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九品芝麻官剧照尚方宝剑作为古代君权的象征物品,是真实存在过的。而且在明代,尚方宝剑还成为一种制度,多由皇帝赐给边将使用。但是,尚方宝剑作为皇帝的化身,虽能给大臣立威,却也能起到反噬作用。

导读:在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包龙星欲拿尚方宝剑直接将罪人正法,却被人揭发他的宝剑乃是明朝之物,而此时是清朝,所以早已没了法律效力。 九品芝麻官剧照 尚方宝剑作为古代君权的象征物品,是真实存在过的。而且在明代,尚方宝剑还成为一种制度,多由皇帝赐给边将使用。 但是,尚方宝剑作为皇帝的化身,虽能给大臣立威,却也能起到反噬作用。在历史上,尚方宝剑成功扮演过君臣矛盾制造者的角色,堪称一把「 ”双刃剑”。 一、尚方宝剑的历史起源 尚方宝剑的黄金时代在明朝,但其起源却由来已久。「 ”尚方”二字,起源于汉朝。当时,汉代宫廷器物上,往往标注「 ”尚方”二字,以示此乃宫中专属。 而负责为宫廷打造御用器物的部门,名字就叫「 ”尚方”,其主管名曰「 ”尚方令”。大名鼎鼎的造纸鼻祖蔡伦,就曾经以中常侍的身份兼任尚方令。 在他的带领下,宫廷里的工匠们制造了许多精品,除了「 ”蔡侯纸”,尚方宝剑也是在他的监造下淬炼而成的。 「 ”中常侍蔡伦加位尚方令,监作剑即尚方剑。御用之器,臣庶不得私用。”(《后汉书》) 蔡伦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尚方宝剑虽然最初是皇家御用之剑,但除了规定不能被皇帝之外的人使用之外,并没有赋予其特殊的含义,直到一个名叫朱云的大臣出现。 汉成帝时,帝师张禹身兼丞相一职,但其人只知道曲意逢迎、溜须拍马,业绩上一塌糊涂、毫无作为。一个叫朱云的大臣看不下去了,于是找到汉成帝说:「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前汉书》) 然而,当汉成帝知道朱云要 ... 的人是自己的老师张禹时,登时大怒,反而要斩了朱云。朱云抱着宫里的栏杆不放,侍卫拖拽他时用力过猛,竟然连栏杆也一起扯断了。最后幸亏其他大臣求情,朱云方才保住一命。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臣请求皇帝赐尚方宝剑斩佞臣的例子,可是以失败告终,只留下了一个「 ”朱云折栏”的典故。 「 ”朱云折栏” 在往后的历史上,也有许多君王赐给大臣佩剑、许以便宜行事的例子。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命大将曹彬平定南唐时,「 ”且以匣剑授彬曰:‘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潘美等皆失色......彬性仁厚,故专任焉。”(《宋史》) 这里提到,赵匡胤将自己的剑给了曹彬,授予他斩 ... 副将及以下所有将士的权力,但此剑是否就是尚方宝剑,却没有明确提及。 在宋朝的 ... 百科全书《武经备要》中也提到:「 ”本朝之制,大将每出讨,皆给御剑自随,有犯令者,听其专 ... 。” 曹彬 但是,以上皇帝所赐之剑是否名为「 ”尚方宝剑”?在历史上却没有明确记载。 二、尚方宝剑的黄金时代 尚方宝剑真正成为皇帝赐予大臣专断之权的象征,始于明朝后期。 万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蒙古人哱拜背叛明朝,他攻陷中卫、广武、玉泉营、灵州,连陷河西四十七堡,自称宁夏王。万历皇帝派魏学曾出征平叛,并「 ”赐学曾尚方剑督战”(《明史》),魏学曾收复了河西四十七堡,可惟有宁夏城迟迟不克。 万历皇帝于是将魏学曾革职查办,又命令叶梦熊接替,「 ”亦赐尚方剑”。叶梦熊到前线后,放水淹城迅速剿灭了叛军。 万历皇帝 叶梦熊平哱拜之乱,是「 ”万历三大征”之一,而在「 ”三大征”中的另外两场战役「 ” ... 之役”和「 ”播州之役”中,尚方宝剑同样发挥了它的威力: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万历皇帝以兵部尚书总督蓟辽邢玠发兵 ... ,同时「 ”发帑金犒军,赐玠尚方剑,而以御史陈效监其军。”《明史》 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前往播州平叛的李化龙也是「 ”请上方剑”以强化自己的权威,而万历也是「 ”赐剑,假便宜”,历时百余天就平息了叛乱。 尚方宝剑在「 ”万历三大征”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后来使用更加频繁,而且逐渐制度化。 「 ”万历三大征”影视剧照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万历皇帝派遣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同样是「 ”且赐尚方剑重其权”,比且还「 ”特赐麒麟服一,彩币四,宴之郊外。”(《明史》)由此可见,尚方宝剑在明朝后期越来越被皇帝所重视,也往往能在战场上发挥奇效。 但是,它也并非是万能的。在明末一起著名的边将「 ”火并”事件中,它就起到了反噬作用。 三、尚方宝剑的反噬作用 皇帝赐予大臣尚方宝剑,理论上讲,等于是赋予了大臣代表皇帝的权力,他们可以持剑直接诛 ... 其他官员、百姓,而不需要经过司法程序。 但这样做有两个前提。第一,赐予尚方宝剑一般是在战场上严肃军纪使用的,而在其他场合不能滥用;第二,尚方宝剑并非可以斩 ... 任何臣子,其适用范围是: 「 ”巡抚不用命,立解其兵柄,简一监司代之。总兵不用命,立夺其帅印,简一副将代之。监司、副将以下,悉以尚方剑从事。”(《明史》) 也就是说,持有尚方宝剑,只可斩监司、副将以下的官员,而对于巡抚、总兵一级的干部,是不能适用此剑的,需要皇帝亲自定夺。 然而,有一个人却在明末坏了这个规矩,他就是蓟辽督师袁崇焕。 袁崇焕 《明史》记载,崇祯元年:「 ”大学士刘鸿训等请收还(王)之臣、(满)桂尚方剑,以赐崇焕,假之便宜。帝悉从之,赐崇焕酒馔而出。” 当时,辽东形势危急,而袁崇焕提出了「 ”五年平辽”的宏伟计划,让崇祯颇感振奋。但袁崇焕表示自己远在边关,难免朝中有人嫉妒中伤他。崇祯皇帝为打消他的疑虑,接受刘鸿训的建议,赐给其尚方宝剑,授予便宜行事的大权。 袁崇焕到辽东以后,就先对官至东江镇总兵、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的宿将毛文龙下手了。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袁崇焕到皮岛与毛文龙谈判无果后,命人绑了毛文龙,并当场宣布其「 ”十二大罪状”,而后请出尚方宝剑,说:「 ”臣今诛文龙以肃军。诸将中有若文龙者,悉诛。” 袁崇焕 然后,他「 ”遂取尚方剑斩之帐前。”毛文龙手下数万悍卒,「 ”惮崇焕威,无一敢动者。”(《明史》) 令人吊诡的是,被 ... 的毛文龙,实际上也是尚方宝剑的持有者: 《明熹宗实录》记载,「 ”天启三年二月(十七)丁丑 赐平辽总兵官毛文龙尚方剑,加指挥佥事。” 《明史》中也有「 ”遂授文龙总兵,累加至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的记载。 崇祯 然而,袁崇焕未经请示崇祯皇帝,就斩 ... 了另一位尚方宝剑持有者,而且其职务还是总兵。 袁崇焕的擅自行事,让崇祯皇帝对其极其不满,这为其日后被 ... 埋下了隐患。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磔 ... 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 明末两位尚方宝剑的持有者,均落得悲惨结局。 结语:尚方宝剑由皇帝的御用刀剑,慢慢发展成为皇权的象征,被用来授予亲信,诛 ... 不良官员,并在明末的几次战役中大放异彩,成为皇帝们制度化的激励措施。 但是,尚方宝剑只是皇帝授权的象征,臣子凭借自己的自由意志随意使用却是不行的。 明末出现的尚方宝剑「 ”反噬其主”现象,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被授剑的臣子,想要持剑便宜行事,却侵犯了皇权,动了皇帝的「 ”奶酪”,最终导致其悲剧结果。 参考资料:《前汉书》、《后汉书》、《武经备要》、《宋史》、《明史》、《明熹宗实录》
本文标签:袁崇焕中国古代史明朝历史毛文龙明史朱云明朝历史二十四史清朝历史宋史元史历史学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