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孙诒让做出的主要成就在什么方面 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如何

主要成就>学术成就>孙诒让在经学、诸子学、文字学、考据学、校勘学、以及地方献的整理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章太炎赞誉他为“三百年绝等双”。郭沫若说他是“启后承前一巨儒”。他又是近代新教育的开创者之一,在理论和实践上成就卓著,是清末著名的教育家。>经子训诂方面>在经子训诂上,孙诒让的代表作是《周礼正义》和《墨子间诂》。《周礼》亦名《周官》,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篇,(其中《冬官》一篇在汉初已佚,补以《考工记》),是记录我国古代官制的书。孙诒让认为《周礼》是周公致太平之书,先王政教所自出,周代法制之总萃。而秦汉以来,诸儒不能融会贯通,郑玄注失之简奥,贾逵疏过于疏略,遂于1873年开始撰述,至1899年方才完成《周礼正义》八十六卷。前后费时二十六年,孙诒让的《周礼正义》一书,集前人研究《周礼》之大成,广泛而详细地征引各种文献。已为《周礼》的可信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章太炎赞许为"古今之言《周礼》者莫能先也。"梁启超对此书也推崇备至,说"这部书可算清代经学家最后的一部书,也是最好的一部书"。>>孙诒让有感于清末政治 ... 国家危难,以"墨子强本节用,劳心苦志,该综道艺,应变持危,其学足以裨今之时局。"在清代学者毕沅、汪中、王念孙父子等人整理的基础上,覃思十年而撰成《墨子间诂》十五卷。经孙诒让的集解,《墨子间诂》成为人们阅读的善本。至今还没有一本《墨子》校注能超过并取代《墨子间诂》。特别是书中与近代西学相通的名学、光学、力学等知识的阐发,是与孙诒让的努力分不开的。以至墨学又成为近代显学。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评述说:墨子领头的"先秦诸子学之复活,实为思想解放一大关键。">古文字研究方面>孙诒让的《契文举例》是我国第一本考释甲骨文的研究著作。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第二年便殉难了,没有顾得上对甲骨作著录和研究,1903年刘鹗将其所得甲骨编为《铁云藏龟》后说:"不意衰年睹兹奇迹,爱玩不已,辄穷两月力校读之,以前后重复者参互采绎,乃略通文字。"于1904年便撰成《契文举例》二卷。该书分日月、贞卜、卜事、鬼神、卜人、官氏、方国、典礼、文字、杂例十篇。既释文字又考制度,开了古字考释与古史考证相结合和先例。孙诒让考释的字共有185个,虽然多半是和单个金文的比较中认出来的常用字,但他毕竟是较系统地研究甲骨文字的第一人。>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孙诒让还著有《名原》二卷,该书综贯音、形、义,从商周文字展转变易之轨迹,探明古文字的源流,并开启了用甲古文考证古文字的先河,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地方文献整理>继承清代浙江学者关心地方文献的传统,以整理乡邦献为已任,在辑录校理地方文献史料方面也有重大贡献。1877年编成《温州经籍志》三十六卷。自唐宋至清道光以前温州六县文籍广为著录,共一千三百余家,一千七百五十九部。做到"凡遇先哲遗著,片纸只字,罔不收拾"的地步。该志按四部分类,于每书目之下,采录原书序跋、目录,以及前人评议,如有论误,匡纠于后。该志网罗宏富。体例严谨,考证精详,被目录学界称之为"最著名的地方艺文志"。>>家富藏书,光绪十四年(1888)父子建有藏书楼“玉海楼”,李文田为其题写有“玉海楼书藏”匾额。十余年恣意购求、收藏图书9万余卷、4600余种。稿本、抄本、名家批校者亦多,其中珍善本约4000册。“玉海楼”藏书楼与宁波范氏“天一阁”、南浔刘氏“嘉业堂”,并称为江南三大著名藏书楼。卒后数年,藏书犹存。后大部分藏书归于浙江大学图书馆。编撰有《玉海楼专目》,收录藏书384种,2656册;《经微室书目》著录图书983种,7万余册。《玉海楼善本书目》著录533种。早年编有《温州经籍志》、《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批注》、《四部别录》等,是目录版本学的专著。梁启超、章太炎、郭沫若对他均有很高的评价:梁启超赞他“有醇无疵,得此后殿,清学有光”,章太炎誉为“三百年绝等双”,郭沫若尊他是“启后承前一巨儒”。解放后,“玉海楼”藏书楼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郭沫若题写有“玉海楼”匾额。“玉海楼”藏书楼,现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藏书印有“籀亭收藏”、“仲容过目”、“经微室”等。>此外,孙诒让还撰有《温州建置沿革表》,编《温州古甓记》,校集《永嘉郡记》,参加编写光绪《永嘉县志》,协助编辑《永嘉丛书》,还收集了大量地方碑刻拓本。对温州地方文献的搜集和史事的整理倾注了心血,为后人研究温州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方便。>主要著述>孙诒让受维新思想影响,治学讲求经世致用。主要著述有《周礼正义》、《周礼政要》、《墨子间诂》、《古籀馀论》、《古籀拾遗》、《契文举例》、《名原》、《礼迻》、《温州经籍志》、《籀庼述林》、《籀庼遗文》等。著名学者张舜徽认为:“诒让之学,笃实精谨,湛深经术,而尤长于说字。”其《周礼正义》被认为是以乾嘉治经之法与永嘉通经致用之说的精神相结合的成果。《契文举例》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甲骨文研究专著。《名原》则开创了以甲骨文考证古文字之先例,其 ... 、体例,开辟了古文字学研究的新途径。>《周礼正义》是疏证周代官制的书。系清人诸经新疏中最晚出而成就最高的学术巨著。《周礼》,初名《周官》,西汉末刘歆把它叫作《周礼》,经东汉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遂为定本。但此经以官职纷繁,文字多古,聚讼日久,向称难治。同治七年,孙诒让以为《周官》一经,乃周公致太平之法,为政教所自出,便决心要为此经作新疏。初,罗举汉唐以来迄清儒之说录为《长编》,继草《周官正义》,订补郑注贾疏,并录近儒异义加以论辨,然自视以校理,但仍不无乖漏。孙诒让视墨翟为贤圣人,《墨子》是“振世救敝”的书,遂撢思十年,会集众说,依《尔雅》、《说文》正其训故,据古文、篆、隶校其文字,审文理脉络以移其错简,使之文从字顺,便于诵习。他还融会贯通,对墨学作了全面的分析,写成墨子传略、墨子年表、墨学传授考、墨子绪闻、墨学通论、墨家诸子钩沉等篇作后语附于书末,为后来研究墨学者开辟了许多途径。于是这一沉埋于百年的古籍得以重光。书于光绪二十一年付刊,德清俞樾为之作序,盛赞它:“自有《墨子》以来未有此书。”梁启超则认为:“自此书出,然后《墨子》人人可读,现代墨学复活,全由此书导之。>>治训诂必须通篆籀。在我国历史上,钟鼎文字,有宋一代就有欧阳修著《集古录》以后,摹写、考释、评述之书虽日繁,但他们只是搜集材料,未能深入探索,乾嘉学者也只是拘守《说文解字》,未越雷池一步。直到清末,才有吴大瀓作系统的研讨,著《说文古籀补》、《字说》,从全文中探索字形、字义,取得较大成果。孙诒让从十七岁起即笃嗜金文,壮年曾登焦山访周鼎,手拓数十纸而归。自谓三十年来所睹拓墨累千种,每覃思累日,如对古人。其所著《古籀拾遗》三卷,系继吴大瀓之书而作。地运用字书与所见金文相互校核,以正宋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清阮元《积古斋钟鼎款识》及吴荣光《筠清馆金石录》三书之误。嗣又得吴式芬《捃古录》读之,反复玩味,又多获新义、复于光绪二十九年著《古籀余论》二卷,以订正吴式芬之误解及自己前作之疏缪者。其建树遂超出前人。但他对古文字的研讨,仍不以此为止境,当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甲骨文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后,丹徒刘鹗把他所得的部分甲骨,选拓出一千另五十八片,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印成《铁云藏龟》六册,公之于世。>当时学者半信半疑,章炳麟直指之为伪造。而孙诒让读其书即如获至宝,以为这是研究商代文字的可靠资料。便冥思苦想,发奋钻研,考释其形义,用分类法把甲骨文字的内容作了区分,并对大部分单字逐个进行辨析,于次年(1904)又写出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著——《契文举例》二卷,为甲骨文的研究开辟了道路,成为此学的开山之祖。第二年,孙诒让又进一步把金文、甲骨文、石鼓文及贵州红岩石刻文字与《说文》古籀互相勘校,举其歧异所在,明其省变之原,来探索古文、大小篆的沿革,著为《名原》七篇,对古文字学又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把古文字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峰。它如《札迻》一书,系孙诒让把自己三十年来阅读周秦汉魏以迄齐梁的七十八种古籍所作的笔记,与他家见解互相参证,害以校勘文字,诠释疑义,订正讹误的校雠学名著。其考释精审,学者交誉。《籀庼述林》,则是他晚年手走的学术论丛。其书收录各类考、说、述、释义、序跋、钟鼎释文、金石考跋、记辨等专论一百二十多篇,显示了他一生治学的全貌。>>《温州经籍志》一书,是孙诒让早年对温州自唐宋迄嘉道以来一千三百余种著所作的一部目录专著。分类遵照四部,子目参照四库总目。每书之下,采录原书序跋以及前人的评议识语,而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以申发其精奥,订正其讹误。全书网罗宏富,体例谨严,费时八载,于光绪五年才写定,以后各郡邑纷起撰著地方艺文,实由此书导夫先路。>总之,孙诒让每著一书,必多创见。余杭章炳麟目无余子,他对孙诒让的学问却极为钦佩。光绪三十四年(1908),他自本致书孙诒让说:“自德清(俞樾)定海(黄以周)二师下世,光岿然,独有先生。”并盛赞其学术成就,以为“治六艺,旁墨氏,其精专足以摩*姬汉,三百年绝等双矣!”享盛名晚清,可谓光焰万丈,实不愧为乾嘉以后集大成的一位朴学大师。>倡言革新>自西学东来,孙诒让早在光绪十二年(1886)就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的科学文明与政治思想。嗣后,痛国事阽危更进一步讲求新学,多方搜集有关时务政书,探索救国图强之道。>他坐而思,起而行,便渐渐走出书斋,阐西学,议变法,办实业,兴学校,力图开通民智,革新政治,以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甲午中日战起,当年七月,孙诒让奋袂而起,毅然担当了瑞安县筹防局总董的重任,向浙江巡抚廖寿车条陈:堵塞海口,修理城垣,建筑炮台,购办军火,清查保甲,筹捐经费等六项要务。并殚心策划,在瑞安付之实施。及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孙诒让哀叹“今日事势之危,世变之酷,为数千年所未有”,遂抱“移山填海之徽志”,倡立兴儒会,手订《兴儒会略例》二十一条,希望通过这一民间组织,“合谷行省四万万人为一体”,由民众集资办银行,营商业,修铁铬,开矿山,办工厂,兴团练,结外交,清吏治,“以围异族之犷暴,以致中国之隆平”。>>迨康有为公车上书,要求维新变法,深佩其所论洞中症结。及戊戌变法失败,复经庚子之役,孙诒让扼腕时艰,心请沉重。光绪二十七年春,清廷迫于形势,重申变法更制,下诏求言。孙诒让应盛宣怀之请,为之杜门十日,针对当时政治弊端,写定《变法条议》四十条,主张罢废跪拜朝仪,清除冗官晋吏,裁撤内务府和太监,建立预决算财政制度,设立议院,创办报馆,准许人民言事,设商会,练民兵,办警政,治冶炼,开工厂,重农耕,修水利等等。不少内容,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盛宣怀迟迟不敢上陈,乃知所谓变法更制,也只是欺人之谈。>至此他深感清朝的政治已无可救药,其政治立场遂从忠君救国的改良维新,而转为同情反清革命。其时,浙江是光复会的基地,革命活动风起云涌。光绪三十三年五月,秋瑾被捕,他请求座师湖广总督张之洞密电其侄浙江巡抚张曾敫设法营救。光复会会员嘉兴秘密革命组织“温台处会馆”负责人敖嘉熊避难来温,他深虑“永、瑞耳目甚多,非避嚣之处”,通过友人护其出走东洋。同年,乐清虹桥明强女学校长光复会会员陈鼐新聚众演说“新山歌”,宣扬革命,府县严命缉捕。陈潜来温州,孙诒让甘冒风险,延之于家,护其东渡日本,复挺身而出,与浙江布政使宝芬、温州知府锡纶相抗衡,力为陈鼐新申辨。>几经周折,终于平息了这一风波。凡此种种,说明孙诒让随着时代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旧民主主义的资产阶级革命,这对他的一生来说,也是至为难能可贵的。晚年,孙诒让不得已而求其次。用墨家苦志力行的实践精神,努力服务桑梓,兴办教育并进行各种实业活动。自光绪二十二年(1897)至三十二年间,他与黄绍箕、绍第兄弟等创立瑞安务农友会,置地试验,改进农桑。嗣又派人至湘鄂两省考察矿务,组设富强矿务公司,开采永嘉的铅矿。为开辟海上交通,建立大新轮船股份公司,租湖广轮航行于瑞安上海之间,其后又与南通张謇等设江浙渔业公司于上海,开始用渔轮在沿海捕鱼。>光绪三十一年(1905)秋七月,瑞安设县商会,公推孙诒让为 ... 。任内,为收回苏杭甬权,与场寿潜、刘锦藻等成立浙江保路拒款会,并在瑞安设立分会,致电清廷,坚决反对向英国借款,力争筹资自办。在地方事务中,孙诒让认为“自强之原莫先于兴学”。因而他用在教育事业上的心血最多,收效也最著。他从光绪二十二年(189)起,先在瑞安一县办教育,创建了一所专攻数学的算学书院(后改名学计馆),以造就科学技术人才。其手订意程、学规,对德育智育的培养和书院的管理,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未几,他又创办了方言馆和瑞平化学学堂各一所,专攻外语和化学,还在郡城创办一所蚕学馆,以事改良蚕桑。经过五年的办学实践,到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又将学计馆和方言馆合并扩充为瑞安普通学堂,分设中文、西文、算学三个专修班,对十五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学子实施中等教育。为使教育普及,并在瑞城各隅办起四所蒙学堂,以为幼童就学之所。后又办德象、毅武、宣文三所女学,使中产人家深在闺门的女子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培养师资造就专门人才方面,他曾给资派送瑞安曾通学堂高材生陈恺、许藩二人留学日本习数理化,并邀集高材生家长,建议令子弟赴日留学。一年中瑞安东渡留学者达二十余人,在浙江教育史上,开留学国外的风气之先。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清 ... 决定废科举,设学校。>孙诒让受温处两府人士的推戴,于当年十月就任温处学务分处 ... 。他的教育事业遂由瑞安一县,推广而至于浙南地区。在学务分处 ... 任内,孙诒让首先整顿了温州府中学堂。并深刻地认识到欲求教育普及,必须培养师资;培养师资,专赖师范教育。爰于次年夏六月,决定在温处两府各办师范学堂一所。温校择址道司前原校士馆。>为解决建筑资金及建校后的常年经费,他力排顽固势力的干扰,支撑于官绅之间。历时三年,心力交瘁,终于以三万六千元的巨资,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成温州师范学堂,计校舍楼房十三楹,平房十二楹,当年招生二百四十名入学。事前,为造就小学师资以应急需,曾假温州府中学堂次第举办理化、博物、体育、音乐等科传习所,半年速成毕业;同时并于每年暑假集中各科小学教师,举办短期讲习会,以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使新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任职期间,他共筹集教育基金五十多万元,在温处两府十六县创办了各类各级学校三百余所。其筚路蓝缕开辟山林之功,为朝野所共仰,嗣受委为学部二等谘议官,浙江学务议绅。>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复被全省学界推举为教育总会会长。(会长蔡元培久未任职。孙以副会长摄会长职务)。这时,他环顾国内教育情况,结合自己十余年的办学经验。复上陈《学务平议》、《学务枝议》于学部,对全国教育大计,提出建议。其所陈都是切中时弊的精辟见解。其讲求事功,实事求是的作风,除学术论著外,率于教育事业上见之,实为新教育事业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孙诒让逝世后,《清史稿》为之立传。后来,温州六县人士,为缅怀其开拓教育之功,乃购地辟籀园建籀公词和籀园图书馆以资敬仰。其瑞安故居的藏书楼玉海楼,列为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籀园里的籀公词和坐落瓯海区慈湖南村的基地,也都作为温州市的历史文物加以保护。>教育思想>孙诒让主张普及教育。在他拟定的《温处学务分处暂定学堂管理法》中提出:"国民之智愚贤否,关国家强弱盛衰。初等小学本应随地广设,使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童"。而普及教育又应从官吏开始。他提出“欲求全国无不受教育之民,必先求无不受教育之官吏”。他提议清 ... 明文规定,十年之外,非京师大学堂毕业者,不得为知府;非各省中学以上毕业者,不得为州县。十年之内,因京师大学堂和各省中学名额有限,一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可采取变通办法,即开设"吏治简易学堂",通过短期进修方式,让官吏接受新式教育。>孙诒让还重视师范教育,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他认为“推广学堂而不先设师范,犹之无耜而耕,安期收获”。“西国教员多为师范出身,故胸有成竹”。孙诒让认为“学校教育之良否,由于教员人格之若何,盖教员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印于儿童脑中,其感化有永不能灭者”。因此,他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具体地要求。首先,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二是教师要有丰富的科技文化知识。第三,教师还要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第四,教师要有科研能力。第五,教师要有健康的身体。>>孙诒让以他教育活动的卓越贡献和教育思想的独特见解,赢得清末教育界的一致推崇,在近代教育史上亦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和观点是:>①兴办职业学堂,谋求教育救国。自他1895年冬开始筹办学校至1908年夏逝世的十多年中,经他大力倡导和苦心经营,温处两府十六县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到300多所,居全省之先。这为温州地区现今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底蕴。>②讲究学以致用,培养时需人才。孙诒让的办学目的是培养“应时需”的人才,以“振世救弊”,使国家富强。他认为,西方列强的文明强大在于他们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发达,我们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主张开办新式学堂,设事务丛报局,开采五金煤矿,大兴农桑。倡议选派留学生出国研究西学,学习机器制造及农矿化电等科目,还可以在各州县乡开办学堂书塾,教农工商人识字算账,开发民智。他十分重视实用知识教学,他主持的温处学务分处,在制订课程中对清 ... 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有所不同,删去讲经课,把中国文学改为国文,历史地理采用自编乡土教材,兼及中外政治沿革、时事评述等。还增设国语一课,以学习推广普通话。>③倡导教育普及,注重教育公平。孙诒让十分重视教育普及,1902年正月,由学计馆、方言馆合并成立的瑞安普通学堂开学,并在瑞安县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各设立蒙学堂一所。他认为国民普通知识,总要人人平均,才能够共同努力,以谋文明进步。为了普及国民教育,他还提出“全国士民,子弟不入学者有罚”,“庶普天率土,塙然知以求学为杓准”。他还制定试行《乡村小学酌设贫苦农家子弟免费或减费入学名额办法》,提出“优异下户学生之父兄”,“设女学位以奖女学”等主张,以促使部分贫苦农家子弟和女童也能入学读书。>④重视人格教育,优化师资队伍。在普及教育中,孙诒让提出“教育之道,既欲通合诸科以陶铸国民,万不能别悬一格,以优待庸士”,注重“体育、智育、德育三者必须实在进化”,他认为“造就人格,为中外教育唯一主义”。针对当时学校实际,特设品行一课,与其他各科同记分数。在道德教育中重视教师的作用,要求教师要重身教,“教员人格之若何,盖教员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印于儿童脑中,其感化有永不灭者”。为了办好学校,发展地方教育事业,他选择延聘热心教育、有真才实学的著名士绅主持校务和担任教育管理职务,聘请优秀教职到校任教。为培养合格师资,尤其解决合格理化科教员奇缺之窘境,他决心营建温州高级师范学校。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成温州师范学堂,为温州的教育事业树立了先锋旗帜。>人物评价>章太炎语:晚清特立之儒。>姜亮夫(《孙诒让学术检论》):清儒主流中最后一位大师。>光明网《孙诒让与〈周礼正义〉》:《周礼正义》之泽惠学林,为功甚巨,成为研治诸多学问的重要学术资源。>梁启超语:有醇元疵,得此后殿,清学有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书中评说:孙仲容《温州经籍志》,实将来作《温州志》者所不能复加。此书佳极,仿朱氏《经义考》,搜罗殆备。>郭沫若语:启后承先一巨儒。>玉海楼丁字雨廊的墙壁郭沫若题字:甲骨文字之学创始于孙仲容,继之者为王观堂。饮水思源,二君殊可纪念。>史籍记载>《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九·儒林三》>后世纪念>孙诒让故居>孙诒让故居位于瑞安市锦湖街道砚下村。始建于1861年,正房硕大,通面阔9间共34米,进深14架共14米多,三楼式的台门、翘檐灰瓦,门台高耸,为瑞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孙诒让做出的主要成就在什么方面 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如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随机推荐

  1. 梨子打破头(图文)

    从前有一个呆子,是一个秃头。一天,有一个人看到他上没有头发,就把一个梨子打他的头,打了一个又一个,把这个呆子的头皮都打破,而且流出血来。可是这个呆子默默的忍受著,不抵抗,也不避开。

  2. 旁摇阴煽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pángyáoyīnshān。

  3. 梦见去世的亲人做饭给自己吃

    周公解梦梦见去世的亲人做饭给自己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去世的亲人做饭给自己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小户型大空间的装修技巧全在这里 让你的家大上

    小户型大空间现在住房的压力越来越来,小户型的房子不仅满足年轻人生活并且也不会让年轻人有太大压力。小户型的房子成了房地产商和很多刚工作年轻人的新宠,小户型不仅可以完全满足生活的需要,而且在设计上只要别具一格就能让自己的房子看起来温馨又大气。传统的装修概念,我们在这里要通通摒弃!但是我们小户型的房子放置这样庞大的衣柜会让户型显得更加拥挤。在这里就建议大家自己大衣柜。

  5. 名闻·利养·恭敬

    高峰妙禅师是位大名鼎鼎的禅宗耆宿,但他在年轻时代却是个赶经忏的能手。高峰妙禅师不听则已,一听既气愤又惭愧!

  6. 朽木不雕造句_朽木不雕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朽木不雕xiǔmùbùdiāo朽木不雕的意思和解释: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朽木不雕的出处《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朽木不雕的例子朽木不雕造句朽木不可雕,老狗学不了新把戏。ToolateJuliarealizedthatthebestandthemost-sacrificingofwivescannotmakeasilkpurseoutofasow’sear,anArnoldBennettoutofanOswald.朽木不可雕,最贤良,最肯牺牲的妻子也不可能把一个奥斯华德变成一个阿

  7. 明治天皇的妻子儿女 明治天皇和明治牛奶有关系吗?

    明治天皇是孝明天皇的儿子,赐名睦仁,8岁就被定为继承人,并于1867年继位,推翻德川幕府的统治后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推行“一世一元制”,改元“明治”,实行明治维新。明治天皇>明治天皇的妻子儿女>皇后:一条美子>中宫:柳原爱子>典侍:千种任子、叶室光子、桥本夏子、园祥子。

  8. 梦见车掉悬崖

    周公解梦梦见车掉悬崖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车掉悬崖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吃桑椹_周公解梦梦到吃桑椹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吃桑椹好不好

    梦见吃桑椹是什么意思梦见吃桑椹,预示让人感到痛苦和失望的事情。梦见吃桑椹意味着,身体里像是活力要爆发出来一般充满朝气的一天。梦见自己吃桑椹,暗示你将会生下贵子。待考者梦见吃桑葚近期考试成绩刚好及格。历史新知关于"吃桑椹"的数理吉凶宜忌分析:梦见吃桑椹是什么意思梦见吃桑椹的吉凶:因勤勉而成功发展,名成利就之吉兆无疑。

  10. 伯嚭结局 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分别是谁 揭秘他们最后结局

    自古历史上有忠臣就会有奸臣,因为朝廷的发展不可能只有忠臣的,只有那些奸臣的存在才能提醒忠臣更加爱国,但是如若一代帝王把握不好忠奸大臣的运用度,就会导致一个朝代的陨落,那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分别是谁呢?他们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伯害贤祸国,国破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