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陀故事会:法华会上辩才无碍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图片来源:古田极乐寺) 在法华会上有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萨、无缘大慈化身的弥勒菩萨,还有智积菩萨等等,另外还有诸阿罗汉、诸大比丘,包括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文殊菩萨与智积菩萨相见以后互相慰问,交流教化众生的事情。在这个会上有很多的大菩萨降临,有无数菩萨从大海中涌出,来参与这个讲经法会。文殊菩萨就告诉智积菩萨,他曾经到大海龙宫,见了娑竭罗龙王。龙王有个公主,才只有八岁,可是很聪明。 依经上讲,说龙女“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能够知诸佛所说甚深密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介绍娑竭罗龙王的女儿,虽然只有八岁,但聪明利根,了解诸法,善知众生根机(就是晓得众生的心态如何,再根据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施予佛法),而且深入禅定,有很深的境界,同时她发菩提心,救度世界上所有的众生,由于这个原因,她要完成佛道,并最终成就佛道。 龙女“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龙女的口才很好,善于用各种比喻,善巧方便地为群众说法,遇到对佛法没有正信的人,龙女无碍的辩才会使他走上佛法的道路。龙女对人民群众很关心,对每一个生灵就像她的孩子一样的爱戴。至于龙女弘法利生的功德,是说也说不完。总之是能令人民群众走上菩提道,要证涅槃果。 文殊菩萨就向诸大菩萨介绍在龙宫里的情况,如何发现这个龙女。当时智积菩萨就怀疑,哪有这种事情呢?这么小,而且是个龙女。她怎样悟得这么深,这么快就要成佛呢?他不相信。正在大家不相信,充满疑心的时候,龙女就来到了法会,向佛、向诸菩萨顶礼,而且以偈颂的形式赞叹佛,赞扬佛的功德。 在这个时候,舍利弗又怀疑,先是智积菩萨怀疑,现在舍利弗又怀疑,这么年轻,一个女娃儿才八岁,而且属于龙族,又是女身、五漏之身污染重、烦恼多,这么一个身怎样可以成佛?五漏之身是过去封建主义时期对女性歧视性的说法,认为女性因为生理或心理的因素所具有的五种烦恼。现在讲男女平等,男重女轻的思想是行不通的。舍利弗心里想的时候,龙女就知道了。就先向佛陀献上一颗宝珠,光彩四射。龙女就对舍利弗讲,“你知道吗,女身成佛比这个献宝还快呢。你在想我顷刻间献宝,但是我成佛比这个还快。” 说了以后,即身忽然变成男身,女转男身,之后大众就看龙女坐在莲花宝座上成正等正觉。在会上的大众叹为希有,都很喜欢、很赞叹。 惟贤法师开示:歧视女性在佛教里没有市场 男的能成佛,女的也能成佛作祖,所以在座的女居士们要努力,向龙女学习。龙女成佛就是给我们一个榜样,要打破过去封建的看法,不要看不起女同胞,女同胞是半边天。在佛教里,有时女同胞还不止半边天,你们看嘛,在座的女的多还是男的多?(当然是女的多)这说明女性很有善根,不要看不起女性,歧视女性在佛教里没有市场,佛教讲的是人人平等。我们佛教徒连一个蚂蚁也不会歧视,认为它有佛性,我们讲生命的平等,何况号称万物之灵的人呢。 佛教教义不许歧视女性,要求我们佛教徒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众生,我们提倡平等性智的思想,不要用分别心去看待事物。 观音菩萨有两侍者,一边是善财童子,一边是龙女。“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很多人读了《华严经》都知道。善财童子参到普陀山,见到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就跟他说大悲法门。佛法修行中以大悲为体,悲悯众生,救济众生。观音就跟善财童子说这个大悲法门的。同时这个法华会上有观音菩萨。龙女即身成佛就是根据《法华经》来的,观音菩萨很赞叹。龙女在向诸菩萨顶礼的时候也顶礼观音菩萨。这里就是彰显龙女的智慧与功德。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陀故事会:法华会上辩才无碍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诗经——衡门

    衡门之下①,可以栖迟②?与鳊鱼相似,银灰色,腹部隆起,生活在淡水中。⑦齐之姜;齐国姜姓之女。衡门简陋的住所,如何当作安身处?首章即描述了男子生活的窘迫,衡门简陋,居所寒掺,心想,这样的地方能当作栖身的地方吗?喜欢诗经、喜欢美文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进行关注哦!

  2. 带有轰字的成语

    包含有“轰”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烈烈轰轰——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火轰雷——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狂轰滥炸——指疯狂地轰炸。轰天裂地——轰动天地。轰堂大笑——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放声大笑。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轰雷掣电——雷声隆隆,电光闪闪。轰动一时——形容在一个时期里到处传播,影响很大。

  3. 看看

    一天隔壁的小家伙正在大伯家的地里一棵一棵的扯红薯藤,正好被大伯?“小孩子啊,又在我家地里偷红薯,还没长大呢!”>“我又没偷,我只是想把它扯起来看看!”

  4. 梦见所有亲人都不理自己,独自站在宽阔地方_周公解梦梦到所有亲人都不理自己,独自站在宽阔地方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所有亲人都不理自己,独自站在宽阔地方好不好

    你要相信一切问题都会得到很好地解决的,还有不要被梦境中所发生的事情扰乱了情绪,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5. 邬思道为什么要偷信给八阿哥,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邬思道为什么让高福偷信给八阿哥,真的是为了救高福么?>>用一种“温柔”的猜测来猜一下邬思道是怎么想的:>邬思道做主让高福偷走了放在胤禛处的信,然后侧面告诉胤禛高福这一向的所作所为都是自己主使,包括故意借酒浇愁让老八门人借机勾结,都是我邬思道的主意,因此高福并没有判主,只不过是一步暗棋。而且斩草除根,行事果断,把邬思道也惊到了。

  6. 孔子:礼乐等级文化的忠实奴仆

       孔子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圣人”,除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批林批孔”外,尊孔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线。由于学术界“超男”、“超女”们的炒作,国内又掀起一股读经尊孔的...

  7. 《大學》中的十句經典名言,內涵深刻,影響深遠!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一、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釋義:能夠做到喜愛某人而能知道他的缺點,厭惡某人而能知道他的優點,這在天下是少有的。二、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釋義:君子應該首先注

  8. 吃石榴有什么好处?石榴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

    360常识网小编与您一起来看看吃石榴有什么好处?吃石榴有什么好处?石榴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石榴的介绍石榴:,别名安石榴、海榴,石榴科石榴属。石榴的营养价值石榴的营养特别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有机酸、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石榴的功效与作用石榴外形酷似玛瑙,味道酸甜可口,营养十分丰富。

  9. 大门钥匙

    每把钥匙都有自己的故事,而钥匙的种类很多:内侍长的钥匙,开钟的钥匙,圣彼得的钥匙①。>内侍长的大门钥匙特别适合此道。内侍长原来也只是觉得它好玩罢了,但是他改变了想法,他完全被钥匙迷了心窍。人们还以为他喝多了,不过并不是混合酒上了头,而是钥匙,是钥匙钻进了他的脑袋,在那里打转。守夜的是没有开门的钥匙的。在他脱大衣时,他发现大门钥匙在里面,不在衣袋里,而是在衬布里。

  10. 南怀瑾谈自己持《 金刚经》的感应力量

    南怀瑾谈自己持《金刚经》的感应力量--选自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金刚经的感应力量非常大。我在读中学阶段,每天早晨四点钟就起,练拳运动以后,首先念《金刚经》。我一点都不懂;反正人家告诉我念《金刚经》很好,我就念金刚经。因为在学校里,也不敢敲木鱼,怕被人家说神经病,偷偷的弄一本《金刚经》,到会客室去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