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出处】《辍耕录》:国家置臣子,犹人家畜犬。譬有贼至而犬吠,主人初不见贼,乃箠犬,犬遂不吠。岂良犬哉! 国家设置臣子,像人们家里养狗。 譬如说,有个盗贼来到,狗便叫了起来。主人开初未能看见贼影,便气愤地鞭打狗。于是,狗从此不再叫了。 这难道是好狗吗? 后...
【出处】《辍耕录》:国家置臣子,犹人家畜犬。譬有贼至而犬吠,主人初不见贼,乃箠犬,犬遂不吠。岂良犬哉!
国家设置臣子,像人们家里养狗。
譬如说,有个盗贼来到,狗便叫了起来。主人开初未能看见贼影,便气愤地鞭打狗。于是,狗从此不再叫了。
这难道是好狗吗?
后人用这则寓言以犬喻臣,确实不恭;但譬喻贴切,抓着要点。它说明当臣子的患君“爱国”,应该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纵然有时遭误解,受打击,也还要百折不挠,鞠躬尽瘁。如果被打了几棒子,便“犬遂不吠”,那么“岂良犬哉!”这里讲的是封建君臣关系,不是以“义属”、以思想相结合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二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