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862年8月24日北京同文馆成立在154年前的今天,1862年8月24日,北京同文馆成立。这是近代中国...下令学习外语的最早记录。朝廷发布诏令后,可惜粤、沪未能找出适当人选担任教习。1862年,奕訢在英人威妥玛的帮助下,请英籍教士包尔腾充任教习,8月24日在北京正式设立京师同文馆,以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起了一定作用。前后办理20余年,入馆学员约300人。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1862年8月24日 (壬戌年七月廿九)北京同文馆成立在154年前的今天,1862年8月24日 (农历七月廿九),北京同文馆成立。1862年8月24日(距今154年),北京同文馆成立。当时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奕訢等人,深感外交事务中没有自己的真正通晓外国语言文字的译员,常受人欺弄,急需设立专门学堂,培养自己的翻译,了解外国的情势。曾于1861年1月奏请朝廷命广东、上海各派二名识解外国(英、法、美)文字语言者,携带各国书籍到京作教习,并准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岁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资学习。这是近代中国 ... 下令学习外语的最早记录。朝廷发布诏令后,可惜粤、沪未能找出适当人选担任教习。1862年,奕訢在英人威妥玛的帮助下,请英籍教士包尔腾充任教习,8月24日在北京正式设立京师同文馆,以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同文馆附属于 ... 衙门,是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先设立英文、法文、俄文班,后陆续增设德文、日文班以及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招收学员,最初从八旗儿童中挑选,后来从贡生、举人提高到进士、翰林院编修、检讨等正途出身的京外各官,年龄放宽到30岁,也不专限八旗。学制分三年、五年、八年不等。除汉文外,其他课程均聘外国人教习。该馆还设有印刷所,译印数、理、化、历史、语文等方面书籍。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起了一定作用。前后办理20余年,入馆学员约300人。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