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王戎人物生平简介王戎字濬冲,王戎出身名门,是西晋名士,也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命中注定仪式为官,终于在其任职司马期间,张方弑晋惠帝攻入长安,王戎逃亡陕县,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谥号元侯。王戎竟是出了名的吝啬鬼王戎年幼时是出了名的神童,长大以后还是公认的孝子,除此之外他还是个吝啬鬼。王戎的侄子结婚时,王戎的礼物就是仅仅一件单衣,还在侄子成婚完毕以后,上门去要了回来。
王戎人物生平简介
王戎字濬冲,王戎出身名门,是西晋名士,也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仕途平坦,位居高官,本应一心为国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王戎却与一些执着于政绩的官员不同,游离于官场之外,明哲保身。
王戎的祖父王雄在曹魏时期位居高官,官至幽州刺史;其父王浑官拜凉州刺史。王戎自小受到良好教育,聪慧过人,天赋异禀,能直视正午灼日而不目眩,裴楷见之,夸赞其“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平日里语出惊人,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观看猛兽表演,不料猛兽失控,在栅栏内咆哮嘶吼,众人皆四处逃散,唯独王戎镇定自若,神色淡定,此时正在阁楼上的魏明帝将此景尽收眼底,不禁称赞其为当世神童。
元康九年,皇后贾南风专权,陷害太子,而此时任职太傅的王戎却保持缄默,不表明立场。时值第二年初春,司马伦发动政变,推翻贾南风政权,并将其杀害,牵连数十名高官,皆命赴黄泉,王戎原本名列其中,但其始终不表明立场,险避杀头之祸,被迫辞官,保全性命。然而王戎官运亨通,不久之后恢复官位。乱世春秋,风雨不断,“八王之乱”再掀政坛风云,王戎因谋略有误,惹来杀身之祸,王戎得此消息,急忙借故跑到厕所,佯装身中五石散剧毒,毒性发作,是受跌入粪池,出此下策才避过危难。
虽王戎数次告别官场,不想跻身这乱世之中,向往做只闲云野鹤,不谙世事,游山玩水。但造化弄人,有人寻仕途不得,也有人别仕途无能。王戎命中注定仪式为官,终于在其任职司马期间,张方弑晋惠帝攻入长安,王戎逃亡陕县,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谥号元侯。
王戎如此投机取巧,苟活于世,当属官场之上的“不倒翁”,数次恢复官位,甚至升任司马,其立身之道也因此为世人所不齿,但身逢乱世,在西晋动荡不安的政坛,衷心奉主只会招来杀身之祸,明哲保身实属聪明人的活法。
王戎竟是出了名的吝啬鬼
王戎年幼时是出了名的神童,长大以后还是公认的孝子,除此之外他还是个吝啬鬼。在世说新语的记载中共有九篇讲人吝啬的文章,王戎一人就占了整整四篇。此外在晋书的记载中,也可以找到对于王戎的描述,称其好利,基业遍布多处,家中敛财无数,常与妻子不分日夜地计算家产,富甲北京城,为人却还是吝啬至极。
王戎为人十分贪婪,早年间在荆州任刺史时期,就曾偷偷命人修建园林宅邸,被发现后丢了官职,后来王戎还拿钱将之赎回。
据悉,王戎家中原有一颗收成极好的李树,每年都能硕果累累,王戎见李子这么好,虽有意将之拿去出售,可是他又担心别人买了李子,会拿李子的核也栽种出这么好的李树,于是他就在出售前,将李子的核一颗一颗地钻取出来。
当年王戎的女儿出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一笔数万的钱款,过了好一段时间还没有归还。因此每次女儿回家来探望,王戎总是僵着脸,神色不悦,直到女儿把所有借款全数还清了以后,王戎才逐渐对她开心起来。王戎的侄子结婚时,王戎的礼物就是仅仅一件单衣,还在侄子成婚完毕以后,上门去要了回来。
王戎这种种吝啬的举动,在当时众人对他的评价各不相同,有的人认为他是在乱世中避祸自保,也有的人认为他生性就是如此,不过当时的戴逵称,这作为王戎私人的个性,不是该置于公开议论的。
王戎识李的故事
魏末晋初时期,有七位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因常于竹林之下喝酒唱歌而得此名,而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自小便十分聪明机智,他小时候还有一个关于识李的典故流传至今。
据悉在王戎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大概七岁左右,常常与家里附近年龄相仿的小孩子们一同游玩。有一天正当王戎与小伙伴在路边玩耍的时候,大家看到路边有一颗很大的李树,上面长满了饱满的果实摇摇欲坠,枝条都被压弯了,李子几乎要垂到地上的样子,看上去十分诱人。于是他的小伙伴们纷纷争先恐后地跑上去采摘李子,唯独王戎一人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李树无动于衷。
旁边正巧有大人路过,见到孩子们的情况,对王戎的反应十分好奇,于是便问王戎:“你的小伙伴们都去摘李子了,你为什么站在这里一动不动啊?”于是王戎回答他说:“这棵李树这大,就长在路边十分显眼,而且枝条上结满了饱满的果实,为什么却没有人采摘呢?我想它果子的味道一定是苦涩的。”大人一惊,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清晰的头脑,于是摘了一颗果实尝尝,味道果然是苦的。
王戎识李的这个故事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中,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看待事物以及做事情一定要仔细观察,同时加强思考,不要忽略周边的环境,根据相关的情况进行合理地推测,要有独立的思维,切不可盲目追随大众。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