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三)

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三四弘法。内分六。一应化,二说法,三锡嗣,四护法,五牖慧,六证果。曰应化。(一)则有传佛心于熊耳,禅开五叶之华。示儿泣于鹰巢,灵显两朝之迹。(二)括里沙弥,称名解脱。泗州大士,具足神通。(三)金沙滩上,妙女传经。忠孝祠前,道人授卷。(四)道行洱海,争传七化之形。居寄潮音,爰作二士之传。(五)剃度昙藏,知入道之堪嘉。教授普明,信度生之宜广。(六)佑孝亲之施氏,两来妙海宫中。慰寻母之吴君,三现大庾岭畔。(七)三年常唤,竟令宿业潜消。半卷偶持,直使亡亲得度。(八)簪花老婆,导帝行施。碧眼胡衲,戒王弭兵。(九)驾云而逝,曾钦花子之名。斩首无伤,再挽缁流之劫。(十)饷短姑于海上,境不碍心。宿孝子于山头,亲原是佛。(十一)下至为超鬼趣,尚彰焦面之身。欲度微虫,特示妙香之口。是皆以同类之形,作共居之化。此大士弘法者一也。[一]传灯录。菩提达摩,得正法眼藏,泛重溟,达 ... 。梁武帝诏至金陵,不契,潜往北魏,于少林寺面壁九年。后得慧可,传佛心印,乃坐逝,葬熊耳山。后二载,魏使宋云,遇于葱岭,师持只履,翩翩独行,问何往,曰西天去。云回奏魏主,启棺视之,仅只履存,世传是观世音化身。高僧传初集。梁宝志大士,初金陵东阳朱氏妇,闻儿啼于鹰巢中,梯树取之以为子。师僧俭习禅,宋太始初,忽僻异,杖头挂剪及镜,或挂帛。齐建元中,稍现异迹,与人言,初难晓,后皆验。梁武帝甚崇礼之,诏有水火不能焦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云云。尝命张僧由写像,志剺面,出十二面观音,妙相殊丽,或慈或威,由不能写。又陈征虏举家事志,为现真形,光相如菩萨。其他灵迹,不可胜纪。[二]傅大士语录。大士梦世尊告曰,吾遣一沙弥,助汝扬化,忽于口中出一小儿。后慧集至,即梦中所见沙弥也。集吴郡富春大括里人,见傅大士,解说法门,朗然开悟。乃 ... 郡国,布施放生,救苦治病,种种功德,难于尽述。傅大士谓人云,慧集是观音,普愍是文殊。 高僧传三集。唐僧伽大士,葱岭北何国人,游方历江淮间,始露神异。尝卧贺跋氏家,身长其榻三尺许,现十一面观音形,贺遂舍宅为寺。中宗迎入内,尊为国师。遇有疾者,或拂以柳枝,或令洗石师子,或掷水瓶,或令谢过。却彼身灾则求马,警其风厄则索扇,或认盗夫之钱,或咋黑绳之颈,或寻罗汉之井,或悟裴氏之溺。预知天雪,救旱飞雨,神变无方,测非恒度。帝问万回师曰,僧伽,何人也,曰,观世音菩萨化身也。 [三]观音感应传。唐元和十二年,陕右金沙滩上,有艳女挈篮鬻鱼,人竞欲室之。女曰,余授经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之,黎明能者二十。女曰,一身岂能配多夫,请易金刚经,如前期,能者复居其半。女又易法华经,期以三日,唯马氏子能。迎入门,女即死,糜烂立尽,遂瘗之。他日有僧同马氏子启冢,唯黄金锁子骨存焉。僧曰,此观音菩萨示现以化人耳,百讫,飞空去。宋景濂有赞。 杨忠愍家训序。陈君选,子病瘵,往 ... 祈祷。中途游忠孝祠,闻呼其姓名者,惊视,则一道人。谓汝有积愆,报在汝子,求菩萨宜体亲心,济贫乏,力行善事。出一卷,曰此杨椒山家训十九条,能遵行,子疾当痊,若广播,获福无量,言毕,忽失所在。选悟是大士化身,即归家,述所遇,子闻之欣喜,而病减半,月余全愈,后登第。[四]洱海丛谈。载观音七化,一唐永徽间,化白须老人,戴红莲瓣冠,披袈裟,持钵至农家乞食。二化梵僧,持钵向馌妇乞食。三化梵僧,坐宝山磐石,前有青牛,左有白马,右有白象,周遭覆五色云。云中二童,一执杖,一持镜,良久乃隐。四化一僧,持杖擎钵,牵白犬乞食开南郡,村多盗恶犬,乃执僧支解之,须臾复生。更 ... 之,焚骨为灰,贮以竹筒沉水中,须臾裂竹而出,形体无损,一村惊惧皈依。五化僧执杨枝,蹑木屐行,走马追之不及,箭射之,箭皆化为莲华。今洱东所谓莲华菜也。六化游僧,忽腾空,现大士相,光芒不敢仰视,有老人铸此相奉祀焉。七化僧名菩提陀诃,云吾西方莲华部尊者阿嵯耶观音,行化至此,今安在,语讫化去,即大士化身也。 普陀志。明万历间,潮音洞南,山顶,来男妇各一,形如丐,而词锋不可犯。问其姓名,则曰有何姓名,问其年纪,曰有甚年纪,问何处人,曰有何方所,问见何道,曰眼见大海,耳闻风声雨声潮声鸟声,问作何工夫,曰想起观世音,便念几声,无甚做工夫处,后观者如堵,乃曰汝等各安隐去,问我何为,遂不见。释真一作二大士传以传。[五]高僧传二集。唐昙藏,年十五,欲出家无师,敬诵观音,寻闻钟声,见僧寺求剃落。剃已,即遣出门,约行百步,回望不见。后为大法师,太宗五请说法,两请入宫。 观音本行经序。宋普明,在上天竺,见老僧云,汝单修无上乘道,独接上根,焉能普济。当三乘演畅,顿渐齐行,广度中下,方报佛恩。师问何法度人,僧曰,此土与观世音菩萨,夙有因缘,可将菩萨行状本末,流行于世。供养持诵者,福不唐捐。于是尽宣其由,言已隐身而去。[六]狯园。明尤锡绶,妻施氏,孝舅姑。忽患膈症,有道姑云,自 ... 来,名妙海,与一黑丸服之。问持斋乎,答,时持时破,曰,此魔也,于额书一符镇之,出门,忽不见。明日遂进饮食,次年偕姑诣普陀叩谢,见妙海宫三字,益信大士显化。归后复一道姑来,曰我已功行圆满,惟一点度人心未了。复叹曰,汝有五短相,日月三光短,父母相遇短,手足短,夫妇缘短,六亲缘短。汝算只廿九,因捐资铸金像一尊,又曾施经板一块,更于饥人舍饭一瓯,三善延三载。又遇肉身菩萨点化,故不即夭。施下拜求度,乃授三戒,一断夫妇情,二除烦恼,三弃资财业缘。出鼎炉,奇香弗郁,插四种华,杏,芙蕖,紫萸,红梅。华栖燕雏蝴蝶各一对,曰,此兜率宫中宝也。施复下拜,转盼不见,炉香华鸟,一时顿杳。 鞭心录。明吴璋,母选给内廷,后随亲王妃之韶州。璋弃家访母,舟设大士像,哀祷恳至,愿必见母。比抵韶,而母又从王之饶州。璋奔驰沙砾,赤足皲裂,卧寺庑下,有道人自言焦姓,敷以药,立愈。过庾岭,黑虺啮足,痛极晕倒,复见焦道人涂以药,痛立止。投荒村茅舍,遇女甚美,璋曰,吾心似枯藤,岂有淫意,奔出门,而茅舍不见。雪深数尺,匍匐前征,憩古庙,又见焦道人来,拊其背曰,为母忘躯,铁汉哉。天不负汝苦心,见母不远矣。出饼啖之,顿忘饥冻,天明寻路至饶,启王,乞母终养,王初不允。后母病革,命入见,已昏不知人,璋焚香吁天,刲股作糜以进。母苏,相抱哭,王贤之,赐金帛,命奉母归。后子洪,孙山,俱官尚书,科第不替。[七]高僧传二集。隋洪满,在俗时双足挛躄,诵观音经三年。忽见一僧前立,问师何来,曰以汝常唤故来。汝前生拘缚物命,余殃致尔,汝瞑目,吾为汝疗之,满觉两膝上如拔去数寸钉。开目,失僧所在,乃悟是观音。 下句,见拯堕之十六联注。又金刚灵应,亦载此事。[八]普陀志。清康熙廿八年,南巡。将到禾城,忽见老妪簪红华一朵,独操小舟,直过御舟前。帝问何船,曰渔船,有鱼否,曰有,倏不见,人称大士化身。遂赐帑重兴宝刹。 普陀志。宋越王史浩,祷潮音洞,得见瑞相。夜有僧访云,公当为太师,比文潞公,但官家用兵,须切谏。二十年后,与公会于越。后史以故相镇越,有道者自称与丞相有旧,阍拒不纳。索笔书云,黑头潞相,重添万里风光,碧眼胡僧,曾共一宵清话,遂去。浩忆普陀事,追之不见。[九]明嘉隆间,有花子观音,不知姓名,尝带索蓝缕乞食,因而为号。在京千佛寺金刚脚下卧,善知人未来事。每乞食,伽蓝神先为感梦。万历九年,吐火自焚,驾云而逝。 纪史通鉴。明洪武间,顽民犯奸,每窜迹缁流中,帝恶之,集犯者百人,掘地埋其躯,十五并列,露其头,以斧削之,一削数颗。有异僧名自在者,预其列,因示神变,头去随生,凡数次,乃释其余。 又高僧传初集。宋昙始,赫连勃勃破关中,斩戮无数,始亦在内,而刃不能伤,勃勃乃普赦沙门不 ... 。又拓跋焘,毁灭佛法,分遣军兵烧掠寺舍,僧尼悉令罢道,有窜逸者,捕得必斩。始忽杖锡至宫门,焘命依法,屡斩不伤,更大怒,自以佩剑斫之,体无余异,乃兴复正教。[十]普陀志。相传有姑嫂二人,虔持数年,至山礼大士。抵岸,姑天癸忽至,嫂短之,姑亦自惭形秽,不敢登岸。俄海潮生,舟中乏食,忽一妪投小石水中,履而登舟,持箪相饷,姑异之,未敢言。嫂归以告,知大士现身,嫂返殿叩谢,见大士像,衣裾犹湿云。 梦花杂录。孝子张屠,每晨洁盘匜进饮食,奉母毕,乃担肉于市。易酒脯归,侍母膳,母不怿,则作演剧状唱歌,母喜,屠亦喜。乡有结伴谒 ... 者,屠欲为母祈年,请偕往,旅邸夜忽大呼,伴问故,云梦闻吾母唤声,众厌而弃之。屠独行迷路入乱山中,见一茅舍,有老人瞑目趺坐,屠求止宿,老人谓普陀去此数千里,汝何能往,且汝家自有佛,不必往灵山也。侵晨促之起,贻饼二枚,曳往山后,挥之去。屠食一饼,足健异常,行里许,见雉堞,谛视,乃故里也,自念此非菩萨示我乎。趋归,出饼啖母,如嫩篁,甘香溢口,母逾九十卒,屠入山不知所终。 附记。梦厂杂着。汉口闵贞,幼失怙恃,稍长,见人伏腊悬父母图像,痛二亲遗容不见,遂学画,尽得其妙。朝夕祷观音,求慈力使与己亲貌似者,前来而图之,人笑为呆子。一日有绐之者曰,昨见翁媪,携筐拄杖,酷类令亲,向荆襄道上去。贞疾趋,一日行二百余里,果见翁媪,延之返,写毕,二人忽不见。父老观者,谓其像酷似贞之父母,叹孝心感动大士也。[十一]上句,见叙意第四段面然形像注。 大乘庄严宝王经。观世音菩萨,欲度有情,现蜂形,口中出声,南无没驮野,彼诸虫类,闻声称念,皆得往生,因名妙香口。没驮野,即佛陀耶。曰说法。(一)则有顶摩慧日,劝念洪名。面责婆罗,毋求王位。(二)指示灵照,净土非遥。训诲百娘,西方应礼。(三)奉大明咒经,须知重大。诵金刚般若,务要虔诚。(四)烧香祈福,字纸无捐。诚谨持经,秽柴当禁。(五)谕江宁之吕叟,为善必获祯祥。叹钱塘之屠公,过刻殊伤仁厚。(六)持经必跪,常殷恭敬之心。戒 ... 得生,广布慈悲之化。(七)世风日下,鬼神伺察加严。送心到西,菩提自然不退。(八)盖娑婆国土,以声论而得宣明。愚昧群生,虽现身不知说法。(九)故或定中亲授。或梦里相传。一历耳根,便含道种。(共二段)[一]高僧传三集。唐慧日泛海达天竺,礼如来圣迹。于健驮罗国,城东山上,虔祷观音,亲见现身。诲以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见佛及我,得大利益。汝当知净土法门,胜过诸行,归后赐号慈愍三藏。勤修净土,着往生净土集行世。 唐三藏传。戒贤为玄奘讲瑜伽时,一婆罗门言,我曾于布磔迦山,观自在菩萨像前发愿为王。菩萨现身呵责云,某时有戒贤,为支那僧讲瑜伽,汝往听,因闻法得见佛,何用为王,今果然矣。[二]佛祖统纪。宋灵照,开净业社,与者二万人,多获验。常梦中见三圣仪相,跪问,照诵大乘经,期生净土,克果愿否。观音指曰,净土不远,有愿即生。 夷坚志。宋王百娘,少孤,既嫁而寡,依舅之官舍。绍兴间,病瘖聋,舅令归诚观音,遂晨夕礼拜。尝假寐,见菩萨瑞相端严,训诲拳拳,劝礼西方弥陀佛。授偈云,愿力周沙界,云何独礼西,但能回一念,触处是菩提。并令普劝人诵,不一月病愈,心亦明了。[三]异谈可信录。郑国相妹,被狐祟,诵心经得免。复有女鬼附体,自云缪三姑,国相许诵心经三百卷超度,合掌而谢。后妹梦大士谕曰,缪得心经三百卷,成地仙,我之心经重大,宜加敬奉持。 心经,亦称大明咒经,鸠摩罗什译。 海南一勺。清道光间,浮梁严瑞能,病亡。冥役拘至一署,方就审,大士至,披莲华帔,随一黧叟。大士谓瑞能寿未尽,何拘来,遂杖役。又云,瑞能三代不食牛犬,合家持观音斋,诵观音经,此黧叟可证。谕毕,带游各地狱,谕回阳后,令家人持斋念经,务要虔诚。又金刚经功德不可思议,诵者慎勿有始无终,送回家,乃苏。[四]惜字编。金陵观音庙,二六九月,进香云集,抛弃裹香字纸,信足践踏。皖人孙友梅,祷母病,梦大士示曰,烧香者多欲祈福,若弃字纸,反多造罪。汝可传谕众人,敬惜字纸,友梅醒以语人,抵家,母病愈。 问心编。宋政和间,李八,患 ... 疯,医云不治。李初诵观音经满三藏,至此,有一僧与药一丸,李受而未服。夜梦僧云,吾观世音也,汝平日多用秽柴蒸食,触犯鬼神,故患此病。念汝诵经诚谨,特赐一丸救苦丹,缘何不服。寤而服之,须眉复生。[五] ... 慈航。江宁吕公,病笃,梦大士云,汝以诵经好善增寿。宜普劝世人,为善降祥,作恶降殃,丝毫不爽也。 清屠潜园太守,病笃,梦大士谓曰,汝夙世为官,公而刻,殊伤仁厚,又多戕物命,宜得短寿报。幸病中利济为怀,誓愿坚固,可以益算。[六]净土圣贤录。吴氏,张姓妇,持斋修净。梦观音大士教以跪念,故念佛必跪。下句,见愈疾第一段二联,王应吉事。[七]上句,汤聘回生,见长寿第三段七联注。大士更谕聘云,汝遇色不淫,故来相救。今日人心险诈,鬼神伺察极严。如某应得第,以行失检而移迟,某修善,俟功满而降福,汝宜信心乐善也。 西方公据。彭际清,妻费氏逝。 ... 敷为叩普门大士,大士示云,一念能回向,送心先到西,功修久已积,终不退菩提。[八]楞严经。今此婆婆国,声论得宣明。 观音感应。唐文宗御馔中蛤,现菩萨相,问惟政禅师。师曰,物无虚应,乃启陛下信心,以节用爱人耳。经云,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帝曰,现菩萨身矣,未闻说法。师曰,陛下信否,帝曰,焉敢不信,师曰,陛下闻说法竟。帝大悦,戒食蛤,诏天下寺院,皆立观音像。[九]定慧相资歌。瞥闻法,才历耳,能熏识藏觉种起。(一)他若元谟就戮,十句经传。敬德将刑,高王灵着。(二)山东御史,咒述白衣。燕邸王妃,经称梦授。载之简编,应如桴鼓。固匪魔民符谶,妄敢攀援。亦非灵鬼乩坛,所能假托。此大士弘法者二也。(此带颂世俗经)[一]宋书。王元谟事,见免 ... 第一段一联注。太平广记。载元谟梦人教诵观音经千遍,谟曰,命悬旦夕,千遍何可得。乃授云,观世音,南无佛,与佛有因,与佛有缘,佛法相缘,常乐我净,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佛不离心,所谓十句经也。法华感通。亦称元谟梦人教诵普门品,然一夕诵千遍,实觉不易,似以太平广记所纪近是。至 ... 慈航。谓诵高王经。不知元谟为拓跋焘所败,至高欢时,约早八十余年,此时何有高王经之名,世之诵普门品得验,而传之误为高王经者,大抵类此。齐书。定州孙敬德事,见免 ... 第一段四联注。所谓救苦经,亦称救生经,或谓即十句经。但三宝感通录。谐有诸佛名,则当是世俗所传之高王经也。[二]上句,见免刑十二联注。 明成祖为燕王时,其后于元旦定中,见大悲观音,现种种异彩光明,幢幡璎珞,楼阁庄严,大士谓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可消灾证果。汝将为天下母,福厚性明,可任付嘱,拔济生灵。乃以甘露灌顶,身心清凉,梦醒,口有异香,持诵梦授经咒无遗。靖难时,城中数困,赖此经力庇荫。他如心经中下二篇,观音本愿等,皆后人伪造,断不可信。曰锡嗣。(一)则有菩萨万回,名题佛柱。台宗遵式,梦授明珠。(二)老僧托宿,有述古之念常。明星入怀,得宏戒之慈藏。(三)螺溪尊者,传以继忠。鱼篮老妪,送来源正。(四)恪恭受像,璧峰诚智慧之男。宴坐作观,国宝正太师之位。(五)圣达奇相不伦。静之骨观明净。(六)求从塔寺,大觉不昧其师承。梦烛神光,道丕尽孝于父母。(七)大通赐号,博极群书。开诇行慈,并遗生命。(八)授来珠贯,得圆谛之雪窗。吞以金光,有碎虚之疏石。(九)名驰观幻,曾任太史之官。统纪绎堂,克绍婴儿之行。(十)仰僧家之北斗,名着憨山。作苦海之南针,道崇蕅益。(十一)瞽庵则云中现相。颛愚则梦里投怀。(十二)耶溪称师子之儿。寄禅等穆公之兆。人见辉腾僧史,喜龙象之蔚兴。庸知赐以法嗣,受灵山之付嘱。此大士弘法者三也。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5.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6.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7.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8.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9.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10.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机推荐

  1. 张眉张眼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āngméizhāngyǎn【解释】惊惶不安的样子。【出处】沙汀《在祠堂里》:“堂屋里的洋灯依旧燃着,正中摆着一口白木棺材,棺材附近站着两三个兵士,显出一种张眉张眼的惊惶神气。”【例子】无【相关】百度“张眉张眼”

  2. 梦见开会人很多

    周公解梦梦见开会人很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开会人很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一箭之遥是什么意思?

    【拼音】yījiànzhīyáo【解释】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例子】【相关】百度“一箭之遥”

  4. 形影相随是什么意思?

    【拼音】xíngyǐngxiāngsuí【解释】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出处】【例子】【近义词】形影不离,难舍难分【反义词】风流云散【相关】百度“形影相随”

  5. Tardistopia书评——《沙发后面:名人谁的回忆录》,作者:Steve Berry

    “一个人是他记忆的总和。时间领主更是如此。史蒂夫·贝瑞收藏的背面以这句著名的“五位医生”的名言开始,以突出其贡献者的集体记忆。就像《医生》和《医生》一样,都是由深刻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组成的,这也是全世界的影迷们对它的理解。毫不奇怪,在这部电视剧的50年里,它已经积累了包括许多著名作家、演员、电视主持人、政治家和名人在内的追随者。就连现任医生彼得·卡帕迪(PeerCapaldi)从小就是一个粉丝(也

  6. 波兰文化园

    位于圣克莱尔西南角和东大街附近,波兰文化园于1934年建成,种植了一棵来自波兰的榆树。波兰花园最初设计为一个凹陷的六边形庭院,采用波兰有机材料设计,波兰人是20世纪克利夫兰最大的民族群体之一。有些甚至更早到达。1870年,美国第一次著名的人口普查统计了该市77个波兰人。最早的波兰...定居在克罗顿街附近的捷克社区。然而,最终,波兰人在托德(东65)街和后来的舰队大道附近建立了自己的定居点。这个地区

  7. 惊肉生髀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jīngròushēngbì。

  8.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长沙 ... 库楚锦书

    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几位上古神话人物,伏羲,女娲,祝融,共工,大禹等等。长沙...库楚帛书——是中国最早系统阐述宇宙形成神话的文献了,换话句话说就是论述天人宇宙观。长沙...库楚帛书,1942年流出国外之后,目前一直未能回归。解放后,考古单位对长沙...库被盗掘的楚墓进行了补充发掘,基本确认...库楚墓的埋葬时间是战国中晚期之交,这正是中国宇宙观形成的时间。

  9. 光棍节搞笑说说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光棍节经典句子。光棍节,被动性感觉孤单了吗?

  10. 你一急,就有八只狗来咬

    奶奶说,别急躁,你一急躁,心里就有七八只狗来咬,你想要的东西,在心里原本还是气球一样柔软的卵泡,经这些狗一咬,全破了,一切想法都泡汤了。你若是不急,那些卵泡会慢慢的变硬,直到硬得像顽石,就会硌牙,再凶的狗也下不了口了……真是“你一急躁,鸡飞狗跳,你不急躁,智慧妖娆”呀!多年来,每遇要事难事,我时时谨记奶奶的话,你一急,就有七八只狗来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