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49年冬天,毛主席的堂弟毛泽连、表弟李珂来到了北京探望亲人,与毛主席见面。一见到毛泽连,毛主席就发现他的左眼没有一丝光泽,便关切地问道:泽连,你眼睛怎么了?毛主席立即吩咐儿子毛岸英和秘书田家英,第二天陪毛泽连到北京协和医院去看眼睛。检查完后,毛主席了解到堂弟的眼睛不能痊愈,心情相当沉重。

1949年冬天,毛主席的堂弟毛泽连、表弟李珂来到了北京探望亲人,与毛主席见面。 一见到毛泽连,毛主席就发现他的左眼没有一丝光泽,便关切地问道:泽连,你眼睛怎么了? 原来,大革命失败后不久,毛泽连有次半夜参加农会的活动,受到白匪的追捕,跑出来被树枝伤了左眼,又没有钱看,后来左眼已看不见了,右眼看东西也很困难。 毛主席立即吩咐儿子毛岸英和秘书田家英,第二天陪毛泽连到北京协和医院去看眼睛。 检查完后,毛主席了解到堂弟的眼睛不能痊愈,心情相当沉重。李珂见此情景说:「 ”泽连的眼睛治不好,他家里也确实困难,母亲身体有病,孩子年龄又小,您能不能给他安排个工作,增加家里的收入呢?” 毛主席沉默了一会儿说:泽连的困难我是了解的。我这个主席,不能只解决自家人的困难,要先解决全国人民的困难。 毛主席用稿费给堂弟与表弟买了衣服、礼品,让他们在北京玩了几天,就要送他们回去。 没想到,遇到难题了,当时快过年了,买票人很多,连续三天买不到火车票,警卫人员不得不到车站「 ”安营扎寨”,加入长队行列。最后,千辛万苦、费尽周折才买到车票,送两人回乡。 毛泽连 如今在韶山毛主席纪念馆,陈列着一只破旧的皮箱,长70厘米,宽36厘米,高18厘米,系棕色牛皮制成,内层为纸壳。衬白布底,边角无破损但箱面下塌。这只皮箱为毛主席用过,就在这次相见,他将其送给了堂弟毛泽连。 毛主席后来一直牵挂家境贫苦的堂弟毛泽连,但从未运用手中的权力为其解决任何个人问题,还嘱咐他「 ”要带个好头”,连续10年用自己的稿费接济他。 晚年患病躺在床上的毛主席仍惦记着毛泽连,吩咐李敏、李讷:「 ”我快不行了,有件事情只好请你们去做,家乡还有两个叔叔,连饭都吃不饱,你们要经常回去看看。” 毛泽连记着堂哥毛主席的教诲,当了一辈子农民,很受乡亲们尊敬。他的几个孩子,也都是普通劳动者。 在韶山毛氏族谱中,毛泽连的祖父毛恩农和毛主席的祖父毛恩普,是他们共同的曾祖父毛祖人的两个儿子。毛主席家里牺牲的六位亲人中的毛泽建,就是毛泽连的胞姐。 毛泽连的胞弟、也是毛主席的堂弟毛泽青,为了不让人们从名字上看出他和毛主席的关系,后来改名为毛运才、毛万才。 毛万才个子比堂兄毛主席的还高,足足有1米9。 解放后,毛万才和他的妻子庞淑谊一直默默无闻地生活在东北。在几十年的艰苦生活中,他们的周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身世。 建国之初,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 ... 、反浪费、反 ... 的「 ”三反运动”,以及在私营工商业者中进行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 ... 国家经济情报的「 ”五反运动”。 在「 ”反 ... ”教育期间,人们发现,一向生活很节俭的毛万才,忽然买了一件狐皮大衣,一床毛毯,手腕上还戴起了手表,家里欠的旧账也还清了。毛万才脸上也有了笑容,走路都兴冲冲的。 这下不得了,同事们议论纷纷:「 ”毛万才收入不多,爱人又没工作,全家人的生活都靠他那点微薄工资来维持,不知他那来的钱摆阔,财路不明”。 面对同事们的议论,毛万才这位平日勤勤恳恳,老老实实的干部,此时一筹莫展,有口难辨。 当时,毛万才在东北军区某陆军医院任会计股长。 很快,毛万才被打成了「 ” ... 犯”,被安上「 ”利用会计工作之便, ... 公款”的罪名,家被抄了,人被隔离审查。 毛万才不得已只好向领导坦白:「 ”堂哥 ... 见我生活困难,拿出自己的稿费给我寄来300多元。”并把毛主席写给他的那封亲笔信拿了出来。这样,他才免除了一场冤屈。 得知真相后,很多人都感动得哭了。连那些「 ”整”他的人都称赞他:「 ”要不是这次打‘老虎’,我们还不知道毛万才是毛主席的堂老弟哩!”「 ”这个人真不错,不以领袖的亲戚自居,不打领袖的牌子要名要利,只要他把毛主席堂弟的身份露一露,妻子的工作还不早安排了?” 毛万才听了,严肃地回答说:「 ”毛主席说过:‘亲者严,疏者宽’。他要求我们这些家属严以律己,决不允许我们沾他的光。” 右起:李敏、毛远新、 ... 、 ... 、毛泽青(即毛万才)、庞淑谊 新中国成立后十余年,亲戚朋友常来做客,他们回去时,毛主席总要打发一些钱物,他们的来往路费、置装费、住宿费、伙食费和礼物,全由毛主席个人负担。 据有关记载,1963年二季度,毛主席家里仅伙食费一项就有3873元,住房月租260.46元。 毛主席吃得十分简单,也很少吃滋补品,伙食费为什么这么高呢?原来,他还得招待客饭。他身边工作人员——卫士、服务员、护士、医生等也常常陪他吃饭。他曾开玩笑地对一位工作人员说:「 ”你在我这里是‘三不要’——吃饭不要钱,住房不要钱,看书读报不要钱。” 毛主席对别人慷慨,对自己却「 ”吝啬”。他特别反对吃成本高的反季节菜。他对生活管理员武象廷说:「 ”我告诉你,只要做到干净卫生,不要买那些贵的东西给我吃。比方说,现在是冬天,你就不要买西红柿、黄瓜之类,买一根黄瓜的钱,到夏天就买得一筐;冬天买一条黄瓜只吃得一餐,夏天买一筐就吃得几十餐!” 生活管理员武象廷临时外出,王振海替他买回来一些嫩玉米芯,炊事员做好,毛主席见了,皱起眉,不肯动筷,说:「 ”炒这么一盘菜要多少棵玉米啊?长大了能打多少粮食!叫我吃这样的菜,不是破坏生产吗?端回去,谁买的叫谁去吃!” 毛主席的生活账中还有馈赠一项。他身边人员遇到困难,总能得到他的帮助。一些故交旧友也常常从他这里获得支援。 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无论亲疏,一视同仁,是毛主席历来的行事风格,所以他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戴。(刘继兴)
本文标签:毛泽连历史毛泽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