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果卿编著:现代因果实录一(3)

橡皮树的义举九四年,我还住在独门独院的平房里。时至中秋,院里花草依然茂盛。进大门左侧第一间房是我的书房兼会客室,窗处摆放着一棵大橡皮树,窗内写字台右侧的花架上,摆着一盆秀秀气气的文竹。>这天下午,上中学的儿子没有课,吃过午饭后,就到书房写作业去了。而我在自己的卧室里看经书,等待妙法老和尚的到来。>四点多钟门铃响了,我迎出去将妙法老和尚和他的侍者请进书房。十六岁的儿子向师父合十问讯后,继续做他的作业。>落座后妙法老和尚问儿子:“你的脚是不是有臭味啊?”>儿子红着脸道:“我的脚从十二三岁就开始臭,怎么洗也没用,刚才我爸提前半小时就让我打开门通风,您还能闻到臭味啊?真对不起,我到那边屋里去。”>师父笑着制止说:“我倒没闻到什么臭味。刚才你向我顶礼,你屋里所有的植物都跑进来向我顶礼,你屋里的这盆文竹告你的状,说你一下午在这光楞神,或是玩小玩意,没写多少作业,另外说你的脚臭得把它都快薰死了。”听老和尚这么一说,儿子被惊得瞠目结舌,脸更红了,神情发窘地看着我,可能是怕我 ... 他吧。>我笑着对师父说:“这孩子从上小学就这样,学校开家长会时,老师说他上课坐得规规矩矩,似在认真听讲,可喊他三声他都听不见,我怎么教育他也改不了。还好,成绩马马虎虎总算过得去。可是这脚是顶风臭八里地,有什么法子呢?”>我说话时,师父一直在微闭双目。稍后,他说道:“你家的橡皮树刚才安慰文竹说,它能帮助它。让我告诉你,用它二片发黄的叶子‘如此这般’加工一下(原谅我不能详细说明,以免橡皮树遭难),让令朗使用一次就好。”>尽管《地藏经》上说过花草树木皆有神识,听说植物能对话仍然令我感到很好奇。>“您见到的橡皮树和文竹是以什么形态与您讲话呢?”>“橡皮树是穿绿色古装的成年人形象,文竹也是穿绿衫,但是单薄秀气,头上扎公子巾的少年模样。你院中的花则多是女孩子形象,衣着艳丽。也可能这全是幻觉,只是一种信息传递,这是大自然的奥妙。佛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因此不必着相。”>我仍然执着地问:“既然植物有神识,我若剪它两片叶子,它不是也会感到疼痛吗?”>“是的,刚才橡皮树让我告诉你,请你在剪去两片叶子后,用花盆里的一点泥土抹在伤口上即可止痛。另外它已跟着你念经学佛了,再给它擦叶子反面时,水里不要加白酒了,它也要守戒。它为帮助文竹而舍去两片叶子,是学佛的身布施精神;另外它也想报答你们对它平时精心的照料,所以就是疼痛也心甘情愿。”>我听后非常感动,更加坚信这个信息是正确的。确实是朋友告诉我,橡皮树喜欢“喝酒”,教我每星期给橡皮树擦叶子时,在水中加点白酒,会使它长得更旺盛。>经师父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报纸上有文章介绍,花也有好恶,说什么花和什么花放在一起就长得好,而某种花放在一起就长不好。记得前年报纸上还有一篇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森林遇到大火时,仪器可以感受到快要被火烧着的树木发出绝望的悲鸣,并能迅速把着火的信息传递给其它树木。而没有大火时,测试仪器上却很平静。原来它们和人类及其它动物一样,也有七情六欲。从这天起我对《楞严经》上讲的‘羊死为人,人死为羊;草死为人,人死为草’的道理更坚信不移,也理解了佛为什么说‘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青草,况以手拨,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的原因。>当天晚上,按照“如此这般”的 ... 治疗过后,儿子的脚竟然再也闻不到一点臭味了。这如同神话般的事情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家里,由此也使我联想到李时珍、孙思邈等神医,他们能了解那么多中草药的药性、写出《本草纲目》、《千金方》,开出济世救人的良方,一定是菩萨再来,才能拥有高深莫测的智慧,与百草沟通交流,造福于人类。从此,我及家人再也没有有意伤害过任何植物,甚至不忍践踏路边的小草。>如今,人类已迈入21世纪,“保持生态平衡,共建绿色家园”的观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我觉得世界上最早的环保卫士恐怕非本师释迦牟尼佛莫属了。“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青草,况以手拨,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这些字字千钧的文字将随承载它们的佛经一起,历久弥新,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护法怎能贪供养>先讲一件发生在九三年的故事。有位姓李的工人师傅,曾跟着侄子在我家听过妙法老和尚讲说佛法,一下子相信了佛、菩萨的存在。半个月后他再来见我时,掏出一个居士证给我看,对我说他已经皈依了,而且星期天还要到寺院帮助维持秩序。我高兴地称赞了他,自愧不如地说自己还没有去寺院办理皈依呢!>又半月后,我正在家里同七八位对佛教感兴趣的人“谈经说法”,李师傅带着一位妇女进了屋,打过招呼之后坐在了一边。>等我和其他人谈话告一段落之后,这位妇女说话了:“我今天本来是找您说理来的,可是听了刚才您对大家讲的这些话,觉得都是教人学好的。可我们这一位(她用手一指李师傅,我才知道他们是夫妻)到您这来过一次后,回家就对我说,他要当居士。每天捧着一本书叽里咕噜的背,没多少天他还真的当了居士。我不懂居士到底是干嘛的,心想他能学点东西总是好事呗。谁知道以后他下班回家就上炕,双腿一盘,练什么打坐。到星期天就往寺院跑,说是当护法;还说以后家里水果香油不用买了,寺院里有的是。我问他寺院里哪来的水果香油?他说现在信佛的人特别多,来寺院上供的也不少,除了水果香油,还有布匹、糕点什么的,和尚们用不了,吃不完,帮忙的居士就分了。我一听,这不和上班挣钱一样吗?也就不再反对他了。谁知他越来越不像话,现在不光下班炕头坐,还要吃要喝,一会儿叫我端杯水,一会儿说肚子有点饿,叫我给拿几块饼干。我说我这里忙着做饭,你不会自己拿吗?他说他练打坐腿不能放下来。哎,您说气人不气人,闹了半天当居士就是当爷爷啊!赶明儿我也当居士练打坐,看谁来侍候谁。今天我是带着一肚子气找您说理来的,我认为是您把他教坏了。可刚才一听不是那回事,真对不起您,等回家再和他算帐。”>她的一席话,对我震动可不小。原来我就听说寺院里一些不如法的传说,但我总不太相信,现在得到了验证。甚至还听到了因分供品不公而打起来的,我从经书中了解到,寺院的一草一木未经允许不得擅动。供养佛法僧的供品,居士怎么可以拿回家呢?还要争抢,知不知道这是在犯罪?“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修行,披毛带角还。”出家人接受十方供养,如果不如法修行尚且要堕入恶道,更何况在家人呢?将来是否要下地狱暂且不提,就是这一世本有的福报恐怕也会丧失殆尽。打一个比方,戒行精严的比丘,他的福泽好比一块富饶广阔的土地,十方善众前来供养就好比播下种子,土地肯定会给予辛勤耕耘者以丰厚的回报,耕耘者也必定会像热爱生命一样爱护土地。而戒行稀松的出家人犹如贫瘠的土地,无法给耕耘者以收获,就连自身本有的一点点养分也会被疯长的野草掠去,最终难免被人荒弃。更何况身为在家人,广种福田尚且来不及,又怎能将贪、嗔、痴的习气带进佛门净地?>妙法老和尚曾说:“假如供养的食品僧人确实吃不完,又不宜存放,是可以分给居士拿回去,但必须经住持同意。居士可根据自己所拿供品的大概价值放些钱在功德箱内,或者帮着拿到市场上去卖掉,钱交给寺院,这样就如法了。”>护持寺院本是居士份内的事,怎么可以藉机敛财?更何况因贪心而打架,会给佛教造成极坏的影响。在此,我恳请每位同修,务必及早仔细阅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和《梁皇宝忏》。我们怀着虔诚恭敬之心阅读,一定会生大惭愧心、生大忏悔心,消殃灭罪,获福无量。我们学佛,本来就是要获得智慧,背尘和觉,涤荡无始劫来于五浊恶世中沾染的贪、嗔、痴三毒。一个有智慧的人,一旦认清了自己往昔的毛病与习气,正是通往地狱的种子,又怎么会一错再错,置自己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呢?”>“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唯有真正开启了智慧之门,我们才会深信“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才会懂得佛菩萨如众生父母。佛不会因为谁有了“皈依证”就包庇纵容谁,谁没有“皈依证”就降罪惩罚谁。佛是悲心切切地宣说宇宙人生的真理,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迷途知返,离苦得乐。但是人生的道路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走。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抱任何侥幸心理,老老实实地学佛了。>身教与常说三好>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石家庄来五台山的十几个居士中有一位五十几岁的妇女,正在会客室里向妙法老和尚诉说着自己的苦衷。>“我皈依佛教四年了,一直是初一、十五吃素,身体始终不大好。直到半年前遇到一位善知识,我才知道要使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得病,必须完全断除所有肉食。没想到我断肉后身体真的一天比一天好,这才懂得吃三净肉只是一个方便法。>“自此,我就常劝儿女们吃全素,免得将来也得病。可是他们不但不听,还说我学佛越学越傻。不但变本加厉的劝我吃肉,甚至还特意买来活甲鱼,要给我进补。真让我生气。为此,我常和他们辩论。可是谁也说不服谁,弄得家里的空气很紧张。最近有一次,我实在气不过,就住到一位居士家里。孩子们后来跟我认了错,把我接回家。可是一到吃饭,大家心里就不痛快。我想到了出家,又恐怕寺院不会收我;想去老人院,又担心吃素不好解决。现在我非常苦恼,恳请师父慈悲开示。”>妙法老和尚始终结跏趺坐,静静聆听这位女居士说完,才缓缓地开口道:“学佛的人要懂得和顺大众,就是要尊重别人的习惯、选择和信仰,甚至就是自己的子女,也不可以强迫他们服从。你希望全心全意信佛、吃素固然是为他们好,但也要观机逗教,不可以急于求成。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使他们对佛教产生抵触和误解。在吃饭问题上可以采用‘一桌两制’,不可以因为子女吃肉而埋怨他们。要自问我们自己真正戒 ... 断肉才有多久呢?如果我们修得好,为何今天还没有脱离六道呢?佛、菩萨不是一直也没舍弃我们吗?>“因此,度化人要讲究时机和 ... 。除了言教之外,更要依靠身教。比如当他们看到你学佛吃素后气色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棒,心态越来越祥和,自然就会信服佛法。慢慢他们就会在你的潜移默化下向你靠拢。当然要想度化别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自己首先要力争做到‘正而不邪,觉而不迷’枣欲正人,先正已嘛。>“另外,当老人的,要做到常说‘三好’。>1.要常说子女好,就是不好也说好。>2.要常说生活好,就是不好也说好。>3.要常说亲朋好,就是不好也说好。>“以上三点,作长辈的要常记在心中,挂在嘴上。知足常乐嘛!无论是子女、还是亲朋邻居,即便以前相处的不尽如意,因为你总是隐恶扬善、以德报怨,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因惭愧而转变。常说‘三好’必然会得到大家的尊敬与受戴,你的生活自然也会越来越好。>“反之,如果惟恐别人不尊重自己,处处摆长辈的架子,净挑别人的不是,往往会事与愿违,造成和子女、亲朋的隔阂,令生活也变得摩擦不断,人人怨气冲天。>“同理,‘三好’的功夫人人适用。如果功夫做得不到家,无论是老人还是子女,是丈夫还是妻子,是出家还是在家都会烦恼无尽的。”>女居士一边侧耳听妙法老和尚开示,一边不住地点头。她最开始的一副愁容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面春风了。>佛法真是妙法,妙法老和尚也真是妙师。他总是能把精深的佛理讲解得通俗易懂,而且圆融无碍。>气功治病与巫婆神汉>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过向善,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实在了不起。可是至今还活动在民间的巫婆、神汉,以及曾风靡一时的气功师也有帮人治好了病的传闻,而气功和巫婆神汉是不讲因果的,这又是什么道理?>我对他说,用因果道理治疗身上的疾病,这不是佛教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或者说是方便法。通过这样的 ... ,让人相信因果的存在,从而自觉的检点自身的言行,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不仅今生能够生活幸福,远离灾祸,而且临命终时可以得到善终并往生到极乐国土,永远地脱离苦海。一人向善可以使许多人受益,多人向善可以减少犯罪,净化社会。这才是佛教济世救人的理想。>至于巫婆神汉也能治病的道理,佛在《楞严经》五十种阴魔里面讲的很清楚。我的解释很简单,气功师及巫婆神汉,也是六道轮回来的。比如真正的气功师可能是从天道轮回而来,或者气功师的前生就是一个修道的人,根基很好,今生他一打坐练功,潜能即“开发出来”。这些人的特点是:为人正直,具有同情心,给人治病收取合理费用,不欺骗人,他用自己修练的正气,可以将病人的病气逼走。还有一些是假借“气功”治病为名,以敛财、猎色、盗名为目的的“大师”,这些人可能会“手到病除”,迷惑许多人礼拜他、供养他,而他们更是自吹自擂,自封“佛子”、“菩萨”等等,这种人的前生多是《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里讲的魔王、魔民、魔女、大力鬼神、飞行夜叉等来到世间,他们大多打着佛教的幌子惑乱众生。这就好比社会上制假、贩假者总是仿冒信誉好、知名度高的品牌一样。至于那些巫婆神汉则是精灵、妖魅、邪人或是狐狸、黄鼠狼、蛇、鼠之类转生人间,或附人体。因做动物时昼伏夜出,常在洞中“入静”,故能现出一些灵异,转生为人后,一旦打坐入静,那点灵异又被调出来。但这些人往往贪图财物供养,喜好故弄玄虚。>以上这些人(冒充的不算),都能对来求助他的人,说对几件过去、未来的事,或者说出来人身患的病症,并能“发功”治病,有的当时就有明显的效果,很能迷惑倾倒一些人。那么,为何他们能使某些人当时见效呢?>这首先要说一说人们为何得病。许多患病者都是由于 ... 生、吃肉而导致疾病缠身。被 ... 被吃的猪牛羊,鸡鸭鱼等的神识(老百姓叫灵魂)由于身体被人吃掉无处依附,为了复仇就依附、寄住在宰 ... 和食啖它的仇人身上,随着这个人吃的动物越来越多,寄住他身上的神识就越多,能量越来越大,慢慢他就感到身上某个部位不舒服了,甚至疼痛,形成了病灶。这时就需要吃药 ... 甚至开刀来治疗。医治好了,那是因为病人宿世所积下的福报,还大于今生造的业。花了钱、饱受了痛苦,旧“业”就算了了,但因为病人不明白佛法,生病后即用鲜鱼活鸡大“补”,虽有“营养”补了身体,但同时又形成新的怨债,所以吃药、 ... 、手术,只是暂时的解除痛苦,另一次灾病正在形成。因此有些病人觉得求医无效,所以才转而求神问卜。>所谓的巫婆、神汉这些“大仙”们多是狐、鼠、蛇、黄鼠狼、刺猬再来或附体。《梁皇宝忏》里面曾讲到从动物中来的人,身上散发着前生做动物时的气味。因为神识与神识是相通的,当寄住在病人身上的鸡、鸭、鸽之类,遇到狐狸、黄鼠狼发威肯定会闻“气”而逃。当寄住在病人身上的青蛙、兔子见到巫婆神汉的神识是条蛇时又会怎样呢?还不是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而那些牛羊狗等在大形动物的神识就不会被这些“大仙”们所吓跑,只有病人请来那些恶龙、麒麟、狮虎等凶猛动物转世再来的“大师”时才会避开。这就是人们常评价某某大师功力大,某某功力小的原因,也是气功、巫婆、神汉能治病的道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果卿编著:现代因果实录一(3)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睡前常吃三种食物促进睡眠

    有的食物睡前吃不仅有促进睡眠的质量,还具有保健的作用。同时,5-羟色胺在人体内进一步可转化生成褪黑素,褪黑素被证实有确切的镇静和诱发睡眠作用。此外,色氨酸会借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饮食组合顺利进入大脑中,给你一个安稳的睡眠。因此,睡前不妨搭配着吃点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全麦食品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它具有消除烦躁不安、促进睡眠的作用。

  2. 拥有杰出 ... 才能的曹操为何会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逃?

    曹操达到人生巅峰▲袁尚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大破三郡乌丸,被曹操的军威震慑的辽东太守公孙康砍下袁尚、袁熙两兄弟首级送给曹操,至此袁氏势力集团彻底灭亡,曹操终于统一北方。当时,江东孙权、荆州刘表、凉州马腾、韩遂,益州刘璋等各地割据军阀,相比曹操简直小巫见大巫,实力差距太悬殊,曹操统一全国只是时间上问题而已。▲刘琮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八月,荆州大佬刘表病死,其幼子刘琮继

  3. 女生励志正能量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其实也就是硬过才能真软,赚到钱才理直气壮说钱不重要。只要心态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就会的光明的。十六、生活不能等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4. 人生难得-见

    到了晚上9点一11点多钟,住居在西街方向的人们拥挤在主街道上,往东街方向跑去;相反,住居在东街的人们拥挤在主街道上,向西街方向跑去,人们有拿手电筒的,也有打着灯笼的.有大人,有小孩,也有老人,往来往返2个多小时,接连三天都如此,其景象十分的壮观,有大吃一惊的丶也有高谈阔论的,无法描述,当时人们自己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这件怪事,在当地从未发现过,让当地的族人长辈们深思不得其解,大家集中在一起议论纷纷!

  5. 夜莺与蔷薇

    >“现在到底找到一个忠实的情人了,”夜莺自语道,“我虽然不认识他,可是我每夜都在歌颂他。我夜又一夜地把他的故事讲给星星听,现在我亲眼看见他了。他的头发黑得像盛开的风信子,他的嘴唇就像他想望的蔷薇那样红。可是热情使他的脸变得像一块失色的象牙,忧愁已经印上他的眉梢了。”>>夜莺便飞到那棵长在学生窗下的蔷薇树上去。>>“我只要一朵红蔷薇,”夜莺叫道,“只是一朵红蔷薇!我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它吗?”

  6. 梦见糖 梦见糖什么意思

    梦见糖是什么意思?梦见经营糖生意,正好收购了大量的糖,象征会给你带来一次重大损失的灾害将不可阻挡地来临。梦见一个装糖的桶破裂,糖随即溢出来,表示你的财产将遭受一些轻微的损失。WWW.7624.Net原版周公解梦梦糖汤。《周公解梦》食白糖,男人主吉。《周公解梦》赠人糖,得升官职。《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糖主爱情。已婚女子做了这样的梦,则意味着子女将会健康。

  7. 周孝王:抢了侄子的王位,还能获得美谥

    在西周时期,为了长治久安,避免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周公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周王朝统治者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确定继承人,必须是父死子继,而且是嫡长子。这有效避免了王室内部因为争夺王位自相残...,确保了周王朝前期的稳定。周朝第八位君主是周孝王姬辟方,这个王很特别,因为他是继承了哥哥的王位,抢了侄子的王位,这在西周是独一份儿。

  8. 梦见玉吊坠 梦见玉吊坠什么意思

    梦见玉吊坠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玉吊坠的详细解说吧。梦见玉吊坠,吉兆,预示著最近一段时间都很顺利,事事都很顺心。工作人员梦见玉吊坠,预示著工作成绩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女性梦见吊坠预兆有机会旅行,阻碍多,最好不要去。梦见吊坠碎了,预示会生活幸福,寿比南山。恋爱中的人梦见吊坠碎了,预示你们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发生误会,双方信任会降低。

  9. ... 搞“ ... ”想去WHA?去不了!因为中央不同意

    敬请关注你好台湾省↗↗↗你好台湾省网5月7日消息...当局顽固坚持“...”分裂立场,将政治图谋置于台民众福祉之上,今年又想混进世界卫生大会?为维护一中原则,捍卫联合国大会及世卫大会相关决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中方决定不同意台湾省地区参加今年的WHA。

  10. 阿伽门农和伊菲革涅亚

    船会集在奥里斯港口时,阿伽门农外出狩猎消磨时光。阿伽门农经过劝说,终于同意做这件可怕的事:把女儿献祭给女神。突然一名仆人进来向阿伽门农报告,说他的女儿伊菲革涅亚已经来到,随同前来的还有她的母亲和弟弟俄瑞斯忒斯。阿伽门农神情严峻地说,“首先我们必须阿伽门农和伊菲革涅亚——亲爱的女儿,这次献祭,你是必不可少的!”珀琉斯的儿子对伊菲革涅亚的母亲作了庄严的保证后离开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