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5000年前的太湖古国,不光产美玉,还靠大米喂养起一座手工业城市

文/双尾猫 要问五千年前中国最繁华的地方是哪里,许多人不会想到是太湖流域。但是这几年随着考古技术的发展,学者们逐渐发现,原本被认为蛮荒地带的太湖流域在五千年前异常繁华,特别是被誉为美玉之国的良渚文化。 一、 5000年前古国,原始部落竟然建起巨型古城 过去学界对良渚文化的观点,大多认为这是个酷爱玉器雕刻的原始部落,对于那些精美的玉器,更多的只是赞同高超的工艺。当地为何能在那种蛮荒时代制造出如此精美的玉器,更多的认为是宗教因素,而没有考虑其背后的生产力因素。 良渚文化玉琮在2007年良渚古城城墙发现之后,结合之前在之前发现的莫角山宫殿区外加之后对古城外围台地的研究,人们惊讶的发现发现这是一个拥有宫殿区以及城区和外郭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的巨型古城。 8平方公里有多大呢?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著名的乌鲁克古城面积也不过2平方公里!良渚是它的4倍! 除了巨大的古城还有同样工程量巨大的水坝。根据浙江考古所王宁远先生的描述:古城城垣、外城以及水坝坝体,再加上古城城内南北400米、东西600米的莫角山高大堆筑台基的土方量,总计约1100万立方米。 根据测年数据,良渚古城的外围水坝和莫角山宫殿都已距今4900~5000年 。很多人都会疑惑并惊讶:5000年前的古人,如何能完成如此大的工程? 这些工程的修建除了物资以外,在人力组织和管理上显然达到了古国的水平,所以有学者把良渚文化区称为良渚古国。 二、开挂的农业,一亩地打的粮食快赶上明朝水平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人口是无法完成这种大工程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古城内部没有发现稻田,而且根据这两年的发掘古城内部基本上以手工业者为主属于典型的非农人口。根据遗址推算古城人口大概在两万人以上,一个以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古城是靠什么维持生存的呢? 根据著名学者赵辉推算:2万男女老幼人均日需要1斤粮食计,古城全年需要3650吨粮食才能保障最低需求。 在五千年前如何保证这样的城市粮食供应呢?城内居民的主要粮食是什么? 我们来看看考古发现: 2010—2012年,在莫角山东坡一浅坑中,发现2.6万斤碳化稻米。2017年,池中寺遗址再次发现炭化稻米堆积,保守估算,至少存有20万公斤。从五千年前的炭化稻米的发现我们可以发现城内居民的主要食物是稻米,而稻米产量明显是满足需要的。 良渚古城附近的茅山遗址就发现过稻田,而且稻田形态和后来的稻田很像,有完整的灌溉和排水沟渠和田埂。不是想象的那种烧一把火把种子一播种就不管了,除了稻田以外良渚文化还发现过大量的石制农具。比如斜把刀、耘田器、双刃三角形犁形器等,除此以外还发现不少用来收割的石镰。 其中对良渚文化农业推动最大的是石犁的使用,这种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翻耕效率。从茅山古村落遗址稻田来看,稻田形状由长条状演变成块状而良渚古城的外郭区也出现在良渚文化后期。 良渚出土的碳化谷标本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估算过,茅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单位面积产量约为141kg/亩(良渚文化后期稻田产量)。虽然石制农具和100多公斤的亩产看起来有些LOW,但是直到铁制农具出现之前,石骨制农具都是大头。明清时期水稻亩产400斤都算高的,相比来说,良渚的产量已经很高了,毕竟那是5000年前! 除了耕作技术,当地属于季风性气候。更重要的是从当地的出土植物样本来看气候比今天更加湿热,一年两熟是没问题的。 三、控制太湖地区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性大国 良渚古国的力量很强大,从周边的对比也能看得出来。 从近些年发掘来看,良渚古城外围的那些小型聚落数量要比想象的高的多。根据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郊区聚落的全覆蓋式勘探,良渚古城东部新发现大量遗址,遗址密度是原调查的4-5倍。 正是发达的农业(当时来说)使得当地有数量众多的人口,也使得如此多的小型农业聚落出现,而这些聚落对古城提供粮食制支持。 而得益于当地发达的水系网络,粮食可以通过水运运输到良渚古城。虽然当时只有竹筏和独木舟。但是一个竹筏的运量至少也要三百斤而且只需要一个人操作,古城内部还发现用木板制成带有横木和枕木的人工河岸。可以想象那时古城的繁华,除此以外去年在湖州又发现一个大型玉作坊遗址,虽然规模不小,但是生产玉器等级不高,从文化来看明显属于良渚古城的附属地区。 所以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推算,这座古城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邦,而是对周围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数百个小型聚落进行绝对控制的政治实体。 此外还有更加大胆的推测,一些人认为,太湖地区存在一个面积辽阔的区域性古国,而良渚古城就是这个古国的中心。 在世人眼中以水利和玉器而闻名的良渚古国,可以说是建立在稻米之上的,没有发达的稻怍农业就不会有这个繁华的古国。

5000年前的太湖古国,不光产美玉,还靠大米喂养起一座手工业城市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4.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9. 郴州有个位于闹市的帝王园陵,见证郴州历史发展,却少人来游玩

    义帝陵是秦末义帝的陵墓,现位于湖南郴州市最繁华的地方,来郴州市旅行之前不知道郴州有这么一个历史景点,到达郴州后在宾馆打开地图才发现义帝陵就在宾馆的旁边,而义帝陵公交站就在文化路中段西侧的地方,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来说位置相当好找。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梦见狗吃人

    周公解梦梦见狗吃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狗吃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放生功德不可思议!

    我已放生两年了,感受许多。记得第一次放生是2011年5月1号,那5月份放生大概3次,计放掉500元左右,那5月是个红5月,整整赚了10万,阿弥陀佛。以后我每月放生2次,生意有但不多。就在4月24日傍晚我办完事回家路上,也许是我放生不够不够多。后来几天也连续接了几个单,没想到4月底我们也赚了人民币陆万,不可思议,阿弥陀佛!舍一得万真是让我深有体会,本人文采不好,请见谅,但是是我真实体会,阿弥陀佛!

  3. 诗经——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殽①。①殽(yáo):作动词,吃。果园里面栽满桃,其果可以作佳肴。果园里面有枣树,果实可以填饱肚。诗歌以园中栽种的桃树、枣树起兴,缓缓抒发诗人内心无法释怀的情感。园中的桃、枣,成熟之后,其果实尚能拿来充饥。喜欢诗经、喜欢美文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进行关注哦!

  4. 梦见潜水艇很大

    周公解梦梦见潜水艇很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潜水艇很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为什么说袁崇焕是大明对清作战的不二之选?

    >袁崇焕是明代著名将领,也是晚明很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但在与后金(清)的战争中,他是举足轻重、可以扭转乾坤的军事统帅。关键是袁崇焕要尝试骑兵集团作战,五部十五营的骑兵独立成军,而不再是步骑混合编组。>到了袁崇焕时期更是如此,大量的逃人到了锦州、东江,后金逃人让袁崇焕非常了解皇太极。后世说袁有狂妄之嫌,其实是信息量充足与军力强大带给他的自信。

  6. 誰才是明朝抗倭第一悍將?此人戰功遠過戚繼光

    一般人說到抗倭,只是知道戚繼光。其實,戚繼光是以裝備了世界最先進武器的朝廷正規軍去打一幫日本浪人和海盜。打贏了很正常。在明朝說起抗倭,真正的第一人不是戚繼光,也不是俞大猷,而是李如松。很多人都不知道李如松,估計和他們的戰場有關。戚繼光是在江浙閩粵沿海一帶抗倭,救助的是中國自己的老百姓。自然,百姓們對挽救自己於水火的戚繼光很感激。李如松是抗倭援朝,跑到朝鮮半島上去打日本人,就算是吧倭寇殺光了,對於國

  7. 地藏菩萨不舍一人

    然而,诸佛菩萨的心量,实在不可思议的,佛的妙智虽然不易使人了解,但假如能至诚修持佛法,赞助佛法,则必有十方诸佛菩萨前来拥护您。第二天下午两点,我开始诵地藏经。她的女儿卢碧玉见母亲病危,想起从前曾登记参加‘装地藏菩萨像’,必须缴纳一千元,还有四百元未缴,万一寿命一尽,岂不亏欠佛祖的钱?

  8. 【量剂】的意思是什么?【量剂】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量剂」在《汉语大词典》第14387页第10卷420量剂liàngjì衡量调节。清·姚鼐《复汪进士辉祖书》:「瞻于目,诵于口,而书于手,较其离合而量剂其轻重多寡。」量剂的拼音liàngjì量剂是什么意思★「量剂」在《汉语大词典》第14387页第10卷420量剂liàngjì衡量调节。

  9. 萎靡不振成语故事_成语“萎靡不振”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萎靡不振成语故事_成语“萎靡不振”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又见《宋史·杨时传》:若示以怯懦之形,委靡不振,则事去矣。  北宋时,徽宗皇帝是一个昏庸的家伙。在金兵已经占领了大片北方土地的时候,他还征调大批老百姓...

  10. 口无择言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kǒuwúzéyán【解释】指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口无择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