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于阗采玉图玉山“于阗采玉图玉山”玉山,是用新疆和阗所产的青玉琢成的。这件玉山高12、宽20.1厘米、厚8.2厘米,重2655克。玉山正面分为三层。玉山底部略平,光素无纹,阴刻隶书“于阗采玉诗”一首:“于阗采玉春后秋,用供正赋输皇州,奚者卞和识琳球,邮致正值金阊游,专诸巷中多妙手,琢磨无事大璞刻,古来记载真伪半,爱者欲其生,恶者欲其死,如是雌黄,唇吻分算。”
[专家点评] 于阗采玉图玉山
“于阗采玉图玉山”玉山,是用新疆和阗所产的青玉琢成的。玉质细腻光润,雕琢精湛,巧夺天工,极富诗情画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件玉山高12、宽20.1厘米、厚8.2厘米,重2655克。器形整体呈山形,巧妙地雕琢描绘采玉工采得玉石的情景。玉山正面分为三层。顶层为伞形乳石状,底层为阶梯和急涌的流水,顶层与底层的中间部位山石卓立如锋,通体叠嶂峻险。中层以镂雕和深浅雕等手法琢成悬崖绝壁数处,4个采玉民工由神秘的洞穴中走出。其中,有2人各双手怀抱一块椭圆形玉料疾步在前,后面两人则用扁提肩抬着一块硕大的玉料。4人相互观望,似在互相诉说着采玉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脸上露出醉人的笑意。玉山底部略平,光素无纹,阴刻隶书“于阗采玉诗”一首:“于阗采玉春后秋,用供正赋输皇州,奚者卞和识琳球,邮致正值金阊游,专诸巷中多妙手,琢磨无事大璞刻,古来记载真伪半,爱者欲其生,恶者欲其死,如是雌黄,唇吻分 算。”台下有篆书“乙酉春御制“年款(1789年)。
新疆和田(古时称”于阗国“)是中国重要的玉材产地之一,历来是制玉工艺用材的主要来源。在清初,平定了西北地区的动乱,打通了通往西域之路,新疆和田玉源源不断地流进中原,促成了乾嘉时期琢玉发展的 ... 。这一时期制玉工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题材广泛,造型奇特,形态逼真,富有生机。于阗采玉图玉山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器现藏济南市博物馆。
点评:何洪源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