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英博物馆藏绢画《药师净土变》知菩萨形象

大英博物馆藏绢画《药师净土变》知菩萨形象

  大英博物馆藏绢画《药师净土变》之菩萨形象考析

  刘文东

  公元7世纪至9世纪为吐蕃雅隆王朝时期,佛教艺术正是在这个时候从汉地与尼泊尔两地传入吐蕃,并初步得到传播,这一时期被史学界称为“ ... 佛教前弘期”。而从公元781—848年共67年的时间里,敦煌一直被吐蕃所统治。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共经历了五位赞普,其中有三位赞普都是虔诚信佛之人。因此,吐蕃官吏在敦煌佛教圣地大兴佛法,修建寺院、开凿洞窟,“黄金布地,白璧邀工,进直道以事君,倾真而向佛”。据记载,在中唐时期重修、开凿的石窟就有七十余座,分布在安西榆林窟,敦煌莫高窟和西干佛洞三座石窟群中间,其中有四十多座石窟是由藏族工匠完成并由藏族画师负责其中的壁画绘制,这期间的敦煌壁画中出现了许多吐蕃赞普和吐蕃人的生活形象。从这个时期所保存的壁画风格来看,壁画作品的色调大都以青绿和土黄色为基调,注重了色彩的和谐对比,主要在白底的基础上填色赋彩,色调变金碧交辉为清新淡雅。“青绿”之色在中原地区一直较为少用,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才大量地被使用在佛教题材的壁画当中。此时期最具气势与经典的壁画是“经变图”,中对音乐、歌舞大场面的描绘而大量的“经变图”无一例外地都出现了众多的西域乐器,如羯鼓、腰鼓、琵琶、柏板、竖琴、排箫、筚篥、箜篌等,要准确地描绘以及在适当的场合中出现这些乐器,必须有熟悉这些乐器的吐蕃籍画工才能胜任。这些信息表明在壁画中已经出现跨地域之间的艺术融合,绘制者也不仅仅局限于汉族的民间画师,在大型壁画的绘制过程必然呈现出各司其责的合作关系。如果说大场面壁画的合作还不足以显示合作者之间密切交流的话,那么在一张不大的纸绢之中合作完成的画作就足以显示合作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如斯坦因第32号收集品《药师净土变》。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斯坦因第32号收集品无论从形式语言还是人物装束都呈现出明显的汉地与吐蕃合作相融的风格。这张在民国期间被斯坦因从敦煌藏经洞盗走的《药师净土变》是一张绢本重彩作品,据考证所绘制的时间为公元836年。画面主体为东方药师佛,左右两则的胁侍菩萨分别是月光菩萨和日光菩萨,以及八大菩萨与四位比丘(合十二神将,代表十二生肖和十二时辰),药师佛与日光、月光两位菩萨合称“药师三尊”或“东方三圣”。由于日光菩萨残缺得较为厉害,许多细节难以看清,因此本文主要以月光菩萨作为分析对象。

  主尊药师佛结肉髻和短发,眉间没有藏传佛教常见的白毫,双目勾画瞳孔似乎还没来得及点睛,结跏跌坐在“仰莲瓣式”宝座。左手结禅定印持黑药钵倚于双 ... 叠处,右手结莲花印置于胸前,手中也没有按藏传佛教造像要求那样持一种叫“诃子”的药用果实。药师佛内穿宽松的袖衫,外披朱红色袈裟,左肩通肩披而右肩仅披袈裟的一扇形角,使右肩与右边的胸膛几乎都 ... 出来,这种服饰的穿着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似乎都不算罕见。中央民族大学的张亚莎教授认为这种“左肩通肩而右肩仅披袈裟的一半圆扇形角,使右臂与右边胸部的内衫衣饰能够从包着的袈裟中显露出来”的穿着习惯在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中都很难见到。但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并非如此,这种“右肩仅披袈裟一角”的穿着方式早在公元5世纪的高昌国时代的吐峪沟四十一石窟的《立佛像》就出现在站立的药师佛身上。并且在卫藏的艾旺寺的雕塑(1l世纪)、扎塘寺(11世纪末)、夏鲁寺(14世纪)、白居寺(15世纪初)以及印度境内的拉达克地区的培央寺壁画(17世纪)都能见到。9世纪汉地的莫高窟第154窟已经出现这种着装,在明确断代于1351年西宁王速来蛮重修敦煌莫高窟已破败废弃的《皇庆寺》内南壁之《炽盛光佛经变相》之中出现也就不奇怪了。

  在药师佛下方安排有一块用来题字的空栏,空栏的左右两边分别是骑六牙白象的普贤菩萨和跨狮子的文殊菩萨,狮子与白象四足均踏于覆莲之上,各有一昆仑奴牵狮驭象,两位菩萨的身后跟随着一大群各具神态的随从,两队随从从绢边向画面中心由高到低呈两个尖锐相对的三角形。绢画下幅隐约画有干手干眼观世音菩萨、如意轮菩萨和不空罥索菩萨。但不空罥索菩萨已经残缺不见,在空栏内分别用汉文和吐蕃文对照着题记。

  汉文:

  建造毕 丙辰岁九月癸卯朔十五日丁已 □共登觉路 □□□法界苍生同 以此功德奉为先亡□考 空罥索一躯 千眼一躯如意轮一躯不 一铺文殊普贤会一铺千手 敬画药师如来法席

  而据吐蕃文所译:

  龙年,我、僧人白央为身体康健和作回向功德(?)(利益所有众生)而创作下列组画:药师佛、普贤菩萨、妙吉祥王子、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如意转轮王、回向转轮王等佛像。

  短裙、璎珞环钏,袒上身,半露腿的藏密风格。因为按汉地的传统观念,除了对天王、力士、金刚等显示力量的护法诸神外,将佛、菩萨等处理成赤身裸体将会被视为不庄严与不尊敬,犯有亵渎神灵的罪过。如在黑水城出土的绘于公元13世纪之前的一张缂丝唐卡《绿度母》虽然也是按照藏传风格的样式绘制,但主尊绿度母穿着明显汉地样式的镶边开襟坎肩,这在 ... 风格的绿度母造像当中是绝无仅有的。由于黑水城原是属于西夏的一个重镇,据分析可能是为了适应西夏当地的民俗习惯而为绿度母穿上了坎肩。

  诸佛的背光分为头光与背光两种,头光是象征诸佛菩萨神圣的光芒,印度早、中期的佛像头光皆为圆形,但《药师净土变》中两菩萨的头光区别于药师佛的圆形头光呈马蹄形。马蹄形头光的来源据张亚莎教授考证与印度佛教的密宗修行方式有关。在这张绢画中,居中药师佛的头光、背光的形状是属于汉地敦煌固有的圆形样式,其头光分两层,最外层头光在暗紫色的底子上画有方向相反的卷草纹,里面那层则没有画花纹而显得朴素大方;背光分三层,最外层与最里层也都没有画花纹,在中间那层画了一圈的花卉装饰纹样,相比于晚唐时期主尊背后复杂多样的彩虹纹饰头光与华丽的背光显得简洁明朗。而月光菩萨的头光与背光图案只是装饰以简单的红、橙、绿、紫红四 ... 条,没有任何花纹装饰,显得简洁而朴素,这也是吐蕃地区头光与背光装饰图案的特点。这种主尊头光与背光属于汉地圆形样式,而旁边的菩萨头光使用马蹄形样式的画面也见于初唐时期莫高窟第202窟西壁龛顶的《见宝塔品》;同是该窟的东壁门—上另一张《说法图》则佛陀与身边的阿难、迦叶以及文殊、普贤两位菩萨都是出现马蹄形的头光,但诸佛菩萨的形象却都是具有汉地的造像风格,呈现出初唐多民族相融过程中的文化交汇现象。但在中唐时期,马蹄形头光就仅出现在具有印度、尼泊尔绘画风格的菩萨造像之中,如第369窟的《金刚经变》的胁持菩萨;晚唐时期按密宗仪轨绘制的第14窟《不空羂索菩萨》、《干手干眼观音》都已经被处理成汉地样式的圆形头光,似乎出现一种像汉地靠拢的倾向,尽管还不明显,因为此前密宗的所有主尊几乎都采用马蹄形的头光。

   ... 佛教绘画中菩萨宝冠上“花”的数字据说是判断年代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此幅《药师净土变》的月光菩萨头戴的三花冠冠型很高,冠尖呈尖塔形,冠与发髻合起来的长度已经超过了菩萨的脸部,使菩萨的头部显得格外修长。三花冠的花形没有彼此分开,而是与头箍连结成一体,这种形制在晚唐莫高窟第14窟的众多菩萨头顶都出现,而该窟是按照密宗仪轨专门绘制观音的石窟之一。敦煌中唐时期明显受吐蕃影响的榆林第25窟《八菩萨曼荼罗—四菩萨》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此种高冠也是中唐时期吐蕃艺术中的主导样式,并且也出现在唐卡当中,如被断代为公元1080年之前 ... 的传世最早的热振寺《绿度母》唐卡就出现这种宝塔形的三花冠。唐代汉地典型的三花式宝冠则是三花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花冠并不处理成尖塔状,而是呈椭圆形,花冠与头箍之间的连接清晰分明。这种汉地形制的三花冠在初唐莫高窟地322窟的《药师佛》身边两位菩萨的头上可以见到,而另一张明显由汉地画师创作于公元8世纪初的绢画《树下说法图》中胁侍菩萨也带着这种花冠,所不同的是由三花变成了五花冠,每一个花冠顶都顶着一颗圆珠,该画原藏在敦煌藏经洞,后也流失海外。

  菩萨宝冠后面的高耸锥形发髻也是吐蕃时期特有的发型。这种“高桶”似的发髻称为“椎髻”,是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的一种特有头发造型。其特点是将头发盘结在头顶或脑后呈椎形,这种造型显得高耸美观,在当时成为唐代妇女争相模仿的时髦发型,并且发展出“高锥式”和“结椎式”。这种特别的“椎髻”发型在中唐敦煌第158窟《吐蕃赞普礼佛》中也出现在吐蕃赞普的头上,所不同的是还用红布包裹起来呈“桶状”;而布达拉宫收藏的松赞干布铜像的发髻顶端还有一尊观音菩萨的小像。从出现“锥髻”发型的人的身份判断,这种发型应当属于吐蕃身份高贵者的装饰。

  这张绢画人物的脸部造型也很有特点。药师佛与菩萨脸型呈圆方形,下耳轮均处理成方形,但药师佛并没有带任何耳饰,也没有刻意突出眼帘上部、鼻梁以及下巴的结构以增加体积感,将这三处有意刻画是汉地诸菩萨经常出现的方式。药师佛似乎没来得及点睛,因此显得眼神迷离;鼻子画得比较小巧,颈下三道肌肉线逐下见宽。上眼睑处理得较为平直。值得注意的是两位胁侍菩萨的眼睛处理尤为精彩:眉毛上挑,眼睛细长,外眼角比内眼角高,神情不露而威。眼睛的画法与后来唐卡中所见到佛、菩萨眼睛的处理方式如出一辙:上眼睑线条的变化较大,线条中间明显处理成向下弯曲,而下眼睑虽然也相应地处理向下弯曲,但幅度较小,“目长三指,目外角一指,宽一指,如莲花瓣”, “为入定相,形似长弓”。因此菩萨的眼睛形状就像一把“弓形”,这种“弓形”的眼睛在后来的许多唐卡作品中出现并已经成为了一种法则,菩萨的两鼻翼较高,整个鼻头呈倒三角形,似乎带有一点“鹰钩鼻”的倾向,这种样式在诸佛菩萨也是绝无仅有的。

  月光菩萨的莲花座花纹也区别于药师佛的莲花座而具有原始的朴素感。菩萨的莲花座属于“仰莲瓣式” ,药师佛的莲座属于“仰覆莲瓣式” ,而且莲座上排呈三重瓣,较菩萨的莲座华丽。由于药师佛在整个佛教界也是与西方如来具有广泛尊崇的地位,因此无论在初唐敦煌第322窟的《药师佛》,中唐敦煌第154窟的《药师经变》,以及晚唐敦煌第12窟《东方药师经变》中,具有明显汉地风格的药师画像脚下的莲座无一例外被处理成华丽繁复的重瓣莲花式。月光菩萨莲花座上排的莲瓣呈正面单瓣仰式,简洁明快,莲瓣的下排都处理为侧面,呈波浪翻滚状的装饰纹样顺势排列,只是上面一排莲瓣描画得较为具体与清晰,下面一排则只是处理成薄薄的一层。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从流传下来带有供养性质的藏地作品都会体现绘制者一丝不苟的精心状态,绝不敢有率意之笔。但这张绢画诸佛菩萨的画法却出乎意外地与敦煌式的潇洒笔道、自由画风相类同,几乎觉察不出是出自两地画师之手。画面保留着许多第一次起稿的线条,这是一种绘制壁画的起稿方式,一般不使用在绢本画上。药师佛发际线的初稿线条清晰可见,月光菩萨的双眉也明显留着初稿时的痕迹。而同时期的另一张藏经洞绢本《树下说法图》虽然也保留着起稿的痕迹,但最后还是有意将初稿的线隐掉,因此完成的效果显得严谨清晰。如果菩萨是出自吐蔷僧人画师白央之手的话,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两地画师为了画面的整体协调而将绘制的风格做了相应的处理。而前提是身为吐蕃画师的白央既精通吐蕃式的绘制技艺, 同时也精通敦煌式汉画的技巧,这就表明白央曾经具有师从于汉地画家学 ... 经历,或者到汉地寻师,又或者汉地画师深入藏地授艺。由于整张《药师净土变》所呈现的最后视觉效果是以汉地风格为主,因此,与白央同时参与绘制的汉地画师“我”就可以得心应手地按照自己的习惯去绘制。如果画面最后是呈现吐蕃风格样式的话,也就是说《药师净土变》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数是吐蕃风格,那汉地画师就要具有掌握两种技艺的能力。

  从公元641年到《药师净土变》绘制的公元836年(跨度195年)中,唐朝与吐蕃之间虽然使节不断,还有过两次的联姻,但总的关系还是较为紧张,安史之乱期间吐蕃还占领了陇右、河西、安西等镇,并且一直骚扰泾陇一带的安宁。但在吐蕃占领区域的 ... 与吐蕃人长年混居,而吐蕃画师白央极有可能就是汉藏两地相互艺术交流的共同结果。敦煌虽然被吐蕃统治,但以当时存留的壁画与绢画来看,汉文化还是处于主导地位。汉、藏之间的佛教艺术交流也非常频繁,赞普赤松德赞曾先后邀请印度密教大师传授密法,汉地高僧传授参禅修定。有资料显示在吐替占领敦煌之前,吐蕃已经是集各派学说“为我所用”的佛教中心。

  通过对药师佛身边的具有吐蕃绘画风格的菩萨的艺术语言分析,可以发现在汉族、吐蕃两地画师共同合作的绢画中,在统一协调整体画面的前提下,画师们在保留各自民族绘画风格与审美习惯的同时,通过互相学习借鉴,在画法中都做了相应的调整与修正,其中吐蕃画师所作的调整相对较多,使得画面能够达到统一规整而无分彼此。这也是藏地艺术以自身的民族面貌一直得到世人认可与赞叹的原因。

  来源:美术学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英博物馆藏绢画《药师净土变》知菩萨形象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9.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梦见别人送我四季豆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送我四季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送我四季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相提并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iāngtíbìnglùn【解释】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例子】二者相提并论,则陈张两公之捐躯殉难,均有所迫而然也。(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近义词】混为一谈,同日而语【反义词】一分为二【相关】百度“相提并论”

  3. 一只鸡引发的叛乱,三个巡抚丧命,四人因此封王

    文|青楼大茶壶导读:明朝崇祯皇帝即位之初,农民起义云涌于内,后金政权崛起于外。此时的明王朝虽然内忧外患,但形势就总体而言还处于可控制之中。直到崇祯三年发生的一起兵变,使得明、后金的实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倾斜,这起兵变就是明末席卷了大半个山东的「”吴桥兵变”。想说清吴桥兵变,这要先从「”袁崇焕擅...毛文龙”这件事讲起。毛文龙与袁崇焕同是明末辽东战局的重要将领,前者是平辽总兵官,后者是蓟辽总督。袁崇焕画

  4. 梦见雨水淋湿花草梦到雨水淋湿花草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雨水淋湿花草好不好

    做梦梦见雨水淋湿花草好不好?梦见雨水淋湿花草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雨水淋湿花草的详细解说吧。梦见雨水淋湿花草,你的不如意的日子终于走了,之前那些烦恼事、伤心事都将获得圆满的解决,你也自然即将恢复快乐的日子。哪怕是一直以来都在与你冷战的朋友,现在也能言归于好,而且两个人之间的友情还将更趋深厚。

  5. 夸美女的句子-感人的情话

    你全身充溢着少女的纯情和青春的风采。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你那双湖水般清澈的眸子,以及长长的、一闪一闪的睫毛。

  6. 浮光略影是什么意思?

    【拼音】fúguānglüèyǐng【解释】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出处】清·冯班《钝吟杂录·严氏纠谬》:“沧浪论诗,止是浮光略影,如有所见,其实脚跟未曾点地。”【例子】无【相关】百度“浮光略影”

  7. 乙肝恶化有哪些症状?如何避免乙肝恶化?

    若放任不管的话会加剧病情恶化,甚至进展到肝癌状态。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的特效药物能彻底的治疗乙肝,但患者需要合理的使用药物,让病情得到控制,避免乙肝病毒的活跃。虽然药物不能彻底的把病毒消除,但能够延缓向肝硬化和肝癌进展的过程。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吃蔬菜和水果时要彻底的清洗干净,以免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积极的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吃半生不熟的水产品。

  8. ... 朝圣的回归之旅

    在...朝佛之旅中,我切身感受到寻求人生真理的过程绝非一份简单的里程清单,但却可以通过这份清单,目睹我们的真诚和虔诚,目睹我们的渺小和努力,目睹我们的欢喜和忧伤。朝圣之旅,更应该是回归之旅,回归生命的真实,回归佛法的真实。在...,我感受到太多人性的光辉。记得从神湖至札达的280公里,我们走了整整7个小时。那时北京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而且似乎不够清晰。15日,我们完成了札达的寻访,启程回...。

  9. 特朗普的胜利揭示了美国社会结构中新的深刻分歧

    社会科学家说,自从唐纳德·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以来所揭示的深层次分歧并不是意识形态问题。然而,奇怪的是,关于具体政策和党派关系的调查显示,美国公众并没有特别的两极分化:意识形态是少数吵闹的人的地盘。专家说,美国的分歧是文化上的。前几年,国会的僵局引发了人们对左右两极分化的担忧。长期以来的美国全国选举调查同样发现,在这些问题上,美国人并没有完全符合他们党的官方立场。

  10. 胡雪岩简介 关于胡雪岩的启示及评价

    胡雪岩简介 关于胡雪岩的启示及评价  胡雪岩, 晩清时期的一个“首富”,有人说,他同时也是一个“首善”。【一叶轩漫笔】说他“富可敌国,资产半天下” 。汪康年的【庄谐选录】说他“富坍封君,为近今数十年所罕见” 。  他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可以说没受过教育,14岁时在杭州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