行进方向。但没多久,他们就被克拉苏盯上了。好在这次偷袭被及时发现,而斯巴达克也离他们不远,迅速驰援缓解了危机。

  2. 散居世界却仍能捍卫传统,蒙古人在欧洲的后裔,卡尔梅克人的历史

    提到卡尔梅克人,大家一定会感觉十分陌生。英明的革命领袖列宁同志,身体里也流动着四分之一的卡尔梅克族的鲜血。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慢慢拓展到了伏尔加河,在此生活的土尔扈特人、和硕特人和卡尔梅克人,均受到了沙俄帝国强制性的同化政策影响。不仅如此,沙皇还将自己的养马场委托给土尔扈特人管理,并极力想从草原猛士中挑选为他卖命的士兵。

  3. 明朝白银货币化:中国传统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在和世界各国的贸易不断发展过程中,白银最终成为了中国的主流货币。明朝时期是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关键时期,和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密不可分。白银货币化反映了中国和世界市场的接轨开始,也反映了中国商品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元朝纸币明朝初期,为了改变元末货币混乱的局面,于是统一使用铜钱。

  4. 18世纪开始的亚洲,大清帝国曾与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三分天下

    在当今的世界史分期中,1500年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这一年的前后,西方人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并最终称霸全球。PS:这里的西方特指西欧大航海时代——公元1500年的世界,其实西方并没有优势1500年的世界,亚洲逐渐形成了四大帝国:...世界的奥斯曼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印度莫卧儿帝国,以及中国的明朝,而当时的西方其实远不能与这四大帝国相比,奥斯曼帝国甚至是欧洲人的噩梦,时时威胁着欧洲的安全。

  5. 丝绸之路上卖出去丝绸茶叶和瓷器,却收回了白银和 ...

    在远古时候,丝绸成为东西方之间交易的第一座桥梁。

  6. 屯门海战掀开,亚洲第二代表明朝开始进行洋务学习序幕

    无论怎样,儒家的「”仁”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仁”成为大明内敛的「”精神”原因。因为农业文明,朱元璋等人对大海产生畏惧,希望所有人都成为「”农民”,这就是他们理解的「”大仁”。所以,内迁沿海军民、禁海政策、海运给辽东的军粮改为河运等,就是「”仁”的体现。明宣宗继承朱元璋的理念,疆域大撤退、大收缩,也是为了「”仁”。在农业文明下,那些地区只会让财政支出高涨,由此就会让朝廷给的救灾款、基础建设的投

  7. 左宗棠穿越「 ”死亡之海”收复和田:驱逐5千外国人,缴获白银3万两

    和田,新疆最南端的一个城市。这里古称于阗,是盛产美玉的地方。

  8. 历史上从未被攻破过的城堡,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行宫

    如果你留意过德国的城市,就会发现不少城市名称里都带个「”堡”字。德国确实是个城堡众多的国家,现存城堡和古堡遗址多达2万余座,是名副其实的「”城堡之国”。打开德国地图,有不少地名都以「”-berg”或「”-burg”结尾,前者意为「”山”,中文音译成「”贝格”,例如「”班贝格(Bamberg)”,但在德语中音为「”班堡”;后者意为「”城堡”,音译为「”堡”,例如「”海德堡”。德国名为「”XX堡”的城

  9. 中国对外贸易史上辉煌的一页,三亿两白银涌入中国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因此,在明朝以前,中国用于货币的贵金属一直处于比较匮乏的状况。不过这并不是我国的骄傲,是不得已而为之。最早的纸币交子可因为没有足够的硬通货,直到明朝初年,宝钞还在流通使用。但是,到后来,我们惊奇的发现,明朝成为了银本位的国家。银子已经成为了国家的通用货币,纸钞已经无声无息的退出了流通领域。

  10. 世界历史有三个人,既是一国的亡国皇帝,又是另一国的开国皇帝

    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有三个历史人物既是一个国家的亡国皇帝,同时又是另一个国家的开国皇帝。这三个历史人物,分别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越南的阮福晪、中国的溥仪。溥仪退位后得到优待仍住在皇宫,1917年在大清遗老张勋扶植下短暂复辟大清王朝,随后段祺瑞打败张勋而被迫再次退位,并被赶出皇宫,1932年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因此溥仪既是中国大清王朝亡国皇帝,也是伪满洲国开国皇帝。

随机推荐

  1. 谢履端毁 ... 得功名显耀

    谢履端毁...得功名显耀谢履端,清朝云南人。为人端正好学,从小即有孝友的善名。因此被他焚毁的...非常之多。有一夜,他梦见金甲神对他祝贺说:“你能不惜重价购买...烧毁,因而挽救很多人免于见了起邪思,所以阴功极为浩大。上帝鉴于你有怕...流毒人间而误人子弟的善良心性,特赐你功名显耀,冠盖天下。”他梦醒后,知道天心福善,遂更加勤勉好学,努力进德修业。后来名显当代,子孙数代皆获贵显。

  2. 猫和老鼠合伙

    有一只猫认识了一只老鼠,便对它大谈特谈自己是多么喜欢老鼠,原意和它交朋友,弄得老鼠终于同意和猫住在一起,共同生活。老鼠接受了猫的好建议,于是它们买来了一罐猪油,然而两个人都不知道该把猪油放在什么地方。好心的老鼠同意了。趁着猫不在家,老鼠把屋子打扫了一下,把东西放得整整齐齐。老鼠想到了它们准备的过冬的东西,便说:“走吧,猫!我们去取储存的猪油吧。我们可以美美吃上一顿。”

  3. 成语典故_有名无实的故事

    出处《国语,晋语八》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 了我何故。” 释义 表示空有虚名,而无实际内容。 故事 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韩宣子是当 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他见了叔向,不住地唉声叹气,...

  4. 总统被绑架

    随即一个猛扑将科尔德罗总统按倒在地。当检阅台上下的总统卫队被解除武装之后,一名粗野的伞兵突击队员用槍托对准总统的后背狠狠一击,命令他站起来。>总统在陶拉空军基地被绑架的消息,是由叛军头目特里西奥中校在瓜亚基尔电台向全国发表公告时透露出来的。一来可以争取时间,稳定局势,同时也可以保证总统等人的生命安全。

  5. 雙德雙福遇佛成道緣

    在舍衛國的某個村莊中,住著一戶貧窮人家,女主人懷胎十月,生了一對相貌十分莊嚴的男嬰,夫妻倆為他們取名為雙德、雙福。此時,佛陀以天眼觀察,知道這兩個孩童的得度因緣已經成熟,於是來到這個村莊,身放五色光芒,普照天地,山川樹木皆呈現金色。接著,佛陀來到雙德、雙福的家中,二兒見到相好莊嚴的佛陀,也非常歡喜踴躍。

  6. 【了的】的意思是什么?【了的】是什么意思?

    元·无名氏《符金锭》楔子:「我有两个伴当,好生了的,我如今叫他来计议。」《水浒传》第八五回:「你便是了的好汉,如插翅大虫,再添的这伙呵,你又加生两翅。」了的的拼音lede了的是什么意思了的lede谓本领高强。

  7. 咒水一服 顽痰咳出

    咒水一服顽痰咳出吕柯椿女士的父亲柯德虎先生,民国一年生,现年八十五高龄。子女多,无法适时休息治疗,日积月累,积劳成疾,导致肺...年疼痛,近一年来又咳嗽不止,尤其严重的是喉中痰咳不出来,哽咽于喉部,进食不良,呼吸亦困难,送医院急救长达四小时,医院宣布无效。目前吕女士的父亲每日持续服用药师咒水,病情已渐康复,全家对药师咒水的灵验,献上虔诚的谢意。

  8. 教师励志名言名句

    因为反思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更有磁性。这是教师职业的大爱带来的人性美!只要我们时刻在努力奋斗著,就可以昂起头自豪地说:“我很重要!”教书育人,既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使命,也是对于自己良心的责任。

  9. 四朝大学士-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徐溥

    成化二十三年任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参与机要政务,弘治五年,徐为宰相,曾三主会试,其得行均受人们称颂。因徐入阁为相12年,颇有政声,故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徐阁老”。徐于弘治十二年九月十一日病卒于家中,享年72岁。皇上闻讣,辍朝一日,赐棺木米布。徐溥储豆明代学者徐溥在求学期间,为了不断检点自己的言行,便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徐溥就凭着这样的持久约束,不断修炼自我,完善品行道德,终于成为一代名臣。

  10.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世界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美籍俄罗斯人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的演奏技巧辉煌而潇洒,音乐更趋向深刻完美,表现手段更丰富。>霍洛维茨是古典浪漫派钢琴的最后一个巨人。然而让霍洛维茨的琴声臻于完美之境地的,是他对钢琴踏板的绝妙使用。论对钢琴踏板的重视和理解之深,在20世纪的钢琴演奏家之中,霍洛维茨绝对是无人可比的大师。霍洛维茨已经由一个火爆的技术演奏家变成一个自省的成熟艺术家了。霍洛维茨演奏的斯卡拉蒂的奏鸣曲,有着脱离尘俗的超然气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