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图解三国:一文讲清楚曹魏集团的派系斗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唯有三国,可以解忧。 作为历史上唯一得享帝号的宦官,曹腾(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被追尊为高皇帝)为他的孙子留下了丰厚的政治遗产和人脉资源。虽然没有袁家四世三公的庞大,但也足以让曹操在乱世中拉起一支人马。再加上曹氏家族在谯郡的势力,曹操迅速扩大成一方诸侯。这点袁绍就不如曹操了,因为汝南袁氏宗族都支持袁术去了...... 八 ... 所以曹魏军队自初始就带有鲜明的宗族特色(这种特色和东吴的大族私兵截然不同)。曹操时期的夏侯惇,曹仁,夏侯渊。后曹操时代的曹真,夏侯尚,曹休,虎豹骑的统领曹纯,魏国第一任骠骑将军曹洪等等。一方面是曹家夏侯家确实人才济济,另一方面说明曹氏信赖自家人,兵权尽握于曹姓手中——直到曹爽这个不争气的。 五子良将 外姓将领鲜有手握重兵的。连早期就追随曹操的乐进,于禁等拥兵也不广。于禁是最受曹操信赖的外姓将领,最多时督七军,夏侯惇可是督过二十六军的。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征孙权归还,命夏侯惇督二十六军,与曹仁、张辽等人屯兵居巢,防卫孙权)。 曹军前期兵权归属从两个事件可以看出: 其一是濮阳之战。吕布趁曹操主力伐徐州,抄了曹操的兖州老巢。夏侯惇、荀彧、程昱力保三城不失(注意:这时的后方兵权牢牢握在夏侯惇手里)。 二袁之争 有人说这一时期是曹操一生最危急的时刻。我觉得不然。因为这时袁绍-曹操-刘表的联盟尚稳,对抗公孙瓒-袁术-孙坚联盟。而且吕布缺乏攻占兖州的条件,更像是抢一把就走。曹操回军后吕布大败,投徐州去了。 其二是官渡之战。袁曹正式破脸,曹操面临一生最强大的敌人。袁绍不仅在官渡正面战场大举压上,在其他战场也有动作:派高干从并州攻略西线,袁谭负责东线青州战场,后派刘备南下去老家汝南骚扰曹操后方。曹操的应对是钟繇镇关西,臧霸守青州,李通、满宠赶跑刘备。曹仁留守许都,自率夏侯惇、夏侯渊、曹洪等领兵大将与袁军对峙。 所以说曹军内部没有袁军那种争夺兵权的弊病,(于禁夺朱灵军是个例)。外姓派和宗族派(这两个派其实不存在,以曹操的手腕也不可能让军中出现派系)权力大小迥然分明,保证了曹军的号令严明。 有兵则能倾权,有权则能聚财,有财则能养兵。 大概是民风尚武,谯郡老家没能给曹操贡献政治谋略方面的人才,老曹只能把目光投向外地。 这里就要简介一下「 ”颍川”了。在汉末三国时期这就是一块金字招牌。颍川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可以说「 ”得颍川者得天下”。和其他大族一样,乱世中颍川大族,如荀家,陈家,钟家,辛家,郭家也多头下注。比如荀彧他亲哥荀谌就在袁绍手下任谋主。 颍川士族集团 因为乡党情节,颍川谋士大多把第一份求职简历投到了袁绍集团公司。有的留下了,比如荀谌、郭图、辛评,有的跳槽到了曹操集团,比如荀彧、郭嘉。在曹操身边形成了荀彧、荀攸 、戏志才、郭嘉、钟繇、陈群、辛毗、杜袭、赵俨、枣祗等为代表的颍川谋士团。 这里插一句,陈群在刘备手下的时候,被任为豫州别驾。别驾是州的二把手。可见颍川人才是各势力争相拉拢的目标。 颍川派不管战略还是战术都给曹操集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迎帝许都,力保三城等等就不细说了)。曹操对颍川信赖之深以至于令其一家独大,形成了「 ”武谯郡,文颍川”的格局。荀彧任尚书令,揽朝政。陈群任司空西曹掾属,管人才选拔。祭酒郭嘉、军师荀攸负责战略战术谋划。 后来曹操想方设法把徐庶拉到曹营,未尝没有徐庶出身颍川这一原因。我都怀疑曹操是不是有收藏癖。。。 但是这帮颍川人有个问题:职位普遍不高。因为曹操当时也只是司空。而且跟其他诸侯不同,许都城中不光有曹操势力,还有个汉帝,和一帮子不安分的汉室忠臣。 许都城里真正的派系斗争产生于曹派和汉派之间。 从曹操迎帝许都,这种矛盾就开始显现,到衣带诏正式爆发。这段时间,曹系人马大多位低而权重,汉系大臣位高而无权。地方实权都握在曹营手里,帝令不出许都,管事的是司空府。 汉臣里有从洛阳长安颠沛流离一直追随汉帝的老臣,比如司徒赵温。也有天子落脚许都后前来效忠的汉臣,比如从袁术那里把玉玺还归汉室的太常徐璆[qiú]。汉派里也分很多派系,比如激进武斗派代表车骑将军董承,政治斗争派代表少府孔融,夹在曹汉之间,但一直以汉室忠臣自居的荀彧。还有一帮中间派,等等。 曹司空对这些对这些反曹汉臣的应对很简单:老子把住兵权和地方政权,许都城门一关,管你们闹去。有矛盾找荀彧,敢闹事的坚决除去。这也是为何堂堂车骑将军奉衣带诏起事,依仗的只有长水校尉种辑的一千人马,自然很快被灭。等到曹操成了丞相,把最大的刺头孔融找个理由砍了,汉室的反抗几乎烟消云散了。 曹操靠颍川谯郡两大支柱,一文一武相辅相成,建立起了强大的曹魏政权。但是,在外有群雄争霸,内有遗臣不稳的情况下,两派尚能携手对敌。当曹魏政权稳固后,派系矛盾逐步显现,并逐步升级激化,最终爆发。毫不讳言,魏国的灭亡于两大派系间的斗争。 魏武雄才大略,我举两点:一是「 ”唯才是举”,二是屯田制。为曹魏打下了政治和经济基础。可是,汉末察举制已经沦为世家大族控制朝政的工具。唯才是举侵犯了豪族的政治权益,屯田制阻碍了大地主土地兼并。曹操对此也了解,所以对士族多加笼络,却没能消除这一矛盾。曹操在时,尚能压制。但到了他晚年,矛盾逐步显现出来。 这就是以颍川派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和以谯郡派为代表的新兴庶族(比起传承数代的名门,曹家也只算暴发户)之间的斗争。 斗争的爆发,起自世子之争。曹操有心传位曹植,支持曹植的有杨修(虽非谯郡人,但政治主张相同)丁仪、丁廙等,这让曹丕和谯郡派有了心里隔阂。而且部分谯郡派将领对曹彰的支持更令曹丕忌惧。就在曹丕继世子之位后,邺城爆发了魏讽(沛郡人)谋反。这一系列事件,让曹丕和沛国谯郡人士的心理鸿沟逐渐扩大。 倡导嫡长子继承制的颍川派和曹丕一拍即合。这时颍川派的领袖是陈群,他极力维护士族对政权的独有性,并通过「 ”九品中正制”确立下来。这标志着曹操唯才是举的政策彻底破产,延续数百年的门阀政治开始。 曹丕任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加给事中,录尚书事(河内司马家和颍川大族天然相近,这时颍川派可以改称士族派了)。原本与军权无缘的颍川派不仅握有政权,而且开始掌握军权了。谯郡派(或称庶族派)对军权的垄断被打破。 曹丕对宗室的苛刻在历代皇帝中很少见。他的施政严重依赖士族派。谯郡集团在政权和军权的地位遭到严重削弱。但毕竟是皇亲贵戚,多人身居要职,仍可以和颍川派对抗。 关于曹丕对谯郡派的打压我举一个例子:曹丕称帝后封曹洪为骠骑大将军,但很快废洪为庶人,还差点 ... 了曹洪。原因是以前有次曹丕向曹洪借钱,曹洪不给,曹丕因此记恨曹洪。虽然曹丕气量不大,但因为这种事就要 ... 曹家第二统军大将,曹丕不怕落下千古笑柄? 真实原因在于:大家看演义应该有印象,有次曹洪出征汉中,曹操为给曹植积累战功,派植为监军,但因为曹植饮酒误事而未成行。这被当成曹植难堪大任的例子之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洪和曹植关系是比较好的,在世子之争中曹洪虽没有明确支持,只怕也是偏向曹植的。这触犯了曹丕的逆鳞。以曹洪为代表的谯郡派自然是要倒霉了。 魏明帝时期,魏国政坛上,以司马懿为首的士族集团和以曹真为首的宗室集团明争暗斗。 支持司马的有陈泰(陈群之子),荀顗[yǐ](荀彧之子),钟毓、钟会(钟繇之子),贾充(贾逵之子)等等,以司马懿为士族集团利益的代表。 曹真死后,在中央形成了以曹爽、夏侯玄(夏侯尚之子)为首,地方有忠于曹氏的王凌、毌[guàn]丘俭、诸葛诞等将领。两大集团伺机而动。 曹爽架空司马懿,司马懿装病,以及高平陵政变的过程我就不详细记叙了。但要注意一点:这是「 ”政变”而不是「 ”篡权”,高平陵事件中,司马懿得到了很多曹魏老臣的支持。因为曹爽一派实在闹得不像话,得不到群臣的支持,失去了民心,而且曹爽和司马懿个人能力差太远。 事实上,司马懿到死都是一副曹魏忠臣的面貌。司马氏篡位,始自司马师、司马昭兄弟。 曹爽、夏侯玄死后,魏国中央政权以被司马氏牢牢控制。淮南三叛是谯郡派将领最后的挣扎,但很快被司马父子先后镇压。 司马氏上台后更加亲信士族派,并吸取曹魏教训,大肆分封宗室实权。最后酿成了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乱华时期)。 晋代魏,标志着颍川士族集团的完全胜利,谯郡庶族集团的彻底失败。寒门庶族淡出政治舞台,世家大族把持朝政达数百年之久。直到科举制的完全建立。 曹家三代主公挺「 ”有意思"的,曹丕推翻了他爹的政策,曹睿对他爸的方略也不感冒。曹睿称帝后,很信任宗室,提拔他们高官。让诸曹夏侯重温了太祖时的辉煌。可士族派经历曹丕一朝,根基已稳,不可能将政权兵权交出。两派斗争日趋激烈导致魏国覆灭。其实,假如曹家皇帝能多活些年,将各自施政方针贯彻到底:曹丕用门阀压制宗族,这样就不会有皇亲篡位。曹睿用宗室制衡门阀,这样就没有外姓谋权。可惜士族派和庶族派各自壮大,有一较输赢的实力和欲望,这就完蛋了。消耗的是曹魏实力,得利的是司马家。司马懿熬死了曹家三代帝王,只能说天命司马氏吧......

图解三国:一文讲清楚曹魏集团的派系斗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这个金字塔位于中国,发现者是一个外国人,与埃及同出一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个外国的空军飞行员来到了我国,并且在路过西安的时候,非常惊喜地发现地面居然有一个金字塔式建筑,并且把这件事情带回了国内,后来陆续有不少的美国人来旅游,确认了金字塔同样存在于中国,原来这所谓的金字塔是秦汉时期的帝陵,里面埋葬的是秦朝与汉朝的一些皇帝,而它们的外形同样是四条边的一个金字塔,所以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金字塔。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骆全通居士念佛往生净土事迹(2)

    我们希望以佛门如理如法的方式为父亲办后事,但当时在与廖居士或其他人请教时,我大部份请教的都是有关助念的事,至于往生之后的处理,则完全没有概念,所以只好看看那一家葬仪社能以佛门的方式为人办后事。师父也提供了我几个知道如何以佛门仪规办理后事的葬仪社的...,或许可以对我有帮助。我来接班为父亲念佛时,也有看到白色气体往上升。星期一中午,已将所有父亲的后事安排妥当,我与小姑及小女儿三人便先行返回台北。

  2. 《红楼梦》芳官的简介 芳官最后结局如何历史名人

    芳官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是贾府从小买来养着的十二优伶之一。芳官在戏中为正旦角色,原姓花,为姑苏人氏。因为元妃省亲需要,贾家将芳官与藕官、蕊官、葵官、豆官等人买来,在梨香院中演习戏文,是《红楼梦》中的十二大名伶。

  3. 梦见掉牙齿代表什么

    梦见掉牙代表什么详细解答:梦见掉牙代表纯粹象征著牙齿本身有毛病。梦见掉牙代表压在心里的话,藏在心里的事。梦见下雨是什么意思梦见掉牙代表着想要减肥象征著忍耐,决断力。梦见掉牙代表着丢了脸或破坏了自我形象。梦见掉牙代表家中长辈有健康问题。梦见自己动手拔掉牙代表着成长、变成熟的意思。梦见自己掉牙齿代表着家人的健康可能出现问题,提醒梦者要多关心家人的健康。

  4. 古史相传禹是夏后氏的先祖,姒姓,鲧之子、夏后启之父,继舜为部落联盟首领,后东巡狩至会稽而卒,后世称之为夏禹。近年来的考古研究表明,禹的故乡为郑州市登封县告成镇。夏王朝是以启从益手中夺取了首领的职位并确立传子制而开始的,禹不是夏王朝的君后。传说禹同样依禅让的原则选择了继任者,禅位于益,但禹子启僭取了首领职位,建立了夏王朝。禹因有功于民,死后被神化,配飨于帝。

  5. 古斯塔夫·赞德博士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运动器械使弓箭看起来像儿童游戏

    毫无疑问,你们中的一些人是众多意志坚定的灵魂中的一员,他们希望今年成为你们最终成形的一年。当你决心去健身房的时候,我想把你的注意力暂时转移到一些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曾考虑过的简陋运动器械的历史上。也许你永远都不想知道健身器械的历史,你是否应该在半个小时的卧车上用令人分心的乐观音乐和垃圾杂志。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凡和死记硬背的习惯可以掩盖一个引人入胜的、不常被认为是前因后果的前因后果。瑞典医生古斯塔

  6. 慈禧的头发宫里没几个人敢梳?但有人却凭此升官!

    >但是,为慈禧梳头这么棘手的事,却有一个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抢着干,这个人就是李莲英。因为李莲英用了一个小计俩,他将慈禧掉的头发都拿在手里,不让慈禧发现,这样就成功瞒过了慈禧太后的眼睛。从此之后,慈禧也越发的喜欢李莲英了,并因此升了他的官职。

  7. 羊吃了狼

    山顶上,狼吃了一只羊,恰好被狐狸看见了,它扯开嗓子大喊起来。但发生了口误,喊成了:“狼被羊吃了!”羊群潮水般地向狼发起了攻击。就在它们六神无主的时候,大批红了眼的羊冲到狼群跟前。山林中奇特的游戏很快结束了,羊和狼后来也都知道了真相。

  8. 天帝释供养佛缘的故事

    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虽跟随佛陀出家修行,却心存憍慢,愚痴覆心,对佛常生嫉妒,百般娆害。一日,佛陀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精舍弘化,提婆达多却怂恿阿闍世王,颁布法令,禁止百姓至精舍供养佛陀。原来是阿闍世王不得供佛的禁令,使王舍城的百姓悲戚嚎哭,故感天宫震动。帝释天主於是从天上来到人间,高声说道:「今日我将亲至精舍供养佛陀及其弟子。」说罢,便前往精舍谒见佛陀。

  9. 擗踊哀号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捶著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擗踊哀号,哭得那邻舍之人,无不落泪。”

  10. 至亲骨肉造句_至亲骨肉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至亲骨肉zhìqīngǔròu至亲骨肉的意思和解释:关系最近的亲人。至亲骨肉的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除是至亲骨肉,缓和疼痛日在面前的,用意体察,才看得出来。”至亲骨肉的例子至亲骨肉造句他的那些至亲骨肉们又不是太无能,自然他们就比别人更容易得到提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