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说谍」台静农,享誉近七十载的文化巨擘,很可能是 ... 秘密党员

台静农,中国近代文化和教育史上不可或缺的大家,其在上世纪20年代即以乡土文学蜚声文坛,还是一位精研书画、擅长篆刻的书艺家,更是一位对文学、史学和哲学都有精博研究和独到见解的大学者,同时还是一位执教70余年、桃李门的教育家。 但鲜为人知的是,台静农曾是上世纪30年代活跃于北平的左翼文化人士,而且,很可能在当时,他就是一位 ... 隐蔽战线里的党员。 台静农的思想和创作受鲁迅的影响极深。他最初见诸于报刊于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新诗《宝刀》,但未获好评。 1925年4月27 日,经就读于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的同乡张目寒介绍,台静农结识了鲁迅。 1925年8月30日,他加入鲁迅领导的著名青年文学社团未名社,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辉煌。 1928年11月,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地之子》由未名社出版部印行,内收小说十四篇。 1930年8月,他的第二部小说集《建塔者》仍由未名社出版部推出,内收小说十篇,正是这两部小说集使台静农成为20年代乡土小说的杰出代表。 未名社成员,从左至右分别为韦丛芜,李霁野,韦素园,台静农. 1935年。鲁迅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从台静农的作品中选收了四篇,从自己的作品中也只选收了四篇。这是「 ”小说二集"中人选作品最多的两位作家。鲁迅对台静农的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赞扬他在争写恋爱悲欢、都会明暗的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 随着台静农作为文学新星在文坛冉冉升起,北洋 ... 和 ... 当局对他的注意也日益加剧。 1928年初,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一书由台静农友人李霁野译出,交未名社出版发行,不料该书寄往济南第一师范代销时被截查。当时山东被军阀张宗昌割据,而北京则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势力范围。由于张宗昌给北京军政当局拍发了电报,要求查抄《文学与革命》的出版机构,对译者和出版者「 ”依法严办',致使位于北京东城西老胡同一号的未名社被查封。 李霁野 1928年4月7日,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同时被捕,先后被关押在东城报房胡同侦缉分队、前门外侦缉总队和前门警察局,经友人常惠托叶恭绰先生出面营救,50天后始获释。 1932年12月12日夜,时任辅仁大学副教授兼校长秘书的台静农被北平市公安局以 ... 嫌疑逮捕人狱;同日,许德珩、马哲民、侯外庐等左翼著名教授亦被传讯逮捕。当时台静农住在西城西皇城根79号。北平公安局内五区署署长张文杰率一群警员人宅搜查,宣称搜出了一批「 ”反动文件"和一枚「 ”新式炸弹"。所谓「 ”反动文件",指「 ”苏联短篇小说《烟袋》334本,杂种书籍84本,来往信件一小捆"〈见现存档案:《内五区表送会同本局及市党部在台静农家检出危险物及反动书籍一案》)。而那枚所谓的「 ”新式炸弹”原来是王冶秋夫人高履芳寄存在台宅的铜质化学试验仪器。 台静农书法 1933年1月中旬,北平公安局找到一处旧城墙,对「 ”新式炸弹”进行投掷试验,毫无反响,愚不可及的警方才允许高履芳将这件仪器具结领出,台静农也随之取保获释。鲁迅对台静农的这一案件十分关心。他在1932年12月21日致王志之信中说「 ”静农事殊出意外,不知何故?其妇孺今在何处?倘有所知,希示知。此间报载有教授及学生多人被捕,但无姓名。"又在1933年2 月9日致曹靖华信中说:「 ”静兄因误解被捕,历时多天始保出,书籍衣服,恐颇有损失。近闻他的长子病死了,未知是否因封门,无居处,受冷成病之故,真是晦气。"台静农虽无罪获释,但已难于在北平立足,被迫辞去辅仁大学教职回故乡安徽霍丘县叶家集镇小住。 台静农在写书法 1934年7月26日,台静农第三次被捕,同案范文澜。北平宪兵队以「 ”共党嫌疑"将他解送至南京警备司令部囚禁,一关就是半年。后经蔡元培、许寿裳、马裕藻、沈兼士、郑奠等知名人士竭力营救,始于1935年初获释。此后,他就离开了北京的文化战场,先经胡适介绍去厦门大学任教,后辗转于青岛、四川、台湾省。 1990年,以89岁高龄病逝于台北。 台静农的以上三次遭难,其实都跟他的进步文化活动有关。二十年代末期那次被捕是「 ”赤化嫌疑”。当时北洋军阀谈俄色变,他们搜查未名社时见到一张托尔斯泰的照片,为首的那位警员惶恐万分地叫道:「 ”你们看,那不就是马克思!”所以台静农的被捕确是事出有因。至于第二、三被捕,又的确都跟 ... 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有关。 潘漠华 1930年秋冬之交,台静农等根据 ... 北方局的指示,跟潘漠华等发起成立北方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北方左联)。他们串联了李守章、孙席珍、郑倚虹、李霁野、杨刚、谢冰莹、曹靖华、白薇、谷万川、张秀中、冯毅之、柳风等二三十人, 1931年2月,以聚餐会的方式掩护,正式成立了北方左联。潘漠华任党团书记,台静农任常务 ... 。其中 ... 潘漠华、台静农、刘尊棋、杨刚、孙席珍共五人。北方左联的队伍不断扩大,并将组织还发展到很多大学和保定、太原、济南等地。 1932年,北平先后建立的党的外围组织还有社联、教联、剧联、美联、乐联、世界语联。这 7个团体都由北平左翼文化总同盟(简称「 ”北平文总”)领导,北平文总由 ... 河北省委领导。 李振宇油画作品,北方左联 台静农当时跟上述左翼团体保持了广泛的联系。他参与的最著名的一次活动,就是鲁迅1932年在北平的五次讲演和两次座谈(参看《鲁迅两次返京片断》,收录于1978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在北京》;《两次秘密座谈会和五次公开讲演》,收人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先生与未名社》一书中,李霁野回忆文章)。这些活动都是根据 ... 河北省委、北平市委的指示,由北方文化总同盟出面安排的,台静农就是具体组织者之一。他亲自陪同鲁迅到北京大学第二院和辅仁大学讲演。第二次秘密座谈会就是在地安门西皇城根79号他的寓所召开的。鲁迅离京时,也是他用化名购买的火车票,直到送鲁迅上车离开北平。后一度误传火车越山东境时鲁迅被捕,他们还成立了一个营救鲁迅先生 ... 会,直到确知传闻失误才取消这一临时组织。 那么,台静农当时是否正式加人过中国 ... 呢?原劳动部常务副 ... 、交通部顾问刘亚雄有过肯定(1988年2月21日,刘亚雄去世,《人民日报》发表的《刘亚雄生平》,称其为「 ”中国 ... 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内杰出的妇女工作者、社会活动家" )。 在在徐冲撰写的《丹心映山河一刘亚雄传记》(1989年4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有以下记载:1932年9月,刘亚雄夫妇从北平草岚子监狱获释。「 ”党关心着这对年轻的 ... 人,想方设法给他们创造团圆的机会。地下党通过著名作家、学者、大学教授台静农,把刘亚雄夫妇介绍到家住东城的进步历史学家范文澜家里去住。这一对革命的夫妇终于团聚。"(105、106页) 范文澜 1932年11月初,刘亚雄派赴上海,被任命为江苏省妇委负责人。 1933年6月,刘亚雄产期临近,行动不便。 ... 江苏省委秘书长赵世兰将她调回北平。临别前赵世兰说:「 ”组织的决定是慎重的,作了全面考虑。调动的手续也已办好,你就放心地走吧。到北平以后,先去找我们党可靠的朋友范文澜教授,通过他,可以找到台静农同志,这样,就和北平的党组织接上关系了。" 6月底,刘亚雄抵达北平,见到范文澜。不料范老沉重地告诉她:「 ”北平的白色恐怖不亚于上海。前不久,河北省委遭到严重破坏,不少 ... 人被捕。目前台静农先生已离开北平,去向不明,你恐怕一时找不到他了。我现在还没有加人 ... ,我这里相对地比较稳定。以后的去向嘛,一时还很难讲。"(同书116页)。因为没有见到台静农,刘亚雄只好回太原住了八个月。后来才知道,台静农当时「 ”去向不明",指的就是他第二次被捕后回故乡暂避,直到1933年8月他才回到北平,转任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文史系国文组讲师,而该校文理学院院长兼文史系国文组主任即范文澜。 根据以上史料判断,台静农应该曾是 ... 秘密党员,加人时间可能是在1930年左右。 陈漱渝 曾大陆著名学者陈漱渝(研究鲁迅的大家)当面问询过台静农是否曾是 ... 党员,台静农沉吟一会儿,只是委婉地说:「 ”这都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啦。反正那个时候,我接触的不是 ... 人就是左翼人士。" 而1950年11月8日,在台湾省,原 ... 冀中敌工部派遣的著名特工萧明华被 ... 处决。而其潜入进台湾省,也是由台静农推荐,由大陆赴台湾省师范学院任教。 古人云:「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把历史还给历史,是治史者应尽的责任。

「说谍」台静农,享誉近七十载的文化巨擘,很可能是 ... 秘密党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许广平:鲁迅的伴侣,拒绝原配的合葬要求,而自己遗愿是不留骨灰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鲁迅1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广东广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广州高第许氏,被称作为「”近代广州第一家族”。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曾任浙江巡抚,是清末股肱之臣。祖父到父亲时家道中落;母亲是商人的女儿,能作诗词。出生后的第三天,父亲在宴会上玩「”碰杯为婚”,酩酊大醉的父亲糊里糊涂地将许广平指给了一家姓马的劣绅。由于该户人

  2. 梅兰芳当年做过相公?银行董事和辫帅张勋都是靠山,鲁迅曾狠批过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极具爱国情操的大师,那是在日本鬼子占领了上海之后,梅兰芳闭门谢客不再登台演出。

  3. 深扒文豪们不为人知的搞笑历史,看完后让人笑喷

    但实际上这些文豪们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当初我们在教科书上学习他们传承下来的知识时,根本没有想到他们还有这么有趣的一面,令人大跌眼镜。鲁迅先生这一生无疑是伟大的,他对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 「 ”闰土”的真实结局:晚年被鲁迅解雇,57岁重病离世

    鲁迅是近代的大文豪,他从小就刻苦读书,在长大后学习医学治病救人,但国人的愚昧让他走上了从文之路,想用文章唤醒麻木的中国人,多年里他一直在坚持文学创作,这些作品也都有着对现实的反讽和批判,直到今天依旧有很深远的意义,闰土这个形象出现在故乡中,这是鲁迅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有感而发,在1919年他来到了绍兴老家,想要将母亲带到北平,一路上他看到了中国乡村的破败,百姓的日子潦倒,内心也是无限的悲痛,在老家他

  5.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6. 陈寅恪与鲁迅曾是同窗挚友,一方成民族魂后,为何他们再无往来

    陈寅恪,于1890年7月3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乃一代国学大师、百年清华四大哲人、前辈史学四大家,他被誉为百年难得一见的学术人才——精通历史学、古典文学研究、语言学及诗词。这位国学大师曾与另一位文学泰斗是同窗同学且住在同一个宿舍,此人就是鲁迅,但陈寅恪却从来都对此事只字不提,这是为何?

  7. 施蛰存为什么会惹上文坛宿主鲁迅?

    1933年10月,《大晚报》副刊的编辑崔万秋约施蛰存先生谈谈读书的事情,具体而言:一是眼下读什么书;二是介绍给青年的书。

  8. 战士、绅士和隐士|许纪霖《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出版

    "11月2日,著名历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许纪霖携新作《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来到南京先锋书店,作了题为"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图景"的新书分享。△现场图01战士、绅士和隐士在繁杂的大时代中,不同个体的命运抉择,受到诸多复杂条件的影响,许纪霖以鲁迅、胡适、林语堂为例,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决断,透视大时代下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

  9. 鲁迅的学生,在世时对老师毕恭毕敬,鲁迅尸骨未寒便公开诋毁

    苏雪林是鲁迅的学生,可鲁迅一去世,苏雪林的态度便从毕恭毕敬,转变成恶语相报,并公开诋毁鲁迅是:「”一个刻毒残酷的刀笔吏,阴险无比、人格卑污又无比小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苏雪林对老师都这般的冷漠无情,更何况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情况下结婚的夫君张宝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苏雪林越来越内疚,她后悔自己没有好好照顾张宝龄,后悔没有去挽救这场婚姻。一、新时代下的女性苏雪林出生在一个旧式家庭。她

  10. 一代鸿儒章太炎与鲁迅师生情深——最出类拔萃弟子也非鲁迅莫属了

    鲁迅一生中最感念的先生恐怕有三位:寿镜吾先生、藤野严九郎先生和章太炎先生。三人中,他从章太炎学...时间最短,先生晚年编弟子名录甚至未将他列入;但鲁迅始终尊太炎为师。

随机推荐

  1. 李渊明明是皇帝有很大权力,为何 ... 一逼,他就乖乖让出了皇位

    古代皇帝是有着莫大的权力的,例如统一天下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但是令人非常奇怪的是,虽然李渊有着很大的权力,但是...一逼,他就乖乖地把皇位给让了出来,交出了手中的权力。此时李渊虽然是皇帝,但是早就已经是他人砧板上的鱼肉,没有反抗的机会了。此时和儿子...相比,李渊手中的权力是在有限,已经不能和儿子...相抗了。李渊对于...内心是有些愧疚的,所以他才会在...的逼迫下,如此痛快干脆的让出了皇位。

  2. 和硕端柔公主:出嫁前大闹,雍正答应她的条件才肯嫁人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硕端柔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当然,这位端柔公主的刁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她出嫁之前发生的事情。>端柔想了几天后,说嫁齐默持多尔济可以,但是雍正必须要答应她的条件。>>雍正八年,端柔公主出嫁,果真带了很多家奴,将京城十个姓氏的皇室家奴都带到了蒙古。

  3. 买磁带

    在音像带门市部。“您能肯定这盘磁带是帕瓦罗蒂演唱的吗?但是,要知道,他根本不会德语啊!”>“是的,这我知道。但这是译制的。”

  4. [专家点评] 清中期 黄杨木雕佛说法图如意

    [专家点评]清中期黄杨木雕佛说法图如意如意出自印度梵语,阿那律之义。近世多以木、玉石...,长一二尺,其端作灵芝形或云形,取其如意之名,吉祥也。此如意长47.5厘米,黄杨木整材雕成,首部呈圆形,柄中部隆起,尾呈云叶形。柄身亦用浮雕技法,雕十八罗汉。整柄如意色泽温润、光滑,纹理清晰,或直或斜,结构细致,为黄杨木制品中的佳作。

  5. 给宝宝起名时应该注意的十点忌讳–宝宝起名

    其二是由于汉族的特殊性决定的。于是这种忌讳便被称为“国讳”。但有人因崇敬某一伟人或名人,特意取其名为名。这种姓氏显然在交际时会造成麻烦。由此看来,忌用“拗口”字起名,主要是指不用双声、叠韵字起名。符合音美标准的命名,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父母起名时,如不慎重,很容易给儿女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特别是在命名上,要显示要保持民族特色。

  6. 梦见采花贼

    周公解梦梦见采花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采花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关于爱的说说 忘掉你真的很难-感人的情话

    八、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别人也许会同情,也许会嗟叹,但永远不会清楚你伤口究竟溃九、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

  8. 权力与传说:传国玉玺简史,玉玺去哪了

    传国玉玺被历朝统治者视为「”天命”象征,秦始皇后辗转多次,真假难辨。后世的传国玉玺是秦始皇雕刻的和氏璧吗?朝代更迭中多次离奇重获的玉玺,究竟可不可信?文/闫京生金镶玉、和氏璧、传国玺……许多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传国玉玺的传说。影视作品更是偏爱这一题材。《东成西就》中梁朝伟(欧阳锋)打伤林青霞(三公主),就是为了抢夺她保管的传国玉玺。通常,人们都认为玉玺由和氏璧雕刻而成:秦始皇令李斯将和氏璧改成玉玺,刻

  9. 带有衫字的成语

    包含有“衫”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司马青衫——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衣衫褴褛——褴褛:破烂。一品白衫——唐人推重进士,称应进士科者为“一品白衫”。意指他日可以官登一品,但今日则犹着白衫。白帢青衫——旧时士人的服装。同“白袷蓝衫”。只重衣衫不重人——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衣衫蓝缕——衣服破烂。不衫不履——衫:上衣;履:鞋子。白发青衫——青衫:无功名者的服饰。

  10. 能不能严肃点?打仗不是请客吃饭,看春秋时期的战争到底有多奇葩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在人们的印象中,战争是残酷的,是非人道的。因为一旦战争爆发,除了劳民伤财外,生灵也将面临着涂炭。战争开始后,自然会有些人牺牲,会有些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因此,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能和平解决的问题自然不会用战争去解决,能不打仗就尽量不打。比如在二战时期,全球被卷入到战争的人数高达20多亿人,约有超过9000多万的军民伤亡,经济损失高达5万多亿美元,由此可见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