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鲁迅和郭沫若的笔墨官司

  文/叶知秋

  这是70多年前中国现代文坛的一桩“官司”,从中可以引发许多思考。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郭沫若为了加强创造社的实力,扩大文化统一战线队伍,扩大左翼文艺在青年读者中的影响,便很想和鲁迅联合起来,以利于在同一阵营 *** 同反对 *** 的文化“围剿”,并已采取了实际的行动。他说:

  “我是爱护创造社的,尤其爱护创造社在青年中所发生的影响,因此我想一面加强它,一面也要为它做些掩护的工作。怎样去加强它呢?我在人事上发动李一氓和阳翰笙来参加,同时又通过郑伯奇和蒋光慈的活动,请求鲁迅过来合作。鲁迅那时也由广州回到上海来了,对于我的合作邀请,他是慨然允诺了的……我们从第一步做起,曾经在报章上登过恢复《创造周报》的启事,启事是以鲁迅的名字领衔,我以麦克昂的变名居二,依次是成仿吾、郑伯奇、蒋光慈等……”

  关于同创造社结成联合战线一事,鲁迅在广州期间也表示过同样的愿望。鲁迅于1927年9月25日(即离开广州移居上海的前两天)给李霁野的信中说:“创造社和我们,现在感情似乎很好。他们在南方颇受迫压了,可叹。看现在文艺方面用力的,仍只有创造、未名、沉钟三社,别的没有,这三社若沉默,中国全国真成了沙漠了。南方没有希望。”

  看来,鲁迅与创造社同仁在上海联手,掀起新的革命文学运动的愿望,似乎可以实现了。然而,大大出乎鲁迅意料,结果不仅联合未能实现,而且一场论战却开始了……

  原来是成仿吾以及新近从日本归来的李初梨、彭康、冯乃超、朱镜我等文学青年,坚决反对恢复《创造周报》,反对同鲁迅合作,他们另创办《文化批判》杂志,并联合由蒋光慈、钱杏邨等人组成的太阳社,共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郭沫若对这些后期创造社成员的做法,不仅妥协迁就,而且参与了推行“左”的文艺路线。

  郭沫若流亡日本之前写的《英雄树》、《桌子的跳舞》、《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等文章,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内容及其性质与任务作了理论阐述,他们都力图使文学摆脱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自觉地把自身的文学活动纳入无产阶级革命的轨道。应该说,在 *** 白色恐怖的高压政策下,他们这些人仍勇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抹煞的。但是,他们宣传的理论与口号,深受日本福本和夫的影响,存在着“左”的错误。例如夸大文艺的作用,说文艺可以“组织生活”、“创造生活”和“超越生活”;提倡辩证唯物主义的创作方法,把浪漫主义文学说成是“反革命的文学”。他们以惟我独革的姿态,声称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代言人,而排斥文艺界的许多同仁,扩大了打击面,说“一般的文学家大多数是反革命派”,提出要“打倒那些小资产阶级的学士和老爷们的文学”的口号,认为对鲁迅、叶圣陶、郁达夫等作家都有进行批判的必要。

  郭沫若说,后期创造社批判鲁迅,是一种“社会意识的批判”,“他们的批判不仅限于鲁迅一人”,而是“文化的整体”,“所批判的鲁迅先生是代表着的文化的一个部门,或一部分的社会意识”。这就是说,以郭沫若为主帅的后期创造社的骨干成员,认定鲁迅在文艺界是代表了没落的封建阶级,所以要不遗余力地加以攻击。

  署名杜荃的人(即郭沫若)在《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一文中说:“他(指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以前说鲁迅是新旧过渡时期的游移分子,说他是人道主义者,这是完全错了。他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现通译为法西斯,也有的译为棒喝主义者)。”在这段文字里,郭沫若给鲁迅加上了三个罪名:“封建余孽”、“二重的反革命”、“法西斯”。除郭沫若外,冯乃超在《艺术与社会生活》一文中,也攻击鲁迅“这位老先生”是“常从幽暗的酒家的楼头,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他常追怀过去的昔日,悲悼没落的封建情绪,结果他反映的只是社会变革期中的悲哀,无聊赖地跟他弟弟说几句人道主义的美丽的话。隐遁主义!”成仿吾(署名“石厚生”)也在《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一文中攻击鲁迅,说“传闻他近来颇购读社会科学书籍,但即刻又有一点不小的问题:他是真要做一个社会科学的忠实的学徒么?还是只涂彩色,粉饰自己的没落呢?这后一条路是掩耳盗铃的行为,是更深更不可救药的没落”。他们把鲁迅描绘成一个没落的、满嘴黄牙的老头子,固守着破旧的城堡,留恋那个已经衰落了的封建社会,流露没落阶级的情绪……

  后期创造社这些主要成员并不注重问题的论争,而是热衷于对鲁迅进行人身攻击。除了给鲁迅扣了上述种种莫须有的罪名之外,还攻击鲁迅的籍贯、年龄、态度、气量,说鲁迅的态度“尖酸刻薄”、“冥顽不灵”,气量“太窄”,“表现出‘老头子’的确不行”,鲁迅是一个“落伍者”。这些号称“无产阶级文学家”的人不具有论争的能力,却盛气凌人,“左”得出奇。

  面对“文豪们的笔尖的围剿”,鲁迅陷于孤军奋战,虽然他偶尔也骂创造社一伙是“才子+流氓”,挖苦郭沫若有“一副‘创造’脸”,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他是坚持了理性批判的精神的。

  首先,鲁迅批评了后期创造社这些骨干成员在推行“左”的路线时所表现的惟我独革、飞扬跋扈的恶劣作风和态度。他指出,创造社“他们,尤其是成仿吾先生,将革命使一般人理解为非常可怕的事,摆着一种极‘左’倾的凶恶的面孔,好似革命一到,一切非革命者就都得死,令人对革命只抱着恐怖”。

  其次,鲁迅揭露了这些人的“突变”说的虚伪性。“不要脑子里存着许多旧的残余,却故意瞒了起来,演戏似的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惟我是无产阶级!’”他指出,“倘若不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单关在玻璃窗内做文章,研究问题,那是无论怎样的激烈,‘左’,都是容易办到的;然而一碰到实际,便即刻要撞碎了。”

  再次,鲁迅批评创造社一些人片面夸大了“文艺的旋转干坤的力量”,说“这是踏了‘文学是宣传’的梯子而爬进唯心的城堡里去了”;而且,这些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者轻视生活实践,轻视文学技巧,“只挂招牌,不讲货色”。鲁迅后来说:“前年创造社和太阳社向我进攻的时候,那力量实在单薄,到后来连我都觉得有点无聊,没有意思反攻了,因为我后来看出了敌军在演‘空城计’。那时候我的敌军是专事于吹擂,不务于招兵练将的;攻击我的文章当然很多,然而一看就知道都是化名,骂来骂去都是同样的几句话。我那时就等待有一个能操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枪法的人来狙击我的,然而他终于没有出现。”郭沫若后来也说,与鲁迅的一场论战,创造社“几乎弄得不可收拾”。

  不过,历时一年多的论争,鲁迅自认为是有收获的。为了弄清一些理论问题,促使他去研读了几本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鲁迅说:“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底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

 

  1929年秋, *** 组织经过细致的工作,把创造社、太阳社成员和鲁迅等人联合起来,停止论争,并于1930年2月16日,召集这些人开会,检讨了原先的小集团主义、没有掌握科学的批评方法、放松了对真正敌人的注意等缺点。经过积极筹备,终于在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它标志着我国现代文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鲁迅和郭沫若的笔墨官司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3.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4.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5.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6.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7. 许广平:鲁迅的伴侣,拒绝原配的合葬要求,而自己遗愿是不留骨灰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鲁迅1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广东广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广州高第许氏,被称作为「”近代广州第一家族”。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曾任浙江巡抚,是清末股肱之臣。祖父到父亲时家道中落;母亲是商人的女儿,能作诗词。出生后的第三天,父亲在宴会上玩「”碰杯为婚”,酩酊大醉的父亲糊里糊涂地将许广平指给了一家姓马的劣绅。由于该户人

  8.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9.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10. 残酷真相:这个社会正在「 ”惩罚”阅读经典的人

    作者:拙棘本号原创编辑:吴伟雷蒙·威廉斯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每个年代都有文人哀叹,自己小时候那个田园诗般的老英格兰已经消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变成了一个冷漠、粗鄙的国家,而有趣的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老英格兰却是上一辈文人眼中污浊败坏的新英格兰,相应地,上一辈文人也在美化自己童年时代的英格兰,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随机推荐

  1. 【楼犂】的意思是什么?【楼犂】是什么意思?

    可同时进行犁沟和播种的农具。《事物纪原农业陶渔·楼犁》引三国魏鱼豢《魏略》:「皇甫隆为炖煌太守,民不晓耕,隆乃教民作楼犂,省力过半。」唐元稹《田家词》诗:「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楼犂作斤斸。」一本作「耧犂」。

  2. 2.贪吃的比丘

    钵里的粥不断冒出热气,还散发一阵诱人的香味,看得出来是刚做好的小米粥。

  3. 梦熊之喜是什么意思?

    【拼音】mèngxióngzhīxǐ【解释】梦熊:指生男孩。祝贺生男孩之语。【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梦熊之喜”

  4. 梦见父母吵架 梦见和父母吵架代表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父母吵架,梦见和父母吵架代表什么意思,吉兆,家人关系会很和谐,生活会幸福。梦见父母离婚又有哪些含义?一起来看看关于周公解梦梦见父母的相关解析,梦见和父母吵架预示著一切将会转好,家运也会慢慢兴盛;梦见与父母吵架是个祥梦,和父母吵架意味着你的全家会和睦相处,你的婚姻美满。哭则意味着你近来事事顺利。做梦梦见老公被打是什么意思?

  5. 还原一个真实的正德皇帝:我笑他人看 ***

    还原一个真实的正德皇帝:我笑他人看 *** (上)但是他没想到让他走出困境的还是文官们。通过这一次的斗争,大臣们逐渐认识到皇帝不像以前那么好控制,于是他们很自然的把目光放到了皇帝的身边,那些不和大臣一路但是能影响到皇帝的人,这些人要把他们除掉,这样才能使皇帝绝对的听文官...

  6. 海立云垂是什么意思?

    【拼音】hǎilìyúnchuí【解释】形容文辞气魄极大。【出处】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例子】【相关】百度“海立云垂”

  7. 康熙时期能打败英法联军吗

    康熙在位时代是17世纪,此时的欧洲并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是说在康熙时期,欧洲固然或者在政治轨制上进步于大清,然则在...实力并不如清朝凌驾几多,欧洲在兵器装备在火器上遍及使用的是燧发枪,燧发枪的成本较高,火力也不太强,比工业革命后显现的后膛枪能够讲差了十万八千里,是以若是在陆地作战,凭借康熙年间的清军,戎行没有靡烂,不吸...,士气斗争力都很强,打几千人的英法戎行,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在第一次...

  8. 英国哲学家柏克森见到迦叶尊者之事详情

    英国哲学家柏克森见到迦叶尊者之事详情(明华居士:经慎重考虑,我们决定将此文归入到佛教故事栏目中。)>(转载)>>人物简介>>英国哲学家柏克森,他研究唯物哲学性,1956他专著《唯物哲学之研究》连续印了十七版,均销售一空,并翻译成了法文、德文等多国文字。柏克森仅40出头,麦迪逊50多岁了,亚赛多特和尊默德则皆是白发苍苍。当柏克森进入会场,顿时成为焦点。

  9. ... 左派领袖廖仲恺被刺案始末

    途中遇见汽车抛了锚的国民...监察...陈秋霖,陈应邀与廖仲恺夫妇同车前往惠州会馆。廖仲恺在国民...党部门口遇刺,使广州各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广州国民...立即成立廖案检查...会进行查处。原因在于...右派对廖仲恺的极端仇视。右派们公开扬言要给廖仲恺放血,但他毫不退让。1925年7月,右派头目20多人在胡汉民家中连续开了11次倒廖会议,决定刺...左派领袖廖仲恺。

  10. 20183年春节给老婆的短信

    春节之际道声,妻我爱你无言。春节长假休息,老婆你别太累。转眼一年春节来,欢欢喜喜过大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