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秦穆公三救晋难,是情谊,是仁义,还是计谋?

晋献公晚年宠信骊姬,在骊姬生下儿子之后,有意废除太子申生,所以派遣申生守卫曲沃,远离政治中心。在骊姬的枕边狂风中,晋献公迷失了自我的本性,处死了太子申生,可叹虎毒尚且不食子,这老头实在是铁石心肠。申生死后,他的两个弟弟,即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害怕自己步兄长的后辙,纷纷选择逃出晋国。夷吾逃到了秦国,秦穆公的夫人为夷吾的姐姐,也就是说,夷吾投靠了自己的姐夫。>>公元前651年,晋献公被骊姬毒死,骊姬的儿子做了晋公,但因为非嫡非长,名不正言不顺的骊姬母子均被 ... 害,这时候晋国国内的公族们急切的希望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夷吾看到机会来了,跑到秦穆公面前,请求秦穆公派遣军队护送自己,表示一旦登上晋国公侯之位,承诺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秦穆公听信了他,派兵将夷吾送到晋国并且辅助他当了晋惠公。然而,夷吾背信弃义,说是祖宗之地不可私人,拒不割让土地,秦穆公无奈,只好容忍。>公元前647年,晋国国内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田地大面积颗粒无收,面对国内的饥荒,晋惠公又想起了自己的姐夫,就像秦国借粮。秦穆公虽然恨自己的这个小舅子,但出于国际人道主义,还是从国内运送了大量的粮食,水陆两路,昼夜不息,解决了晋国的饥荒问题。秦穆公援劲敌,这对于当时的时代而言,可以说很是仁义的。>>晋国发生饥荒的两年后,秦国也发生了饥荒,自然而然的,秦国向晋国求救,然而晋惠公不仅不帮忙,还趁火打劫,来了个亲自带兵前来侵略。秦晋两国在韩原发生大战,结果是晋惠公没有好的运气,被秦穆公三百个人的敢死队给俘虏了。 ... 还是不 ... 晋惠公,这对于秦穆公而言是一个问题。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或者说由于很多人的参与,晋惠公不仅被放了,还被护送回国,当然双方还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晋惠公兑现了割让土地的诺言。>>护送夷吾回国登基,这是秦穆公第一次救晋难;水陆两路向晋国运粮,解救晋国饥荒,这是秦穆公第二次救晋难;俘虏了晋惠公,却把他给放了,这是秦穆公第三次救晋难。那么秦穆公之所以救晋惠公,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是情谊吗?诚然,秦穆公是晋惠公的姐夫,如果说一开始秦穆公帮助他还因为有那么点亲戚关系,但是,当晋惠公不割地,不运粮,还攻打秦国,从这些事情来看,所谓的亲情早就不复存在了。仁义吗?秦穆公应该没有那么的仁义,再说春秋无义战,秦穆公称霸西戎,从骨子里就是个战争狂人,绝对不会因为所谓的那一丁点的仁义美名而放弃秦国的利益,所以仁义不可信。权谋吗?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一生都是致力于东扩,无奈东边的晋国太强大了,所以秦穆公宁愿选择忍让,宁愿去钓那些所谓的美名,而不能东征。事实上,在秦穆公晚年,发动了伐郑之战,崤之战和伐晋之战,所以,秦穆公早年的所谓的容忍,不过都是一种权宜之计而已。>>有时候,人,并不能一味的蛮干,还需要适当的隐忍,更加需要造势,如果说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全部占完,那么不愁不能成功。就像秦穆公对于晋惠公,无论是护送还是借粮,都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眼光,虽说这些并不能给秦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但是却给诸侯和秦国百姓造成了一种“仁义”的印象,恰恰是因为这种印象,秦国军队才可以在韩原之战中占尽人和,也才有了三百人的敢死队救出秦穆公和擒获晋惠公。虽说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是后来的吴起提出的,而秦穆公却可以在更早的时候运用这“正义”二字,不得不说是一种超远的政治眼光。斯人已逝,我们要学习秦穆公的造势,凡事如果“势”造足了,那么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秦穆公三救晋难,是情谊,是仁义,还是计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2. 君子之交:除了管仲和鲍叔牙,还有他们俩!两人关乎整个楚国存亡

    小编最近很喜欢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八九,最幸运的是能与人言之一二三”。一个人的一生中真正的知己好友不过一二人,甚至很多人穷极一生都未必能寻觅到这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己”比「”伴侣”更难找到。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历史人物能够称得上是对方的知己。比如闻鸡起舞的祖逖和刘琨,杜甫和李白,周瑜和诸葛亮。他们这些人有些甚至是敌人,就像周瑜和诸葛亮,各为其主但是却不妨碍他们互相敬佩和仰

  3. 先秦被称为蛮夷之邦,愚昧野蛮,卫鞅为何最后还是会选择秦国

    在未央成长的年代,东方列国对秦国列为蛮夷之邦,剔除在中原之外。秦国民风"三代同居,男女同屋;寒食恶饮,好逸恶劳"。士人官吏聚在一起的时候就喜欢谈论秦国的愚昧与野蛮,可见秦国在当时的名声是很差的。秦国虽差强人意,但有醇厚凛冽的性格,这是卫鞅所向往的。从此刻起,卫鞅已经决定赶紧赶往秦国,并且愿意在秦国一展报复。小编以为,像卫鞅这种怀有大才且有抱负的士子,不仅君王选择他,他也会选择君王的。

  4. 秦昭襄王曾被送到燕国做人质,后来是如何回国夺位的?

    秦惠文王迎娶魏国公主和楚国公主,她们各生下三个儿子。几十年后燕国太子丹来咸阳做人质,算是礼尚往来。秦武王去世时年仅二十二岁,刚到冠礼的年龄,此前朝政由太后慧王后和秦武王共同操持。如今秦武王出了意外,南国佳人芈八子,决定豪赌一把,她要与惠文后争夺太后之位。随后赵武灵王派相国赵固,到燕国接公子稷,再领兵护送公子稷回国。

  5. 战国七雄之魏国:高开低走的「 ”遗憾之国”

    战国时代开场时,如果要评选一个开局状态最好的国家,答案并不是老牌「”大佬”齐国,也不是传统「”非主流”楚国,而是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变法的国家,也是变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国初期可谓威风八面。那个时候,天下最强的军队不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秦军,而是魏国武卒。那么,如此强盛的魏国,最后怎么就没了呢?本文分魏家渊源、文武侯图强、夭折的统一梦三篇为你讲述令人唏嘘的魏国兴亡史。上篇魏

  6. 「 ”商鞅变法”到底「 ”变”了什么,让弱小的秦国一步登天灭掉六国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仅仅花费十年时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长达200多年的战国混乱时代。实现了中华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也是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7. 齐桓公:齐国是侯爵国,应该称我为齐桓侯,为何你们称我为齐桓公

    引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神医扁鹊路过齐国,齐国国君齐桓侯热情接待了他。

  8. 战国时期最强的一个小国,远胜战国七雄,竟然全是高手组成

    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动荡不安,七雄相争。在战国七雄中,以秦国和齐国为最强。秦王与齐王各自立为东帝和西帝,但一山不容二虎,齐国与秦国都想一统天下,因此两国也在竞争。可是这中途齐国内部却出现了问题,而这一切都来源于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孟尝君田文是齐国贵族,他的父亲是齐威王的小儿子田婴,但是田文幼时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不过田婴四十多个孩子中的一个,还是最不起眼的那种,而母亲也只是卑微的贱妾。

  9. 秦孝公《求贤令》:使大秦崛起的千古第一雄文,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秦献公去世后,秦孝公继位,当时秦国情况很严峻,国内由于连年征战,士兵疲惫,百姓难以为生,纷纷逃往他国,士族内斗不断。国外强国魏国虎视眈眈,意图联合诸国瓜分大秦,秦国不得不割地偷生。为此秦孝公痛下决心,颁布了震惊天下的求贤令。先是数落秦国先祖的治国无能,以示其求贤若渴的决心,更是许诺愿与之分享秦国。

  10. 史上最厉害的一代名将,率领5万死士出征,最终替五十万秦军收尸

    说起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军队战斗力更加的强悍,我想很多人心中的第一反应就是秦朝的军队,毕竟秦军最后一扫六国完成了大一统,其实不然,秦军也不是万能的,在当时还有一只战斗力惊人的部队,曾以五万人击溃了五十万秦国虎狼之师,他们就是...天才吴起带领的魏国士兵。

随机推荐

  1. 啥梦境预示你将遇恶人 -周公解梦

    知梦而知人性,解梦堪比先知。下面解梦网从周公解梦方面,哪些梦境预示你会遇到恶人。啥梦境预示你将遇恶人1、梦见自己被狗咬排除梦者本人近日要和狗接触及有被狗咬历史的案例。此梦预言事业会因恶人受损。此梦预言两口子的关系会因恶人受损,主要危及爱情基础。此梦暗指梦者遭遇恶人施加的巨大压力,导致梦者食不能甘味,睡不能安寝。八大梦境让你厄运缠身-周公解梦

  2. 天授地设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成语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5卷:“凡登览而惝恍、俯瞰而峭绝,天授地设,不待人力而巧者,洛阳独有此园尔。”

  3. 一名实习生在阁楼上发现了这件革命战争珍品,从而挽救了一座博物馆

    另一个“信不信由你”的故事是纳什维尔人2006年在一家旧货店花了2.5美元买了一本他认为毫无价值的《独立宣言》的复制品,结果发现这是一本1820年出版的罕见的未经记录的复制品。埃米莉格鲁周,当时是曼哈顿华盛顿高地区莫里斯朱梅尔大厦的档案实习生,最近开始在这座历史悠久的房子的三层阁楼上工作。

  4. 雍正打虎记

    雍正打虎记  雍正从老爹康熙手上接过龙袍时,大清朝吏治松弛, *** ,税收短缺、国库空虚,储银仅八百万两,堂堂大清帝国成了一个空架子。雍正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充实钱袋子,为挽救统治危机,在康熙皇帝去世一个月之后,不顾乃父“尸骨未寒”便下令全面清查亏空钱粮,大张旗鼓进行反...

  5. 付心德横跨三个世纪抗战老兵 他的爱国情怀与高尚的医德让人佩服

    原中国国民革命军十一集团军71军少校军医主任--付心德于2013年9月逝世,享年113岁。>>付心德29岁那一年,在济南的日军寻衅,枪...中国军民四千多人。>侵华日军的暴行,深深刺痛了付心德,也改变了他“行医救人”的想法。于是,付心德决定投笔从戎。付心德作为军医留下处理11集团军野战医院的后续伤员、药品的处理事宜。由于和部队失去联系,付心德留在龙陵县生活。生命横跨三个世纪抗战老兵的爱国情怀与高尚的医德让人佩服!

  6. 喀山之围:俄罗斯文明正反面的总较量

    1552年,喀山汗国的首都被莫斯科公国的军队攻陷,俄罗斯人完成了其近代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对外扩张。蒙古入侵重创并改变了俄罗斯文明有趣的转折点,出现在十五世纪。喀山人在使用火器方面,有着早于莫斯科的记录。他们不仅轰击喀山的城墙,还同守城部队的炮兵进行了对决。莫斯科公国军队对喀山的围攻进程图同时,大量的工兵已经挖掘了围绕城市的战壕。

  7. 老人病重时,子女才从家中发现一张"破纸",暴露其真正的身份

    40多年后老人病重,子女在家中翻出一"破纸"才知道老人的真实身份。激战中,李子奎化装潜逃。时年27岁的阌乡县武装大队侦察员卢文焕被选中。1994年的时候老人病重住院,缺少住院费,儿女在家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破纸,上面写着奖状,卢文焕同志,1950年3月3日评为特等功臣。子女们才发现了卢文焕的真正身份,其实他是一个大英雄。2011年3月24日卢文焕老英雄因病去世,享年90岁。

  8. 狄青不怕出身低

    宋仁宗还想把狄青召回京城,亲自接见。有些大臣嫌狄青出身低,劝仁宗不该把狄青提到这么高的职位,但是宋仁宗这时候正在重用将才,没有听这些意见。>狄青当了枢密使,有人总觉得他的出身和地位太不相称。

  9. 中国历史十大有名皇帝――每个都是千古一帝

    中国汗青上有名的政治家、计谋家、改造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对汉族的成长、以及中国的统一有凸起进献。修定刑律和轨制,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积极听取群臣的定见,对内以文治世界,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公民可以休摄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汗青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10. 佛祖说:改正缺点是一种成就

    想改变命运,就要改掉自己的毛病。要想改正自己的缺点,需要明白佛法里讲的这些道理,然后把佛法当镜子照自己,把佛法当秤称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是善还是恶,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修行。能看出来自己有毛病,这是一种觉;能改变自己的毛病,这是一种成就。我们在学习佛法、修持佛法的过程中,也能知道自己有很多的过错和缺点,这就是进步,这叫智慧。你能在生活、工作当中改正自己的缺点,好好地工作、好好地过日子,这就是学佛修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