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良刺秦

  嬴政在他的一生中至少遇到过三次行刺:一是众所周知的荆轲刺秦,二是高渐离刺秦,三是张良刺秦。荆轲刺秦因为动静很大,在刺秦之前就有为了保密田光自杀、为了接近秦始皇樊于期献身的壮烈事件,又有易水送别的慷慨悲歌,再加上图穷匕见的秦庭搏杀,都很有戏剧性与现场感,所以当然地也被大肆宣传,文人骚客又不断凑着热闹。相对来说,没过多久后的高渐离与过了比较久后的张良的刺杀行动,就简单得多,既没有那么复杂的情节,也没有那么悲壮的气氛或激烈的场面,有惊无险而已,也当然让后人觉得“小巫见大巫”。

  我之所以将张良刺秦煞有介事,用意不只在刺杀行为本身。就刺秦这件事而言,我也觉得张良比荆轲之辈要智性与高明一些。近身刺秦的可能性是没有了,就是历史给他提供这样的机会,我想张良也不会依样画葫芦亦步亦趋,也百分之百达不到目的。但是,他还是给秦始皇实施了极其危险的致命一击,在前有多人刺秦的情况下,还能对已经拥有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实施一击,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这一击自然费尽了张良很大的心机,更倾尽了张良此前全部的财力。当他从韩国被灭亡的血泊中死里逃生之后,他心里就充满了复仇的愿望。在遇到圯上老人之前的他,还属于血气旺盛的愤青,他散尽家财,目的就是去寻访能够报仇雪恨的刺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踏破铁鞋地物色到了“大铁锤”这个大力士,让人付出生命危险的代价去为之报仇,无疑是要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的。专诸也好,聂政也好,要离也好,深结其心也是应有之义。在用什么手段刺秦,也不是心血来潮就能够妙手偶得的,定然也想死过不少脑细胞,然后才可以对症下药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化训练。从这里也可看出,张良不仅智力非同小可,而且应该还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这样的智慧胚子和能够为了一个目标不顾一切的精神,也正是圯上老人愿意授以兵书的重要原因。

  他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非常可嘉的。他在陪同大力士练习大铁锤的过程中也同样付出了艰辛。大力士后来能够将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舞动得虎虎生风,而且一击而中,光就这样的准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专门训练是不可思议的。我想,张良很可能就是现场指导。

  训练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大铁锥能够得心应手,大力士有膂力这个基础,却也难有收放自如的功夫,其次当然是命中率。因为达到目的只有这一击而中,这一击靠的却是平时千锤百炼后的百发百中。这样,两人就有可能会白天练晚上练,晴天练雨天练,会提高训练的难度,而且因为场地的不确定性,所以会选择多方位的训练,在越险峻的地方练越好,由高而低或由低而高,训练的角度一定也是多样化的,难度系数也一定是极致级别的,就像学射箭一样,先练目力,把蚊子看得比斗大,射起来就成竹在胸了。另外,因为此时“天下之大,莫非秦土”,所以他们的训练是绝密的。张良终于以他的顽强精神将大力士训练成一个神投手,虽然是我的猜想,但是依据充分,八成就是历史事实。

  张良应该还是一个消息灵通人士,秦始皇喜欢出游这个信息张良是一清二楚的。因为如果秦始皇身居秦宫,大铁锤再厉害也无用武之地。这说明他是一个很有心的人。他的钱财应该还有用于这方面的可能性。

  张良刺秦有别于荆轲,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张良是身怀国仇家恨而主动地发自内心地刺秦的,而荆轲则是被逼无奈地受雇于人,他开始是没有答应的,是田光用自杀的方法坚定其心,所以才有了后来流传千古的刺秦行为。两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实境界也不同。

  二,张良没有像荆轲“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么傻,他在周密部署中是考虑了自己与大力士的全身而退之计的。荆轲虽然奋不顾身得很悲壮,可以名垂青史,但是舍生取义,自己都没了,就失去了进一步有所作为的基本。张良则是既要达到目的又要保全自己。他在刺秦前后的计划都是很周密的。

  三,张良的刺杀难度更高,因为需要创新,这也正是他智慧超群的地方。他不能故伎重演,所以得另辟蹊径,这是不容易的。在当时那样的条件下,用大铁锤的方法锤击秦始皇,是一般人想不到的。而这种用大铁锤远距离抛掷的刺杀方式虽然有些不可思议,却也给对方始料未及而疏于防范。

  四,荆轲刺秦是一次有组织的行动,他本人只是实施组织计划的一个工具或棋子,就连他要等到那个助他成功的帮手的自主性都没有,而且他意气用事的成分也比较大,而张良就两个人,可是却更有自信心,虽然只是两个人,却不慌不忙,进退有据。

  五,张良志在必得,荆轲则有些沽名钓誉。

  当然,他们同样有危险,同样秘密进行,同样布置周密。荆轲没有成功,张良也没有成功。他们的行为都是壮举,但是一死一生。两相比较,张良更智高一筹。“在秦张良锥”,文天祥在他的《正气歌》里把张良列为“时穷节乃见”的十二个人物之一,还从节操方面歌颂张良不畏 *** 的精神。

  尽管张良把刺杀前后的事情都考虑得相当严谨,可谓天衣无缝,但是百密一疏,他没有考虑的是,万一秦始皇命不该绝,以秦始皇的残暴,没找到凶手之后必然会迁怒于人,后来的实施全国大搜捕就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性,以秦始皇的豺狼之性,一定不会亚于蒋介石“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的残酷,至少是绝不会放过他们实施刺杀之地博浪沙的周围百姓。这就累及了无辜。秦始皇杀尽了博浪沙周边的群众,这就是张良之误。即使刺杀成功,那秦始皇身边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悍臣们,也不会放过这些人。按说心思缜密的他是能够想到这一层的,可是此时的张良被国仇家恨的情绪冲昏了头脑。从他为了复仇连亲弟弟的丧葬都不理会就可以看出,他复仇之心的急切性。另外,年轻人因为血气方刚难免草率。还有,他此时的思想是不够成熟的,忍耐性是很差的,冲动欲是很强的。这也是圯上老人黄石公考验他的原因。因为他不能忍,苏东坡在他的《留侯论》里也就此谈到这个问题。可见刺秦行动的冒失因为他能够反思,反而成了他的财富。

  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刺秦行动带来的危害,也知道了自己的弱点,并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所以在下邳见到圯上老人的时候,也才会甘受屈辱,为之捡鞋穿鞋,并屡次赴约。也许正因为他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他茁壮成长起来。

 

  这次刺杀行为,是张良从一个不成熟的愤青到一个冷静理智、胸有韬略的军师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也是他以后成为“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三杰的一次重要生命历程。

张良刺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6.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7.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8.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9.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10.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随机推荐

  1. 欧几里得酒馆

    欧几里得酒馆成立于1909年,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成为大学界的一个显赫的固定场所,它悠闲的氛围和不起眼的名声吸引了从当地大学生到蓝领工人和克利夫兰警察等各种各样的客户。在此期间,欧几里得酒馆的老板鲍勃乔斯特(BobJost)和保罗戴维托(PaulDevito)在经营这家酒馆时没有考虑具体的商业模式。据报道,经常光顾的顾客可以在吧台后面自己拿饮料,自己把钱放在收银机里。当酒吧里供应啤

  2. 智慧禅之八《盗贼学技》

    弟子们经常向法演禅师询问参禅的技巧。这偷盗的技巧,说到底就是一个逃生的技巧,于是父亲决定先把逃生的绝招传给儿子。可他这一翻打却吵醒了这家主人,主人心想可能是盗贼光顾,赶忙让仆人举灯搜查。盗贼地儿子心急如焚,眼看就要搜到柜子边了,他急中生智,学起了耗子啃木头的声音。盗贼的儿子听到没有了动静,便一脚踹开柜子门,逃了出去。于是他们便在井中搜寻盗贼。盗贼的儿子趁机逃脱回家。

  3. 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皇帝?这42天里他在干什么?

    不过李自成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在这42天的时间里,他做了些什么事情呢?李自成下令凡是交出皇帝者封伯爵,而胆敢藏匿皇帝者,则夷九族。李自成遂下令将崇祯遗体移至在东华门外举行公祭,并允许明朝官员和百姓祭拜。四月五日,李自成在英武殿召开会议,决定派刘宗敏前往山海关迎击吴三桂。>从三月十九日正式进入北京,到四月三十日离开这里,李自成在京仅仅待了42天,这42天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42天。

  4. 古今 ... 猫虐猫者的果报(十六则)

    古今...猫虐猫者的果报(十六则)那些为发财,为取乐,为口欲,摧残虐...动物的人,天理不容。愿那些喜欢...猫虐狗残害动物的人谨记: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每天张网设机,所捕...的猫不计其数。仔细检验,发现每个梨上都有猫爪印儿和猫咬过的痕迹。郭太安人曰;“断无纵汝...猫理,猫既被...,恐冤冤相报,不知出何变怪矣。”他们就说出了虐猫的事情。

  5. 【卖风流】的意思是什么?【卖风流】是什么意思?

    【卖风流】的意思是什么?【卖风流】是什么意思? 【卖风流】的意思是:卖风流mài fēng liú谓妇女浓妆艳抹,卖弄姿色以诱人。  ●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我本是穷乡寡妇,没甚的艳色娇姿,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 &nbs...

  6. 卑躬屈膝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形象。

  7. 这本书,影响了康熙一生……

    自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旋律,历朝历代几乎都遵循着儒学的思想理念操纵国家机器。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者虽是早年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满洲人,但在入主中原后,他们很快接受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继续视儒家学派为正宗,以其为工具对中国进行封建统治。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任皇帝康熙帝即位以后,以儒学的分支之一的程朱理学作为自己治国为人的指南,并将其贯彻在

  8. 乔峰和洪七公是什么关系 乔峰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萧峰,原名乔峰,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的男主角。以金庸的书来说,乔峰是北宋年间的人物,洪七是南宋年间的人物,期间相差100多年,所以按书里的辈分来算,洪七应该是乔峰的徒孙。萧峰一生有情有义,对爱情坚贞,对国家和民族忠诚,人生经历坎坷悲壮,其胸襟气吞山河,他提倡人道和平,选择为拯救世人而自我毁灭,是一个心系苍生、悲天悯人、思想境界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悲剧英雄。

  9. 祝福语_七月一日党的生日祝福语

    七月一日建党节,祝福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七月一日党的生日祝福语一、今年七一行动纲领:一个幸福家庭,一项甜蜜事业,一副国...体,一份稳定收入,一帮真心朋友,一句真诚祝福,一片大好前程!七一建党节祝福短信。

  10. 如何写好开头

    请原谅我冒昧的给你写这封信,因为除了求助绿衣使者外,一时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把我对你的敬意与爱慕向你表达。现在窗外明月皎洁,夜阑人静,但是我的思绪起伏如泉,而你的芳容更是使我萦回不已。收到你的来信,我真不知如何表达我此时此刻的感觉。灯前,我在给你写信。洁,我正给你写信,此时此刻,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这是我给你写的第三封信了,却还是不见你一字回音。我太高兴了,我从来还没有玩得这么开心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