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多宝观音

多宝观音佛像,一身四面十八臂,手上都拿珠宝。这多宝观音像看似说拥有无数财宝,实是观音菩萨在江南一带一次告诫世人不要贪财的显化。古时,江南一带民风刁薄,世人不知礼义,只重财利,唯利是图,贪心十足,尔虞我诈,奸淫盗 ... ,无所不为。观音菩萨痛心世风不良,便决定来江南进行点化。她化作一个肥头大耳的和尚,身上戴着、手里拿着大量金珠宝物,招摇过市,分外引入注目。他这样出现在市镇街上,立时便引来一帮地痞无赖,挡住了胖和尚的去路。这帮地痞无赖全是些游手好闲、贪得无厌之徒,他们看见胖和尚手上拿着那么多珠宝,便生出贪婪觊觎之心。他们挡住胖和尚,有意寻衅闹事。其中一位歪戴帽子的地痞不怀好意地说:“你是哪里来的妖僧,大胆到我地招摇撞骗。你一个出家人怎么全有这么多金银珠宝?莫非是抢劫来的?快快献出,放你过去;要是不然,你休想活命!” 胖和尚说:“宝物,什么宝物?我没有宝物,也不知世间什么叫宝物,只有学善修心,才是宝物。”这帮无赖怎能听得进这些,纷纷喊叫:“你这刁和尚,胡说什么?你身上手上那些金珠玉翠,不是宝物是什么?你别耍赖,快快交出来。” 胖和尚说:“你们是要我这些东西吗?我看这都是粪土一般,贫僧正嫌它累赘。”说着,把手上身上那些金银珠宝全放在地上,说:“全在这里,你们看什么好就拿什么。”那帮无赖发了疯般一哄而上,七手八脚,争着抢夺值钱的东西,转眼间抢了一个干净,只留下一串婆罗子数珠,大家都不要,丢在地上。胖和尚拾起被丢在地上的数珠,感叹道:“唉,可叹世人真假不分,没用的东西全都拿走,一串修心养性的宝珠竟没有人要,可见此地人没有善根。”那帮无赖根本不听胖和尚说什么善根不善根,一个个拿着抢来的珠宝,高高兴兴准备去变卖。>时到中午,胖和尚见那帮无赖离去,自个也到附近的一座佛寺慈云寺去挂单,讨顿中午斋饭吃。这慈云寺是这地区有名的佛寺,寺中居住十来个和尚,他们努力弘扬佛法,但因此地百姓缺乏善根,皈依从善者不多,因此,香火不盛。胖和尚和寺僧交谈,大家都深为感叹,为不知如何点化市民、吸引信众而犯愁。>就在胖和尚在慈云寺吃完中午斋饭之时,那帮抢走珠宝的无赖气势汹汹来到寺里找胖和尚。原来,这帮无赖正要在市上出卖珠宝时,却发现手中所拿宝物都成了飞尘,随风飘失,一个个好生惊异,又莫名其妙,最后决定找胖和尚算帐,找到了慈云寺。胖和尚早料到他们要来,不等那帮人说话,先含笑发问;“众位来此何事?贫僧所有东西你们都已拿走,只剩一串数珠、一个钵盂,你们不要。如今又来找我,还要什么?”>那帮人说:“你这和尚太可恶!那些宝物我们拿去后,片刻间都化为了尘土,这分明是你在作弄我们,因此特来找你算帐。你快点把真宝物献出来,不然休怪我们不客气。”>胖和尚还是不慌不忙回答;“原来如此。我早就告诉过你们,那些东西本就是粪土,你们不信,偏当作宝物,争着抢着拿走。如今果然应了我的话,怎能说是我作弄你们?我劝奉各位就此明白道理,须知贫富自有天命,不可强求。钱财乃身外之物,争来抢去,又有何用?我劝各位还是省悟了吧!” >那帮人怎能听进去这些话,他们愚顽不化,纷纷 ... 胖和尚:“你这和尚十分刁滑,不让你看看厉害,你是不会拿出来的。”于是,这帮人磨拳擦掌,动手就打。胖和尚身高体胖,看似臃肿笨拙,谁知却分外灵巧,一帮人扑来也靠近不了身边。气得那一帮人像发了疯一般,叫 ... 不停,乱打一气。胖和尚心想,不让这帮无赖抓住会纠缠不休,就让这帮无赖打木头吧。原来寺中正立着一根香梨木,是准备用来雕刻佛像的。观音菩萨即时施展法力,香梨木成了胖和尚,不再躲闪,被那帮无赖团团围住,拳打脚踢,直打得这帮无赖手酸脚软,精疲力尽,方才罢休。这帮无赖以为解了恨,谁知定睛一看,所打的哪里是什么胖和尚,原来是一根香梨木竖在地上,一帮人不禁大吃一惊,愣愣地看着香梨木,目瞪口呆,面面相觑。有认得宇的,看见香木上写着“多宝观音菩萨”六个字。>到此,众人才知道那位胖和尚原来是观音菩萨的化身,都深感后悔,个个捶胸顿足,忏悔罪过。有的默默回想刚才发生的事和菩萨说的话,知道这是观音菩萨有意在点化,受到了震动,怀着追悔和感恩的心情,悄悄地离去。不少人以后果然改恶从善,重新做人,贪财争利的世风得到了改变。>观音菩萨化身智斗众无赖的经过,慈云寺的和尚们都看得清清楚楚,开始,他们为胖和尚担忧,怕胖和尚吃亏,都想出面拦阻,但没想到胖和尚竟然功夫不凡。后来,众人扑打胖和尚时,他们都上来制止时,却看到那是打的香梨木,又莫不为菩萨的智慧和法力而赞叹。众和尚跪在香木前,叩头礼拜。后来,寺僧就将那段香梨木,雕成“多宝观音”法像,供奉在寺内。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多宝观音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2. 秦始皇有三件独一无二的宝贝,但只有一件可能在墓中找到

    相信「”国宝”这一情结在更多的中国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让更多的国宝回家”则成为几亿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和呼声。几千年风风雨雨的历史,其中出现的国宝可以说不计其数,有的如昙花一现消失不再,有的则散落天涯,而少数留存下来的都是稀世珍宝。所谓的国宝,都是历经时间的洗涤而越发显得可贵,经历过风雨的宝物才更具有时代的价值,更加显得不可替代。秦朝,一个曾经征服了六国一统天下的国家,在征服各国的时候都获得

  3. 新疆农民下地挖出一瓶子,和历史书上的宝物一样,最少估值2个亿

    根据书中描述,这种瓷瓶名叫元青花凤首扁壶,曾在北京出土一只,现已作为国宝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马忠听完这番话以后,十分爽快的将这件扁壶交给了相关部门。但是根据前不久拍卖会上,拍出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瓷瓶的2.3亿价格来看,这件元青花凤首扁壶的价格,应该在2亿元以上,所以说农民马忠还真的挖到了稀世珍宝。

  4. 中国古代最慷慨的皇帝:宝物见者有份,在位三年差点被灭

    元定宗的慷慨估计是前无古人的,可惜他身体有病,在位三年就去世了,不过这对于元朝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因为元定宗的慷慨政策已经让国家财政破产,要是外敌来侵犯,没钱打仗的元朝估计很快就会亡国。

  5. 这运气也是没谁了!他是怎么找到这些宝物的?

    在中国地位最高的动物大概就是龙了,虽然这是古人捏造出来的,可是这个生物却存在了几千年,在古代被称为是皇权的象征,皇帝的椅子叫龙椅,皇帝的衣服叫龙袍。这件事就这么被搁浅了,这个石环也没有被识破它的真面目,直到十年后,在张凤祥发现石环的地方,再次被人发现,这次的结果就不一样了,得到国家的重视,派了专业的人员进行挖掘,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牛河梁遗址,并且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里面就有张凤祥发现的玉猪龙。

  6. 朱允炆有后人?贵州老汉掏出宝物,誓要证明600年朱家传承

    不过当南京城陷落后,宫中的一场离奇大火,却令建文帝朱允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在各种流言的散布下,无疑令朱棣头疼不已。然而在2006年,一位名叫朱永斌的老汉,却亲自前往贵州博物馆。他不仅口口声声的称:自己便是朱允炆之子朱文奎的后人。

  7. 中国消失的宝物中,没有哪个能跟它相媲美,若能被发现定轰动世界

    「”得玉玺者得天下”,这句话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众所周知,玉玺在古代是王权的绝对象征,自秦始皇用举世珍宝和氏璧制成玉玺之后,其后诸多朝代都有专属玉玺,以代表帝王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但是,这都是在秦朝之后,那么,秦朝之前呢?答案就是「”鼎”。也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更是古代中国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鼎”被后世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秦朝

  8. 赵敏的历史原型,出身元朝贵族,是朱元璋儿媳,却被迫殉葬

    在小说中,赵敏是蒙古的郡主,父亲的元朝的汝阳王,名叫察罕特穆尔,执掌天下兵马大权,也负责镇压各地的起义军。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位汝阳王,他叫察罕帖木儿,而察罕帖木儿还有一个儿子叫扩廓帖木儿,这位扩廓帖木儿的汉名正是王保保,而王保保有个妹妹,叫观音奴。

  9. 为何 ... 娶杨氏却不要28岁的郑观音?网友:「 ”我太难了”!

    说起...,除了其「”千古一帝”的美称,总会让人不经意联想到玄武门之变,而玄武门之变后...对弟媳以及嫂子的安置方式,更是让很多人产生兴趣与疑惑。那么,...为什么最终将弟媳杨氏纳入后宫,而嫂子郑观音却搁置不管呢?难道真的如有人所说是因为郑观音年老了?非也,郑观音当时27岁,比...还小。那究竟什么原因产生这截然不同的待遇呢?接下来我将为你仔细研究分析一番。一、...为何纳入弟媳杨氏首先我们先回顾

  10. 木造像,中国历史上最直抵人心的艺术

    汉传造像文化,从汉代开始,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古拙而有斑驳感,能够直抵人心。自宋以来,从宫廷到民间,木造像十分盛行。明永乐木胎髹漆阿弥陀佛明木胎髹漆赵公明武财神京工京工造像代表的是宫廷风格,既有汉传造像的风韵,又包含汉藏结合的特征。纯汉传造像风格使整尊佛像营造出的气质,与汉藏风格结合的佛像截然不同。

随机推荐

  1. 培植善心,坚持行善有善报

    培植善心,坚持行善有善报《周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例如京剧《奇双会》的唱词中有“结草衔环”之句,就是用成语典故来说明有恩必报和善有善报。它启示我们,只要培植善心,坚持行善,就必有善报。当然,倘若从施恩者的角度来说,“衔环”也可以表示善有善报之意。这两个典故都勉励世人,要培植善心,一心向善,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因为只有播种善因,就能收获善果。

  2. 总有一些风景 让你想起某些好时光-感人的情话

    十六、不要指望别人你要努力你想要的要你自己给自己十七、【再找不到第二个你我措手不及。

  3. 一个坏印象

    有六个人搭乘火车旅行,坐在同一车箱内。其中五个很安静,也很规矩。但第六个是个粗鲁的年轻人,给其他乘客招惹了许多麻烦。最后,这位年轻人在一个车站带着两个沉重的皮箱下了车。没有一个旅客帮他的忙。>年轻人转过身子,拎着两个沉甸甸的皮箱,匆匆赶了回来。>当火车再次启动时,叫他回来的旅客打开窗户说:“一个极坏的印象!”

  4. 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弘光政权建立后,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称“史阁部”。史可法遂至扬州,继续抵抗清兵。史可法的部下在这种情形下,仍率余部继续鏖战,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复多尔衮书史可法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南中向接好音,法随遣使问讯吴大将军,未敢遽通左右,非委隆谊于草莽也,诚以大夫无私交,《春秋》之义。

  5. 伤感说说看完想哭的 如果说伤心总是难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感人的情话

    一、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柔软的所在,记录著过往的点滴。

  6. 大汉帝国那些事儿之五,王者归来,沛县起义

    陈胜吴广闹革命,革命的春风很快的吹到了沛县,这个时候的沛县县长大人正与萧何曹参二人坐在一起,商量对侧,毕竟嘛,沛县县长只是个文弱书生出生的,对于行军打仗却一点都不入道,眼看周边城池纷纷起义,要么和秦军对着干,要么和起义军对着干,而自己十数年的寒窗苦读,贵为秦国父母官,自己如何做抉择?最后他还是将目光放在了萧何的身上,毕竟嘛,萧何入境在他的眼中,已然成了主心骨,询问了个来回,却听萧何说。

  7. 大放厥词成语故事_成语“大放厥词”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大放厥词 【拼音】dàfàngjuécí 【解释】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成语故事】 “大放厥词”这个成语,出自《韩昌黎全集·祭柳子厚文》,参考《新唐书·柳宗元传》。 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柳...

  8. 【炉氲】的意思是什么?【炉氲】是什么意思?

    ●唐张籍《宛转行》:「炉氲暗徘徊,寒灯背斜光。」★「炉氲」在《汉语大词典》第9916页第7卷314参见:炉氲词条推荐

  9. 商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商朝是继夏朝灭亡的一个朝代,它也是中国历史的第二个朝代。商朝共三十主、十七世。商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经过11次战争,无敌于天下,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又利用有缗氏的反叛,起兵打败夏桀王于鸣条之野,一举灭夏。商汤的孙子「太甲」在位时无道,伊尹把他放逐而由自己摄政。三年,太甲悔过,又迎归复位、勤俭爱民、诸侯亲附,社会安定,被称为守成之主太宗。在第八代商王「雍已」时,曾发生过有诸侯不朝的情况。

  10. 国庆节的由来100字

    国庆节的由来100字参考一: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心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经由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央人民政府透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