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彝文揭开8000年前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的神秘面纱

摘 要:甘肃大地湾8000年前的彩陶刻划符号,很有可能是古籍文献记载的伏羲「 ”造书契”的延续和发展。本文从彝文释读大地湾、西安半坡遗址、马家窑、马厂等地出土刻划符号和彝文与甲骨文的比较为例,认为彝文与刻划符号为同源文字体系,找到了打开远古社会和探寻中华文化源头的金钥匙,为研究中国文明和中国汉字形成找到突破口。 关键词:彝文 释读 大地湾 刻划符号 刻书契 文字起源于什么时期?一直是学术界无法解答的谜团,如何破解这个谜团,便成为考古学、文字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众多学科所关注的课题。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在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甘肃马家窑、陕西临潼姜寨、湖南彭头山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青海乐都柳湾、江西清江吴城、浙江良诸等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刻划符号,这些刻划符号便成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古文字源头研究中,研究者们用不同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些刻划符号,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但大部分学者提出古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是原始汉字。那么,这些刻划符号到底是不是文字呢?笔者认为,这些刻划符号很有可能就是古籍文献记载的伏羲造的「 ”书契”。《尚书·序》中说:「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彝文能对这些刻划符号进行音、义解读,证实了这些刻划符号肯定是文字无疑。在释读中,笔者发现彝文与这些刻划符号在形态上、结构上都具有一致性,两者属于同一文字体系,这一结果,无疑是一把打开中华文化源头的金钥匙,直接把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上溯到8000年前。 一、古籍文献对彝文的记载。 彝族有着漫长的母系制记载,早在母系制时期,彝族先民哎哺部族就发明创造了「 ”写形写影”的刻划文字,并用这些刻划文字来记录日常生活事务,主要记录彝族祭祀活动和历法。根据《西南彝志》《彝族源流》记载:「 ”彝族先民中有19个哎哺氏族和两个哲咪氏族,在这些氏族中,出现了「 ”心里想知识、口里讲知识、手里写知识”的人物群体。”[1]《西南彝志》卷三《哎哺九十代》里记载:「 ”哎哺氏族到第十代,人们「 ”心里想知识,口里讲知识,手上写知识”。又说他们「 ”绘天的光彩,绘荣日耀月”。2《苏巨黎咪》记载,在哎哺时期,「 ”布僰举(耿)奢哲,不停地讲述,恒依阿买妮,不停地书写,僰雅纪优,在不停地读。”《西南彝志》卷五《天地进化论》里说:「 ”哎君不知年,记年树上看,哺王不知月,记月石上察。”3这说明彝族早在哎哺时期就有了「 ”写形写影”的刻划文字,并用这些刻划文字来记年、记月、记季节更替。 (二)汉文文献对蝌蚪文的记载描述 《春秋正义》引用《晋书·束晳传》言:「 ”科斗文者,周时古文也。其头粗尾细,似蝌蚪之虫,故俗名之焉。”1西汉学者孔安国为《古文尚书》作序:「 ”虞夏、商、周之书或《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2汉史把彝文说成科斗文。 如虞(舜)夏商周的《传》《书》《论语》《孝经》用蝌蚪文撰写,表明在先秦时期,中原蝌蚪文是官方的通用语言;《滇志·羁縻志·种人》及天启《滇志·爨夷》等都说:「 ”有夷经,皆爨字,状如蝌蚪。”郑康成《尚书赞》称:「 ”书初出屋壁,皆周时象形文字,今所谓科斗书。”3[2]《晋书·束晳传》:「 ”漆书皆科斗字。”赵翼《题》诗:「 ”何以孔壁中,尚有科斗字?”鲁迅《故事新编·补天》:「 ”同时也就改换了大旗上的科斗字,写道‘女娲氏之肠’。”4《后汉书》卷九十四《卢植传》称卢植上书有云:古文科斗,近于为实,而厌抑流俗,降在小学。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 ”注”:「 ”古文,谓孔子壁中书也。形似科斗,因以为名。”5上述引文已清楚地说明,中原官方通用的是蝌蚪文,只是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文字统一政策,强制推进秦小篆。 彝文为何能释读这些刻划符号呢?一是远古的古夷人哎哺部族为后世创造了「 ”写形写影”的刻划文字,并用这些刻划文字记录着祭祀活动、天文历法、物候变化、季节更替;二是彝文具有神秘性,只为统治者服务,且这些文字都掌握在统治者和布(毕)摩手中,甚至有些统治者本身就是大布(毕)摩;三是根据文献记载,彝文发展历经了8次收集、整理,其文字的形态、结构、笔画更多地保留着初创时期的雏形;四是西南地处封闭,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彝文字发展也相对滞后一些,基本保留着初创文字的雏形;五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文字统一政策,强制推进秦小篆,忽略西南地区一直在彝族群体中使用的彝文,彝文才幸免于焚书坑儒,一直延用至今。所以说,用彝文去释读这些刻划符号自然就容易多了,原本两者就是一脉相承的同一文字体系。 二、彝文释读甘肃大地湾、西安半坡遗址、马家窑、马厂等地刻划符号。 (一)彝文释读甘肃大地湾8000年前的刻划符号 总体来看,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笔者能单独用彝文释读36个刻划陶文中的30个,占总字符的83.3%(含相同字符);在36个符号中,个人认为相同的刻划符号有6、9相同,20、22、23相同,24、25相同,35、36相同,共有9字符重复相同。不能解读的部分刻划符号参照了彝学泰斗王继超,四川凉山州阿余铁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彝文室译审、研究员王昌富,贵州省彝学会副会长、原贵州民族大学彝学研究院院长陈世军,贵州省民委民语办副主任王秀旺等同志的解读。对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刻划符号的释读有列表标注,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 ,大地湾出土刻划符号,在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等遗址中也发现相同的刻划符号。可以说,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等地出土的刻划符号,是8000年前大地湾刻划符号的继承和发展。难道大地湾8000年前的彩陶刻划符号是伏羲造「 ”书契”的延续应用发展。彝文和刻划符号在形态上、结构上都具有一致性,两者属于同一文字体系,可以肯定地说,从刻划符号的反复使用来看,大地湾彩陶符号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刻划文字,而不是简单的「 ”刻划符号”了。我国历史学家、现代文学家郭沫若谈到西安半坡刻划符号时说:「 ”彩陶上的这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说就是中国文字(汉字[1])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中国秘书史》第一章说:「 ”最早的文字产生于约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中。”①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中提出:「 ”这种陶器上的简单文字,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的文字。”②李孝定《从几种史前及有史早期陶文的观察蠡测中国文字的起源》中提出:「 ”半坡文是已知的最早的中国文字,与甲骨文同一系统。”③这些资深专家和教授研究指向已明确表明,这些刻划符号就是文字,只是目前还无法解读这些符号的形、音、义。在没有用民族文字对刻划陶文解读前,这些刻划符号成为无人能读、无人能释的「 ”天书”。谁也没有想到,彝文恰好解决这些刻划符号具有形、音、义问题,更加证实彝文释读大地湾、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刻划符号不是偶然,更不是巧合,是彝文与刻划符号本来就是同源文字体系。因缺少刻划符号出土时的环境及刻划陶文刻在何器物等相关信息资源,笔者只能选取与刻划符号相同或相近的彝文字一一列举,暂时无法形成整句连读或完整句义。彝文对刻划符号的释读,直接揭开了8000年前大地湾彩陶上神秘刻划符号的面纱,有力地证明彝文与大地湾、马家窑、马厂出土的刻划符号系同源文化,一母所生,一脉相承。 通过比较研究,彝文与甲骨文首先在文字形态、字形结构上有完全相同或相近的文字,如上述5个字例在形态上、结构上、释义上完全一致;其次是字形结构相同或相近,但字义则不同,如上16个字例在形态上、结构上完全相同,但释义则不同;再次是两者都具有象形为造字基础的刻画系统。那为什么彝文能释读刻划符号,而甲骨文则无法解读呢?笔者个人认为,彝文与甲骨文属于同源异流的文字体系,彝文则更多地保留原来文字结构体系。至于两个同源异流的文字体系在什么时期分流?这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专家教授们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结 语 到近年为止,考古遗址发现的32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的陶器刻符形体,目前尚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大家只认为这些刻划符号是文字最初的简单刻划形态。然而,用彝文对这些出土刻画符号进行比较释读后,惊人地发现这些刻划符号大部分与彝文的形态、结构一致。无形中,彝文揭开了8000年前大地湾彩陶符号及系列刻划符号的神秘面纱。也许,这些刻划符号是伏羲造「 ”书契”的延续和发展,这说明了彝汉两个民族在文化上有过相当长时间的高度融合,是同源异流的文化体系。至于什么时候分流?这需要专家教授们不断深入研究,或许借助彝族文化,可能成为打开远古社会和探寻中国文化源头的钥匙,弄清中华文明的源头。 参考资料: (1)朱据元 《古彝文在中国文字史研究中的地位》,《彝族文化》1989年刊。 (2)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3) 王继超 《大地湾二期刻划文字释读》 (4)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发展》。 (5)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17年9月版。 (6)《西南彝志》第四至十卷,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7)阿苏达岭著《破译千古易经—兼论彝汉文化的同源性》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8年10月第1版。 (8)王继超 罗世荣主编《土鲁黎咪数》贵州出版集团 贵州民族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 (9)滇川黔桂彝文协作组编,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滇川黔桂彝文字集》2004.6。 (10)马立三 陈英主编,由贵州出版集团、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通用彝文字典》2016.3。 (11)贵州省彝学研究会 贵州省民族事务 ... 会民族语文办公室贵州民族学院彝文文献研究所 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编《简明彝汉字典》。 (12)王子国编著《彝文字释》 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11。 (13)陈福来《浅谈彝族布摩与摩史》《试析彝文字产生的源头》。 (14)夷吉·木哈《古彝文创始至今活态传承概述》。 作者简介:陈福来 男 彝名:课欧吉立 1974年生,贵州省大方县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大方县彝学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原大方县古籍整理所所长。研究方向:古籍整理,民族文化,文化旅游等;

彝文揭开8000年前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的神秘面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5.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6.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7.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8.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9.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10.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随机推荐

  1. 天衣无缝是什么意思 | 成语大全

    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2. Irma朝佛罗里达方向前进,但最终的影响还不清楚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作为5级飓风“Irma”继续向佛罗里达州进军的怪物,目前还不清楚具体的影响会是什么。因此,从南佛罗里达州的角度来看,最好的情况是,如果古巴在飓风Irma中首当其冲,唐斯说,目前,Irma与古巴的相互作用相对较少,因此只是略有减弱。在风暴登陆美国大陆之前,有可能继续减弱。来自国家飓风中心的最新预测预测,Irma将以4级风暴的形式登陆。唐斯说,因此,风速是风速的两倍会造成四倍的破坏性影响。

  3. 天帝为什么处死鲧?鲧和禹是什么关系?

    据说中国在古代闹过一次大水灾,那水势的浩大,灾害的严重,简直使人难以想象。大地一片汪洋,庄稼淹没了,房屋冲塌了,人们扶老携幼,都逃到山上或大树上去。有的人虽然逃到了山上或树上,但因为经不住风雨的吹打,特别是找不到食物,不久就冻死饿死了。有些人虽然侥幸逃到了比较大的山上,...

  4. 【旧案钩沉】震动清廷的抚宁十二死灭门大案

    2017-05-1 *** 云出品【旧案钩沉】惊天地泣鬼神——抚宁奇女子上诉三年昭雪十二死灭门大案提起清末民初发生在冀东地区的大案奇案,滦县杨三姐告状为被亲夫谋害致死的姐姐昭雪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其实,在杨案之前十七年,清光绪廿七年即公元1901年,抚宁县曾发生过一起1...

  5. 二次革命简介

    二次革命简介  「诛奸讨逆再造共和」  二次革命是1913年孙中山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体制的斗争。因为这次  战争发生在1913年,旧历癸丑年,而主要地区又在江西和南京,故亦称癸丑赣宁之役。  袁世凯篡夺国家政权初期,南方还有七八个省和十几万军队仍在革命党人手...

  6. 怎样去除尿渍:化学的vs安全的

    怎样去除尿渍成了新妈妈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如果尿渍残留不去,可将其放在温水约1升和白醋1汤匙的混合液中浸泡1小时。在棉、麻面料上使用白醋时要格外谨慎。这个...中可能硼砂不是那么好找,白醋就比较常见了,耗时也还行,不算久。

  7. 姓名预知爱情路上挫折_姓名测试

    在姓名学中,地格看一个人的感情,以及婚姻的宫位。感情多挫折,婚姻欠美满的地格,包括:10、20、24、27、28、30有多次恋爱经验,恋爱很久也没有修成正果。爱情路上孤单一人的地格,包括:9、11、19、21、37姓名开运_姓名测试无论是恋爱多次,还是结了婚,到最后一个人的几率非常高。因为在姓名学来讲,叫孤寡之数。尤其名字有雅萍、美君、欣仪、佳玲、建志、俊男的人,笔划+名字都吻合,比较会应验。

  8. 啥八字的男女容易为情所伤

    比如一般命中遇到以下这些神煞的男女朋友,就最容易为情所伤。一般遇上桃花劫,既容易为情所伤,也容易破财或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等。但是外行人一般看不明白八字中,什么样的情况才为之桃花劫。这是最容易为情所伤,也最容易为情伤的体无完肤的一种神煞。所以他说,这个十恶大败其实对女性感情婚姻来说,也往往不利,也容易为情所伤。

  9. 銘記史冊的行刺:伊藤博文命喪哈爾濱,槍手對子彈進行了特殊處理

    近代東亞,曾發生過一件轟動一時的完美行刺,那就是1909年朝鮮愛國者近距離槍擊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事件。當時,安重根掌握了伊藤博文的行動日程,扮作日本人,攜槍混入在列隊歡迎的隊伍中,當伊藤博文接近時,突然拔槍射擊,致使其重傷而亡。影視劇中的安重根伊藤博文遭遇行刺,雖然引發了巨大轟動,但周邊許多國家的人民卻多半暗自歡喜。因爲,儘管這位政要曾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卻因多次策劃和實施了侵略戰爭。日本吞併朝

  10. 梦见妻子摔死_周公解梦梦到妻子摔死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妻子摔死好不好

    梦见妻子摔死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妻子摔死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妻子摔死,妻子身体会很健康。丈夫梦见妻子死了,吉兆,会有好运。那么,不同的人梦见摔倒又预示著什么呢?梦见从屋顶上摔下来,将会有不如意的事发生。梦见从马背上摔下来,意味着受穷或受辱。老年人梦见从床上掉到地上,健康将会出现状况。女人梦见自己的孩子不小心跌倒,孩子可能要生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