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诸葛瑾经常打败仗,官却越做越大,凭什么?

诸葛瑾是东吴名臣。他的长处是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德行服人,至于治国理政、统兵作战,就不是诸葛瑾的强项了。 事实表明,诸葛瑾指挥打仗的水平确实很差,他戎马一生,参加过多次战役,有时甚至担任统帅,但几乎没有打过胜仗。然而,就凭着如此令人看了直犯尴尬癌的战绩,诸葛瑾在东吴却是官运亨通,历任孙权讨虏将军府长史、中司马,绥南将军、南郡太守,左将军,最后官至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地位仅次于大司马吕范和上大将军陆逊,是东吴政权中的核心人物。 老版《三国演义》诸葛瑾 为什么呢?是孙权眼瞎吗? 当然不是,孙权一向有识人之明,他之所以重用诸葛瑾,不仅仅是看KPI指标,而是有着更深层面的考虑。 今天我们且来分析一波。 一、诸葛瑾的战绩令人尴尬 诸葛瑾早期主要在孙权的幕府中任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吴袭取荆州后,诸葛瑾出任绥南将军、南郡太守,从此离开孙权幕府,担任独当一面的大将。此后一段时间,诸葛瑾参与了几次重大战役,主要有: (一)南郡、江陵之战 黄武元年(222年)九月,魏军大举南进,曹丕亲至宛城督战,遣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攻南郡、江陵。江陵守将时为朱然,孙权派诸葛瑾、潘璋前往救援朱然。 《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吴录》记载了诸葛瑾在此战中的表现:「 ”(诸葛)瑾性弘缓,推道理,任计画,无应卒倚伏之术,兵久不解,(孙)权以此望之。” 诸葛瑾是个慢性子,他位居援军统帅,率领着「 ”大兵为之救援”,本应积极进攻魏军以解朱然之围。但他每天开会商议,制定作战计划,进行沙盘推演,就是没有认真出兵和魏军交战过。以至于「 ”兵久不解”,连孙权也很有意见。 此时再任由诸葛瑾拖下去只怕要出大问题。于是潘璋出手,趁春季水涨,用着火的竹筏顺江而下烧坏魏军的浮桥,迫使曹真退兵。 朱然在江陵城内也沉着应战,坚守城池,围攻江陵的夏侯尚眼看师久无功,也只好退兵。 此战中诸葛瑾完全束手无策,进退失据,虽然最后有「 ”全师保境”之功,但那主要是朱然和潘璋的功劳,诸葛瑾不过是捡了个便宜。 诸葛瑾参与的四次战役地点 (二)江夏、襄阳之战 黄武五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曹叡即位。八月,孙权趁魏国大丧,亲自领兵进攻江夏,同时命诸葛瑾、张霸等进攻襄阳。魏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先败孙权,后败诸葛瑾,并斩张霸。 孙权本打算趁人之危赚点便宜,没想到被司马懿打得惨败。诸葛瑾这次可没那么走运了,不但被司马懿打败,而且还赔上了部将张霸的性命。 (三)第四次合肥之战 嘉禾三年(234年)五月,为配合蜀汉诸葛亮北伐,孙权起兵攻魏,三路北进,陆逊、诸葛瑾等攻襄阳,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阴,孙权自率大众围合肥新城,史称「 ”第四次合肥之战”。曹睿亲御龙舟东征,未至寿春,孙权退还,孙韶、张承也退军。 三路大军中两路已退,只剩下陆逊和诸葛瑾这一支孤军,他们将如何应对呢?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了二人的表现。孙权退兵后,陆逊派去和孙权联络的亲信韩扁也被魏军俘获,诸葛瑾写信给陆逊建议跟着大部队尽快退兵,否则到了枯水季节就不好走了。陆逊担心再次泄密,得书不答,而是催人种菜种豆,又和诸将下棋射箭娱乐,摆出一副要打持久战的样子。诸葛瑾急了,亲自赶到陆逊的大营,陆逊这才告诉诸葛瑾,如果急着撤退,魏军一定会紧跟追击,那样说不定会变成大溃败,所以要先稳定将士之心。陆逊还把自己的计划告知诸葛瑾,由陆逊率陆战主力佯攻襄阳城,这样魏军就会把兵力集中到城内,而诸葛瑾则指挥水军准备船只,就绪后和陆逊一起登船出发。诸葛瑾依计行事,魏军果然害怕陆逊真的来攻城,悉数集结到襄阳城内,来不及追击,陆逊和诸葛瑾顺利返回东吴。 这一战对于东吴来说是失败了,问题只是在于吴军能不能安全地撤退。这个问题不是诸葛瑾能够解决的,他只是急吼吼地想着快点跑,最终还是陆逊深谋远虑,有计划有秩序地撤退,否则在魏军追击之下,急着回家的吴军很有可能四散奔逃,变成溃退。全靠有陆逊,才让诸葛瑾避免了一次溃败,保住了一点面子。 (四)樊城、柤中之战 赤乌四年(241年)四月,趁曹芳即位不久,政局未稳,吴军再次兵分三路攻魏,卫将军全琮攻芍陂,车骑将军朱然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攻柤中(襄阳郡上黄县的一处地名)。 据《三国志·齐王纪》注引干宝《晋纪》载,樊城被围后,司马懿督军南征,认为南方湿热,不宜久留,于是积极备战,「 ”乃令诸军休息洗沐,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朱)然等闻之,乃夜遁。追至三州口,大 ... 获。” 司马懿能够「 ”大 ... 获”,也就意味着吴军损失惨重。这次朱然也救不了诸葛瑾,诸葛瑾又吃了一回败仗。 二、诸葛瑾官运亨通,越做越大 诸葛瑾参加的四次大战役,无一取胜,有两次是勉强安全撤退,还有两次则是不折不扣的败仗。 按理说,以这样的战绩,不被追责治罪就很不错了,但诸葛瑾却不一样,他不但安然无恙,而且还屡屡升迁,直至进入东吴军队的最高层,担任大将军、左都护。当时大司马吕范已死,东吴军队中只有上大将军、右都护陆逊的地位与诸葛瑾相当。在重武轻文的东吴政权里,诸葛瑾可以说是除了孙权之外排名数一数二的人物。 孙权为什么重用诸葛瑾?是因为孙权不知道诸葛瑾打仗很差火吗? 不,恰恰相反,有迹象表明,孙权对诸葛瑾的 ... 水平非常了解。自从江陵之战后,孙权就已经知道诸葛瑾不是打仗的料,所以在后来的几次战役中,孙权不再让诸葛瑾单独担任统帅之职,而是安排陆逊、朱然等名将和他共同行动,目的是让诸葛瑾有打胜仗的机会,即使在战败情况下,也能全身而退,保住名声。 孙权在历史上有善于识人用人的名声 三、诸葛瑾为什么得到孙权的特别青睐 孙权为什么处心积虑要扶诸葛瑾上位,为他打怪升级加经验值创造机会? 综合起来分析,孙权考虑的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一)诸葛瑾是「 ”淮泗集团”的标杆人物 东吴孙氏集团的文官武将来源很杂。孙坚是吴郡富春县人,但出身孤寒之家,在江东没有多少社会基础,孙坚以武职起家,转战南北,收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例如程普(幽州右北平郡土垠县人)、韩当(幽州辽西郡令支县人)、黄盖(荆州零陵郡泉陵县人)、徐盛(徐州琅琊郡莒县人)等。 孙坚死后,孙策在淮南依附袁术,在这一时期,孙策又网罗了一批出身淮水、泗水流域地区(大体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和安徽北部、河南和山东南部一带)的人士,例如张昭(徐州彭城郡人)、张纮(徐州广陵郡人)、周瑜(扬州庐江郡舒县人)、吕范(豫州汝南郡细阳县人)、诸葛瑾(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蒋钦(扬州九江郡寿春县人)、周泰(扬州九江郡下蔡县人)等等。 这批人出身于淮泗地区,因此被称为「 ”淮泗集团”。孙策渡江略地江东,依靠的就是淮泗集团的力量。孙策死后,辅佐年幼的孙权立足江东继续创业的,仍然是淮泗集团。此后孙吴政权逐渐吸纳江东本土士人进入统治阶层,但始终仍以淮泗集团为根本。孙权临死前指定的三名辅佐孙亮的顾命大臣,诸葛恪(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滕胤(青州北海郡剧县人)、吕岱(徐州广陵郡海陵县人),全部都是淮泗集团人士。 可见,在孙吴统治者眼里,江东士大夫并不完全可靠,淮泗集团才是真正的「 ”自己人”。 三国淮泗地区 但是,淮泗集团有个弱点,这些人虽然大多出身地方豪族,但门第都不高。张昭虽然号称名士,但主要得益于他自身的努力,彭城张氏并非名门望族。在当时的社会观念里,没有名门望族参与的政治集团,难免会被人瞧不起,也缺乏吸引力。 在淮泗集团中,只有诸葛瑾出身的琅琊诸葛氏门第较高,是西汉名臣诸葛丰之后,可以算得上是名门望族。诸葛瑾的叔父诸葛玄一出仕就是二千石级的豫章太守,这是只有名门望族子弟才能享有的特殊政治待遇。由此也可看到琅琊诸葛氏在时人眼中的崇高地位。 诸葛瑾是孙权所依赖的淮泗集团中唯一的名门望族、高第世家子弟,是个标杆性的人物,孙权不断扶持诸葛瑾上位,目的不外乎是提升孙吴政治集团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以吸引更多的士大夫,将更多的人才纳入麾下。 (二)诸葛瑾为人谨慎 《三国志·诸葛瑾传》称赞诸葛瑾「 ”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 ”德度”是指社会道德规范,「 ”规检”是严格遵守的意思,这是说诸葛瑾做事小心严谨,严格遵守道德。 《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吴书》评价诸葛瑾:「 ”瑾才略虽不及弟,而德行尤纯。妻死不改娶,有所爱妾,生子不举,其笃慎皆如此。”诸葛瑾妻子死后不再续娶,与爱妾所生的子女,都不养大(意思是 ... 死或丢弃)。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似乎不近人情,但当时的人觉得这恰恰是诸葛瑾为人谨小慎微、坚守伦理道德的表现。 《三国志·诸葛瑾传》还载,诸葛瑾对孙权有所进谏,都是以温和委婉的方式进行,使孙权容易接受。正是诸葛瑾这种小心翼翼的做事风格,让孙权觉得这个人非常靠谱,因此放心重用。 (三)诸葛瑾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孙权其人很有才干,但他和父兄一样都是暴脾气,经常迁怒于人。这就需要有个高情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来替他协调、缓和与下级的关系。 这个高情商的人,就是诸葛瑾。据载,朱治、虞翻、步骘、殷模等人都曾因孙权的一时之怒险些要被重罚,都是诸葛瑾巧妙设法,不动声色地化解孙权的情绪,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不必要的 ... 。 诸葛瑾与孙氏宗室也有密切交往,常受孙权委托处理涉及宗室的事情。比如孙权堂兄弟孙皎,「 ”与诸葛瑾至厚”。孙皎曾与甘宁发生争执,孙权致书训诫,说「 ”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也就是让诸葛瑾去处理孙皎与甘宁的 ... 。 孙权侄子孙松也结交诸葛瑾。孙松去世时诸葛亮特别致信诸葛瑾表示悼念。这说明诸葛瑾曾介绍孙松给诸葛亮认识,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孙权是多疑的人,诸葛瑾能够结交宗室而不引起孙权的猜忌,还能受命协调敏感的宗室关系,可见诸葛瑾情商很高,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多疑的孙权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 (四)诸葛瑾是孙权倾吐真心话的对象 古代帝王处于孤寡之位,内心往往极为寂寞,难得有可以倾吐真心的对象。而诸葛瑾由于情商高,说话办事小心稳妥,正好可以成为孙权推心置腹倾吐真心话的对象。 陆逊在曹丕死后曾上表孙权,称曹睿治国有方,不宜轻易对魏用兵,孙权把陆逊的上表拿给诸葛瑾看,批评了陆逊的看法。当时诸葛瑾和陆逊分别为左右都护,地位相当,孙权可以当着诸葛瑾的面批评陆逊,却从来没有当着陆逊的面批评诸葛瑾,可见在孙权的内心,对诸葛瑾的信任远胜于陆逊。 (五)诸葛瑾在对蜀外交中起特殊作用 诸葛瑾与诸葛亮时同胞兄弟,这一层关系,使诸葛瑾在对蜀汉的外交中居于特殊的地位。事实上诸葛瑾也曾多次充当使者与蜀汉交涉,特别是在吴蜀关系紧张的时期,诸葛瑾代表东吴去索取荆州、在刘备起兵伐吴时劝说刘备退兵,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使。 诸葛瑾硬是把这些任务一肩挑起,确实很有担当,这也是他能够得到孙权另眼相看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被内定为未来辅政人选 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自幼聪慧过人,引起了孙权的注意。「 ”(孙)权甚异之,欲试以事”。这是指孙权有意培养诸葛恪,让他在各种岗位上锻炼,增长见识和才干,以便在孙权死后可以辅佐新皇帝。 诸葛恪不负厚望,先是平定了丹阳郡的山越,又屯驻柴桑以防备司马懿南侵,屡立功勋,历任骑都尉、左辅都尉、抚越将军、丹阳太守、威北将军,陆逊死后,诸葛恪代陆逊任大将军,驻武昌,领荆州事,负责长江上游防务。 诸葛恪做事刚愎自用,孙权对此有些意见,但诸葛恪总的表现基本令孙权满意。孙权临终之际,急召诸葛恪入宫,命诸葛恪辅相幼主。 诸葛恪之所以会被孙权委以重任,除了他本人足智多谋之外,还在于他是诸葛瑾的儿子,是孙权最为信赖的淮泗集团的第二代中的佼佼者,因此早就被孙权内定为诸葛瑾和陆逊的接班人,并且有意识地加以锻炼培养。 另一方面,诸葛恪作为未来接班人的特殊地位,也提升了诸葛瑾的地位。孙权把诸葛瑾安排好了,当然有利于让诸葛恪更加死心塌地效忠于东吴。 老版《三国演义》诸葛恪(大宋提刑官也是他,哈哈~) 可惜的是,诸葛恪的性格与父亲诸葛瑾完全不同。也许是诸葛瑾平时小心谨慎过了头,反而引起诸葛恪的抵触和反感。诸葛恪下定决心不像父亲那样只做低调的好好先生,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形成了强势的个性和独断专行的作风,最终因连年用兵失败,失去人心,被孙峻谋 ... 。 诸葛恪被诛之后,其弟弟诸葛融 ... ,儿子诸葛竦、诸葛建先后被 ... ,琅琊诸葛氏中诸葛瑾这一支遂不复存在。这也是东吴淮泗集团走向衰落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参考文献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杨德炳:《诸葛瑾简评》,载《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诸葛瑾经常打败仗,官却越做越大,凭什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强盛的大唐,却偏爱政变!男人、女人、老人、士兵、太监都干过!

    毕竟大唐的文化、经济、...、政治都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唐朝的政变多,加在一起共有8次大的政变。唐朝搞政变的人也多,男人、女人、士兵、太监统统都搞过政变。但是,李显却喊话叛军,导致太子的军队倒戈,李重俊兵败。于是,便在暗中积蓄力量,意图发动政变阻止李隆基登基。但是,李隆基率先察觉,便先发制人,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拿下,并处死了太平公主。

  2. 其他朝代都有官员怼皇帝的记录,到了清朝却就没有了

    在清朝,如果大臣小官们敢像明朝言官们那样,专挑皇帝的痛点...,那估计多半是这个言官全家都不想活命了。其实这主要是清朝和明朝,甚至之前的朝代治理国家的制度不同之上。明朝自打建立政权开始,就定下了皇帝与文官治天下的基本国策。明朝很多皇帝虽然不聪明,但这点上,他们还是做的很好的。而到了清朝,情况就变了。

  3. 女人从多少岁开始变老?5个易被忽视的衰老标志,你中了几个?

    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规律,谁都无法避免,但很多女性害怕衰老的到来,总是寻找各种...,来延缓衰老。那么你知道女人从多少岁起开始变老吗?有句话: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30...,那女人是从30岁开始衰老吗?

  4. 住宅改建法:全面翻修 节省费用_风水知识

    传统风水学认为,会使为商者的业务日渐衰微,或是人无后,迫使代代以养子相继。当住宅受损,绝大部分需要改建,最好能慎重考虑,看看是否能够全面翻修,千万不要吝惜金钱。当然,全面翻修与部分改造的意义是绝对不相同的,全面翻修是有计划的使用费用,而部分改造很可能是使用意外费用。和谐家居口诀住宅改建有章法,新旧合一不自然。

  5. 血胆将军巴顿 巴顿将军的简介及戎马生涯

    血胆将军巴顿 巴顿将军的简介及戎马生涯1904年6月的一天,一列火车徐徐驶入美国西点镇的火车站,著名的西点军校就在这里。在下车的新学员中,有一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碧眼金发,神色坚毅的青年,他就是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威名赫赫的小乔治·巴顿。  ...

  6. 梦见自己牙掉了好几颗_梦见自己牙掉了三颗_梦见掉了三颗牙没流血

    梦见掉了三颗牙没流血预示著什么?梦见牙齿掉落后又流血,则有金钱上的损失。恋爱中的人梦见自己牙掉了好几颗,经过多次考验,可望成婚。梦见下牙掉了好几颗_梦见自己下边的牙掉了_梦见下边老牙掉了很多怀孕的人梦见自己牙掉了好几颗,生女,秋占生男。梦见自己牙掉了好几颗的宜忌:「宜」宜传播科普,宜驾驶汽车,宜看动漫。「忌」忌吃水果糖,忌放空自己,忌吃花生米。

  7. 梦见别人都怀孕了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都怀孕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都怀孕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罗成做了什么事情要折寿40年?真相是什么

    罗成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让他折了四十年阳寿!据传是罗成做了五件缺德事,每件折寿10年,至于是哪五件事,版本不一。...乃真龙,罗成小小的白虎,欺压天子,故此折寿10年。王兵败后单一心求死,秦叔宝等人避而不见,是罗成监斩了单雄信。违背誓言,此乃不义,折寿10年。在金蝉的帮助下,罗成打破孟州,庆功宴上罗成用毒酒读死了扈金蝉。故此又折寿十年。>>因此罗成73年的阳寿,折了50年,只剩23年。

  9. 怎么吃沙拉才更健康?

    沙拉的主要原料为新鲜蔬菜及水果,绝对是营养的来源,大量吃沙拉或生蔬菜的人血液中一些重要营养的含量较高,话虽如此,沙拉的健康与否,问题其实出自其配料和酱料。研究人员调查多家咖啡店与快餐店的156种现成沙拉与碗面产品,发现平均含盐量1.4克仍属健康,但近两成产品含盐量超过每餐建议摄取量的2克。

  10. 微博教言 生命减少了,离往生近了

    返回目录达真堪布:微博教言生命减少了,离往生近了今天是藏历的新年。很多人都把过年当成是欢喜的日子,但若仔细思维,逝去了一年,对世间人来说应该只有悲伤,没有什么值得喜乐的。但对学佛修行人来说,虽然生命减少了一年,然而离往生却近了一步。这样想不仅不会悲伤,而且还会快乐哦!

返回
顶部