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潍水之战是楚汉争霸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但是知道这场战役的人少之又少。潍水之战相当于把项羽手下最信任的一员大将龙且斩断,项羽的失败结果从这开始已经确定。这场战役与龙且对抗的是汉军名将韩信,龙且虽然英勇,但是在这场战役中十分轻敌,而韩信小心应战,最后龙且被韩信...死。楚国派出龙且领兵二十万兵马救援齐国。

潍水之战是楚汉争霸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但是知道这场战役的人少之又少。潍水之战相当于把项羽手下最信任的一员大将龙且斩断,项羽的失败结果从这开始已经确定。这场战役与龙且对抗的是汉军名将韩信,龙且虽然英勇,但是在这场战役中十分轻敌,而韩信小心应战,最后龙且被韩信 ... 死。龙且是项羽最信任的人,项羽在听闻龙且死后十分伤心,龙且之前和英布作战的时候大胜,为什么在这场战役中会失败呢? 一、潍水之战背景 刘邦在彭城之战中被项羽打败之后,齐国和赵国也背叛刘邦与楚国和解。刘邦派韩信和张耳一起,向北攻击赵国。韩信和张耳领着十几万兵马攻击赵国,这时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让成安君派给自己三万精兵,去拦截汉军的粮草,成安君在前拖住汉军,不与之交战,这样汉军前不能打,后不能退,这时出兵截住后路,这样就能够胜利了。但是成安君一向深信儒家学说,认为交兵不能用诡计,要光明正大,所以拒绝了广武君的建议。 韩信与张耳听说赵国没有采纳广武君的建议,诱敌深入,将赵军全部引诱到河边阵地,后来占领了赵军的营垒,将赵国军队击败。韩信非常佩服广武君,赵国战败后,不仅没有 ... 掉他,还尊称他为老师,请教他打败燕国和齐国的 ... 。广武君为韩信出了一个主意,让韩信在赵国安定赵国秩序,犒劳将士,燕国就会畏惧投降,再派说客前往齐国,齐国也一定会闻风降服,这样就能降服齐国。 韩信按照广武君的建议,果然燕国顺从。刘邦为了镇抚赵国,将张耳立为赵王。后来刘邦任命韩信为国相,收集了韩信的军队,让韩信攻打齐国。韩信领兵向东出发,还没渡过平原津,听说汉王已经派郦食其游说齐王归顺了,打算就此停兵。但是蒯(kuai)通说郦食其就是一个读书人,凭借着一张嘴就夺取了七十多座城,难道将军为将多年,不如一个读书人的功劳大吗?韩信忍不住挑衅,就率军渡过黄河,齐王逃到高密,向楚国求救。楚国派出龙且领兵二十万兵马救援齐国。 二、作战战略 齐王和龙且的战队合并在一起和楚军作战,在交战之前,有人为龙且分析形势,建议龙且:「 ”汉军远离国土,为了胜利回到家乡,必定会拼死作战,其锋芒一定势不可挡。齐国和楚国在家乡作战,士兵军心不稳,容易逃散。还不如建立壁垒,坚守不出,齐王就会派人安慰那些被攻陷的城邑,到时候那些城邑的百姓就会知道他们的国王还在,楚军前来救援,就会有勇气反抗汉军。到时候汉军远离家乡,没有粮食供应,齐国的百姓又起来反叛,必定会不战而降。” 此人分析了齐军和楚军在士气上比不过汉军,但是可以用百姓的反叛来压制汉军,这样就可以胜利。但是龙且对这种办法不屑一顾,他觉得自己了解韩信的为人,是个容易对付的人,而且他很看重军功,觉得如果让他们不战而降,就显示不出自己的英勇。所以他决定直接打,与韩信在潍水两岸拉来架势。 韩信想要迷惑龙且,于是派士兵将潍水的上游拿一万个沙袋堵住,然后派一半的军队渡过潍水,攻击楚军,然后假装打不过,引诱楚军渡河。楚军正在渡河的过程中,韩信命人拿开堵住河水的沙袋,瞬间河水奔流而下,而楚军正在渡河,还有一半没有渡过去,就这样楚军被分成了两半。楚军来不及反应,韩信已经 ... 了个回马枪,反击楚军, ... 死了龙且。这时在潍水东岸没有渡过的楚军本来已经丧失了一半军力,看到韩信 ... 来,四散逃跑,齐王见势也跑了,韩信追击败兵一直到城阳,将楚军全部俘虏。 三、结果分析 潍水之战对于汉军是胜利,对于楚军是失败。按理说龙且和韩信为楚汉两军的大将,为什么潍水之战会是这样的结局呢? 1.龙且太过自负,不了解对手。龙且对于自己的战斗力有一个盲目自信,而且他不了解韩信。在有人为他献计的时候,龙且说了一句「 ”我一向了解韩信的为人,容易对付他”。但是龙且所了解的韩信大多数是从韩信之前在项羽手下做郎中了解到的,他没有深入了解,甚至没有与韩信交过手。韩信在还是平民的时候曾受过胯下之辱,而且和老人讨饭吃,而且在楚军阵营的时候项羽根本不重视他,凭借这一点,龙且就认为韩信是一个比较弱的对手。 他没有了解韩信之前的战绩,也没有了解韩信的作战特点,更不知道韩信的性格。在作战过程中,龙且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指挥,在韩信诱敌深入的时候,龙且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是相信自己对韩信的主观印象,所以最后只能全军覆没。 2.龙且好大喜功。龙且没有听信别人建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太看重功名。龙且说过,如果让对方不战而败,那就显示不出他的功劳,不能得到齐国土地了。从龙且这个想法中,可以知道两点,一点是龙且想要战功,一点是龙且想要土地。龙且想要从这次战争中打败韩信,这样不仅可以扬名,而且可以拥有齐国的土地,说明龙且的野心还是不小的。但是他的实力配不上他的野心,他笃定韩信会输给他,所以最后轻敌输给了韩信。 3.韩信作战策略严密。韩信与龙且不同,他作战谨慎,运用兵法,先是将潍水堵住,没有让所有的士兵过河,而是让一半的士兵过河,这种做法一是防止龙且有诈,防止全军覆没;而是保证后勤有人保障,可以及时拿开河流上流的沙袋。 韩信的作战思想以及策略严密又可行,韩信运用他丰富的经验,将龙且的军队 ... 得片甲不留,赢得了潍水之战的胜利。 4.楚军有可能虚报人数。楚国龙且带领的军队号称二十万士兵,但是当时是楚汉两军正在僵持不下,楚军很难有如此多的兵力。而且当时两军都处于疲惫,作战能力不强,楚军又是在自己的家乡作战,军心本来就不稳,一旦战事不乐观,就很可能四处逃窜。而汉军当时是因为远离家乡,所以属于拼死一战,抱着必须要回家的决心也会奋力拼搏,士气高涨。 而且当时汉军后来又有灌婴前来相助,楚军更是无力抵抗。外有强大的汉军,内部军心不稳,而且齐地百姓的不支持,形势越来越对于楚军不利,所以最后楚军战败。 总结 龙且与韩信的潍水之战是楚汉之争的重要战役,经过这一战,项羽手下的强将已经不多,败局已定。项羽在得知龙且战败之后,竟然慌不择路的去游说韩信,可见龙且的死对项羽是一个多大的打击。龙且对韩信的印象是一个叛徒,而龙且对项羽忠心耿耿,所以龙且对韩信是非常看不起的,这个刻板的印象使龙且掉以轻心,最后兵败而亡。 参考文献:《史记》
本文标签:韩信龙且项羽齐国楚汉历史三国赵国楚国春秋战国楚汉战争军师中国历史商朝战国时期东汉汉朝西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