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总的来说,宋朝朝野对于需要给与间谍高额的物质奖赏与激励,是基本形成共识的。换句话说,前者是获取一个情报的赏金,现代数字化后是3000,后者是捕获一名敌国间谍的赏金,现代数字化后是3000000,差了一千倍。而3000贯则是300万钱,则是一笔很大的数字,如果按照上述转换方式是现代百万乃至千万级别的金钱。缉获潜入开封汴梁的敌国间谍赏金最贵。

宋朝与以辽夏晋蒙(元)为代表北方草原民族政权的争斗持续了300年,政治上的合纵连横, ... 上的金戈铁马,外交上的折冲樽俎,为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丽乐章,宋朝波诡云谲的间谍战作为这个乐章中的重要环节,穿越重重机密的 ... 与层层包裹的历史,也被人们所关注。 《孙子兵法》中早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原则: 赏莫厚于间。 宋仁宗时期朝臣贾昌朝在《上仁宗备边六事》中如是说: 践不测之戎,入万死之地,觇伺微密,探索机会,非有重赂厚赏,孰肯自效乎? 总的来说,宋朝朝野对于需要给与间谍高额的物质奖赏与激励,是基本形成共识的。 『陈二郎』款(应该是金匠姓名)一两重金叶子。 既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么重赏的资金来源无疑是需要得到保障的,在宋代,这些资金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赋税收入。比如太祖朝之时,名将李汉超担任关南兵马都监,所谓关南是后周时期从契丹手里收复的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以南地区,大约相当于今河北省白洋淀以东的大清河流域以南至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一带,李汉超手下的边防部队人数不多,赵匡胤就让他兼任齐州防御使,方便他用齐州也就是较为富庶的山东地区的赋税收入来养士,其中很大部分金钱被用来作为间谍经费。 宋与辽、西夏边境地图。 除了李汉超镇关南之外,镇守瀛州(今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的马仁瑀,镇守常山(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的韩令坤,镇守易州(今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贺惟忠,镇守棣州(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的何继筠,镇守隰州(今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的李谦溥,镇守环州(今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的董遵诲,镇守原州(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王彦升,镇守灵武(今宁夏银川市灵武市)的冯继业,都享有类似的特殊政策,官府对盐、铁、酒等的专卖收入都充作军费(筦榷之利,悉输之军中),宋朝的边境守将因此能够有很大一笔财富用于间谍工作,因此做到了 羌夷情状,无不预知。二十年间,无外顾之忧。 关南李汉超、瀛州马仁瑀、原州王彦升、灵武冯继业等组成西、北两处边防,使北宋开国之后20年没有西北之忧 其次是专项支出。神宗朝元丰年间,朝廷曾经根据皇帝的指示专门拨款百两黄金、千两白银给雄州(今河北省保定市雄县)知府刘舜卿作为间谍经费,也还是雄州,按照王安石的说法,本身有官库储藏财物专门作为间谍经费。有时候朝廷给的不是钱,而是度僧牒(因为僧人可以免税,度牒因此等于免税凭证,具有了经济价值),比如熙宁年间朝廷给了定州安抚司300道度僧牒,作为募集训练义勇、保甲与刺事人(间谍)的费用。 第三项是官营交易贸易收入。上述太祖时期的政策,还包括同时任凭边境守将主持举行各种贸易,中央 ... 不收税,获取的收益用于间谍经费;但是这是阶段性的政策,所以熙宁年间的河北缘边安抚副使沈披、元丰年间的鄜延路经略使吕惠卿都特别请求朝廷将回易(交易贸易)获得的收益用于间谍经费。 前面讲到,宋朝朝野对于需要给与间谍高额的物质奖赏与激励,是基本形成共识的,比如对于辽国(契丹),宋朝河北河东边境守将一直坚持这样一些做法: 厚以钱帛募人深入刺候动静以闻。 厚以钱物体问敌中动静以闻。 对于西夏,宋朝也始终采取这样的做法: 选募信实之人,厚与金帛,各令深入西界,……,其探人如有据,当议酌赏。 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 北宋金银器 说了这么些,那么宋朝方面的间谍所获得的重赏的重到底有多重,厚给钱帛的厚到底有多厚?! 有专门研究宋朝间谍问题的学者在论文中指出: ... 对间谍的奖赏标准是,人给钱三千。(李琛《宋朝间谍问题研究》) 从其引用的文献看,表面上似乎确实如此,宋朝 ... 官派间谍『缘边州军主管刺事人……人给钱三千』,而普通百姓将『外来间谍用心缉捕勘鞫,支赏钱三千贯』,因此得出结论,宋朝 ... 的惯例是每条情报三千。 但是如果细细考察,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前一引用文献提到的『人给钱三千』指的是每条情报三千,这确实基本上是宋朝 ... 的惯例,而后一引用文献提到的『支赏钱三千贯』,指的是抓获敌国间谍的赏金——这并非是一个固定数额,我们后面会提到。换句话说,前者是获取一个情报的赏金,现代数字化后是3000,后者是捕获一名敌国间谍的赏金,现代数字化后是3000000,差了一千倍。 北宋18种不同的铜钱。 大观通宝是宋钱中的收藏佳品。 当然,情报本身自然也有价值的高低,考虑到这个3000钱是给基层间谍或者普通百姓的赏金,可以说并不是特别高——如果以神宗时候的物价作为参考,1石米600钱到700钱,宋代1斤大约640克,1石为92.5宋斤,则1石约60公斤,以600钱算,1公斤米大约10钱,参考现在的有机米价格(古代米产量少价格高),3000钱粗略可换算为6000元到12000元——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简单估算。 而3000贯则是300万钱,则是一笔很大的数字,如果按照上述转换方式是现代百万乃至千万级别的金钱。 缉获潜入开封汴梁的敌国间谍赏金最贵。 西夏派遣来到宋朝京城的间谍,为了伪装身份提升文化水平也本身也花费甚巨。 细究起来,道理也是对的,一般的情报价值3000钱,但是捕获一个敌国间谍则或许远远比获得一个一般情报重要,所以赏金自然也更优厚——事实上,宋朝的具体规定是来到京师汴梁的敌国比如西夏的间谍,如果有宋朝臣民能够缉捕之,并审问出实情,就赏赐三千贯,而河北、河东、陕西一带如果缉捕到敌国间谍,则赏赐一千贯,比较之下,确实通常来说潜入国都的间谍往往地位较高,比较重要,危害性也更大一些,所以宋朝 ... 给出的缉获其的奖金是捕获潜入边境州府的间谍的三倍。 除了赏金之外,缉获间谍的立功之人如果是百姓,可以补三班奉职,如果是官员、将校可以获得升迁的机会,原是官员身份的立功人员的迁转比较复杂,我们主要来看获得官职的平民,他们获得的三班差使、三班借职、殿侍等职位其实都是没有品级的武阶官,可以说都是芝麻官,但是毕竟因为宋朝官府的特别奖赏,使得这些有功于国家的百姓完成了由民到官的身份跃迁,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也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 宋朝上层人物的富贵闲适生活,建立在完善的反间谍体系基础上。 说实话,其实就连3000钱也不好拿——不要说获取情报本身需要冒极大风险,事实上还出现过宋辽边境的百姓王千因为编造情报骗取三千赏金而被识破斩首的先例,相比赏金数量,这种处罚不可谓不严厉——至于3000000钱,当然拿起来难度更大,比如契丹或者西夏潜入汴梁的间谍很可能拥有不低的身份,布衣身份的宋朝百姓要识破缉获这样的间谍,自然不是容易的事,很多情况下一个好汉三个帮,赏金到手,只怕分润的同伴也不在少数。 插一句,被缉获的辽或西夏间谍一般都会被处死,个别如西夏间谍策木多莽因为善于制造西夏马鞍所以免死,在贡献出自己的工艺技术之后被刺配到钦州牢城——我一个陕北宁夏长大的人怎么就去了广西,策木多莽心说。 为了防止情报泄露,打击敌国间谍,宋朝可谓是小心翼翼,事无巨细都做了必要的防范。 虽然本文介绍的这样的制度设计远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缜密与科学,但是在千年之前的中古时代,能够有这样的间谍与反间谍物质激励机制,也算是一种非常先进非常有效的方式 ... 了。
本文标签:宋朝宋朝经济宋朝文化西夏李汉超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